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動物多種點兒好吃的!|貓盟4月月報

幾場雨下得讓傑哥眉開眼笑,
可田邊的池塘裡還是一滴水沒有。
幾股冷空氣讓溫度過得像過山車,
從冬到夏再到冬,然後又是夏天。
可能唯一不會變的,是我們
緊緊實實地又忙了一個月。
一 帶豹回家
1
山西棲息地評估
山西和順-榆次華北豹棲息地內,老豹子隊隊員和慶城林場工作人員在4月共回收了345臺紅外相機有效影像資料(2025年第2期),並開始進行物種分類篩選工作。
紅外相機顯示屏裡看到的華北豹影像 ©言熙
2025年1期和順-榆次棲息地影像資料已完成個體識別複核和物種識別,太原陽曲棲息地第1期資料也接近完成。此外,我們還完成了2024年豹個體全家福初稿,其中有不少新個體,包括2024年新獨立的個體和之前完全未記錄的新個體。
2
山西棲息地修復
上北舍村山脊的關鍵棲息地連通地帶的29畝生態修復區內,我們在4月種下了1100餘棵喬木(如油松、遼東櫟等)和900餘棵介於灌木與小喬木之間的酸棗樹,這些苗木購買自本地林場,均為當地的本土樹種;在其中一部分地塊還移栽了300餘株灌叢(以黃刺玫、沙棘為主)。我們希望將這片被破壞的山脊修復成華北豹能夠利用的高質量棲息地。
樹剛種下,喜鵲就早早地利用了起來 ©hannah
3
山西反盜獵巡護
也在這個月,我們在新注意到的盜獵高發區域裡安裝了23臺新相機,用以獲取盜獵分子的犯罪證據。
我們在盜獵分子偏好的位置安裝了新相機 ©王剛
我們完成了和順人為干擾重點監測區域的網格化設計,並制定了一系列巡護路線來覆蓋這些人為干擾影響嚴重的地區。這些巡護路線已經啟用,希望能夠減少盜獵以及其他人類活動對與華北豹生存的影響。
紫薇制定了一系列反盜獵巡護路線,大貓帶著小志願者們沿著新路線巡護 ©趙瑩
4
山西反盜獵宣傳
4月,貓盟同事王剛和李衛東與橫嶺派出所的工作人員一起,前往當地的煤層氣公司進行普法宣教,向公司管理人員重點宣講了反盜獵與野生動物保護相關的內容。
普法宣教現場 ©李衛東
同一時間,我們在公司專案地張貼了科普海報,拉上了宣傳橫幅,希望我們的反盜獵宣傳能夠影響到儘可能多的受眾。
懸掛反盜獵橫幅 ©王剛
5
北京山區棲息地評估
4月,貓盟志願者李小龍及其團隊成員回收了北京市門頭溝區、房山區共計20臺紅外相機的野外影像資料。同期,大好完成了今年密雲第一輪的遷徙季調查。
野外團隊合照 ©小龍
野外工作完成後就是繁重的影像資料整理工作。一起來看看新人志願者的整理體驗吧:
6
京冀晉三地棲息地修復
4月19日,由北京市園林局、河北林草局、山西林草局共同主辦的“京翼晉三地攜手生態保護修復 共建生物多樣性之都,“共『橡』自然,迎豹回家”共同行動”啟動儀式在北京竇店舉辦。帶豹回家專項基金作為該活動的策劃與參與方參與了今天的活動,大貓和王剛也參與了啟動儀式,在林場現有的油松和楊樹林下種植了栓皮櫟。
7
六盤山保護地評估
在志願者梁婧儀、monica和青峰的協助下,我們完成了鞦韆架保護地第一季度的紅外影像資料初篩工作,一季度共記錄到華北豹、豹貓、黃喉貂、林麝、小麂等獸類17種。
雪地上行走的華北豹 ©貓盟
憨憨的斑羚 ©貓盟
8
六盤山棲息地最佳化
4月,我們六盤山的工作主要集中在鞦韆架保護地動物通道相關的工作。
G70高速公路穿過鞦韆架保護地,對當地野生動物的擴散造成了一定的阻隔。為評估動物是否會利用高速沿線修建的過路通道,我們於3月底在通道附近設定了紅外相機,並於4月底進行了回收。
透過對於這些影像資料的整理分析,我們發現不同動物對於不同型別過路通道的利用情況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有蹄類更喜歡大型的高架橋,不願意利用小型涵洞;而小型獸類則比較喜歡利用小型涵洞
下圖圓形涵洞的一側是一個深度超過1米的坑,大部分動物只能“望坑止步”。為了讓周圍的動物能夠更方便地利用這個涵洞穿過道路,我們在坑邊架起了一座木橋。沒兩天,花面狸、豹貓就開始光顧這座木橋了。
為動物們搭建的木橋 ©李琦
等待同伴上橋的花面狸 ©貓盟
二 豹鄉田
1
豹鄉田開放共建
4月20日,穀雨節氣,豹鄉田2025年的16戶農作物管家齊聚地頭,從撿拾今年新租地塊的殘留地膜垃圾開始,正式啟動了今年的春耕大計,豹鄉田共建計劃2.0也於同日預售上線。
清理殘存的地膜 ©王爍
拉肥料的豹紋小拖拉機 ©小童
今年的豹鄉田共建著眼於3個板塊共計12件“小事”,支援任何一件小事,都可獲得唯一編號的豹糧券和對應小事的故事勳章:
想了解12件小事大體在做什麼,您可以點這裡:

