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都來看網文了結果你用AI糊弄?晉江終於出手了!

作者 | 明日產品的
來源 | APPSO(ID:appsolution)
“以下是為您修改、潤色和最佳化後的內容。”
如果你是一位辛苦等待連載的網文讀者,點開最新的付費 VIP 章節,卻看到了一句自曝使用了 AI 的文案,想必你的腦海就冒出了退錢哥的那句經典發言。
晉江小說截圖,這篇網文已經被黃牌警告
冷靜下來之後,對這句話再讀了一遍,你可能會安慰自己,至少不是完全用 AI 生成的。
那麼,網文究竟可以用 AI 輔助嗎?如果用了,怎樣的程度是被允許的?更愛看古法手作的付費讀者,又如何保證,自己看的網文都是作者手打的?
這些問題,不僅是作者和讀者,連網文平臺自己都很迷茫。
晉江打出“反 AI”的第一槍?
但 AI 輔助網文創作已不可避免
2 月 17 日,女性向原創文學網站晉江,在晉江作者讀者專用論壇“碧水江汀”,釋出了《關於 AI 輔助寫作使用、判定的試執行公告》。
公告由晉江文學城創始人兼站長黃豔明(網名“iceheart”)發出,開頭就點出了擬定公告的部分原因,“已經收到了晉江上有作者疑似使用 AI 的舉報”。
整篇公告,可以看作是晉江對 AI 輔助創作判定標準的一次摸索,規定了晉江目前只允許三種 AI 輔助。
校對:AI 幫助修改錯字、錯詞、語法錯誤、錯知識點等。
要素:AI 生成文章的個別要素,包括文章名、角色名、功夫名、人設等。
粗綱:AI 生成簡單的人物關係和一兩句話概括的故事情節,不涉及記敘文的七要素。
用 AI 潤色文字,直接由 AI 生成情節,都不被允許,因為已經影響了“人作為寫作主體的原創性”。違反規定的作者,將面臨鎖章、黃牌、禁榜、退還訂閱等處罰。
規定看似清晰,但還需要補充和細化。從評論區看,讀者們普遍不看好 AI 輔助,甚至認為晉江就不該給 AI 鬆綁。
這和晉江的付費模式有關。晉江官方披露,自 2008 年 1 月網站 VIP 業務開通起,截至 2025 年 1 月,註冊使用者數已超 7037 萬。
晉江簽約作者荷桃粥,從貼吧、論壇時代開始就筆耕不輟,她很理解讀者的心情,“有些網站的作者,收入來源於流量曝光,晉江還在採用單獨章節付費,相信選擇晉江這樣付費模式的作者與讀者,更在意文字的原創性”。
在晉江,維護原創的氛圍很強烈,或者說,對 AI 的容忍度非常低。一次,荷桃粥親手設計了小說封面,並買下了所用素材的商用版權,但她沒想到,部分素材是 AI 生成。被讀者告知後,她很快就替換上了在畫師接稿平臺定製的手繪。
荷桃粥現在的小說封面
儘管晉江的步伐邁得謹慎,AI 輔助已經成了網文平臺必須考慮的問題,關鍵在於程度。
抖音旗下的免費閱讀產品番茄小說,在 2024 年 5 月上線 AI 寫作工具,幾乎涵蓋了寫作的各個階段,包含構思大綱、情節參考、查詢資料、起名、擴寫、改寫、續寫等功能。
不過,擴寫和續寫僅限非保底作者使用。這不難理解,在量大管飽的番茄,簽約不難,但保底是為了讓優質新書獲得收入保障,拿到保底意味著作者的成績已經不差,有資格獲得相對穩定的收入,對 AI 的使用便也更加謹慎。
2 月 5 日,閱文旗下的輔助創作產品“作家助手”,獨立部署了 DeepSeek-R1,支援聯網搜尋和深度思考,升級了智慧問答、獲取靈感和描寫潤色三大功能,比如,DeekSeek-R1 擅長推理,可以在作者卡文的時候,推導多個可能的劇情路線。
從名字就看出,閱文對 AI 的定位是明確的,故事是“人人心中有,人人筆下無”的東西,如果作者都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故事,怎樣的表達是合適的,AI 也幫不上忙。
用閱文“作家助手”找靈感
2023 年 7 月釋出首個網文大模型“閱文妙筆”時,閱文說過,“AIGC 不會取代作家,它是創作的金手指,而主角永遠是作家”。
網文作家們仍然是主導故事的人,同時,他們也必須面對 AI 時代出現的新問題。
鑑定用沒用過 AI,
為什麼成了作者的難題
既然網文平臺允許在一定程度上使用 AI,如何判斷有沒有用過 AI,以及使用 AI 的程度?
