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阿綠
來源:快刀財經(ID:kuaidaocaijing)
重慶市渝中區嘉濱路,走進一棟矗立在嘉陵江邊的大廈,電梯升上17樓,開啟的瞬間便能看到醒目的“狂朝科技”四個大字。
這是一層有著上百人員工的公司,卻沒有前臺。一進去就是整齊劃一的格子間,一臺臺擺放的電腦前,是一個個正在忙碌的員工。手邊冷卻的咖啡,桌上堆積的資料,在鍵盤上迅速跳躍的手指……
偌大的空間,彷彿一個沒有硝煙的戰場,每個人都在用自己無形的武器,搶奪著虛擬世界的戰場。
左側大門進去,是一間間獨立的直播間,門上紛紛掛著“使用中”的標識。二十多個直播間,涵蓋了美妝主播、護膚主播、穿搭博主、茶葉主播、娛樂主播……每個直播間大概配置2-3人,主播對著鏡頭,將喜怒哀樂透過手機連線到現實世界的各個角落,透過精心炮製的內容搶奪著人們手機螢幕的碎片時間。
這裡的一切佈置都是乾淨利落的,沒有冗餘的規則和流程。除此之外,杭州、廣州也有著相似的“戰場”。整個體系加在一起,一個月可以創造數千萬GMV,而這一切的幕後掌舵者是一個三十一歲的年輕人,名叫向坤,花名盜坤。
而這個年輕人從負債近百萬到如今佔領重慶MCN行業一席之地,僅僅用了幾年時間。
向坤成為盜坤,是在許多年前一個深夜,那年他剛滿25歲。
在知乎上洋洋灑灑敲下數千字,分享這幾年做淘寶的心得後,落款的時候,他想了想,寫下“盜坤”二字。未曾想,第二天清晨他會被這篇文章的點贊和評論的提示聲音吵醒。
盜坤模糊地睜開眼睛發現文章點贊評論數已經過百,而且數字一直還在不斷增加。後臺的私信也不斷跳出來,陌生的網友不斷髮來資訊。
而時間往前回到三年前,那時的盜坤常常在夜裡愁得睡不著覺,不想出門,不想見人,醒來就喝酒灌醉自己,看著賬戶上巨大的金額漏洞,他覺得這輩子可能完了。
2013年,在西南政法大學讀大三的盜坤,和幾個朋友湊了20多萬元,打算做一個家政O2O平臺。
那時正值“萬眾創業,大眾創新”的熱潮,無數的融資新聞和財富故事,攪動著年輕人的神經。在那些吉光片羽中,盜坤篤信著自己會擁有與偉大擦肩而過的機會。畢竟在這之前,他憑藉著自己敏銳的商業嗅覺和判斷,賺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他透過觀察,捕捉到市場上一個微小的資訊差:在58同城和趕集網上,只需要花費18塊錢,就能把帖子置頂到重慶二手手機專區。
利用這個資訊差,盜坤開始在網上釋出售賣iPhone的帖子,他自己不用囤貨,一旦有人購買就打個時間差去找賣家,低價收購,再以更高的價格賣出,自己賺其中的差價,當時最高的一單可以賺到1200元。在那個沒有無貨源、一件代發等概念的年代,盜坤已經展現出超越時代的經商頭腦。
這世上的大多數生意,無非都是做中間商,賺取資訊差。淘寶、美團、滴滴無外乎都是,而早已嚐到甜頭的盜坤對此胸有成竹。
只是當時的他還未意識到,O2O是需要透過不斷融資、砸錢、搶市場的生意,顯然不適合沒有任何資源初出茅廬的大學生,於是前前後後,他虧掉了一百萬。
最難的時候,第二天就要發兩萬塊錢的工資,但是賬戶上一分錢也沒有。於是只能向身邊的朋友借錢,朋友也沒有錢,於是一個個人打電話找朋友的朋友借錢,就這麼五百、一千地湊起來,解決了燃眉之急。
商感敏銳和膽大敢幹這兩種能力,在商業認知尚淺的時候,反而是一種巨大的危害。
持續受錘後,盜坤開始變得接地氣,他不再仰望那些一年創立、兩年融資、三年上市的創業神話,而是學會彎下腰桿求人,進入淘寶領域,只為每個月能掙到1萬塊錢。
