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全球產品營銷副總裁到訪愛範兒/雷軍閃現武大秀小米YU7櫻花照/格力闢謠「明珠電動車」

🍎
蘋果全球產品營銷副總裁 Bob Borchers 到訪愛範兒
🚗
比亞迪王傳福:2025 年銷量目標 550 萬輛
📸
雷軍親自拍攝小米 YU7 宣傳圖
🤝
蘋果:中國是特別重要的市場
🫧
阿里蔡崇信:資料中心建設需警惕潛在的「泡沫」
🤖
vivo 宣佈成立機器人實驗室
🔧
2025 蘋果開發者大會定檔
😯
理想汽車暫停釋出周銷量榜單
🤔
DeepSeek 昨日「崩了」
💰
三大運營商日賺 5.25 億
🙅
格力闢謠「明珠電動車」:虛假產品
📈
可靈 AI 累計營業收益超 1 億
💡
牛津教授:AI 的十年,人類的百年
🌟
Google 上線 Gemini 2.5 Pro 模型
🖨️
OpenAI GPT-4o 上架「最先進」影像生成器
📱
vivo X200s 真機亮相
❗️
訊息稱小鵬汽車規劃多款增程車型
🚙
領克 900 正式開啟預售
📦
《鵝鴨殺》將與金山合作

蘋果全球產品營銷副總裁 Bob Borchers 到訪愛範兒

3 月 25 日上午,愛範兒迎來了一位特別訪客 —— 蘋果全球產品營銷副總裁 Bob Borchers。
在愛範兒,Bob Borchers 先是參觀了由三棟辦公樓構成的辦公區域,工位上標配的 Mac 吸引了 Bob 的目光。愛範兒創始人 Wilson 表示:「Mac 是我們給每一個入職員工的見面禮,愛範兒的互動式圖文、製糖工廠的設計都出自於 Mac 之手。」
另外,Bob 還瀏覽了由愛範兒製作的《明日產品年鑑》—— 它記錄了愛範兒對每一年「明日產品」的選擇。
而在製糖工廠的產品展區,愛範兒創始人 Wilson 也帶著 Bob ,快速上手了「貼貼線」的磁吸收納方式。對於「AI 小電拼」的 App 功率調節功能,Bob 表示「這很符合蘋果軟硬結合 Holistic 的方式。」
此外,Bob Borchers 這次還與愛範兒首席內容官何宗丞展開了一場「靈感對談」,更多詳細內容,敬請期待。

比亞迪王傳福:2025 年銷量目標 550 萬輛

據晚點 Auto 獲悉,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昨日小範圍公佈今年的總銷量目標是 550 萬輛,包含海外市場的 80 萬輛以上。換算下來中國市場銷量增速約為 30%,海外市場增速則高達 91.8%。
報道指出,比亞迪目前正面臨「大眾市場繼續增長」和「三個高階品牌的技術獨特性」兩類挑戰,而比亞迪也給出了相對應的解決方向:
大眾市場主打「智駕平權」,以百萬輛的規模攤銷成本。銷量方面,比亞迪主攻主流價位的王朝、海洋,這兩大核心繫列 2025 年的銷量增幅目標為 10% 內,預計在整體的銷量佔比降為 80% 左右;
仰望、騰勢和方程豹三個高階品牌則要承擔更高的銷量增幅。並且高階品牌還需要側重智慧化、AI 化,更看重品牌。為加快研發步伐,王傳福也在財報中說,會快速推進 AI 資料中心、AI 伺服器等新興業務,作為「新的成長曲線」。
近期,比亞迪公佈其 2024 年全年財報,號稱「比亞迪史上最強財報」:2024 年營收 7,771.02 億元;歸母淨利潤 402.54 億元;全球銷量更達 427 萬輛;全年研發投入達 542 億元。
此外,比亞迪還在近期公佈了 2024 年 ESG 報告。具體來看:
比亞迪提出了「2030 年全集團自身運營碳排放強度降低 50%」的中期目標,並承諾於 2045 年實現全價值鏈碳中和;
2024 年,比亞迪存量新能源汽車純電里程累計超過 1,500 億公里,相當於植樹 5.04 億棵;
比亞迪全年新增節能改造專案超 410 個,累計實現的節能效益,相當於減少 21 萬噸二氧化碳的排放;
比亞迪還投資約 14.1 億元用於三廢處置,實現汙染物排放 100% 達標。
另外,比亞迪國內納稅總額達到 510 億元,向上遊供應商付款的平均週期 127 天,優於國內主流上市車企。截至 2024 年末,比亞迪員工總數達到 968,872 人。

