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一個老顯示卡玩家的告別:從狂熱追新到歸於平靜

CHH ID:thw01
嘿,各位壇友!今天想跟大家嘮嘮我這些年的顯示卡追新之路,也算是給自己這段“熱血”時光做個總結,道個別了。

回想起2011年,那時候未婚~還有大量的PC遊戲和顯示卡壇友支撐我滿懷激情地追逐新顯示卡,從570SLI開始,一路下來,480SLI、570SLI、670SLI、680SLI,還反追了些8800GTS等舊卡。當時的民用旗艦價格非常親民,單張也就3、4K,組個SLI也就6-7K。那時候,為了追求極致的遊戲畫面和跑分效能,樂此不疲地折騰著,我想很多老玩家都懂。

但時光飛逝,到了2013年,情況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就拿剛上市的Titan來說,單張價格飆升到7K,對於我這樣的普通玩家來說,實在是難以承受,不得不消費降級,轉玩單卡。從780Ti——980ti——1080ti,之後便停下了升級的腳步。到2021年,直接轉戰筆記本領域。現在的PC配置停留在5900X+1080Ti,說實話,綜合性能和現在4K多的筆記本差不多,而且筆記本還方便攜帶,用來編輯下照片和影片,完全足夠了。

回顧這段顯示卡追新之路,從最初的狂熱到如今的淡然,讓人感慨萬千。這不僅是我個人消費觀念和興趣愛好的轉變,更是科技發展帶來的影響。在智慧時代,個人終端MINI化已經成大勢所趨。曾經讓我痴迷的顯示卡,如今已漸行漸遠。但我並不遺憾,因為它陪伴我度過了一段無比精彩的時光,留下了許多難忘的回憶。

2011年2月,第一次玩sli,首次組建570 sli,雖然當時宣稱散熱大升級,從熱管升級到真空腔均熱板,但玩遊戲時的噪音仍會起飛。



2011年5月,出掉570 sli改為480 SLI,沒別的,就因為微星480閃電和480公版的外觀比570帥,但是SLi玩遊戲仍然像開飛機。




2012年5月,聽説冰龍散熱極為出色,搞兩張670 SLI才6K,而且體驗到冰龍組建SLI帶來的卓越溫控,即便滿負載,噪音幾乎忽略不計,是我用過最強的風冷。



2022年還反向追了些舊旗艦8800GTX還有些amd的,現在型號名稱都忘了。




2012年680 sli,當首次體驗到靜音SLI帶來的絕佳感受後,果斷出掉了670 SLI,更換為680 SLI。相比之前,680 SLI不僅在效能上有了一丟丟的提升,視訊記憶體更是從2GB升到4GB。




2013年2月,首發追新了Titan純粹是習慣性消費,可惜價格死貴,只能轉單卡。玩遊戲卻實在畫質特效上明顯有所不同。如首次安裝Titan後玩孤島危機1代,最後幾關~在航母上,用Titan是滂沱大雨,用680 sli是線條般的小雨。





2013年7月,780 ti上市,出掉Titan換成冰龍780 ti,雖然跑分高了一丟丟,但畫質卻比不上Titan,後悔不已。當時以為是冰龍的問題,又換成做工美到飛出花來的GVGA780 ti,最終確認畫質特效是比不上Titan。




2013年,我入手了780 Ti 顯示卡,一直用到 2018 年才更換為980 Ti。2020年,我最後一次更換顯示卡和CPU,入手了1080 TI,沒想到這一用就是好幾年,到現在都沒想過再換顯示卡。原因很簡單,PC使用頻率實在是太低了。




自從2015年成家後,從單身時擺滿遊戲裝置的屋子搬了出去,生活重心發生了很大變化。有了孩子後,每天都忙著照顧孩子,工作時直接使用手提電腦,家裡的PC基本閒置不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