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你讀過嗎?

第一次讀《非暴力溝通》這本書是 2020 年。當時遠端辦公已經有一段時間,內外部的聯絡和合作基本都是線上進行。溝通多多少少有不順暢的地方,磨合的成本也很高。當時迫切希望能找到解決方法,讓自己好過一點。
非暴力溝通提供了一個新的視角:不用委曲求全,做無條件的退讓,也不會讓事情本身擱淺。
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溝通的核心,是理解人的需要。
理解需要,是理解人與人之間的差異。網際網路的便利性快捷性,常常讓我們忘記對面是一個完全不同的人:不同的表達方式、不同的思維方式、不同的做事方法…
但理解別人,不等於委屈自己,非暴力溝通,是讓人看到是與非、對與錯之間的第三條路。
理解別人的需要,不是不顧原則、喪失原則的包容,是尊重每個人的獨特性、成長性,激發每個人的創造力和生命力。
這幾年,在笨拙、又緩慢地實踐非暴力溝通的這種思維方式。時常在一些不經意的時刻、在一些思考的間隙,腦袋裡經常蹦出那句話:是我的需要,還是他的需要?我真正的意圖是什麼?拋開感受迴歸到事實、迴歸到當下,我有沒有別的路可以走?
在一土,大大小小的專案、不同場合的培訓、讀書會、小組討論活動裡,都在積極倡導非暴力溝通的思維方式。其實這種思維方式,也是一個人成長的必經歷程:認識自己,理解他人。
2021 年《非暴力溝通》修訂版釋出,我們結識了這本書的譯者劉軼老師。劉軼老師是中國大陸地區首位「國際非暴力溝通中心」認證培訓師、評估師,非暴力溝通中文網的創始人。
這些年來,劉軼老師創辦的非暴力溝通中文網一直在致力於非暴力溝通的通識教育,在教育資源不發達的地區推動同理心文化的建設,也在全國各地開設非暴力溝通的核心工作坊。非暴力溝通的思維方式在這些場景、工作中,真實真切地被討論、應用。

從2018年非暴力溝通中文網第一次舉辦讀書會帶領人到現在,已經培養了近400位讀書會帶領人。
今年,全村與劉軼老師聯合推出了《非暴力溝通》讀書會帶領人的訓練營。
訓練營融入了非暴力溝通中文網這些年做線上線下工作坊、讀書會、鄉村教育、培養非暴力溝通帶領人的經驗,賦能更多個人,老師、家長、教育組織、學校。
訓練營將透過4個月的時間,跟大家一起拆解、研讀非暴力溝通的核心理論和概念。
真正的成長,是從體驗、實踐和反饋中生長出來的;所以訓練營還會有小組討論、實際演練。
帶領是很好的學習方式。訓練營還會提供給帶領人的工具包、分享帶領經驗;讓每一位參與訓練營的夥伴,能夠在參與後獨立帶領讀書會,或者有能力組織、發起非暴力溝通的活動。
因為帶領人、督導時間安排,這個訓練營一年只能開設兩次,上半年的這期3月11號就開營了。
訓練營原價¥3099/人,全村首發專屬優惠價¥2699,點選下方海報即可報名▼
在越來越割裂的時代,非暴力溝通的思維方式,啟發人重新審視當下,回到生命本身。也期待在這個全國超過2w學員的同理心社群,與你相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