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超:有很多人說華大基因,這是基因界的領袖,還有一些質疑的聲音,說它是包工頭。我不知道您注意到了這些觀點。
厲偉:注意到了。
我想,我們現在都在推崇華為,我們講華為任老先生確實是非常值得我們敬重的。
恐怕幾十年前,華為就是一個代工廠,一個作坊。這個生意也曾經一度很艱難。但是華為最後用自己的技術,用自己的實踐證明了它可以進化,對吧?只要我們給它好的環境,給企業家好的環境,企業家是可以進化的。
我們投過很多企業,包括深圳很多的科技企業,甚至有些非常偉大的科技企業,誰又不是從代工廠開始的?有多少不是從代工廠開始的。
但是現在它們都是世界的龍頭,所以我想有一句話叫“莫欺少年窮”,我們確實看到華大在初期買了很多國外的儀器來做基因檢測,透過基因檢測蒐集了大量的資料,破解了很多基因之謎。
透過基因檢測,使我們對很多物種的情況有了進一步的認知,而且透過基因檢測,我們瞭解到很多基因的作用,這些基因的作用可能對未來人類的健康都會發揮作用。但是隨著華大的經驗積累,華大後來發展出了中國人自己的基因檢測儀。
在兩三年前,美國特拉華州法院判決華大與世界排名第一的基因檢測儀公司 Illumina 的官司中,華大勝訴。
同樣,這個官司在歐洲,一個很親美的國家,判華大敗訴。兩項相比,兩家相比,判決 Illumina 為此要賠償華大兩邊的賠償金額。抵償以後,Illumina 要賠華大 3.25 億美元。
試問,中國有哪個企業在國際專利官司方面獲得美國法院如此鉅額的賠償判決?
董超:這是個標誌性的事情。
厲偉:標誌性的事情。如果在這個事實面前,仍然說華大是沒有技術的公司,是一個所謂的加工廠,我想這是非常不公正的。
董超:所以時間還是能夠證明一切,不會漠視一個人也好,一個企業也好,對他苦練內功的這種努力和堅持。
厲偉:對。而生命科學和電子科學有一個很大的區別,生命科學最終是要用於人的,所以它的應用週期很長,前面反覆測試的時間節點也非常長。
董超:他堅持一種長期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