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雷軍選中的明月鏡片,火了!

明月鏡片的未來視界。
作 者熊劍輝
華商韜略出品ID:hstl8888
國民光學,成就AI視界新入口。
就在剛剛(7月2日晚8點),雷軍在返場直播中,帶著小米AI眼鏡出場,在他的開場白中,依然興奮不已地與“米粉”介紹自己戴的眼鏡,也特別分享到,近視的朋友可以配有度數的鏡片。
2025年,早就被人預言將成為AI眼鏡元年!
而6月26日晚震撼釋出的“小米AI眼鏡”,則在將預言變為現實。 
這款被雷軍譽為“面向下一個時代的個人智慧裝置”,本質上,也是一個“隨身的AI入口”。
它既是解放雙手的“第一人稱相機”,能以105°超廣角鏡頭捕捉真實視野;又內建超級小愛,能用語音指令,實現拍照、錄影、翻譯等多模態智慧互動;同時,還是一副高品質開放式耳機……
總之,可以看成“眼鏡+第一人稱相機+隨身AI助手+耳機”的智慧集合體。
但雷軍的表述,卻非常接地氣:
“首先,它得是個眼鏡。”
既然是眼鏡,鏡片好不好,就是第一要義。
特別對廣大近視的“米粉”來說,眼鏡首先要解決的,是“看得清”的問題。一副好的鏡片,不僅會提升視覺的清晰度、配戴的舒適性,還能提供防藍光、變色等功能,為AI眼鏡配戴體驗“加分”。
於是,釋出會上,作為小米AI眼鏡官方推薦光學鏡片品牌,明月鏡片正式亮相。
在雷軍介紹中,此次,小米AI眼鏡專屬的線上、線下全渠道配鏡服務,都由明月鏡片提供。
線下,明月鏡片聯手全國400餘家官方推薦配鏡服務門店,包括:寶島眼鏡、千葉眼鏡、博士眼鏡等,為“米粉”提供驗光、鏡片割邊、裝配等一站式配鏡服務。
線上,米粉則可透過“小米有品”商城來定製明月的鏡片,提供完整驗光度數,即可寄架配鏡。
明月鏡片入局意味著,不論是近視、遠視,還是散光、老花等人群,都能享受小米AI眼鏡帶來的智慧便捷,以及明月鏡片提供的專業視光服務。
其次,小米AI眼鏡的光學鏡片,由明月獨家專供,並提供“米粉”專屬優惠價。
專供鏡片中,包括數碼清亮、數碼高畫質高透、數碼清底防藍光、智慧變色、多效防護、抗疲勞等多個系列產品,供“米粉”根據需求自由選擇。
此前,小米與徠卡在相機影像上已展開深度合作。如今,小米AI眼鏡的鏡片,不但在中高階由明月鏡片主打,亦配備了更高階的選擇——徠卡鏡片。
早前,明月集團與百年光學傳奇品牌德國徠卡公司達成鏡片領域的獨家合作協議,由明月引入中國市場。因此,“米粉”們享受到的全渠道配鏡服務, 無論是明月鏡片還是徠卡鏡片,其實都為明月集團獨家包攬。
如今,AI眼鏡激戰正酣,“百鏡大戰”硝煙四起。而小米AI眼鏡憑藉1999元起的價格,凸顯出“親民、專業、時尚、科技”的特性,使AI眼鏡從可望不可即的雲端,走進生活日常,這也是小米選擇明月的重要原因。
一副國產AI眼鏡,也是中國AI產業鏈的縮影。
從SoC、光學模組、顯示模組,到儲存、麥克風、攝像頭……產業鏈上所有的合作伙伴,必須通力協作、分毫不差,才能實現產品的精確整合。
這其中,鏡片不僅是光學“硬體”的重中之重,其配套的“軟體”服務,更決定了使用者對產品的使用感與體驗。
2023年,蘋果Vision Pro橫空出世。
這款售價3萬的顛覆性產品,從驚豔的視覺效果,到沉浸式“空間計算”的完美體驗,乃至“眼到手到”的精準操控,令人驚歎。
但Vision Pro也是不折不扣的“頸椎殺手”——650克的重量,相當於在頭上頂著1/4的磚頭。