雷軍親自拍攝小米 YU7 宣傳圖

昨日,小米創辦人、董事長兼 CEO 雷軍釋出與小米 YU7,在武漢大學的櫻花樹下合照。雷軍配文稱,白天太多人,於是他一大清早起床,天還沒亮就到其母校武漢大學,進行圖片拍攝。而據網友資訊,雷軍本人在凌晨就開始拍攝相關工作。「雷軍小米 YU7 櫻花照」「小米 YU7」等相關話題也隨即登上熱搜。
此外,據爆料博主數碼閒聊站透露,本次雷軍親自拍攝宣傳圖,也代表小米 YU7 開啟預熱,同時其表示,小米 YU7 將按照此前小米 SU7 的釋出節奏「先預釋出」。
同日,武漢大學官微發文,雷軍回到母校為武大學子頒發「雷軍獎學金」。
頒獎會現場,雷軍作為校友,與武漢大學黨委書記黃泰巖一同,為獲得「雷軍卓越獎學金」的學生頒獎,和獲獎學生們一一握手,併為 10 名同學,獎勵每人 10 萬元的獎學金。
有意思的是,雷軍目前微博最新的頭像是其與小米 YU7 在櫻花樹下的合照。

蘋果:中國是特別重要的市場

昨日,蘋果營運長傑夫·威廉姆斯參觀了蘋果供應商之一 ——「立訊精密」,位於江蘇常熟的精密零元件工廠。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傑夫·威廉姆斯表示「中國是特別重要的市場」,並解釋稱,中國是蘋果供應鏈的一部分,同時也投資了 30 年,公司會一直在這裡。
此外,傑夫·威廉姆提到,蘋果的 200 家主要供應商中有超過 80% 在中國生產,而這些供應商「能做、可做」的獨特點,使其每次到訪中國跟供應商見面時,都信心滿滿。
而據央視財經報道,3 月 24 日商務部部長王文濤會見美國蘋果公司 CEO 庫克。庫克表示,蘋果入華已經有三十多年了,其認為蘋果和中國是取得了這種前所未有的雙贏合作成果,並表示蘋果在中國會繼續擴大業務,去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

阿里蔡崇信:資料中心建設需警惕潛在的「泡沫」

昨日,據彭博社報道,阿里巴巴集團董事長蔡崇信在 2025 年滙豐全球投資峰會上表示,資料中心建設領域需警惕,可能正在形成潛在的「泡沫」。
蔡崇信指出,當前存在一股盲目建設伺服器基地的熱潮,但沒有充分考慮明確的客戶群體。對於此情況,蔡崇信表示擔憂,同時其看到一些泡沫的跡象:
資料中心的建設速度可能會超過人工智慧服務的初期需求,許多專案在未確保「使用」協議的情況下就開始融資。
蔡崇信也指出,亞馬遜、Meta 等大型企業就分別承諾,向人工智慧基礎建設投入大量資本。而蔡崇信也對此提出質疑,認為這些支出並非完全必要,其分析:若人們在當前需求出現前就開始投資,那麼投資的這部分人預計的需求,會比現在所能看到的需求大得多。
而在同日,據財聯社獲悉,阿里雲近日在全球頂尖高校招募 AI 技術儲備人才,為近年來規模最大的 AI 人才校園招聘:
此次校招面向清華大學、北京大學、麻省理工大學、斯坦福大學等全球頂尖高校;
招募大語言模型、多模態理解與生成、模型應用、AI Infra 等領域技術人才;
同時,專案設定 A Star 專案和 Al Clouder 專案,面向具備高水平論文、開源專案影響力等特質的頂尖人才,為這類畢業生提供更優薪酬和專業扶持。

