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國有大型商業銀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深入貫徹落實國家戰略部署,將“五篇大文章”深度融入經營發展脈絡。最新發布的2024年度報告顯示,該行在科技金融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服務科技型企業超9萬戶,融資餘額突破5000億元大關,較上年末分別增長超30%和40%,以創新金融服務體系助力科技強國建設成效顯著。

(郵儲銀行科技金融服務新質生產力)
就在業績釋出會後的4月8日,該行與全國工商聯在北京共同舉辦“聯郵共進 益企向新”民營企業走進郵儲活動。活動中,郵儲銀行鄭國雨董事長宣佈,未來五年,郵儲銀行將為各類民營經濟主體累計提供融資支援不低於10萬億元,以更大力度、更實舉措進一步做好民營企業金融服務。同時,從活動中劉建軍行長髮布的《民營企業“五力賦能”專項行動方案》也能看到,未來五年,郵儲銀行將為科技創新領域主體累計提供融資支援不低於3萬億元。

從年報釋出到業績釋出會,再到民營企業走進郵儲活動,不到一個月密集的釋出活動中,不但能看出郵儲銀行科技金融優勢加快建立的現實,也能看到該行打造科技金融生力軍的未來戰略與決心。

全國工商聯和郵儲銀行共同釋出的《民營企業“五力賦能”專項行動方案》,將從民營企業經營發展、科技創新、數智轉型、現代化治理、生態建設五大方面,針對性打造金融“活水”助推計劃、智創未來護航計劃、數智躍遷服務計劃、先鋒人才培養計劃和多元協作接力計劃,助力民營企業加速成長。而在其中,郵儲銀行對於民營科技型企業的支援也十分具體和貼近企業所需——
未來五年,郵儲銀行將為科技創新領域主體累計提供融資支援不低於3萬億元;
協同中郵證券、中郵保險為15萬家科技企業提供綜合金融服務;
派駐支援民營企業數智化轉型升級的客戶服務工程師達到300名,以金融科技優質服務賦能民營企業發展壯大。


可以看出,從資金支援到綜合金融服務甚至派駐人才進行支撐,郵儲銀行佈局的“一站式”和“全生命週期”的科技金融服務已經“走”入科技型企業的日常,郵儲銀行也實現了與科技型企業並肩前行、同謀發展。
實際上,郵儲銀行早已錨定科技金融生力軍這一發展目標,構建了“專”“精”“特”“新”四措並舉的綜合服務策略,著力為科技型企業提供全生命週期金融服務。
在機構與隊伍建設方面,郵儲銀行積極佈局,在北京、上海、江蘇、廣東等科技型企業聚集的重點地區,設立了29家科技金融事業部、40家科技金融特色支行以及30家科技金融特色網點。這些專業機構和團隊,如同深入科技產業的觸角,實現了與科技企業的“零距離”接觸,為精準服務奠定了堅實基礎 。
在服務與風控體系構建上,郵儲銀行充分運用大資料技術,為科技型企業繪製精準畫像,創新性地構建科技型企業能力評價體系。該體系從多個維度對企業評估,有效解決了科技型企業在准入和授信過程中面臨的難題,讓金融資源能夠更加精準地流向真正有潛力的企業。
產品與服務創新是郵儲銀行的一大亮點,不斷豐富“U益創”科技金融產品服務體系,以“科創貸”“科創e貸”等拳頭產品為核心,打造了廣覆蓋、全週期、多互動、資料驅動的專屬產品方案。同時,大力實施“智改數轉網聯”工程,促進高技術企業成果加速轉化。此外,還積極開展惠企政策宣傳活動,累計舉辦“U益創”惠企服務活動及品牌宣傳活動超200場,將金融服務的溫暖傳遞給更多科技企業。
在業務運營模式創新上,郵儲銀行積極與優質產業基金開展合作,充分發揮中郵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中郵資本管理有限公司等協同優勢,協助企業對接投資機構。並與深圳證券交易所聯合舉辦11期“科融通”股權融資路演活動,構建“貸款+外部直投”服務模式,為科技型企業提供多元化接力式金融支援。
截至報告期末,郵儲銀行服務科技型企業數量超9萬戶,較上年末增長超30%,融資餘額突破5000億元,較上年末增長超40%。在直接融資領域,實體經濟債券投資規模達4794.93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15.22%,其中科創類債券佔比達1.83%,並參與美的集團港股IPO基石投資、戰略配售華夏大悅城商業REITs等,開創行業先河。

(郵儲銀行客戶經理上門服務科技型企業)

