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豁免,真說明川普慫了嗎?

來源:東不壓橋研究院
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週五晚上發了個公告,豁免了一些電子產品和半導體的對等關稅,週末國內因此全天刷屏,令人略感驚訝。
具體豁免了哪些在此不贅述了,相關截圖已經全網流傳。
在我看來大體可分為兩部分:
第一部分:從85411000開始到8542,基本是全部半導體和二極體、電晶體、光耦合隔離器)。
這些被海關宣佈豁免不應該覺得意外,川普4月2號的關稅行政令第三條早就說了會豁免,而且包括從中國進口的。為了方便大家看把原文貼在這裡:
第三條 執行
(b) 根據本命令附件二(Annex II)所列明的商品,依法不適用本命令的從價關稅,包括:
1、所有受《美國法典》第50編第1702(b)條涵蓋的商品;【作者注:根據IEEPA1702(b)條(伯曼修正案),即使國家進入緊急狀態,也不能隨意禁止進出口的商品”,多涉及人道、通訊自由等基本需求,如資訊和資訊產品,人道援助物資,VPN軟體、翻牆工具、開放原始碼、新聞應用程式與資訊自由、民主傳播相關的通裝置與技術。
2、所有根據1962年《貿易擴充套件法》第232條並經下列總統公告徵收關稅的鋼鐵和鋁製品及其衍生品
  1. ……
3、所有根據1962年《貿易擴充套件法》第232條、並依據2025年3月26日第10908號總統公告徵收關稅的汽車及汽車零部件
4、本命令附件二中列明的其他商品,包括銅、藥品、半導體、木材製品、部分關鍵礦產、能源及能源產品
5、所有來自適用《美國協調關稅表》(HTSUS)第2欄稅率的貿易伙伴的商品;【作者注:第2欄的稅率適用於極少數和美國沒有正常貿易關係的國家(如朝鮮、古巴),商品稅率奇高,是政治性貿易隔離手段。本次關稅命令豁免這些商品,是因為它們本身已經面臨極高關稅或禁運,不再需要額外加徵。
6、所有未來依據《貿易擴充套件法》第232條可能被徵稅的商品
點開三(b)條說的附件二,會看到一個37頁的pdf表格,是美國協調關稅表(HTSUS)編碼從05080000到85429000上千類豁免對等關稅的商品。這次海關宣佈的豁免品類,從85411000到85429000早就已經在裡面了。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作為負責實際執行川普關稅行政令的部門,就這些商品品類而言,只是一個標準的公告程式。
真正新增的豁免是從8471到85285200八個類別,這也是為什麼川普4月11號還需要再單獨發一個總統備忘錄(因為4月2號的行政令沒有涵蓋這部分)。其中自動資料處理裝置(電腦、伺服器)、列印裝置零部件、有線電話通訊裝置、無線電話通訊裝置、固態儲存裝置、資料儲存介質、平板顯示器,都是電腦和手機周邊產品,也就是所謂“果鏈”。再就是加了一個半導體制造裝置零部件(大機率是當時豁免半導體的時候沒搞周全忘了放進去)。
“果鏈”的豁免,也許是庫克做了工作,畢竟總統就職典禮人家捐了100萬美元,有媒體說是庫克給貝森特打了一通很長的電話,貝森特去說服了川普;也許是擔心蘋果手機以後真在美國賣到2400刀,美國人民會反了天。我們現在都是猜,都說不準是為什麼。
但這些商品也不一定就真的安全了,因為只是對等關稅被豁免了。
如上所述,川普的關稅行政令從一開始就有豁免情形(第三條b款):有的屬於IEEPA(關稅行政令上位法)的軟肋,不豁免可能會被挑戰違憲;有的是已經被徵了232關稅,沒必要再徵;有的是來自朝鮮、古巴這種本就沒什麼貿易的禁運國家;有的是關稅太高會影響美國國內產業鏈和基礎設施、公共健康(比如藥品、銅、關鍵礦產和能源等)。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情形:未來可能會被徵收232關稅的商品。
根據《貿易擴充套件法》第232條,美國總統可以對威脅國家安全的進口商品徵收232關稅,且沒有設定明確的稅率上限。
川普是232關稅愛好者,2018年第一任期就對鋼鋁加徵了232關稅,上個月又對進口汽車和部分零部件加了25%的232關稅。很多分析認為,他未來利用232條款把更多中國主匯出口且關係戰略安全的商品納入關稅清單是大機率事件。
相比主打“國家產業政策”和“不公平貿易”的301關稅,強調“進口商品影響國家安全”的232關稅可能更合川普的口味。因為301針對的特定國家,且經常被訴到WTO爭端解決機制;232則針對商品,技術上在WTO規則灰區(可援引國家安全例外),更契合川普“全球徵稅”的偏好。不管他是不是因為打算對“果鏈”商品徵收232關稅而將其暫時豁免對等關稅,232關稅都是一個真實存在的威脅,只是可能性大小而已。畢竟,川普怎麼盤算的,誰也不知道。
如果他真的是慫了,這次豁免是要給中方一個臺階下,中方要不要也對等豁免美國半導體的部分關稅?似乎是個值得討論的問題。
以流片地為標準徵稅,影響的是TI等少數美企,再加轉口貿易因素,實際跟豁免好像也差不了太多?TI對中國市場的依賴是明擺著的,2022年中國營收48.1億美元,佔全球31.6%,這兩年下降了,但20%估計還有,中國是其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市場。報復關稅無疑會推高TI芯片價格,國產模擬晶片廠商和英飛凌、意法半導體等歐洲廠商將因此受益,長遠看對壓制美國吸引半導體制造迴流也可能有效果。
但TI離不了中國,中國是不是就一定能離得了TI呢?我並非行業專業人士,但聽到的一些情況是:中國客戶目前對TI產品的依賴和粘性還比較高。通訊領域的基站裝置、大型科學儀器大量採用TI高效能ADC/DSP;汽車製造商使用TI的電源管理IC、感測器介面晶片;消費電子如智慧手機大量使用TI的電源晶片。工控和電網裝置中,TI精密運放、隔離放大器也幾乎是標準器件。在DLP數字光處理晶片領域,TI 據說還是獨家壟斷,國內投影廠商極米科技的投影機全部採用它生產的這類晶片。對TI的關稅,會不會導致國內相關企業成本上升,甚至造成廣泛產業衝擊?似乎也需考慮。
不論如何,我是真希望這次豁免是因為川普慫了、想跟中國談了,這樣中方或許也能展示一些善意,引導局勢從螺旋升級到螺旋緩和。最好是雙方接下來開始次第豁免對方更多的商品類別,這樣談判的空間也會越來越大,也讓我們這些研究政策的喘口氣……
文章僅做學術探討和市場研究交流使用,相關判斷不代表任何公司或機構立場,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論。

歡迎加入影片號會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