vivo 宣佈成立機器人實驗室

在昨日的 2025 博鰲亞洲論壇上,vivo 執行副總裁、營運長、vivo 中央研究院院長鬍柏山在演講中正式宣佈,vivo 成立「機器人 LAB」
其中,胡柏山在演講中透露了部分機器人 LAB 的資訊:
將依賴 vivo 在 AI 大模型和影像領域的十年技術積累,以及自研的混合現實頭顯積累的即時空間計算能力,聚焦孵化機器人的「大腦」和「眼睛」;
主攻消費級市場,研發個人和家庭場景的機器人產品;
還有公佈了三個優勢:技術複用性、使用者場景延續性、產業共榮理念。
除了機器人方面的進展,vivo 也在博鰲亞洲論壇上展示了包括藍科技矩陣、vivo 混合現實頭顯、6G 領域等多項前沿技術成果。其中,vivo 混合現實(MR)頭顯的外觀在論壇上進行了首次展示。
外觀方面,vivo Vision 與蘋果的 Vision Pro 相似,正面均有大面積弧面玻璃覆蓋。同時還能看到機器正面配備了多顆攝像頭。此外,vivo Vision 同樣採用外接電池方案。據瞭解,vivo Vision 原型機有望在今年年中正式亮相。
2024 年 12 月,vivo 執行副總裁、營運長胡柏山曾透露,vivo MR 團隊已經達到將近五百人,其目標進度是 2025 年大概 9、10 月份,高保真的 MR 體驗原型機會在全國大概十幾個城市的 vivo 店上架體驗。

2025 蘋果開發者大會定檔

昨日,蘋果正式宣佈 2025 全球開發者大會(WWDC25)定於北京時間 6 月 10 日至 14 日線上舉行。
WWDC25 將聚焦蘋果軟體的最新發展,向所有開發者免費開放。為慶祝 WWDC 開幕,蘋果還將在 6 月 10 日舉辦線下體驗,開發者將有機會親赴 Apple Park,觀看主題演講及 Platforms State of the Union,參加多項特別活動。
值得關注的是,此前據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訊息透露,蘋果計劃在 2025 年中期之前,在國行版 iPhone 上引入 AI 功能。而本次 WWDC25,蘋果 AI 國行版是否能正式官宣值得期待。

理想汽車暫停釋出周銷量榜單

昨日,理想汽車公佈了其 2025 年第 12 周(3 月 17 日至 3 月 23 日)的周銷量,為 0.86 萬輛。值得關注的是,理想汽車本次資料僅公佈了自己的銷量成績,一改以往公佈「中國市場各分類前十」榜單的習慣。
3 月 18 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關於規範企業資料釋出的倡議書》。倡議書中指出,近期部分車企頻繁釋出不能代表市場規律的銷量周榜,資料來源不明,引發輿論誤讀,擾亂行業秩序,加劇了「內卷式」惡性競爭。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在倡議書中提到:
呼籲企業停止對外發布銷量周榜;
企業宣傳應聚焦自身經營成果,宣傳內容應關注企業自身技術突破、產品創新及服務升級;
避免使用對比性表述,釋出關聯性排名等內容,禁止透過拉踩、攀比製造惡性競爭。

DeepSeek 昨日「崩了」

昨日下午,有網友指出 DeepSeek App 端無法正常使用,顯示「伺服器繁忙,請稍後再試」,隨後「DeepSeek 崩了」相關詞條衝上熱搜榜。
但據我們實際測試,目前 DeepSeek 手機客戶端處於正常執行狀態,開啟「深度思考」「聯網搜尋」「呼叫 DeepSeek V3」均可完成回答。目前 DeepSeek 暫未回應該訊息。
值得關注的是,DeepSeek 在近日正式公佈了 DeepSeek V3 模型的更新 —— DeepSeek-V3-0324。該模型為小版本更新,引數達 685B,在某些能力已經與 Claude 3.7 Sonnet 相當接近,其中編碼、數學能力提升。目前在官方網站、APP 和小程式上已經可以體驗(關閉深度思考)。

