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的關係:一半是感情,一半是利益

洞見(DJ00123987)——不一樣的觀點,不一樣的故事,3000萬人訂閱的微信大號。點選標題下藍字“洞見”關注,我們將為您提供有價值、有意思的延伸閱讀。
作者:洞見jinian
金錢和情感,是一種相互促進的關係。
♬ 點上方播放按鈕可收聽洞見主播素年錦時朗讀音訊
作家大貓講過一個故事。
有次,由於工作需要,他想找自己懂行的朋友幫忙做份市場調研。
儘管朋友答應了,卻一直拖延著不做。
見事情遲遲沒有進展,他忍不住跟妻子抱怨。
妻子一句話就點醒了他:“人家幫你的理由,除了感情,還有什麼?”
大貓頓時醒悟,又去找朋友重新溝通,這次主動談起了報酬。
最後專案順利完成,他跟朋友的關係也維持得很好。
社會學家布勞曾提出過一個觀點:每個人,都是要從人際關係中獲得報酬的。
成年人的關係,都是一半感情,一半利益。
少了哪一半,關係都不會長久。
當你明白了這個道理,就不會抱怨關係的複雜了。
01
前段時間,刷到一個影片。
程璐是一個編劇,一入行就憑藉處女作拿下了行業大獎,作品也屢獲好評。
那幾年,她風光無限,許多人都因此跟她結交。
不過那些人為了獲取資源,一個勁地吹捧程璐。
為數不多的幾個真心好友,也在程璐的忽視下,逐漸走散。
直到後來,她的作品逐漸過時,再也沒能達到當年的高度。
以前追捧她的同行,瞬時對她冷眼相看。
所謂的好友,也開始在背後嘲笑她是江郎才盡。
她終於意識到,交的那些朋友,不過是虛情假意而已。
你有沒有發現:有些人表面上跟你稱兄道弟,背地裡卻想著如何算計你。
若把假交情當真了,還傾心相待,結局只會是讓自己心寒。
季羨林早年間,被派到京郊南口村當副隊長。
他一回到燕園,就有許多老師同學慕名而來,主動找他握手。
其中,還有個名叫高足的學生,常上趕著巴結他。
因為關係親近,季羨林直接將高足內定為接班人。
直到他被安上了莫須有的罪名,要被拉去改造。
高足見他不能給自己帶來好處,竟第一個跳出來揭發他,只為給自己撈個小官當。
後來,季羨林洗脫了罪名,又回到了原來的位置。
高足見狀,又主動跟他道歉,可季羨林早已看清了對方的真面目,不再理會他。
到最後,高足身邊竟沒一個真心好友。
與虛情假意的人交往,只會白白消耗你的精力與時間。
一旦你落了難,他們恨不得跑得比誰都快。
要知道,人與人之間,所有的關係都是有條件的。
無論是親人還是朋友,唯有真心相待,彼此滋養,才能和睦長久。
沒有感情的加持,關係不過是虛假的泡沫,一戳就破。
真正好的關係,你光付出真心還不夠,更要花時間經營。
02
老話說:“人無三分利,從不起五更。”
這世上,有太多的人,走著走著就散;有太多的情,處著處著就淡了。
任何關係,只靠感情維繫還不夠,還需要有共同利益的維繫。
畢竟,感情會隨著時間發生改變,共同的利益卻能將兩個人緊緊鎖在一起。
博主@獅子有個從小一起長大的朋友,感情很好。
對方高中時便出國留學,後來又留在國外工作。
兩人雖相隔兩地,卻依舊時常保持聯絡。
有次,他得知對方近期要回國,便主動給朋友發訊息邀請回國後聚聚。
從那天起,他便一直等著朋友的訊息,可過了很久也沒有回信。
直到後來,他才發現對方已經回國待了一陣子,只是沒有聯絡他而已。
儘管心裡難受,但他還是安慰自己說朋友應該是太忙了,沒空見面。
可沒多久,他就從另一位共同好友那裡得知,對方回國後跟不少好友見了面。
不過,那些朋友多是跟他有合作關係。
他聽完後十分失落,原來兩個人早已不知不覺地走散了。
很多時候,我們都以為感情便是一切。
卻不知,沒有不變的關係,只有永恆的利益。
沒有共同利益的聯結,再好的緣分,也會被耗盡。
不管感情有多好,都別忘了把利益作為關係的底色。
03
博主@安西南一畢業,就跟一位朋友一起創業。
那幾年,兩個人沒有資源,也沒有經驗,兜兜轉轉吃了不少苦。
為了節省成本,他們吃住都在公司。
遇到困難了,兩個人就互相打個氣,繼續埋頭苦幹。
經過兩人的努力,公司竟也撐了過來,他們的收入也水漲船高。
其實到了這一步,這兩個人免不了因為利益大吵一架。
可兩個人的關係卻日益親密,成了彼此最信任的人。
後來,公司資金鍊斷裂,有破產的風險。
朋友毫不猶豫就賣了房,博主也拿出了自己全部的積蓄,來幫公司渡過難關。
多年以來,兩人一直攜手並進,將公司越做越強。
好的關係,從不是在一朝一夕間就能建立。
人與人之間相處,就猶如蓋房,需要一磚一瓦累積,一點一滴呵護。
你既要有利可圖,又要有交情深厚,兩個人才能走得更長遠。
當年,許多導演都想要拿下《圍城》的影視版權。
但錢鍾書卻都一一拒絕。
直到彼時還是新人導演的黃蜀芹找到他,他二話不說便把版權交給了對方。
原來,錢鍾書剛開始創作《圍城》時,家裡入不敷出。
那時,黃蜀芹的父親黃佐臨主動找到了楊絳。
他主動採用楊絳的劇本,還支付了高額稿費,幫楊絳一家渡過了難關。
於是,得知黃蜀芹想要《圍城》的版權時,他果斷贈予對方。
自此,兩家也一直來往頗深,關係十分要好。
亞里士多德提出過一個觀點:
“友誼有三種:因快樂,因利益,因德性。最高貴的友誼,是德性之友,但利益與情感的交織才能讓它長久。”
成年人之間的關係,感情和利益二者缺一不可。
一旦斷絕了利益往來,再深厚的感情,也會變得形同陌路。
任何看似牢不可破的關係,都離不開利益與感情的共同交織。
導演賈樟柯和表弟從小一起長大,關係非常要好。
直到18歲以後,賈樟柯外出學了導演,表弟則下了煤礦。
久而久之,兩人漸漸斷了聯絡。
後來,他拍攝電影《站臺》時,發現一個煤礦工人的角色。
他立即想到了表弟,對方聽到後也欣然應諾。
表弟的表演十分出色,後續又出演了賈樟柯的多部電影。
因為有了合作,兩人又重新聯絡起來。
正如《親密關係的購買》中所說:金錢和情感,是一種相互促進的關係。
再好的感情,也難敵歲月侵襲,再好的關係,也容易被金錢誘惑。
唯有將感情與利益牢牢地連線在一起,你才能擁有經久不散的關係。
點個吧,與朋友們共勉。
看更多走心好文章
請長按下方圖片
識別二維碼 關注洞見

3秒加星標,再也不擔心找不到洞見君↓↓
你若喜歡,為洞見點個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