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國北漂的00後留學生,正在組團“逃”離… 2025-05-08 09:35 留學全知道 From:留學全知道 ID:EduKnow 文 | 熊靚 在波士頓大學學傳媒的子維,小學時參加了央視的一次春晚演出之後,就有了一個電視夢。 本科畢業之後,子維根本就沒有考慮美國的工作機會,拿著護照就直飛北京,進入了她心心念的“大褲衩”開始了甘為牛馬的實習。 不到一年,此時的子維看著矗立在北京東三環的“大褲衩“嘆著氣,決定要離開的曾經的夢想,她感到不捨,更感到無奈。 《2024中國海歸就業調查報告》顯示,海歸崗位主要分佈在一線城市(38.3%)和新一線城市(37.7%),其中北京依然還是留學生首選的城市之一。 但是在此刻子維的眼裡,北京來的人越多競爭壓力就越大,而選擇離開的也會越多。 子維曾經做過一個留學生北京就業調查,她發現,沒有離開北京的多有戶口、婚戀和育兒的牽絆。 而對於他們這些剛畢業就來北京的留學生來說,外地人這個身份和職場的無奈,讓他們中間有一半的人已經選擇了離開。 01 每個週末,子維都會從通州的出租屋坐地鐵去住在西二環金融街附近的男友家吃飯。 子維的男友是石家莊人,在哥倫比亞大學讀完碩士之後進入了北京的一家國資背景的投資機構工作。 男友從表面上看比子維要幸運,一份可以辦京戶的工作,一個冉冉升起的金融精英。 但,男友離開北京的決心比子維更大。男友已經聯絡好了在上海投行的新工作,一過去就是副總的職位和年薪百萬的收入。 男友是兩年前回國的,那個時候男友還懷揣著華爾街之狼的夢想。 男友畢業前一直在華爾街實習,跟的一個很厲害的投資人,除了學了不少經驗之外,也把讀碩士的學費賺了回來。 而回國這幾年,除了混到一個北京戶口之外,收入比以前差太多了。看著每個月的工資單,勉強達到的五位數,擺在眼前很想哭。 理想和現實的差距,是男友要離開的關鍵因素。 男友所在的投資公司是個人才濟濟的地方,一個二十人的部門,就有一半是美國藤校畢業的碩士,還有另一半是從英國頂尖名校畢業的碩博士。 即便是哥大畢業的男友,在這樣的地方太不起眼了。 子維形容男友的現狀說,他已經從意氣風發變成了機械的打工人。 “以前我男友總是全世界跑,尋找投資專案,見各種人,豐富多彩。現在我看他一個月都離不開一次金融街,上班不是在寫各種PPT,就是給領導講PPT。” 在美國的時候,他們經常討論職業理想和未來。而現在兩人週末見面之後,就溜達著去西單大悅城吃一頓,相對無言。 有時候想提一下公司的事情,都怕破壞氣氛,生怕班味影響到的約會。 北京作為金融行業的重要中心之一,僅2024年,52家重要中外資機構在京落地。 這種欣欣向榮的狀況,並沒有讓子維的男友感受到自己的變化,反倒開始有些疲憊了。 他覺得他這種高中就在海外留學的學生來說,已經適應了外資投行的快節奏和追逐感。而北京金融圈是保守,和他怎麼搭都達不到一起去。 離開北京,不僅是一次自我解放,更是和工作之間的互相解綁。 02 離開北京前,子維去了一次“大褲衩”拿自己寄存在同事櫃子裡的私人物品。 同事也是海歸,北京人,是一個在這裡擁有屬於自己工位的人。而子維和她不一樣,子維沒有屬於自己的獨立工位。 以記者身份進入欄目組實習時,帶她的“老師”指著一張辦公室裡的靠背椅跟她說:“這就是你的椅子,你就在這裡等著,有工作我會喊你的!” 看著自己的第一個辦公“工位”,子維感到了委屈。 看著坐成一排,把筆記型電腦放在腿上辦公的同事,她開始逐漸明白了其中的“潛規則”。 反抗不如接受現實,帶著電視夢進來的子維告訴自己,既來之則安之,她的目標就是要留在這裡,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工位。 為了有個工位,子維開始玩命的工作,在“大褲衩”的很多角落裡都留下了她蹲在地上做選題、寫稿的身影。 和她一樣的這種沒有工位的人太多了,大家都在削尖腦袋往上爬。 一個和子維一樣沒有工位的傳媒大學畢業的同事告訴子維:“不要在一根繩上吊著,這裡只適合刷簡歷。刷一年就走的實習生,在央媽看來根本就不值得培養,所以把我們這些人都當牛馬用。” 同事的話子維並不贊同,她是帶著理想來到的,她壓根不想離開。為了留下,她是什麼苦差事都搶著幹,就算是給編輯們當跑腿的,她也願意。 曾經為了留下,她給欄目組的前輩當“人肉”外賣,要買咖啡,只要發信息給子維,她就飛奔著去買,然後親自遞給前輩們。