三大運營商日賺 5.25 億

近期,三大運營商紛紛公佈了自己的 2024 年全年業績報告,具體來看:
中國移動 2024 年營收 10,407.59 億元,淨利潤達 1,383.73 億元;
中國聯通 2024 年營收 3,896 億元,淨利潤 206 億元;
中國電信2024年營收 5,294.2 億元,淨利潤 330.1 億元。
總計起來分析,三大運營商 2024 年平均每天營收為 53.55 億元,平均每天淨利潤為 5.25 億元。

格力闢謠「明珠電動車」:虛假產品

3 月 25 日,格力文傳發布宣告稱,近期其公司關注到網路上有自媒體賬號釋出「格力『明珠出行』電動車定價 999元」等虛假產品資訊,引發公眾的誤解。
格力方面強調,公司從未生產和銷售過上述產品,目前也沒有相關產品業務規劃。格力表示,已對造謠傳謠的有關自媒體賬號相關連結進行取證,堅決採取法律措施打擊網路謠言。
本月 12 日,格力電器董事長兼總裁董明珠曾在接受四川觀察專訪時,回應了格力造車進展,並表示格力不造小轎車。
董明珠透露,格力不做小轎車,但環衛車、重卡、公交車等各類工程車已鋪開賽道。當被記者問及「為何放棄家用車」時,董明珠表示這不叫放棄而是戰略選擇,並強調「你要電動車我就能給」。

可靈 AI 累計營業收益超 1 億

3 月 25 日,快手科技釋出 2024 年第四季度及全年業績。財報顯示:
快手全年營收達 1,269 億元,同比增長 11.8%:
全年經調整淨利潤同比增長 72.5% 至 177 億元,連續兩年實現規模化盈利。
在第四季度,快手應用平均日活躍使用者量達 4.01 億,同比增長 4.8%,平均月活躍使用者達 7.36 億,同比增長 5%,使用者總使用時長增長 5.8%;
其中,快手旗下的可靈 AI 成績亮眼,其自去年四季度開啟商業化以來,截至今年 2 月累計營業收入已超 1 億元。
快手錶示,未來其將繼續秉承「科技為本,使用者為先」的平臺戰略,把社群建設成 AI 時代普惠的數字家園。

奧迪一汽試執行國產人形機器人

3 月 25 日,優必選科技發文宣佈,奧迪一汽首次引入其唯一人形機器人合作伙伴優必選的工業人形機器人 Walker S1,在汽車生產過程中進行質量流程試點專案,執行空調洩漏檢測任務。
據悉,去年 8 月奧迪一汽與北京人形機器人,和優必學科技簽署合作備忘錄,同時優必選科技 Walker S1 獲得奧迪一汽首個人形機器人試執行機會。值得關注的是,截至目前,優必選是全球唯一一家宣佈與多家汽車公司合作的人形機器人企業,其 Walker S 系列也已成為全球進入最多車廠實訓的工業人形機器人。
優必選介紹,Walker S1 可以精確地處理汽車空調系統的管道和接頭,其操作精度能夠達到毫米級別,視覺識別用時小於 70 毫秒。
對於本次合作,奧迪一汽的工程技術部部長托比亞斯·裡貝克稱,奧迪一汽與優必選合作,將持續深化自動化技術的研發應用。奧迪希望與合作伙伴一起,利用人形機器人開發智慧解決方案,探索不同的工廠工作站。

