短劇VIP,量大不管飽

撰文:孟會緣
編輯:李覲麟
排版:Annalee
極致價效比=付費新套路?
“一集只需2元但看完卻花上百元”“老年人為看短劇幾分鐘充了1400元”“148元短劇盜版資源只需1.88元”“花小錢追微端據卻成高額賬單陷阱”……似乎自短劇這個類目橫空出世那天起,價格高昂這一標籤就被釘死在了正版資源頭上。
當然,隨著時間的推移,在IAP模式(使用者在應用程式內部直接購買虛擬商品或服務)之外,也出現了一批如紅果短劇這樣藉著IAA模式(對使用者免費,透過廣告變現)爭奪市場的入局者。而眼下,短影片平臺方同樣不甘寂寞,它們在全集付費高價和看廣告免費之間,給了短劇使用者第三種選擇:開通會員。
但看似是平臺方用幾元甚至十幾元的極致價效比,解決了行業有史以來最為人詬病的一大痛點,甚至形成了消費者、製作方以及平臺方三方共贏的有利局面,實則這一試水之舉到底能否激起真正的“水花”還有待商榷。
正版短劇的價格被打下來了
“相比單買一部幾十甚至上百塊的短劇,一個月幾塊的短劇VIP還是充得起的,對比一下價格,平臺用這個價格開通這項業務簡直就是在做慈善。”
開年曾因一部爆款短劇垂直入坑的章穎,每每談及自己在上頭後的各項充值賬單都心痛不已,“沒法了,有些劇看完前面免費的正抓心撓肝呢,結果全平臺所有影片APP搜尋完都拼不全一整部,那就只有充錢了。”
作為“孫樾領進門,愛上所有人”的短劇狂熱愛好者之一,章穎看劇最上頭的時候日均消費可達上百元,按照她一個月五千多元的工資來算,完全支撐不起這麼奢侈的愛好。這段時間,快手等頭部短影片平臺紛紛推出短劇VIP服務的舉動,讓章穎開心不已,“總算等到了,錢包也有救了。”
具體來看,快手短劇VIP號稱“看一部劇就回本”,花15元暢享30天,開通即可免費看超8000部短劇。
短劇VIP價格
以《天降萌寶,媽咪超颯噠》為例,該劇共80集,自第8集開始收費,單集收費價格為300K幣,限時優惠充值299鑽(即29.9元人民幣)=2990K幣+2000贈幣,但看完全集需要21600K幣,那麼至少要充值150元,而另一種付費方式,即開頭劇場的7天會員則要花費39.9元。但該劇在快手VIP劇庫中,只需付出15元即可包月,還能同時解鎖其他短劇。
更早之前,另一個頭部短影片平臺也推出了短劇卡。據悉,該VIP服務目前有7天周卡、月卡和連續包月三種付費模式,價格分別為5元、18元和8元(指導價15元),同時可解鎖超4000部短劇,均來自不同的端原生賬號。
拿《薄總的逃婚嬌妻》這部短劇來說,該劇共50集,在劇場小程式的單集付費模式下,需要付費的第11集至第50集,解鎖每集消耗200K幣,解鎖全集消耗4800K幣,一口氣看到大結局的價格則是99鑽(10鑽=1元人民幣,1鑽=10K幣),相當於透過單集付費看完,最多要花48元。而在該劇被納入到抖音短劇卡劇庫中後,只需要花5元開通7元周卡就能看完,且在這段VIP時間內,還能觀看劇庫中的其他幾千部短劇。
IAP模式下劇集價格多為幾十元至上百元
顯然,瞄準價格這個短劇行業最大的痛點,短影片平臺開始發大招了。
這也符合業內對短劇市場競爭現狀的最新判斷:《中國微短劇行業發展白皮書(2024)》指出,微短劇行業已進入轉型升級期,正式邁入2.0時代,行業體量穩步增長,使用者規模、市場規模、從業機構數量及內容供給量均創下新高,生產方式和商業模式也發生了根本性變革。
更說明,正版短劇的價效比時代或許真的來了。
劇庫湊數,充了會員也廢人
但章穎很快察覺到了短劇VIP服務中存在的問題,“雖然這些短影片平臺的VIP片庫做了內容分割槽,但是子欄目裡都沒有設定搜尋功能,但凡想要精準搜尋某部劇都不行,只能透過劇名和即時熱度盲選著來看。也沒有平臺即時熱度、使用者喜愛榜單這些來輔助判斷,只能從這幾千部裡面挨個點選瀏覽看內容詳情。”
章穎覺得如果真充了會員一定會非常廢人,“有些短劇其實就是靠著劇裡某一個爆點劇情CUT的大量曝光來引流變現的,如果沒法實現精準搜尋,那我有想看的劇就只能去幾千部VIP劇庫裡大海撈針,還不一定能撈到。關鍵是短劇被批內容同質化也不是一天兩天了,光從一張劇集海報和一小段劇情點進去,總得看個幾集才知道是不是對胃口,但誰願意花錢受罪幹這活?”
