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測試將問題分為5個部分,難度遞增,每部分5題,共25題;要求正確率達到60%才可以進入下一個部分,否則對應測試結果;答案將附在文末。
常識
1.(中國古代史)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王朝是
2.(中國近代史)鴉片戰爭後,中英簽訂的不平等條約是
3.(史學史)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是
4.(世界史)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中哪一個宗教的分支?
5.(世界史)一戰中德國屬於同盟國還是協約國?
測試結果:均為常識性問題,初高中歷史課本常考知識點,如果沒有透過可能是
義務教育的漏網之魚。

基礎
1.(中國古代史)安史之亂中的“安”是指安祿山,“史”指誰?
2.(中國近代史)中華民國第一任正式大總統是?
3.(史學史)西方史學之父修昔底德的代表作是?
4.(世界史)尼德蘭王國是哪一個國家的正式稱謂?
5.(世界史)三次布匿戰爭中被羅馬人所打敗的“布匿人”的國家是?
測試結果:均為基礎知識點,對於歷史愛好者
來說沒有難度。

入門
1.(中國古代史)巫蠱之禍是哪一個皇帝在位後期爆發的政治事件?
2.(中國近代史)汪兆銘又名?
3.(史學史)歐陽修私修的一部正史是?
4.(世界史)埃赫那吞是古埃及哪一位法老?
5.(世界史)近代第一個國際關係體系是哪個條約建立的?
測試結果:試題有一定難度,需要經過系統性學習才能全部答對。沒有透過說明
對歷史的學習不夠全面。

進階
1.(中國古代史)何謂四季捺缽制?
2.(中國近代史)簡述民國鄉村建設運動
3.(史學史)提出“六經皆史”的清代史學家是?
4.(世界史)雅各賓派專政領導人之一,被稱為“革命的大天使”的是?
5.(世界史)簡述皮朗命題
測試結果:難度較高,需要對歷史有較為深入的瞭解。沒有透過可能
不是科班出身或發燒友。

學術
1.(中國古代史)何謂時估制度?
2.(中國近代史)“中國介錯論”由誰提出?
3.(史學史)《世界歷史沉思錄》中布克哈特將什麼定義為三大潛能?
4.(世界史)什麼是“彌賽亞主義”?

答案
LEVEL 1:1.秦 2.《南京條約》 3.《史記》 4.基督教 5.同盟國
LEVEL 2:1.史思明 2.袁世凱 3.《伯羅奔尼撒戰爭史》 4.荷蘭 5.迦太基
LEVEL 3:
1.漢武帝 2.汪精衛 3.《新五代史》 4.阿蒙霍特普四世 5.《威斯特伐利亞條約》
LEVEL 4:
1.捺缽,契丹語,意為行帳,是契丹國君主出行時的行宮。契丹舊俗,逐水草遊牧漁獵。遼建國後,皇帝四季外出遊獵,朝官隨行,設行帳稱“捺缽”。大約到遼聖宗時,四季捺缽有了固定的地點和制度,成為遼帝定期會見南北面官,決定軍國大事的中心。
2.20世紀二三十年代,由於外侵內戰,中國農村經濟蕭條、民生凋敝的狀況日益嚴重。一批有識之士紛紛為救活中國農村而發起的運動,代表人物包括梁漱溟、晏陽初、黃炎培等。他們或注重農業技術傳播,或致力於地方自治和政權建設,或著力於農民文化教育,或強調經濟、政治、道德三者並舉,殊途同歸,旨在為破敗的中國農村尋一條出路,史稱“鄉村建設運動”。
3.章學誠
4.聖·茹斯特
5.“皮朗命題”是由20世紀比利時著名的歷史學家亨利·皮朗就歐洲中世紀城市產生的相關問題所做的論斷,見於其代表作《穆罕默德與查理大帝》,主要觀點為,穆斯林的征服運動使歐洲進入中世紀,默罕默德造就了查理曼。
LEVEL 5:
1.時估是指政府按照規定,定期根據市場時價估定的官方價格,各朝各代時估制度均有不同,目前相關問題尚待商榷。
2.胡適
3.國家、宗教、文化
4.彌賽亞源於希伯來文mashiah,意為“受膏者”(上帝所派遣的人)。關於人類或某一民族獲得未來拯救的宗,猶太彌賽亞主義本質上是猶太曆史觀在宗教維度的表達。
5.在民主政治體制下,阿爾戈斯的基本制度包括公民大會、議事會和官員。與雅典等比較,阿爾戈斯官員的任期只有半年,並且受到議事會和公民大會的制約,民主特徵鮮明。然而,阿爾戈斯議事會和官員的相對強勢,公民大會出席者成分的限制,使它的民主政治更接近亞里士多德所界定的溫和型別,其民主程度與雅典民主政治有一定距離:一方面,民主政治時代的阿爾戈斯雖然是一流強國,但它很少在希臘世界扮演決定性角色;另一方面,在競爭激烈的希臘城邦世界,阿爾戈斯成功維持了政治獨立,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在於其民主的制度設計。


參考文獻
[1]李舒揚.彌賽亞主義與中世紀猶太流散政治[J].世界歷史,2020(06):99-112+155.
[2]杜立暉.元代的時估文書與時估制度——以國圖藏《魏書》紙背文獻為中心[J].歷史研究,2020(05):58-82+220-221.
[3]晏紹祥.公元前5世紀阿爾戈斯的民主政治[J].世界歷史,2019(06):103-119+159.
[4]張亦冰.唐宋時估制度的相關令文與制度實踐——兼論《天聖令·關市令》宋10條的復原[J].中國經濟史研究,2017(01):126-136.
[5]高壽仙.明代時估制度初探——以朝廷的物料買辦為中心[J].北京聯合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8,6(04):55-64.
[6]虞和平.民國時期鄉村建設運動的農村改造模式[J].近代史研究,2006(04):95-110.
[7]黃鳳岐.契丹捺缽文化探論[J].社會科學輯刊,2000(04):99-103.
長按圖片關注,感謝支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