寶馬在華啟動 360 度全鏈 AI 戰略

3 月 25 日,寶馬集團宣佈在中國啟動 360 度全鏈 AI 戰略。該戰略將以「賦能數字化生產運營」「提升全場景使用者智慧體驗」「促進研發領域的開放創新」為重點核心。
同時,寶馬透露 2026 年首款國產新世代車型的部分內容:
新車將搭載 AI 大語言模型和 AI 智慧體,實現擬人化溝通、多智慧體協同及開放生態整合。
新世代車型以全新一代智慧電子電氣架構為基礎,整合算力提升 20 倍。
此外,寶馬還將首次推出主動互動推薦功能,利用車內感測器和攝像頭獲取到的資料分析主動給予客戶服務與關懷。
值得關注的是,寶馬承諾,新車上的 AI 技術和體驗還將覆蓋寶馬全動力系統和全車型陣列,油電同智。
此外,寶馬目前已採用 AI 技術賦能在華 360 度全鏈業務流程,從生產一線到後臺管理,從供應鏈最佳化到質量管控,助力全產業鏈提質增效。華晨寶馬汽車有限公司總裁兼 CEO 戴鶴軒博士表示,未來將 360 度全面實現 AI 融合。

OpenAI 高管層調動

近日,OpenAI 釋出公告,宣佈高管層變動,具體如下:
CEO Sam Altman 未來將專注於研究和產品開發。
Mark Chen 成為首席研究官:統籌科研進展,確保在 AI 能力與安全領域持續突破。並且 Chen 將加強研究與產品開發整合,加速科研成果向用戶喜愛產品的轉化;
營運長 Brad Lightcap 職權進一步擴大:全面負責公司業務與日常運營,重點包括領導全球部署,聚焦商業戰略、關鍵合作伙伴關係、基礎設施與運營;
Julia Villagra 擔任首席人才官:繼續加大公司全球擴張的趨勢,並確保 OpenAI 持續吸引頂尖 AGI 人才。
Altman 表示,隨著公司業務規模持續擴張,三位核心高管將承擔更多職責,以推動前沿的 AI 研究,並加速實現造福全人類的 AGI 使命。

💡 牛津教授:AI 的十年,人類的百年

近日,牛津教授 Will MacAskill 等人釋出了《Preparing for the Intelligence Explosion》博文,其中 Will MacAskill 在文中發表了其對未來提出了許多驚人的預測。
Will MacAskill 提到,目前 AI 模型越來越智慧,訓練計算、演算法效率和後期增強等因素使 AI 認知勞動總量每年大幅增加。如果趨勢持續到 AI 研究努力與人類研究勞動相當,AI 研究努力可能以每年至少 25 倍的速度增長。
最值得關注的是,Will MacAskill 在文中認為,AI 研究努力很可能在未來 20 年內與人類研究勞動達到對等,甚至在未來 10 年內就可能接近對等。同時 Will MacAskill 也表示,即使算力的擴充套件陷入停滯,演算法效率提升的速度放緩,但 AI 的發展增速仍然足夠快,能夠在不到 10 年的時間內推動相當於 100 年的技術進步。
Will MacAskill 表示,快速的 AI 發展既可能帶來生活質量的巨大提升,也會帶來一系列挑戰,如新型破壞性技術風險、建立數字生命權利等關鍵倫理問題。對此,Will MacAskill 提議現在就可以採取一些行動,從而提前進行新領域的制度設計,增強各方面的約束,以防止 AI「浪潮」過度吞噬人類日常。

Google 上線 Gemini 2.5 Pro 模型

今日凌晨,Google 正式上線了「最強推理大模型」Gemini 2.5 Pro Experimental,其在多項測試中表現相當出色:
在大模型榜單 LMSYS Arena 上排名第一,分數比 Grok-3、GPT-4.5 高出 40 分;
在所有評測類別(綜合能力、編碼、數學等)中均排名第 1,尤其在帶風格控制的複雜提示(Hard Prompts w/ Style Control)和多輪對話(Multi-Turn)表現突出;
在個基準測試上,Gemini 2.5 Pro 綜合表現拿下最佳。其中科學(Science)、程式碼生成、視覺推理(MMMU)和長文字理解(MRCR)上均領先;
在號稱最難的測試「人類最後一次考試」中,Gemini 2.5 Pro 超越 OpenAI o3-mini、GPT-4.5、DeepSeek-R1 等一眾大模型。
此外,Gemini 2.5 Pro Experimental 還在其他領域表現出色:
Gemini 2.5 Pro 還具備多模態能力,在 Vision Arena 視覺排行榜上依然第 1;
網頁開發榜單 WebDev Arena 上排名第 2,僅次於 Claude-3.7。
目前,Gemini 2.5 Pro Experimental 已經可以在 Google AI Studio 和 Gemini APP 中使用了。
🔗 連結:https://aistudio.google.com/prompts/new_chat