2025,豹鄉田共建計劃開啟
2
農富豹肥的鄉村振興
在穀雨春耕之前,豹鄉田社群組與村裡密切溝通,明確2025年豹鄉田“農作物管家”的工作職責,並最終確定了管家16戶,新管家們也都穿上了豹鄉田管家服。
管家報名希望認領的土地面積遠遠超過了豹鄉田整個的面積(每組約為3畝地),我們不得不後期再進行調劑 ©王君
今年,負責社群工作君姐和瑞萍姐投入更多時間和老鄉們進行溝通,我們和老鄉們也更熟悉了,因此成功達成了租地調換的願望,讓豹鄉田大體上連成了片,成了三大片區——終於不再是1畝、2畝豹鄉田的生態友好農田穿插進鄰居們使用農藥、化肥、地膜的田地中啦。我們可以在連片的地塊裡開展輪作、間作、休耕,更多種植計劃和保護性耕作的嘗試也可以更方便、更高效地進行。
體育用品公司亞瑪芬(中國)來訪豹鄉田,並達成5畝農田的企業認養意向。
豹鄉田地標上也留下了亞瑪芬的印記 ©言熙
3
公益組織訪問豹鄉田
4月初,上海聯勸公益基金會的老師們來訪山西,實地考察“野性鄉村,共守青山”“生態致富、共建豹鄉”兩個籌款專案所支援的專案地工作。
聯勸公益基金會拜訪豹鄉田。 ©言熙
4月1日~3日,帶豹回家專項基金委員陳志忠陪同SDG Kids公益小組,來和順探訪。SDG Kids公益小組學生們參加了佈置紅外相機、巡山觀察野生動物、種樹修復生態等活動。自2024年起,SDG kids一直在推動公眾關注我們的“帶豹回家”專案,本次探訪亦為帶豹回家捐贈1.8萬元。
SDG Kids公益小組探訪和順
4
完整的生物多樣性
之所以剛剛強調“農作物管家”,是因為我們今年有了新的角色——“果樹管家”。從去年開始,貓盟就嘗試在豹鄉田邊種樹,為了保證今年新栽下的樹木的成活率,今年我們招募了17位老鄉擔任這個嶄新的職位。
這個月,在管家和志願者們的共同努力下,豹鄉田種下了155棵喬木。包括油松、暴馬丁香、核桃、杏樹、桃樹、李樹等十多種。這些樹很多都已經發芽開花了,目前長勢良好。同期,我們還移栽了超過150棵灌叢
豹鄉田果樹管家李改萍和她新種下的桃樹 ©馮蕊
為了給野生動物提供更多的遮蔽,2024年的豹鄉田管家們本月還在田邊建設了12座小型本傑士堆。已經有不少昆蟲開始利用。
在新本傑士堆中築巢的胡蜂 ©王君
因為乾旱無水,豹鄉田周邊的主要水源地“田那溪”和“鴛鴦池塘”都已經乾涸見底,為了給鳥獸提供一個安全穩定的水源,我們在鴛鴦池塘旁邊安裝了一個水盆。後期我們還將改造鴛鴦池塘,使其能夠更好地起到集水保水的作用,讓它能夠成為一個對鳥獸來說更加穩定的水源地
兔子和狐狸經常會利用我們的水盆,我們在水盆邊安裝的紅外相機也捕捉到了它們同框的照片 ©貓盟
為野生動物準備的人工水盆 ©言熙
5
生態友好的可持續農業
4月,豹鄉田進行了旋地、有機肥噴灑等工作,進行春耕前準備。4月初,我們確定了2025年豹鄉田農作物種植計劃,確保人和野生動物都有能吃的、愛吃的。
和順的玉米種植普遍使用地膜,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這裡一年可以供玉米生長的視窗期非常有限。為了保證玉米後期的生長,就必須冒險在天氣還沒有完全暖和起來的時候把種子種下去,地膜可以保溫保水,防止剛萌發的幼苗乾死、凍死。
