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90後斯坦福博士,24小時狂攬百萬刀,殺出AI眼鏡全球黑馬

公司全稱:Gyges Labs
融資輪次:Pre-A輪
產品/服務:AI眼鏡
創始人:賈捷陽
出生年份:1991年
教育背景:美國斯坦福大學電子工程專業本碩博
作者丨黎曉梅
編輯丨劉恆濤
圖源丨Gyges Labs
2025年1月,由Halliday和Gyges Labs聯合打造的AI眼鏡Halliday Glasses,定價399-489美元,在全球最大眾籌網站Kickstarter上線24小時,眾籌金額即破百萬美元,成AI眼鏡眾籌最大專案;不到72小時即斬獲137萬美元,截止目前,眾籌金額已破300萬美金。

接連重新整理AI眼鏡眾籌歷史記錄的Halliday Glasses,其核心技術由一位90後斯坦福博士創立的可穿戴AI公司——Gyges Labs 提供。依靠先進光學DigiWindow及主動式AI Proactiva.ai等核心技術,Gyges Labs 將AI眼鏡的顯示模組做到了綠豆大小,並且不依賴鏡片顯示,能將顯示內容直接投射至視網膜,解決了困擾行業許久的色散、漏光、彩虹紋等難題,讓AI眼鏡首次實現了“僅使用者可見”的隱形顯示效果。
AR眼鏡產品已出現多年,也推出過有顯示能力的AR眼鏡,但一直沒有消費者願意買單的“爆品”。
而Halliday Glasses 的成功,則源於Gyges Labs團隊打造出了真正滿足使用者需求的產品,也是該團隊追求長期主義的結果。
“理想的智慧眼鏡應該像普通眼鏡一樣自然,但能讓使用者看到更多資訊,而非炫技。”Gyges Labs 創始人兼CEO賈捷陽說。

AI與個人穿戴的結合

Gyges Labs的特殊解
Gyges Labs 的起點源自團隊的共同願景:把人變成超人。
賈捷陽認為,超人裝置要把人類五感延伸,提升互動體驗,而AI眼鏡是通往超人裝置的必經之路。因為“眼鏡離五官很近,有互動的優勢。”
長期以來,近眼顯示光學有“五大詛咒”:色散、彩虹效應、漏光、體積過大、近遠視調節。“五大詛咒”給使用者帶來了很多使用上的不便。比如鏡片有時會出現虛影、閃爍的彩色條紋等。近遠視使用者在使用時,還需要額外配置顯示鏡片,或對鏡片進行特殊設計。顯示鏡片疊加拍照、播放音樂等功能後,AI眼鏡甚至會超100g,相當於兩個雞蛋的重量,令鼻樑難以承受。
此外,AI眼鏡在顯示時,無法對外隱藏,會阻斷社交。當AI眼鏡影像顯示在鏡片上時,除了佩戴眼鏡的使用者,其他人也能看到。如果在社交場合,AI眼鏡突然彈出訊息,或者使用者聽歌、拍照時,會對別人造成干擾,甚至引起反感和警惕。
這讓AI眼鏡也無法在嚴肅會議中使用。
“智慧眼鏡不是娛樂裝置,而是工具。它應該解決使用者‘掏手機’的尷尬,而非製造新的社交問題。”賈捷陽說。
賈捷陽出生於深圳,在斯坦福大學完成了電子工程專業本碩博學業。2016年,賈捷陽畢業後,在東京大學做過訪問學者,後入職AR隱形眼鏡企業Mojo Vision,成為創始員工之一。2018年,他回國創立了晶片設計公司靈明光子。
這時,賈捷陽做AI眼鏡這件事還未起步,因為缺了一個很重要的因素——AI。
2022年,在大模型爆發前夜,四位志同道合的創始人機緣巧合之下聚到了一起,正式成立了Gyges Labs。公司COO鄧旭東,在消費電子及全球運營領域深耕多年;CTO呂正曾參與蘋果Vision Pro的研發,首席科學家綦思源有Google工作經驗。
由左至右:聯合創始人兼首席AI科學家綦思源、聯合創始人兼COO鄧旭東、聯合創始人兼CTO呂正、聯合創始人兼CEO賈捷陽
創業之初,Gyges Labs就洞察到了其先進光學在與主動式AI結合後,可能帶來的巨大質變。
賈捷陽認為,一個真正的個人AI裝置應該足夠“個人”,這意味著它需要足夠“懂你”,也需要足夠“隱私”。讓使用者在確保隱私的情況下,隨時隨地獲取所需要的AI幫助。
這種思路,也為破局AI眼鏡行業的“詛咒”提供了新解法。