OpenAI GPT-4o 上架「最先進」影像生成器

今天凌晨,不止 Google Gemini 2.5 Pro 的重磅釋出,還有 OpenAI 宣佈在 GPT-4o 模型中集成了迄今為止最先進的影像生成器。新功能亮點速覽如下:
能夠精確渲染文字內容
支援多模態輸入輸出(文字、影像、音訊)
能理解複雜指令並結合上下文
能建立具有真實感的第一人稱視角影像
遵循指令,可以處理上傳的圖片並進行編輯或風格轉換
值得關注的是,GPT-4o 影像生成是一個自迴歸模型,原生嵌入在 ChatGPT 中。具體來說,比起其他影像生成模型,GPT-4o 能處理多達 10-20 個不同物體的複雜指令。
目前,新功能已向 Plus、Pro、Team 和免費使用者開放,Enterprise 和 Edu 使用者即將獲得訪問許可權。而開發者們幾周後也能透過 API 用上這功能。

騰訊元寶更新,支援混元、DeepSeek 最新大模型

今日凌晨,騰訊元寶宣佈更新,同時上架深度思考模型「混元 T1」正式版和 DeepSeek V3-0324 最新版,兩款模型簡介如下:
混元 T1 正式版:相較於 T1 Preview 版,正式版反應更快:能秒回、吐字速度更快。同時推理能力進一步提升。長文處理方面 T1 正式版也進步巨大,面對大量內容能夠快速給出答案。
DeepSeek V3-0324:最新版 V3 在 HTML 等程式碼前端任務上,表現更出色了,生成的程式碼可用性更高。此外,最新版 V3 也特別提升了中長篇文字創作的內容質量。
目前,兩款新模型均已上線元寶。

vivo X200s 真機亮相

昨日早上,vivo 產品經理韓伯嘯發文透露了 vivo X200s 和 X200 Pro mini 的全新紫色配色。值得關注的是,vivo X200s 外觀設計與 X200 保持一致,均採用大尺寸圓形攝像頭 Deco。(上圖中間兩臺機器為 iPhone16 Pro 系列)
日前,韓伯嘯還透露,vivo X200s 將配備無線充電以及超聲波指紋識別。
此外,韓伯嘯也在近期透露了 vivo X200 Ultra 的影像系統:
將配備三攝影像系統,覆蓋 14mm、35mm、85mm 三個焦段;
85mm 鏡組將會採用新的 2 億長焦系統,相較 X100 Ultra,新機將配備更大的光圈,首發特殊透鏡、稜鏡技術以及新型鍍膜;
超廣角方面,韓伯嘯號稱「最強超廣角」,與行業平均水平超廣角鏡組尺寸對比,X200 Ultra 的超廣角鏡組尺寸相當巨大。

訊息稱小鵬汽車規劃多款增程車型

據 36 氪獲悉,小鵬汽車目前至少規劃了 5 款增程車型,包含轎車與 SUV,具體來看:
首款增程車型將是基於小鵬 X9 車型開發而來,在今年下半年量產;
5 款車型中,預計小鵬 P7 和 G6 都將推出增程版本;
E、F、H 等平臺都有增程車型,放在明年及後年;
據知情人士透露,未來小鵬絕大多數新車都將採取增程和純電雙動力模式。
據瞭解,早在 2022 年末,小鵬汽車內部討論戰略轉型時,就存在兩個方向,一是做低價,二是轉向其他動力形式。但小鵬最終選擇了低價方向,即如今的 MONA。
報道指出,小鵬內部後續發現,增程方向的轉向並非主動選擇,而是整體市場方向所在。隨後,小鵬在 2024 年 11 月份官宣了增程的計劃,釋出了鯤鵬電動體系。
據介紹,鯤鵬電動體系中的增程車型,最大的亮點是搭載 800V 平臺,具備 5C 超充能力,純電續航可以做到超過 400 公里。