今年,傑哥嘗試建起了暖棚,用集約化的溫室育苗來和華北山地的惡劣氣候搶時間。鮮食玉米集中在暖棚裡發芽,長到幼苗有一定抗性,而且天氣也稍微變得更暖和一些之後,再移栽到田裡。這樣就可以在不影響作物生長的情況下,完全避免地膜的使用。
溫室裡茁壯生長的玉米小苗 ©王傑
小苗們如今已經移栽下地了 ©王傑
三 張掖兔猻保護地
1
“兔猻新村”保護地最佳化
本月,兔猻老家和兔猻新村的棲息地最佳化措施仍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中,不知道兔猻老家和兔猻新村是什麼?歡迎閱讀:《它真的來了!》
4月22日,張掖市林草局、甘州區林草局、甘州區各能源公司和我們一起召開了野生動物保護專題會議,在會議上我們介紹了張掖荒漠兔猻現狀及預備採取的保護措施。
野生動物保護專題會議 ©張掖新聞
在傑程風電場工作人員的協助下,本月我們為風電場內修建的動物補水點完成了第一次加水,期待能在旱季看到動物利用。
風電場的水罐車正在為水槽加水 ©心悅
這個月我們在荒漠裡新建了7處、共14個人工巢穴,現在張掖共有8處、19個人工巢穴。志願者飛鴻、李二哥與傳播組的老貓專程來到張掖協助我們建設人工巢穴。
在洞口安裝上“偷窺兔猻回家”的相機 ©飛鴻
吸取一月的經驗,防止土質洞穴塌陷,這次我們使用了更多具備內部承重結構的材料。除去修建兔猻的躲避洞外,我們也做了一處擁有2個出入口的人工巢穴,希望兔猻能將其當作繁殖巢穴使用。 
修建人工巢穴和飲水點的細節還有很多,我們做了對應的影片和播客,歡迎收聽了解。
央視農業頻道和農業農村頻道也報道了我們最近的保護行動 ©中央電視臺
2
兔猻保護地評估
去年4~5月,我們為了調查張掖荒漠兔猻的分佈情況,在較大範圍內鋪設了128臺紅外相機。去年9月,我們回收了生長季的影像,本月在志願者協助下,我們正在回收非生長季的影像,目前已共計回收了91臺相機影像。
志願者們在培訓時需要輪流檢查相機 ©猴仔
志願者們也協助安放了人工巢穴 ©張掖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參與志願者
猴仔、張超、老史、希丹、劉洋、熊馨、郭蘇嶽、李昊
四 公共倡導與志願者活動
1
國際兔猻日科普系列活動
4月23日是國際兔猻日,在兔猻日來臨前的週末,我們在國家動物博物館開展了一場講座,在國家動物博物館及紅山動物園舉辦了兔猻春遊會的線下活動。
19日上午,姍姍為北京的朋友們做了兔猻講座,在貓盟影片號裡能找到這場直播的回放 ©吳寒
活動後的合影環節 ©吳寒
在北京國動博,志願者們透過科普講解和互動遊戲,向公眾普及兔猻的生態習性、生存現狀及其棲息地保護知識,同時活動過程中也詳細介紹了貓盟在西北地區開展兔猻的保護專案。活動現場設定的趣味展板及互動問答區,重點面向青少年群體講解兔猻在生態系統中的重要作用。活動累計開展專場科普講解10場次,發放兔猻主題宣傳資料600餘份,吸引了大量遊客參與互動。