前輩們不想剪的片子,她都是接下來整夜在臺里加班完成。 失望不是一瞬間就出現的,而是不斷積累的。沒有專屬工位、沒有作品,讓驕傲的子維感到疲憊了。身邊的同學、朋友都在外地的職場取得了不錯的成績,這種失衡感是子維擺脫不了的。 她說:“這裡依然還是我喜歡的地方,作為年輕人我真是熬不住。我也承認,我還是喜歡能夠快速接近成功的地方。目前我會跟著男友去上海待一段,工作我也沒有特別的要求,至少第一份在上海的工作,我希望有屬於我自己的專屬的工位和一把舒服的辦公椅。” 03 有人這麼形容京戶,比漂亮國綠卡還難拿。 在大廠等戶口的木木決定不等了,他說,太慢了,留下來、買房、買車實現人生理想的路程太長了。 去年來的時候,公司的HR說以他的條件可以辦理戶口,他以為是直接落戶,沒有想到入職之後才知道是積分落戶,感覺像是上了一當。 作為倫敦大學學院畢業的高材生,木木覺得自己在選擇上還是欠考慮了,也就是大家說的社會經驗不足。 目前積分落戶很慢,有很多在他之前辦理的同事都在等。 這種為了戶口而等待的狀態,木木說:“本來說好的可以辦又不能辦,這讓人感到很沮喪。我付出了這麼多才熬到了英國留學拿到了學位,最後就這麼個結局,對我個人來說損失不小。 ” 相比於對落戶的不滿,木木對大廠的996工作制度更不滿。在入職合同上並沒有簽訂996工作制度的內容,但是在實際工作中,各種工作任務讓人不得不增加工作時長。 和木木一起入職的一個帝國理工畢業的同事,沒有忍過試用期就離職了。離職的時候還跑到社交媒體上吐槽公司軟性加班的文化,還引起了不小的關注,還被媒體報道了。 可是時過境遷,同事的離開大家好像又開始接受了996的日常,彷彿跟沒有發生過一樣。 想改變,好像又無力改變是木木回國北漂工作一年多的體驗,有不少老大廠人也勸他,讓他安心在公司待著,現在就業環境這麼不好,他們寧願在大廠被卷死都不輕易主動離職的。 對於同事們的想法,木木非常不認同。他說:“每次說要離職,同事們都覺得我是沒有吃過沒錢的苦,站著說話不腰疼。但是我非常清楚認為,如果我妥協了,我會一直妥協下去,直到我自己變得沒有價值。” “我不敢說其他的城市會更好,但是至少目前看來北京不適合我。離開的人才那麼多,我就是一個普通的過客而已!” 04 這幾年在《海外留學人才就業發展報告》中顯示的資料中,北京一直排在上海的後面。在上海不斷髮出就業、落戶的利好政策的同時,北京對於留學生留京和就業顯得慢了很多。 在北京苦苦打拼的留學生對於現實的不滿越來越多,回來再離開成為常態。城市的情懷,已不被00後留學生們看重了。 子維做過小範圍內的調查。子維建了一個留學生群,群裡一共有133人,主要是近三年回國的英區和美區的留子,大家回國的第一站都選擇了北京。 三年後的今天再看,他們中間已經有54%的人離開了北京,選擇去其他的城市發展。其中有三成選擇去了上海,還有一成選擇去了香港。到二線城市發展佔到了多數,而且職業和薪水更高於北京。 沒有離開北京的46%,多數是在體制內工作,公務員和高校教師為主,他們對目前的職業發展並不是十分滿意,但是由於穩定的收入和戶口問題,他們依然選擇繼續留在北京。 離開已經是一種趨勢了,也是留學生群體更清晰認清自我需求的一種方式。適合自己的地方才是歸宿。 木木認為,留下,還是離開,這一直是個問題。 現在的00後留學生群體更講究回報,首先就是一個“快”字,如果收入達不到,福利不夠,他們是會很快選擇換地方的。 木木又把這種叫做投資,投資股票是投資,投資未來也是投資。在當下戶口難辦,工作太累的狀態,北漂挺不值得。 他說:“有個學弟想來北漂,他問我在北京一年能夠賺到50萬嗎?我說沒有,他立刻就決定不來北京了。他比我更為現實,我還是挺羨慕他的,能夠清楚自己的需求,不為戶口和名氣所限制。” 學弟在英國讀碩士花了150萬,他必須要儘快賺回來,雖然家裡不差錢,但是如果收入跟國內讀碩士一樣,那這次留學投資就失敗了。 “我現在也是這種想法,既然在這裡投入時間和精力換不來應有的回報,那就不如不來,來了的人也可以離開。等以後市場行情好了,再回來也說不定了。” -end– ★ 你距離名校還差多遠?★ 新申請季即將開始,很多家長和學生對學校選擇/時間安排/面試準備/活動選 沒關係!我想你需要方舟留學資深美國留學顧問為你做一個免費的評估! 長按二維碼參與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