領克 900 正式開啟預售

昨天,領克旗下大六座旗艦 SUV 領克 900 正式開啟預售,預售價格為 33-43.5 萬元。新車採用的 SPA Evo 架構。空間方面:
領克方面表示,新車第三排能夠輕鬆坐進 2 個身高 1 米 9 的成年人。同時第三排還支援 125mm 的前後滑動空間和 155°的大角度後仰。
領克還透過最佳化電池包和油箱的佈局,新車第二排座艙的內部空間高達來到了 1,293mm,座椅滑軌長度達到 550mm。有意思的是,領克 900 的二排座椅能像極氪 MIX 那樣轉過來,二、三排的乘客得以面對面溝通。
智駕方面,領克 900 全球首發英偉達 Thor 智駕晶片,搭載基於 MLM 多模態大語言模型的千里浩瀚智駕系統,可實現車位到車位的無圖 NZP 功能。
動力方面,領克 900 擁有三套動力總成:
1.5T 發動機 + 前 160kW、後 230kW 雙電機,綜合功率 530kW(710 馬力)
2.0T 發動機 + 前 123kW、後 230kW 雙電機,綜合功率 540kW(724 馬力)
2.0T 發動機 + 前123kW、後雙 160kW 三電機,綜合功率 630kW(844 馬力)
此外,領克 900 採用閉式雙腔空氣彈簧 + CDC 連續阻尼控制系統的搭配。此外,配備領克 Super AI 數字底盤的頂配車型還可以實現原地掉頭、蟹行模式、靈巧轉向等功能。

AirPods Max 將更新無損音訊

近日,蘋果發文宣佈,從四月起 AirPods Max(USB-C 版)將支援無損音訊與超低延遲音訊功能。
隨著 4 月的系統更新,AirPods Max 可解鎖 24-bit、48 kHz 無損音訊,可以透過隨附的 USB-C 連線線,在 Apple Music 中暢聽數千萬首無損音訊歌曲。
除此之外,Apple Store 還上線了 USB-C 轉 3.5 毫米音訊線(1.2 米),連線 AirPods Max 時,這款音訊線能實現堪比裝置內建揚聲器的超低延遲,售價 329 元。
值得一提的是,這條音訊線是雙向傳輸設計,可搭配 3.5 毫米音訊輸出和音訊輸入插孔使用。(看起來是內建了 CODEC)使用這根連線線,既可將你的 AirPods Max 或 Beats Studio Pro 頭戴式耳機連線至 3.5 毫米介面規格的音訊源,也可將你的 iPhone 或 iPad 連線至擁有 3.5 毫米音訊插孔的揚聲器。

《鵝鴨殺》將與金山合作

昨日,《鵝鴨殺》創作者 Shawn 釋出影片稱,《鵝鴨殺》所屬的工作室「Gaggle Studios」,正在與金山世遊進行深度合作,雙方共同推出《鵝鴨殺》國行手遊。目前,《鵝鴨殺》手遊版已開始官網預約。
據悉,《鵝鴨殺》是一款休閒策略型社交推理遊戲,透過陣營對抗、任務機制、角色多樣性及強互動性,成為近年現象級的熱門聯機遊戲。2023 年 1 月,《鵝鴨殺》的 Steam 同時線上人數峰值突破 70 萬,且全球超 70% 玩家來自中國。