事實是,很難。連晉江文學城站長都吐槽過,自己的原創詩歌作品被 DeepSeek 認為是 AI 創作。用 AI 鑑定 AI 的檢測軟體,準確率也存疑,修改幾個句子,機率可能波動極大。
荷桃粥試過騰訊朱雀的 AI 生成文字檢測,投入了自己正在連載的小說《不渡長夜》的第 1 章、第 22 章、第 40 章,分別測出 0%、44%、87% 的 AI 機率。當她刪減了第 1 章的前後鋪墊,只剩三分之一的內容,朱雀又給出了 100% 的結果。
騰訊朱雀
檢測軟體只提供機率,不分析像 AI 的原因。荷桃粥猜測,“越是晦澀難懂、有語病、內心描寫多的段落,反而越容易被 AI 判定,或者是思維跳脫、使用比喻較多、文風稚嫩的內容,也容易被 AI 判定”。
比作者更依賴檢測軟體的,可能是網文工作室的審稿編輯,他們的郵箱,每天會接收大量短篇小說的投稿。
小紅書上有網文編輯吐槽,“平均每天被 20 個 AI 稿子追殺”。他們對接的網文平臺不支援 AI 投稿,一篇被舉報了就可能封號,所以要求普遍嚴苛,甚至“寧可錯殺不可放過”。
同人創作平臺 lofter 處罰使用 AI 牟利的作者
原樂是一名網文工作室的網編,她收到的投稿主要來自信任的老作者,所以 AI 稿件不算多,但她流量好的同事發現,很多新加聯絡方式的新作者會用 AI 投稿。
責編建議原樂,用朱雀或者豆包檢測 AI 稿件,但原樂覺得並不準確,“最有效的還是人工”。
DeepSeek R1 將數學和程式碼的推理能力,延伸到了文學創作,但它的文風,算是幾個 AI 裡很好辨認的一個,喜歡使用比喻和數字,堆砌不必要的意象和莫名其妙的描寫,還容易發散思維,這可能與強化學習過程對創造性的偏好有關。
如果一篇稿件人設崩壞、人稱混亂、詞藻華麗、過渡生硬、劇情無主線,就可能被編輯質疑是用 AI 生成或潤色的。編輯們更加看中的是,節奏和情緒的流暢度。不過,所謂的懷疑並非鐵證,新人作者也會犯類似的毛病。
原樂解釋,判斷可能是 AI 稿件時,編輯們會詢問作者,並要求作者給出證據,“一般來說需要寫作痕跡,大多數軟體都有歷史文件內容,通常無法造假”。另外,碼字記錄證明、文件編輯時間,也是比較可行的自證方式。
碼字記錄,圖片來自:小紅書@一定要出爆款鴨!