有研究表明,AI眼鏡如果太重,會嚴重影響使用者的使用時長與意願。
而重量、續航、功能,堪稱AI眼鏡的“不可能三角”。
產品想要能打,“減重”是必修課。裸框無鏡片的小米AI眼鏡,輕至40克。鏡框做輕了,鏡片亦需如此。
明月提供的高折射率鏡片,更輕、更薄、光學效能更好。
有資料顯示,對於高度近視600度的使用者,如果使用直徑60mm的1.71高折射率明月鏡片,加工後鏡片僅重12.4克。如果搭配小米AI眼鏡裸架,總重大約僅為52.4克左右。這使得明月高折射率鏡片,成為小米AI眼鏡重要的生態協同夥伴。
但真正做到這一點,明月鏡片這一路並不容易。
長期以來,國外企業壟斷了中國鏡片的原料市場,令中國企業長期受制於人,不得不仰人鼻息。特別是高折射率鏡片領域,一度被日韓企業牢牢把持。一般來說,高折射率鏡片會產生嚴重的色散,導致視物不清晰。但消費者對品質的追求永無止境,既要鏡片更輕、更薄,又希望看得更清晰。
早年間,高折射率原料和鏡片,不僅是中國,也是全球光學領域的難題。
但明月鏡片,不服這口氣。
他們加大投入,針對高分子材料的技術難題持續攻關。先從1.56、1.60等中高折射率聚合樹脂單體和量產工藝的研發上入手,由易到難,逐步具備了挑戰更高難度的實力。
真正的突破,發生在2014年。
這一年,明月鏡片透過在聚合過程中改良聚合物的分子結構,彌補了高折射率材料存在先天色散度高的缺陷,終於打造出1.71高折射率原材料。
原材料突破了,明月再接再厲。
結果,明月1.71高折射率鏡片,在更輕、更薄的前提下,阿貝數高達37。相較之下,其他同類型高折射率鏡片的阿貝數僅為32或33。阿貝數作為衡量鏡片成像清晰度的關鍵指標,數值越高,表明對光線的色散控制越強、清晰度越好。明月鏡片透過研發,實現了鏡片輕薄與成像效果的平衡,解決了行業難題。
這樣的光學效能,即便放眼全球,也是遙遙領先,由此成為明月發展史上的里程碑產品。
從原料到鏡片,明月自主研發、自主生產,高折射率原材料不但能夠自用,還開放供應給同行,徹底打破了國外壟斷。
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10多年後,明月的高折射率鏡片,會成為中國AI眼鏡的一張“王牌”。
此外,明月的智慧變色鏡片,亦是小米AI眼鏡的一大亮點。
智慧變色,顧名思義,就是鏡片能“識別”周圍光線,根據紫外線強弱自動調節鏡片顏色。
當你身處室內,鏡片保持透明。一旦身處室外、遭遇強光,鏡片便會自動變成墨鏡,阻隔強光透過。
這樣的一鏡多用、智慧變色,大大拓展了AI眼鏡的使用場景。
比如在開車通勤的路上,面對早晚刺眼的陽光,只要戴上智慧變色的AI眼鏡,就能保護眼睛免受眩光的困擾,既免去了頻繁摘戴眼鏡的煩惱,也省去了隨身帶兩副眼鏡的麻煩。
特別是夜間開車時,一旦對向車發出強光爆閃、讓人措手不及,智慧變色的AI眼鏡,卻能轉瞬完成“無感切換”,既保護了眼睛、視野,又保障了行車安全。
當你使用電子產品,多效防護鏡片又能在變色的基礎上疊加功能,阻隔有害藍光,保護眼睛不受傷害。
這不僅提升了小米AI眼鏡的實用性,更賦予了它“全天候、全場景”的適應能力。
讓重量消失於無形,讓技術消隱於體驗,讓科技服務於日常。
由此,明月鏡片在光學領域,構築起深厚的“護城河”。
這使得明月能夠攜手小米,在AI眼鏡領域重新定義“看見”的維度,同時也為世界貢獻出更輕薄、更科技的“中國方案”。

