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球首次,我國新一代地月空間雷射角反射器實現白天衛星雷射測距】從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臺獲悉,2025年4月27日,“天都一號”通導技術試驗星科研團隊成功開展了白天強光干擾條件下的地月空間衛星雷射測距技術試驗,這是全球首次在白天對新一代地月空間雷射角反射器實現衛星雷射測距,標誌著我國在深空軌道精密測量領域取得技術新突破。(財聯社)
2.【全球最大“人造太陽”完成其“電磁心臟”元件製造】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組織官網30日宣佈,其已完成全球最大、最強的脈衝超導電磁體系統的所有元件製造,這是聚變能源領域的一項里程碑式成就。據介紹,最後一個完成製造的元件是中心螺線管的第六個模組,由美國製造並完成測試。該模組將運往法國南部聖保羅-萊迪朗斯的ITER現場進行組裝,屆時中心螺線管將成為整個系統中最強大的磁體,其磁力強大到足以舉起一艘航空母艦。中心螺線管將與六個環形極向場(PF)磁體協同工作,這些磁體由俄羅斯、歐洲和中國製造並交付。完整組裝後的脈衝磁體系統重量將接近3000噸。它將作為ITER甜甜圈形反應堆的“電磁心臟”,發揮核心作用。(騰訊網)
3.【首次演示聚變能發電,緊湊型聚變能實驗裝置工程總裝正式啟動】合肥緊湊型聚變能實驗裝置(BEST)專案工程總裝工作比原計劃提前兩個月,5月1日在聚變堆主機關鍵系統綜合研究設施園區正式啟動。BEST裝置將在第一代中國人造太陽EAST裝置的基礎上,首次演示聚變能發電,引領燃燒等離子物理研究,為中國聚變能的發展做出前瞻性和開創性貢獻。(中華網)
4.【江蘇首個增量配網虛擬電廠投運】 “五一”假期前夕,在江蘇宿遷運河港配售電有限公司數智慧源服務中心,虛擬電廠智慧運營管理系統大屏上跳動著即時負荷曲線,標誌著江蘇首個增量配網虛擬電廠正式投運。自2023年6月啟動以來,該中心已聚合分散式光伏26兆瓦,儲能105千瓦/210千瓦時,可調節負荷145兆瓦,建成“源網荷儲”一體化虛擬電廠平臺。(新華社)
更多智慧製造產業資訊……
掃碼訂閱智慧製造產業日報,
精選行業新聞,幫你省時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