換句話說,不似尋常短劇可藉助吸睛內容讓平臺推流曝光,在VIP片庫中的短劇內容,由於功能的限制,對比前者主要透過高爽片段引流,短劇VIP模式促使使用者主動搜尋和了解劇集的內生動力明顯不足,甚至因缺乏明確觀看目標,還會降低對該付費功能的評價。
而除了功能上的欠缺之外,還有人發現VIP劇庫內容本身的吸引力也不太夠,“我理解的短劇VIP應該像長影片會員一樣,可以讓人搶先看新劇、爆款劇,但現在的推出的VIP服務好像就是把一些明顯是老劇、品質不佳的劇打包拿來湊數的,VIP劇庫裡的很多劇轉頭去紅果短劇這些免費的APP上都是有的,而且就算是在短影片平臺上搜索也能看到一些使用者上傳的免費資源。
一些VIP內容可以在紅果上找到免費資源
上述使用者認為,在VIP片庫中一些片源明顯算不上新劇,有些甚至可以說是已經走到了付費的生命週期末尾,接下來不是進入看廣告免費階段就是將流入版權轉賣環節,平臺方整合多方資源所打造的VIP劇庫將此類內容囊括其中,頗有一番“廢物利用,聊勝於無”的感覺,“除了VIP的價格稍微有點吸引力之外,我真的想不到有什麼買它的理由了,甚至就算是衝著量大管飽去,那全部免費的紅果不是更香嗎?”
短劇VIP到底值不值得買
如果說短劇消費者所感知到的變化,更多是趨於理性去判斷短劇VIP到底值不值得買。那麼從短劇製作方的視角出發,則是它們更早察覺到了這一次的行業嬗變。
現階段,短劇的變現模式主要分為IAA、IAP和端原生三種。其中,端原生模式的發展時間較短,是指快手等短影片內容平臺自帶的付費功能,無需外接小程式,但也因為對作品內容質量要求較高而僅限於少部分頭部短劇製作商選擇。
在短劇VIP功能上線後,除了上述變現方式之外,可供製作方們挑選的分成方式也有了變化。
相關資料顯示,快手“付費短劇會員”產品為短劇合作方提供了兩種加入方式:其一是透過提報“劇集入會員庫”,短劇版權方可以將自身劇集加入會員劇集庫,然後依據會員費分成獲得收益,該模式有助於啟用已經過了付費觀看黃金期劇集的長尾價值;其二是“IAP劇集投流附贈會員商品”模式,即將付費短劇會員產品與現有的IAP投放相結合,版權方可以將會員作為營銷促銷工具,撬動更高的使用者付費率。
同時,根據新模式的規定,快手將基於短劇的播放時長與合作方按一定比例分成會員費用,而在扶持期,為了吸引更多合作伙伴加入,快手決定暫時不收取佣金,將100%的會員費收入讓利給合作方。
在此情況下,消費者相應也有了三種選擇:其一是,想要在第一時間看到爆款新劇且還不差錢的人,可以選擇IAP付費模式;其二是,不想花錢或者花不起錢看新劇的人,就選擇看廣告換內容的IAA模式;其三是,既不想花太多錢又不想犧牲觀看體驗刷廣告的人,則可以購買短劇VIP。
犧牲時間和觀看體驗的IAA模式
綜合以上資訊不難看出,在短劇VIP功能上線後,消費者可以花小錢得到一個新的短劇觀看模式,製作方有了一個更加穩定、更長週期的變現方式,平臺方只需統合各方資源就能獲得一個新的贏利點,從表面上看確實皆大歡喜。
但不可否認的是,VIP服務本身存在的問題,確實讓人頗難判斷其能否發展為主流付費模式,要是一直維持現狀也說不準未來是否會出現更恰當的付費機制……這一次,看似是短影片平臺在面對更加激烈的行業競爭時一次有力的試探,但其實際的商業化價值還有待市場給出答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