所有偉大故事都有一個荒謬的開端

所有偉大故事都有一個荒謬的開端。在Gyges Labs 創新技術誕生之初,面臨著眾多艱難困阻。
2023年5月,Gyges Labs經過近一年的研發,提出DigiWindow技術概念,並做出了一個綠豆大小、重量極輕的近眼顯示光學模組,成功實現了畫面對視網膜的直接投射。
Gyges Labs的創始團隊為此激動萬分,將實驗室成果給行業中不少人展示,卻被頻頻質疑:AR眼鏡這麼多年都沒能做成的事,你們換一種顯示方式,就能做成?
“我們在走一條無人走過的路,每一步都在問,還要不要繼續走下去?”賈捷陽說。
幸運的是,Gyges Labs在迷霧中探索時,得到了一些技術前瞻者的力挺。例如,雅視光學給Gyges Labs團隊提供了不少有效的產品建議,還免費幫Gyges Labs打造了很多副眼鏡試驗品;低功耗AIoT晶片廠商炬芯科技提供了高效能的晶片硬體平臺,並多次為產品的研發與除錯提供技術支援。國內頭部美瞳品牌moody,更是在Gyges Labs創立之初,就給予了資金支援。
經過一年半的摸索,Gyges Labs 在2024年5月終於找到了光學顯示良好、佩戴舒服的眼鏡方案,成就了第一副外觀和普通眼鏡無異的AI眼鏡。
Gyges Labs的AI眼鏡使用方式和顯示方式都很低調。搭載DigiWindow技術後,這些AI眼鏡透過觸碰眼鏡腿,或者旋轉配套智慧戒指,就能使用訊息通知、翻譯、導航、播放音樂、AI助手等功能。此外,DigiWindow顯示模組可以直接將畫面投射到眼睛裡,也保護了使用者的隱私。
Gyges Labs的DigiWindow顯示模組,還具有視力適配的功能。過去遠近視使用者在使用AI眼鏡時,要將顯示鏡片與視力矯正鏡片結合,不僅重量大,清潔和鏡片替換都很不方便。而搭載DigiWindow的AI眼鏡,使用者可以自主調整視力範圍,產品在投影時再依據使用者視力狀況,將顯示內容清晰聚焦於視網膜。目前,該功能支援近視800到遠視200的視力範圍。
這意味著,近視使用者不需要對視力矯正鏡片進行特殊定製,就能使用AI眼鏡。如果想換鏡片,直接安裝到搭載DigiWindow顯示技術的眼鏡鏡框上即可。沒有視力問題的時尚使用者,更可以裝配自己喜好的漸變鏡片、太陽鏡鏡片、防炫光鏡片、甚至不戴鏡片,直接體驗AI眼鏡給工作和生活帶來的智慧體驗。
擺脫對鏡片的依賴後,Gyges Labs的AI眼鏡重量更輕,續航時間也更長。比如Halliday Glasses,使用者配上自己的近視鏡片後整副眼鏡的重量也僅35克。其續航時間超過12小時,滿足普通人全天候佩戴的需求。
“很多AI產品卷的是功能堆砌,我們卷的是能否給使用者提供獨一無二的解決方案。”賈捷陽說,“比如說在光學模組上,我們就拿出了唯一能隱藏在鏡框內側的顯示方案。”

從B端到C端的“柔性商業策略”

