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彭博社報道,美日貿易談判進入第二輪後宣告破裂,美方拒絕豁免針對日本加徵的 10% 對等關稅,致使日方談判代表赤澤亮正奉命回國述職。這本已令人咋舌,然而,隨後日本財務大臣加藤勝信在全球直播中。他公開宣稱 “日本將持有的美債當成談判籌碼將是理所當然的”,還補充提及除日本外,中國是第二大美債持有方。此語一齣,現場美日媒體瞬間陷入驚愕。
日本作為全球最大的美債海外持有國,公共和私營部門持有美債規模超過 1.1 萬億美元。彭博社迅速發文指出,日方這一表態,無疑是公開將美債置於與美方貿易談判的 “可用工具” 位置。要知道,日本與中國作為美債的第一、第二大持有方,二者合計持有美債價值近 1.9 萬億美元,在美債市場舉足輕重。

美媒敏銳提醒,此前特朗普時期,美國債市暴跌,特朗普被迫宣佈暫時豁免各國關稅 90 天,當時就有訊息稱,背後是日本拋售美債引發連鎖反應。如今,美方在談判中拒絕對日豁免關稅,日方此番威脅動用拋售美債這一 “核選項”,意圖明顯。更讓白宮感到棘手的是,日方話語間似乎還向中國喊話,“共同行動” 的意味不言而喻。
從戰術層面理性分析,日本若真採取拋售美債行動,自身也將面臨巨大風險。日本國內負債率高達 400%,且存在大量美元融資。一旦拋售美債,極有可能遭受美方報復,首當其衝的便是日本國內市場恐出現 “美元荒”,金融體系將承受巨大沖擊。但從戰略視角深入剖析,日本支柱產業如汽車、鋼鐵業,已因美方關稅遭受重創,這對日本未來多年的經濟發展影響深遠。所以,無論是美媒還是日媒,均有評論認為,在當前嚴峻形勢下,不排除石破茂內閣被逼至絕境後,選擇 “放手一搏”。

日方此番喊話,美媒普遍認為主要目的在於給白宮製造更大心理壓力,期望在未來可能重啟的貿易談判中迫使美方讓步。畢竟,大量美債被拋售,美國債市必然動盪,進而波及美國經濟整體穩定。日媒不少觀點則表示,這一舉措是日本在經濟戰略上的重要轉向訊號,彰顯出石破內閣在當前國際貿易形勢風雲變幻之際,積極推進 “貿易和投資多元化” 的決心,不願再將經濟發展完全捆綁於美國。長期以來,日本經濟對美國市場依賴度頗高,在貿易往來中多有掣肘。如今,面對美國不斷揮舞的關稅大棒,日本開始尋求更多元化的經濟合作路徑,以降低對單一市場的依賴風險。
美日貿易談判破裂與美債籌碼的丟擲,只是全球貿易格局動盪的一個縮影。美國肆意發動貿易戰,推行單邊關稅政策,不僅擾亂了全球供應鏈體系,也給自身經濟及盟友關係帶來諸多不確定性。
日本敢於將美債作為談判籌碼,既是對美國不合理貿易政策的反抗,也是在全球經濟格局重塑過程中,尋求自身經濟安全與發展空間的嘗試。未來,美日貿易關係走向何方,日本是否真會動用美債 “核選項”,以及這一系列事件對全球經濟格局的影響,都值得持續關注與深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