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選上方"GameLook"↑↑↑,訂閱微信 」

前作斬獲無數國際大獎、被無數小眾愛好者集體擁護為擁躉、全網“零差評”……要放在以往,當做出這麼一款“神作”的獨立遊戲工作室釋出新遊,必然會被全網玩家一波自發的點贊轉發抬進遊戲圈討論的中心。
但《極樂迪斯科》的研發商ZA/UM工作室近期公開了新作“PROJECT [C4]”預告片後,等來的卻是玩家的一片怒罵——當然, ZA/UM顯然也預料到了這一點,很有先見之明地把YouTube預告片的點贊/點踩功能設定為了隱藏。
至於玩家們怒罵的源頭,自然要追溯到2022年左右ZA/UM內部發生的那場著名的鬧劇——2022 年 10 月,有ZA/UM內部人員透露,公司開啟了一波針對24名員工的裁員,其中包括首席編劇和策劃Robert Kurvitz、編劇Helen Hindpere與主美Aleksander Rostov 等核心創作成員,都遭到了“非自願”離職。
隨後被裁員的核心創始成員開始在部落格上提出控訴,稱自己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排除在日常運營外,被禁止檢視任何檔案。而ZA/UM則反過來指控這些員工“行為不檢、試圖非法出售IP”等等。
後續經過一些自媒體博主聯絡多方內幕人士採訪,最終拼湊出了事件較為完整的樣貌:在做出《極樂迪斯科》後,ZA/UM的投資人兼大股東之一Margus Linnamae在其它主創不知情的情況下將持有的ZA/UM股票出售給另一位風投基金的股東Ilmar Kompus,後者隨即成為ZA/UM的最大股東。掌握公司決策權後,Ilmar Kompus隨即將《極樂迪斯科》的其它主創全部踢出公司。上演了一場赤裸裸的”資本綁架創意“的戲碼。

外網博主People Make Games揭秘的ZA/UM持股情況
而ZA/UM此次推出這款遊戲時,也把自身和《極樂迪斯科》的關係描述得非常曖昧不清。一方面工作室在聯絡媒體時極力和《極樂迪斯科》”切割“,聲稱:”我們做的不是《極樂迪斯科》續作!“、”PROJECT [C4]不是對《極樂迪斯科》的簡單重複!“,甚至還出現了“我們從前作學到了很多東西,最重要的是發現了我們‘不想成為’或‘不想做’的事情”這樣的“茶言茶語”。

但另一方面,所謂的PROJECT [C4]裡,到處都是《極樂迪斯科》的影子。
劇情中,玩家扮演的是一名服務一個可疑的全球勢力的特工參與各種間諜滲透行動,卻發現自己陷入了一場為真相和影響力而展開的殘酷秘密鬥爭。所謂的C4計劃,意思是利用各種手段對全世界人的心靈世界進行抹去、改變、重新改寫。而預告片用各種聳人聽聞的美術意象和近乎囈語的旁白,暗示玩家這裡會有非常高深的哲學討論。

而從遊戲玩法上講,PROJECT [C4]似乎同樣採用了45度俯視角RPG模式,劇情由角色對話驅動,擲骰子決定玩家的走向——和《極樂迪斯科》別無二致。
甚至在預告片的最開頭,ZA/UM還非常赤裸裸地寫上了:“我們是ZA/UM,我們曾為你帶來《極樂迪斯科》”這樣的字眼。

面對這樣的行為,玩家們也是集體“沒繃住”。在YouTube評論區下方留下了大量精彩熱評。比如一位玩家表示:“更準確的說法是‘我們偷了《極樂迪斯科》’。”另一位玩家則對預告片點評道:“看起來就像是一個沒有才華的人試圖仿寫《極樂迪斯科》。”乾脆還有網友表示:“這是屍體在說話。”


當影片流傳到國內後,國內玩家也進行了不留情面的“銳評”,表示如今的ZAUM不過是沒了六根的殘軀,“沒什麼好期待的”云云。

不難看出,雖距離那場“資本政變”過去已經近三年,網友們對ZA/UM的“恨意”仍然遲遲未消退,這也讓人感同身受:當全球遊戲行業逐步走向高度資本化、商業化,“小而美”的創意型產品的生存空間逐漸被壓縮。在這之間出現的《極樂迪斯科》,用極強的人文主義關懷和一流的遊戲水準,為一眾堅守創意的玩家再度照亮新年,最終卻落得被資本操作無情吞噬的下場。這種美夢被撕碎的感覺,帶來的只會是加倍的痛楚。
而沒了為《極樂迪斯科》注入靈魂的各位主創,ZA/UM這款新作又能否成功博得玩家關注?至少從目前情況來看,不用加倍的誠意重新搏回玩家信任,恐怕難以邁出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 End ·····
GameLook每日遊戲產業報道
全球視野 / 深度有料
爆料 / 交流 / 合作:請加主編微信 igamelook
廣告投放 : 請加 微信:Amyly588
長按下方圖片,"識別二維碼" 訂閱微信公眾號

····· 更多內容請訪問 www.gamelook.com.cn·····
Copyright © GameLook® since 2009
覺得好看,請點這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