種種原因導致了,作者們陷入了一個非常被動的境地,文字和圖片不同,沒有圖層,寫手比畫師更難自證清白,就像荷桃粥所說,“證明使用了 AI,和證明沒使用 AI 一樣難”。
晉江考慮到了這種情況,並在公告裡提醒作者們一個有些笨拙的方法——存檔。與 AI 的聊天記錄、輸入 AI 前的最後一版稿、AI 輸出的第一版稿,都建議儲存。
荷桃粥一直有存檔的習慣,十多年前開始寫小說時,她連智慧手機都沒有,只能寫在紙上。至今,她仍然會在筆記本上手寫部分大綱、地圖、人物設定。但她擔心,這些“證據”最多隻能證明大綱是原創。
堅持原創的作者,對抗的不僅僅是 AI 的效率和產量,還有不算友好的大環境。
AI 檢測軟體的盛行,讓部分作者擔心,只要使用,就存在把作品主動投餵 AI 的可能。雖然朱雀聲明瞭“從未使用任何使用者資料用於模型訓練”,但這種恐慌不算空穴來風。
2024 年 7 月,番茄的“AI 訓練補充協議”通知作者,作品將用於 AI 模型訓練。很多作者表示無法接受,聯合抵制。最終,番茄上線了合同條款解除功能。
檢測的不確定性,心血被投餵的可能性,再加自證的高難度,作者們的無奈盡在無言中。
應該交給 AI 的,和不能被 AI 替代的
微博熱搜上天天掛著 DeepSeek 又回答了什麼問題,焦慮在工作和生活裡如影隨形,人們痴迷預測,渴望觀點,儘管事實還沒有發生,但情緒足夠將人困住。
AI 圈子裡流行著這麼一句話,“如果你覺得 AI 很好用,那麼你的工作大機率就會被 AI 取代”。那麼,網文作者會被 AI 取代嗎?
擔任編輯的原樂,給出了否定的答案。她只感覺到,自己的工作量增加了,AI 稿件變多,排查變得複雜。但她認為,在很長一段時間內,AI 都代替不了寫手,因為“AI 沒有完整的思路,更創作不出人能寫出來的文章”。
身為網文作者的荷桃粥,對 AI 的感受很難用一兩句話概括。
她的主業是新媒體內容運營,這是一個非常推崇使用 AI 的行業。在“唯結果論”的氛圍下,質量和數量,是比內容是否原創更重要的東西。荷桃粥承認,AI 在宣發廣告上的表現“令人意外”,已經能夠做到“精煉”“吸睛”“調動情緒”。
但小說創作是不同的。按照荷桃粥的標準,AI 還沒入門。
荷桃粥在晉江的作者專欄
荷桃粥拿自己很滿意的創作和 AI 的結果比較過,低於 1000 字的短篇,AI 的創作能力十分令她意外和擔憂,但在創作長篇上,目前 AI 還是有許多不足,“華麗的辭藻堆砌,無法自洽的邏輯,還有生硬的情感拉扯,只要多看幾篇就會比較乏味”。
DeepSeek 擁有很多人眼中的好文筆,但荷桃粥認為,在小說中,情節、情緒對讀者的打動性,甚至略大於文筆。作者想要達到這個境界,需要做到有生活積累、具備創造力、投入情感。這三點,AI 目前都還不具備。
AI 的缺點,影響的是完全依賴 AI 創作的人類。如果他們本人沒有這些品質,且不具備內容審美能力,荷桃粥的判斷是,“大機率沒辦法在這場洪流中存活下來”。
凡事仰仗 AI 不可取,但荷桃粥明白,AI 有不能否定的客觀價值,適合作為提高效率的工具。她嘗試用 DeepSeek 搜尋“形容梟心鶴貌的成語還有哪些”,它很快能夠搜尋出 10 條,比詞典、傳統搜尋快得多。
她意識到一個事實:查資料、追熱梗、拼字數,人類是沒法和 AI 比較的。完全不用 AI 的“原教旨主義”創作者們,會陷入更深入的自我懷疑:花了更多的時間,生產的內容還不一定比 AI 優質。
歷史的車輪無法阻擋,只能適應。荷桃粥也會感到遺憾和恐懼,但她同樣明白,正確的答案是什麼——積極瞭解新的事物,同時堅持創作的長期主義。
晉江對 AI 輔助創作的約束,很符合她個人對平臺規則的預測。這也是荷桃粥在一眾小說網站中,回到晉江簽約的原因之一。
荷桃粥相信,生活是不斷創新的,碰撞是千姿百態的,作者在文中融入的哲理和感情,也是 AI 很難替代的。堅持原創內容,打造精品內容,是荷桃粥給自己定下的創作路線。如果換種更加小說的表達,應該就像她在晉江的作者專欄寫下的“終極夢想”那樣:“虐哭讀者,接著笑出鼻涕泡,最後對我的角色念念不忘。”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APPSOID:appsolution),如需二次轉載請聯絡原作者。歡迎轉發到朋友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