但禍不單行,第一年沒有任何經驗的盜坤不僅沒有賺到錢,還一直虧損。
年底請一位做電商的學長吃飯,學長告訴他應該系統性地去學習一下淘寶運營,畢竟他連最基礎的刷單都不會。
那個時候,他揹負著近百萬的債務,身上還剩八萬塊的情況下,決定破釜沉舟拿出一萬塊去學習淘寶運營。當時,淘寶已是一片紅海,競爭激烈,流量獲取成本越來越高,要想突圍就必須砸錢,至少每天開3000直通車,每週刷一千單,或者就是拼價格。那些理論知識對於彈盡糧絕的盜坤而言,根本無從下手。
作為90後,影響盜坤最大的人是毛澤東。他直言,生意沒起色的時候,是翻看了手邊的《毛澤東選集》,才獲取了靈感。
書裡講到“毛澤東沒有去搶佔競爭激烈的大城市,而是深入無人眼饞的井岡山,透過建立革命根據地積攢力量,最終奪取全面的勝利。”盜坤把“農村包圍城市”的思路借鑑到電商領域,沒想到一試即成,不僅迅速還完了債務,還賺到了人生的第一個一百萬。
方法總結起來並不難,用盜坤的話來說,這世界上從來沒有以弱勝強,只有以強勝弱。無非是整體弱、區域性強;表面強,核心弱。
當時的淘寶在女裝、日用品等大類賽道已經呈現白熱化,跟強勁的對手相比,毫無優勢,那麼就去找淘寶戰場上“弱”的領域。比如,當時的美容儀、實體娃娃等都屬於藍海產品,賣的人少,而且店鋪的商品圖片都非常粗糙。於是他只是靠著用美圖秀秀做出的主圖詳情,再找身邊朋友刷幾單,就能開始迅速出單。
他把這套差異化競爭的選品方法論,稱之為“淘寶藍海”。
此後,盜坤利用這套方法在淘寶繼續挑出了很多此類產品。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他的淘寶藍海一下迎來爆發式增長,不僅迅速拉起一支50多人的團隊,2017年盈利幾十萬,2018年盈利九十多萬。也是在此期間,盜坤去知乎把自己做淘寶藍海的經歷做了分享,第一篇回答就幾千點贊。
盜坤愛講乾貨,受到許多電商創業者的追捧,常有粉絲在後臺私信“加餐”,期望他能提供更加系統的培訓內容。
2019年,知乎大V酷酷找到盜坤謀求課程合作,對方負責為課程引流,盜坤則負責製作思維導圖和影片,並在微信群裡統一答疑解惑。幾年下來,“盜坤”這個名字成為了國內電商的活招牌。
之所以以“盜”為花名,是因為受到古龍小說《楚留香傳奇》的影響,取用了“盜帥楚留香”的“盜”字。
小說裡楚留香武功不是天下第一,但沒有一個人能打敗他。因為無論對手的武功有多強,他都總能找到方法來對付,也因此成為了江湖傳奇。
盜坤這點也很像楚留香,總是能用自己看似微弱的優勢,將原本的一手爛牌打出王炸,從而逆轉局勢。
在每年收入可以達到七位數的時候,盜坤開始對目前的事業難以遏制的感到失望。
2021年,拼多多、抖音都已入局電商,淘寶的流量越來越少,而藍海門檻太低,違規太多,天花板難以突破。無論團隊增加多少人,也無法增加營業額。想要往前再走一步,卻不知該邁向何處。
輾轉反側,思考再三後,盜坤選擇加入各種社群、私董會,想要去看看那些年賺千萬,數千萬,幾億的人是怎麼賺錢的。
當時的場景現在想來仍舊有點魔幻,凡是認識一個他覺得可以學習的人或組織,就立馬掏出手機轉錢。一年時間,直接花掉了上百萬。
透過和更優秀的人的接觸,盜坤才真正理解到除了賺錢以外,想要做好公司,需要的不僅是從前的小聰明和努力,更為重要的是視野、選擇、團隊,還有企業文化。