貓盟志願者在國動博為遊客們講解兔猻知識 ©吳寒
在貓盟南京紅山基地舉行了兔猻相關內容講解、互動答題、有獎競猜等有知識又趣味的活動,向遊客介紹和傳遞兔猻這種荒漠小貓的生存現狀、困難與挑戰和保護理念,參與的遊客可以獲得兔猻及它的鄰居朋友主題印章和徽章。活動現場還發布了豹星球專門為兔猻日所設計製作的系列周邊文創。
南京活動現場 ©蛋蛋
參與志願者
參與這機場活動的志願者包括:(北京)劉倩、郭強、劉辰菲、陳紀瑩、張少萍、醜迪、劉思奇、苗顥、彭丹、王智凝、何美欣、柳思、王鵬、王雪靜、陳詩瑤、王語濯、王婧潔、武菲、吳寒、孫繼紅、孫靜怡、孫不凡、聶宇石、劉閆、(南京)瞌睡圈、魚擺擺、鱷蚊、珂玥、張壽煒、王晨旭、小蛋、dodo、吱吱、圈圈、蛋蛋
2
南京紅山基地招募
3月28日,貓盟南京紅山基地正式面向公眾招募2025年度志願者。透過問卷初篩和電話訪談,有10位新夥伴入圍。
4月29日,貓盟圍繞貓盟是什麼、目前在地保護專案、豹鄉田共建計劃、“帶豹回家”八週年特展、貓盟志願者體系建設、貓盟南京紅山基地基本情況、日常工作、未來計劃等內容開展了第一次線上培訓,邀請了南京和北京兩地的新老志願者參加。在線上培訓期間,新志願者各抒已見,表達了自己加入貓盟志願者或參與志願服務的感受,培訓氛圍輕鬆愉快。
3
帶豹回家8週年特展即將閉幕
經歷了288天,帶豹回家8週年特展即將在後天,也就是2025年5月18日,最後閉展。本次特展原計劃只展出半年,但是感謝提供場地和布展服務的國家動物博物館無償延長了展期,讓特展有機會與更多觀眾見面。
如果這次展覽在你的計劃中,但你還沒有來得及去過的話,那麼這個週末就是最後的機會了!
4
張掖愛鳥周線下活動
4月22日,張掖市林草局聯合多家單位在張掖市甘州區中心廣場展開了第44個“愛鳥周”科普宣傳活動,我們為市民們發放了兔猻貼紙、卡片等文創,講解荒漠野生動物。
姍姍在向參加活動的市民講解荒漠野生動物知識 ©張掖市林草局
5
新媒體平臺
2025年4月,貓盟公眾號更新推文14篇,取得了41000的閱讀量。
4月的報道重點是兔猻日,除了兔猻日當天傳送的文章:

“它真的來了!”
你還可以看這些:

為了給兔猻喝水,我們在零下15℃的荒漠裡挖坑

貓盟蓋的房子,俺老猻全都要

為兔猻蓋新房,是人類對自然的亡羊補牢
我們在上個月舉行了5場直播,更新了2.5條播客,之所以是2.5條,是因為有一條關於兔猻的科普算是番外。我們恢復了B站的更新,小紅書、影片號和抖音也還在更,歡迎關注!
和順的春天姍姍來遲,新一年的豹鄉田認養開始了,今年我們開放了12件小事,全方位服務老鄉、土地和動物小夥伴們,點選豹星球小程式,選擇你想要參與的小事,參加認養吧!
最後的最後,是小昭新一個月的桌布,快設定起來吧~
-End-

成為貓盟月捐人,共守中國荒野

長按二維碼關注貓盟,記得給我們標🌟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