深耕園區與叢集,精準滴灌科技創新土壤
高新園區作為重要創新策源地、體制機制改革試驗田,以及高成長企業和高階產業集聚的重要載體;產業叢集以特色產業為支柱,優勢特色突出、資源要素匯聚。為它們提供金融支援,對我國科技發展和產業創新意義重大。
郵儲銀行依託自身科技金融專業服務體系,深耕科技產業園區和產業叢集。總行層面,攜手工業和資訊化部火炬中心成功舉辦“火炬引航 郵企共進”賦能科技產業園區高質量發展系列活動,共同打造差異化、特色化合作模式,強化數智賦能,研發園區金融服務看板,為科技產業園區各類主體提供全方位、多層次服務。針對產業叢集差異化金融服務需求,創新研發產業貸金融產品,推動與全國工商聯建立常態化合作機制,積極與各商協會開展服務對接,提供優質高效金融服務。在重點城市佈局建設科技金融專業服務機構,遴選50家產業集聚度高、創新資源密集的國家高新區,設立科技支行或科技金融特色網點,打造園區金融服務“橋頭堡”。

(郵儲銀行為高新技術企業提供資金支援)
郵儲銀行江蘇省分行聚焦園區重點產業佈局,透過選優配強服務專班、培育和打造園區特色支行等舉措,形成獨具特色的園區服務模式。江蘇省溧陽高新區擁有超150家高新技術企業,形成國內產業鏈完備、產出規模最大的動力電池產業基地。郵儲銀行溧陽支行組建園區服務專班,以產業園區貸款等產品為合作突破口,積極對接滿足園區各類主體綜合金融需求,為溧陽高新區各類企業授信超80億元,累計開立銀票近27億元、貼現超100億元,助力園區高質量發展。

郵儲銀行湖南省分行秉持長期陪伴企業發展理念,積極助力湖南當地特色產業叢集高質量發展。湖南省婁底市新化縣擁有全國首批中小企業產業叢集——電子陶瓷產業叢集,郵儲銀行湖南省分行為當地電子陶瓷產業叢集提供授信支援超10億元。湖南省某陶瓷科技有限公司作為當地龍頭企業,生產的溫控器陶瓷產品全球市場份額佔比高達80%。郵儲銀行在企業早期就與其建立合作關係,運用“看未來”理念提供金融支援,授信額度從1000萬元逐步增加到5.2億元,助力企業從小微企業成長為製造業單項冠軍。

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離不開金融科技的強力賦能。郵儲銀行以“十四五”IT規劃為引領,以科技創新為核心,以精細化管理為抓手,持續推進數字技術賦能,提升金融服務“五篇大文章”的質效,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郵儲銀行構建科技型企業創新能力評價體系,在原有製造業“看未來”模型基礎上,新增開發11個“看未來”細分行業模型,提高模型對不同行業、不同屬性客戶的適配度,目前模型體系已全面覆蓋科技企業、民營企業、中小企業等實體經濟重點領域客群。同時,最佳化科技企業“看未來”指標框架,制定科技企業信貸技術指引,提升科技金融服務質效。全行應用“看未來”技術批覆企業超1.6萬戶,增長72.84%;批覆金額超3.6萬億元,增長169.10%。透過“看未來”技術,精準篩選符合國家和區域發展前景的優質賽道,報告期內篩選核心目標客戶、新興產業營銷客戶近2000戶,實現精準營銷。

該行的“金信”統一授信管理系統基於多維大資料,構建科技型企業能力評價體系,突破傳統資金流企業評價視角,準確識別科技型企業的價值與風險,全面評價企業科技創新能力和未來發展前景,提升風控精準性,提高科技型企業融資可得性,有效破解融資難瓶頸。
在產品創新上,推出線上化金融產品。“小微易貸”透過多維度資料應用,建立自動風險識別模型,為小微企業提供網際網路網貸產品,線下則根據小微企業客戶行為資料判斷流動資金需求量,無需財務報表,可抵押;“專新貼”為專精特新企業提供全流程線上智慧化極速貼現服務,業務申請、審批等流程線上化、自動化,即時報價、自動審批、全流程無人工干預,資金分秒到賬。推進數字化轉型,加強U鏈供應鏈平臺推廣使用,對接專精特新企業以及創新型中小企業,實現融資申請、應收賬款查詢和智慧稽核、自動放款等全流程線上化服務。

(郵儲銀行員工深入企業開展調研)
在服務體驗與場景應用方面,郵儲銀行北京分行釋出全國首家鴻蒙生態銀行,基於鴻蒙作業系統開發,實現叫號機、手環、互動屏、ITM多裝置互聯的閉環服務場景。推出易企營產品,為中小企業客戶提供包括一站式財稅管理、薪酬管理等九大場景應用,並同步嵌入金融功能,助力提升企業經營管理效率。2024年,郵儲銀行在資訊科技方面投入同比增長9.03%,佔營業收入的3.53%。
透過創新“技術流”評價體系、豐富“看未來”審查方法、最佳化“U益創”科技金融產品服務體系、打造“政企研投”科技金融生態圈,郵儲銀行為超過9萬戶科技型企業提供高質量綜合金融服務。以金融科技賦能業務發展,打造高效融通的科技金融服務新生態,郵儲銀行正以實際行動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和科技強國建設行穩致遠,在科技金融的廣闊舞臺上,書寫著屬於自己的精彩篇章,為我國科技創新和經濟高質量發展持續貢獻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