2022年,盜坤做了一個大膽且冒險的決定,他決定關掉當時還在賺錢的淘系和天貓的無貨源業務,也放棄了正在嘗試的搬運混剪和無人直播等短期業務,在重慶租下1800平的辦公室,也就是文章開頭提到的那層樓,成立狂朝時代共創孵化平臺,希望攜手一群有志之士,投入到一份“能被時間複利”的偉大事業中。公司也從封閉孤立的自運營政策,變為投資,孵化的開放合作模式。
盜坤接受快刀財經(ID:kuaidaocaijing)採訪時,他脫掉外套,換上拖鞋,看似隨性鬆弛的狀態,其實他的大腦一直處於高速運轉中。他說他習慣用思維導圖的方式來講述事情。於是在會議平板一體機上,刷刷刷地寫下公司的組織架構。邏輯清晰、理性且剋制。
在會議平板一體機上,盜坤為我們勾勒出目前狂朝的事業框架,他將現有業務分成狂朝傳媒、狂朝網路、狂朝科技三個板塊,又為這些業務板塊構建出“貨品力、主播力、內容力、投放力、運營力、服務力”的狂朝六力法則。
賺快錢是進寬門,走窄路,越走越窄。賺慢錢則是進窄門,走寬路,越走越寬。
從一個人的盜坤,到一群人的狂朝。盜坤領悟到一個關於“長坡厚雪”的道理:一件事能成,是因為受益者驅動;一件事能做大,是因為受益者眾多。
如今整個公司體系一共三百多人,有運營人員、講師、主播……每個板塊的分屬領域不同,公司架構看上去盤根錯節,但其中賺錢的秘訣無外乎是利他。
MCN這個行業,從不缺少爆款神話和躍遷神話。人們提到MCN時,會想到杭州、北京和上海這些一線城市,重慶作為一個製造業強市,常常被詬病為“網際網路荒漠”,迄今為止,重慶仍沒有一家上市的網際網路企業。而如今的MCN早已從流量的草莽時代邁入精細化運營,想要做好MCN,就必須以人為核心,去打通直播、短影片、電商、品牌營銷等多個業務板塊,才能實現更長效的發展。
但在網際網路話題迭代極快的當下,許多人還在一味追求爆款內容、潑天流量時,盜坤就提出過“流量本身不具備任何價值”的理念。
如今爆款IP的打造越來越難,短影片博主的漲粉速度越來越慢,而且生命週期越來越短。有不少博主縱然擁有百萬乃至千萬粉絲,卻苦於變現。純做內容,不跟表現掛鉤,結果就是等死。
而狂朝旗下的許多主播粉絲不到一萬,月入GMV卻可以幹掉一個幾十萬粉絲的博主。在盜坤看來,商業邏輯大於流量邏輯,流量本身並不具備價值,它的價值需要透過產品的品質來實現,否則無法支撐野心和流量。在運營上再大的努力,都填不平選品上的錯誤。
最初的淘寶藍海專案,就是搶佔先機,趁沒有大量厲害的對手湧入之前,迅速攻城戰地,瓜分城池。這樣的藍海市場存在於二十年前的線下市場,存在於幾年前的淘寶平臺,但也同樣存在現在的抖音、影片號、小紅書甚至是國外平臺裡。
盜坤在去年的時候,曾帶著學員做抖音短影片帶貨,一群壓根沒做過短影片的素人,拍著一些質量並不高階的內容,僅僅依靠著圖文或者動圖就把賬號給做起來了。無他,藍海類目而已。透過選品策略的調整,從而實現強弱易位,把整體的弱勢轉化為區域性的強勢,完成抖音短影片的突圍。
藍海的概念是相對的。每個人的能力和所掌握的資源是不一樣的,對難易的評判標準也就不一樣。簡單來說,只要你能打得過的,都是藍海。盜坤認為如今的自媒體時代仍舊有屬於普通人的機會,如果沒有辦法做一個優秀的自己,那可以試著選選比較弱的對手。
為了讓更多普通人可以透過這條路賺錢,狂朝科技以“盜坤”個人IP為載體,以培訓和社群為工具專門提供各種課程,同時也為狂朝傳媒和狂朝網路輸送人才。它像一個“有教練親手帶”的商學院和實戰營,盜坤估算了一下,每年有1000+學員從狂朝科技畢業,他們中大部分都拿到了結果。