實際上,不論是對鏡片原料的掌控,還是對鏡片技術的突破,以及與小米在“光學+電子”的技術協同上,明月在國產鏡片企業中,科技力都是最強的。
從明月鏡片最新舉辦的“明見晶彩”品牌盛典上,就能窺見其“戰略2.0”的新內涵,即:
從“品牌的明月”升維到“科技的明月”。
對此,明月鏡片董事長謝公晚表示:未來五年,明月的研發投入不低於3億、且不低於銷售收入的5%;“如有需要,不設上限”。
盛典上,明月鏡片與德國耶拿大學Jenvis創新研究中心的牽手合作,更是可圈可點。
耶拿號稱“光學之城”,耶拿大學在光學、雷射、物理領域,更是世界領先。
與“王者”同行,不僅展現出明月在國際上備受認可,未來還將在鏡片技術研發、國際化程序上持續加速。
這都彰顯出明月要成為一家科技驅動型公司的雄心。
實際上,明月之所以能成為中國本土最大的鏡片品牌、連續九年獲得全國銷量冠軍,憑藉的正是強大的科技研發。
創新成果上,明月自研的1.71高折射率鏡片、純淨透亮的PMC鏡片、專為中國孩子設計的近視管理鏡片輕鬆控系列重新整理行業樹脂離焦鏡片的技術門檻,不斷推動行業發展。
強大的研發、卓越的品牌、領先的銷量,讓明月在世界的舞臺上與百年外資品牌同臺競技,經營上更是持續增長。
財報資料顯示,2017年到2024年,明月營收從4.26億增至7.7億,增長1.8倍;淨利潤卻從1685.53萬增至1.77億,增長10.5倍。
同期,明月的毛利率從39.01%增至58.56%,淨利率從5.09%增至24.4%,保持長期、穩健增長態勢。
而這一切,僅僅是開始。
在未來,醫生用AI眼鏡輔助手術,教師用AI眼鏡輔助教學,普通人用AI眼鏡開會、投屏、打車、支付……
AI眼鏡,很可能無所不在。
據wellsenn XR預測:2029年,AI眼鏡全球年銷量有望達5500萬副;2035年,有望達14億副。
據IDC預測:2030年,全球AI眼鏡市場規模有望突破3000億美元(約2.15萬億人民幣)。
明月鏡片切入的,是一個萬億市場。
小米AI眼鏡的爆發,預示著這場智慧穿戴革命,可能比人們預想的更迅速、更猛烈。
而不論AI眼鏡如何演變,明月都恰到好處地處在傳統產業與前沿科技的交匯點,恰似一道穿越未來的光。

THE  END
尊敬的讀者朋友們,衷心感謝您訂閱《華商韜略》,為了便於您及時收到我們的最新推送,敬請星標華商韜略公眾號,感謝支援,期待長久伴您同行。
華商韜略出品
主編:畢亞軍  責編周怡
美編:殷姍姍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部分圖片來自網路、圖蟲創意、東方IC,未能核實版權歸屬的,不為商業用途,如有侵犯,敬請作者與我們聯絡

‍‍

華商韜略旗下公眾號,歡迎關注

投稿、約稿、商務合作及建議
敬請聯絡:010-65580525
[email protected]  周總監
◆◆◆
本文系網易新聞•網易號【特色成長計劃】
簽約賬號【華商韜略】原創內容
◆◆◆
點贊”是喜歡,“在看分享”是真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