憑藉技術方案和軟體的服務能力,Gyges Labs打造了頗具可持續性的商業模式:既服務B端客戶,又可以透過服務的B端客戶觸達C端,用搭載的軟體服務構建C端壁壘。
賈捷陽形容,Gyges Labs 是“半個身位的上游零部件廠商”,能和產業界各方產生多種維度的合作。針對各類智慧穿戴式企業,Gyges Labs 可以聯合開發,也可以提供整體方案、核心模組等,為客戶打造AI眼鏡提供技術上的核心支援。
Halliday Glasses 就是聯合開發模式。Halliday Glasses 由Halliday團隊與Gyges Labs共同定義、開發、打造完成。Halliday團隊負責品牌打造、使用者洞察運營和渠道銷售;Gyges Labs團隊負責核心光學和AI技術研發、提供DigiWindow顯示技術和Proacitva.AI能力、助力產品落地和供應鏈整合。
在C端, Gyges Labs 提供軟體服務。Gyges Labs 將共同開發的AI硬體產品推向市場後,消費者會為其搭載的Proactiva.ai支付軟體服務費用,這被認為是 Gyges Labs未來的主要收入來源之一。
“我們以硬體的方式觸達使用者。每做一個新的硬體,就會往利潤池裡注入新的流量,推動軟體的成長。”賈捷陽說。
他認為,Gyges Labs 的商業模式有很大的想象空間。“每推出一款新產品,我們便獲得一次商業模式的選擇權。我們最大的價值就是擁有持續創新的能力。”

激進迭代,做改變世界的產品

賈捷陽透露,2025年,Gyges Labs將會對產品進行激進迭代。
“我們很多已經在實驗室裡完成了的技術,將會在下一代產品中亮相,新產品釋出不會超過1年時間。我們的信心來自於我們自身技術的差異化,也離不開合作方和供應鏈對我們的支援。”他透露,Gyges Labs也在探索AI眼鏡形態之外的可穿戴產品形態。

Gyges Labs近期將釋出一款主動式AI智慧體。該智慧體將在對話中主動解析需求,輔助對接溝通。比如,當聊天中涉及某個專有名詞時,智慧體會自主提供名詞解釋。甚至在使用者社交時,智慧體還會聯絡上下文,幫助使用者找到話題聊天。
應用場景上,Gyges Labs 正探索將AI眼鏡應用場景拓展到B端,比如幫助銷售人員、客服人員等人群提高工作效率。
AI眼鏡是當下熱度最高的AI硬體品類之一。僅近期,小米、百度等國內企業計劃或已經發布AI眼鏡。根據國金證券的產業鏈調研,國內至少有50個團隊在做AI眼鏡,蘋果、微軟、Meta、谷歌、OpenAI、亞馬遜等海外大廠也在積極佈局。
賈捷陽認為,AI眼鏡行業處於“做大蛋糕”階段,尚未進入紅海競爭。根據wellsenn XR 《2024 AI 智慧眼鏡白皮書》,2023年全球眼鏡銷量約15.6億副。中信證券預計2024年全球AI眼鏡出貨量約為300萬臺,滲透率還不到千分之二。
2025年很有可能是“AI眼鏡元年”。據wellsenn XR預測,2029年,全球AI智慧眼鏡年銷量有望達到5500萬副;到2035年,全球AI智慧眼鏡銷量有望達14億副。
未來,AI眼鏡將完全普及,人們會更像挑選傳統眼鏡一樣,關注其重量、外觀等。就像《碟中諜7》中,阿湯哥佩戴的那副與普通眼鏡無異的AR眼鏡。賈捷陽認為,行業可能會在AI功能、使用者互動體驗上找到結合點。未來的AI眼鏡一定會搭載智慧體,智慧眼鏡會為智慧體服務。
目前,Gyges Labs團隊數十人,研發團隊佔比80%,成員背景覆蓋斯坦福、清華、UCLA 等頂尖高校,並擁有在蘋果、谷歌、海康威視等企業的工作經歷。
現階段,團隊正在全力完成Kickstarter上的眾籌訂單交付。截止目前,該專案募集金額已超300萬美元,支持者超7400人。
2024年11月,Gyges Labs完成了數千萬元Pre-A輪融資,投資方包括金沙江創投、韶音創始人陳皞、NYX Ventures、Hat-trick Capital等。
此前對AI態度保守的金沙江創投管理合夥人朱嘯虎表示:“很看好大模型落地AI智慧硬體這個方向,和PC網際網路那一代很像。那一代當初也是硬體出來一波機會,這一波先出來的肯定也是硬體機會,硬體會比消費端APP先出來。”
“當所有人都在討論AI取代人類的時候,需要有人站出來,做些‘讓人類變得更加難以被取代’的事。”賈捷陽說,“這是Gyges Labs團隊的技術理想。我們的AI眼鏡產品是對AI時代到來的回應,也是我們實現‘Make everyone a superhero’的一個開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