社群成員除了可以享受日常線上的輔導以外,更是可以直接到線下參與“共創”。對於一些有執行力的主播,他們可能缺場地、缺技術。那麼狂朝科技優秀的操盤手會幫助這些主播們線上下搭建好拍攝間,買好樣品,現場指導拍攝剪輯。實現更好的分工合作,提升整體效率。
而藍海戰場,本質就是資訊差,市場競爭不夠充分,所以不需要非常強悍的實力,依然可以獲勝。但資訊差會隨著時間抹平,而複製難度太低的藍海品類,則會更容易吸引更多對手湧入,很快變成競爭激烈的紅海。
狂朝傳媒以電商IP孵化為主,有直播主播和短影片博主兩種型別,涉及美妝、護膚、茶葉、穿搭等多個賽道。最少都是用時半年做起來的。這些賽道都是真刀真槍的白刃戰,門檻高,但一旦做起來就會形成競爭壁壘。
狂朝傳媒為博主們提供場地、專案、培訓、裝置、財務等服務,博主則透過直播和短影片種草帶貨,最後大家根據協議分享帶貨佣金。
“唐唐美妝教學”是狂朝傳媒孵化的頭部美妝IP,對方在加入狂朝傳媒前還身負欠債,僅用了半年時間,就做到每月千萬GMV的成績。
這些頭部IP和MCN機構間是相輔相成、彼此賦能的關係。主播一旦走紅,就可以擁有龐大的粉絲“流量”。但想要“流量”變現,往往需要MCN機構標準化的運營管理。
直播電商是一個個人能量被無限放大的行業,雖然主播一方面是這個直播間最大的受益者,但同時也被工作牢牢繫結,需要付出高強度的勞動,以及虛擬世界裡的各種輿論壓力,也因此很容易受到心理創傷。
狂朝傳媒的達人運營相對獨立,既可以讓他們有更大的能動空間,同時也可以讓主播團隊拿到更多的利益。同時,盜坤作為掌舵者,他把自己放在一個服務者的角色裡,面對有能力的合夥人和主播,他願意放下身段去服務。如果主播家裡有人生病了,那他就及時送家人去看病。如果主播不開心了,他就提供情緒價值。
同時,狂朝平臺還在搭建商貿板塊,想要將所有主播的訂單量彙集在一起,由狂朝平臺統一同供應鏈合作,以此獲得更好的條件。既可以加深狂朝和主播的關係,也可以給主播帶來更好的服務和利益。
盜坤曾旗幟鮮明地提出過,賺錢的動作,要像打架一樣,越簡單越好。
大多數人做流量就是為了賺錢,那麼集中兵力,縮小打擊面,把一個路徑打穿打透,那你就會獲得遠超旁人的成功。
很多人說最好的時代已經過去,經濟下行,賺錢的風口也已變窄,留給普通人的機會越來越少。
盜坤卻像這個時代的逆行者,穿越時間,前瞻未來,做對關鍵的決策。他認為與其關注大時代、大經濟,不如關心更具體的事,因為改變不了的東西反覆討論和抱怨毫無意義。
經濟學家周其仁曾說,“很多宏大敘事與你我之間隔著千山萬水。創業者努力做的是緊緊圍繞客戶,宏觀形勢和企業辦得怎麼樣沒有特別直接的關係。”
真正的技術是踏踏實實的做好一個又一個細節,日拱一卒,逐步迭代。因為大多數能賺到錢的行業,並不需要黑科技。
盜坤的辦公室的牆上,懸掛著他的人生信條:時間是最大的壁壘。他解釋,這句話是鞭策自己,做人做事要擁抱長期主義。
看多了創業神話,眼看他起高樓,宴賓客,樓塌了。反而像盜坤這樣白手起家,接地氣的創業者能給普通人帶來更多啟發。
而時間回到多年前,還生活在秀山的少年盜坤所能想到的未來是,初中畢業後和許多同學一樣,去開出租車和燒烤店。
當他從被武陵山脈重重圍困的秀山老家,輾轉三天車船來到重慶主城讀書時,他當時還以為是生命中普通的一天。就和這創業十年來的每一天一樣,每一步看起來都是沉悶和平凡的,可是當他踏出秀山,決定創業的時候,其實都是命運的劇變。
只是當時站在三岔路口,眼見風雲千檣,當時還以為是生命中普通的一天。
CEO企業家微信群
掃碼申請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