微博打擊治理「開盒掛人」賬號

近期,微博社群觀察員官方賬號「圍脖俠」釋出公告,在近期熱點事件相關討論中,站方巡查發現部分使用者釋出有關開盒掛人、教授開盒課程的違規內容,對此進行相關清理計劃。
圍脖俠資料顯示,依據《微博社群公約》等相關規定,站方共清理相關違規內容 451 條,並對「果 * 頭」「繁 * 煩」「Z * 7」等 147 個違規賬號予以階段性禁言直至關閉賬號的處置。站方將持續嚴厲打擊「開盒掛人」等違規行為。
日前,關於「百度高管女兒開盒網友」的新型網路暴力事件,引發不少網友的熱議及對個人資訊安全的擔憂。3 月 19 日,中央廣播電視總檯《新聞 1+1》欄目曝光了新型網路暴力「開盒掛人」的細節資訊。
據記者實際暗訪發現,「開盒事務所」只要提供手機號碼就可以完成個人資訊洩漏,並且報價 1,600 元;對方還透露,如果想查得更全面,如銀行卡餘額、車輛記錄、酒店記錄等敏感資訊,他們也可以提供,並且提到查開房記錄「至少得一萬多塊錢」。

電影《下一個颱風》開啟預售

電影《下一個颱風》昨日開啟預售,將於 4 月 4 日上映。
影片講述一場颱風過後,四個分別來自都市和漁村的女人相遇後漸行漸近,同時遭遇人生颱風的故事;由李玉執導,張子楓、張偉麗領銜主演,李心潔特別主演,姚晨特邀出演。

電影《破·地獄》特別版定檔清明上映

電影《破·地獄》「感恩特別版」中國大陸定檔清明上映,同步港澳地區。影片將在 4 月 4 日起,英皇電影城限定上映。此版本相較於之前上映版本新增 13 分鐘內容,部分人物及背景變得更加豐滿,亦有全新的角色出場。
影片講述了婚禮策劃師道生被迫改行成為一名葬禮經紀人,起初因理念不合與喃嘸師傅文哥產生許多衝突,後因面對一位特殊的逝者文哥的出手相助、親歷文哥與女兒文玥相處的點點滴滴,道生也慢慢改變著對職業及生活態度的故事。
該片於 2024 年 10 月 10 日在第 44 屆夏威夷國際電影節上全球首映,並於同年 11 月 9 日在中國香港上映,於 12 月 14 日在中國內地上映。截至 2024 年 12 月 23 日,該片中國內地票房破 1.38 億,超過港澳地區票房。

紀錄片《穿山甲 Kulu 的旅程》釋出預告

由 Netflix 出品的紀錄片《穿山甲 Kulu 的旅程(Pangolin: Kulu's Journey)》釋出預告,由好評紀錄片《我的章魚老師》導演皮帕·埃爾利希新作,將於 4 月 21 日上線。
紀錄片講述人類 Gareth Thomas 從南非的非法野生動物交易中拯救了一隻穿山甲幼崽。這種古老而奇特的哺乳動物被捕獵走私嚴重,瀕臨滅絕,而脆弱的幼崽在危機四伏的野外難以獨自存活,教它基本生存技能、讓它能回到野生環境的旅程艱難。但是,Kulu 行千里 Gareth 擔憂,懷著使命感的人類心裡也很難放下這隻小穿山甲。
製糖工廠國補上車,全系充電器直降 15%
分享一則好訊息:製糖工廠正式納入天貓國補目錄,全國可用。包括 AI 小電拼在內的充電器家族均被覆蓋,享受 15% 的補貼。
即刻起,淘寶搜尋「喵住」,進入官方旗艦店後,搜尋「製糖工廠」,即可上車享優惠,明日產品年度好價,值得入手。

製糖工廠 SlimBolt 細靂線 · 古藍正式上線

「藍朋友」來襲!繼糖橙、幻黑後,製糖工廠旗下重磅產品 SlimBolt 細靂線家族上線新色彩——古藍。
細靂線是製糖工廠專為創作者及其使用場景打造的全新品類,是相容 USB4 的全功能貼貼線。它顛覆式結合了「極細線徑」「頂格高速」及「全磁吸」的全新體驗,傳輸速度可達 3GB / 秒,真正做到一日拍攝,一秒傳輸。
春日貼貼,無論是效能還是顏色,這根藍色細靂線都會是戶外拍攝創作的好搭檔。
掃碼關注愛範兒小紅書,在後臺傳送關注截圖關鍵詞「0325」抽三位小夥伴和古藍色細靂線一起貼貼。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