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會招募:《如何讓大學在一生中發揮最大作用》

隨著美本2024-25申請季的深入,ED offer的喜訊不斷傳來,我們衷心祝賀已經獲得錄取通知書的同學們!
同時,對於仍在為RD努力的同學們,也請保持耐心,相信你們的offer同樣在不久的將來等待著你們。
在這個充滿希望與憧憬的時刻,我們特別為即將踏入大學校園的同學及家長們推薦一本極具價值的書籍——《如何讓大學在一生中發揮最大作用》(On course Strategies for Creating Success in College and in Life 8E),由Skip Downing博士所著。
書籍介紹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們閱讀過無數說明書,但你是否曾想過,大學也需要一本“說明書”來指引我們前行?
Skip Downing博士,以其豐富的學術背景和實戰經驗,為我們揭示了如何在大學期間充分發掘潛力,為未來的生活和職業成功打下堅實基礎。
Skip Downing博士在普林斯頓大學、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等多所名校獲得學位,並擔任英語教授長達32年。
作者深感許多學生因缺乏有效學習策略而未能充分發揮潛力,於是決定撰寫此書,以幫助學生避免走彎路,實現自我價值。
共讀計劃亮點
專業領讀:由經驗豐富的Wendy老師帶領,Wendy老師自2014年起便致力於父母成長及個人成長讀書會。
全面解讀:共讀計劃將深入解讀書籍的九章內容,從思維層面的心理建設到具體的學習技巧,全方位提升你的認知和能力。
實踐應用:透過豐富的案例、指導性日記以及軟硬能力打磨的前後效果對比,你將學會如何應用所學知識,在學業和職場中脫穎而出。
互助成長:加入三士渡家長賦能社群,你將與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一起互助、分享、成長,共同迎接更加美好的未來。
共讀內容包括並不限於:
#你如何獲得成功:
  • 探討成功的要素,包括硬技能和軟技能的培養。
  • 透過測評了解你的優勢及挑戰,明確提升方向。
#承擔自己人生的責任:
  • 學會面對挑戰,不逃避、不抱怨,積極改變現狀。
  • 掌握創造者語言,更好地承擔自己人生的責任。
#軟實力+硬技能:
  • 深入學習八項核心軟能力和六項硬技能的學習工具箱。
  • 透過實踐應用,提升學業和職場競爭力。
共讀計劃時間
#線下:
  • 時間:2025年2月24日至3月31日
  • (每週一上午9:30-11:00)
  • 地點:北京市朝陽區光華SOHO二期A座8-5
  • 人數:8人以內
#線上:
  • 時間:2025年3月1日至4月5日
  • (每週六晚上19:30-21:00)
  • 平臺:飛書
  • 人數:20人以內
報名資訊
#適合人群:
  • 家長
  • 高中生
  • 需要為學業、職場、人生持續賦能的人士
#您將收穫:
  • 提升學業成功率,以優秀的成績完成學業;
  • 開啟心儀的職場,開拓美好的人生生活;
  • 一個互助、分享、成長的家長社群。
#報名要求:
  • 2月24日之前閱讀完全書;
  • 至少擔任1個職責:領讀官(多位)、記錄官(1位)、紀律官(1位)、計時官(1位)、聯絡官(1位);
  • 報名需繳納600元踐行金,以確保您的學習承諾;
  • 六次全勤並提交600字的學習總結,全額退還踐行金;
  • 線上參與者需全程開啟飛書影片,以確保學習質量。
#立即報名:
點選文末「閱讀原文」獲取報名連結
掃碼新增繕心小助手
加入三士渡家長賦能社群
開啟您的共讀之旅!
讓我們一起在大學這個人生的新起點上,為未來的成功打下堅實的基礎。相信透過共同努力,我們都能成為更加優秀的自己!
往期家長賦能課堂家長分享
向上滑動閱覽
來自青春期女孩媽媽的分享:
我以前運用非暴力溝通,時常會隱藏起自己的情緒。比如在面對孩子的一些錯誤時,明明很生氣,卻為了平和的表述,把情緒壓抑在心裡,使自己很憋悶。
經過課堂上學習觀察和評論的區別,既不壓抑自己也不攻擊別人,誠實表達的方式,才知我首先應該直面自己的內心。
有情緒不一定非要是比較強烈的,可以把自己真實的感受以一個合適的方式表訴出來,才能夠讓對方知道自己的需求是什麼。
一位高三媽媽的分享:
非暴力溝通真的太好了。我意識到自己的擰巴原來是一直用異化的溝通方式與人相處。道德評判、進行比較、迴避責任、強人所難我都踩坑。
透過學習我不再說“必須”“應該”這類語言。能專注的傾聽他人。我的能量得到了提升,找回了原來的感覺,感覺幸福、開心。
一位大學生媽媽的分享:
日常生活中的暴力溝通,在於我們忽視彼此的感受與需要,從而將衝突歸咎於對方。
而非暴力溝通是一種提醒方式,提醒我們藉助已有的知識,讓愛融入生活,目的則是建立彼此連線。而我最渴望的就是無障礙地連線,而這種連線只有在平等、尊重、包容的基礎上才能建立起來。
要達到連線的目的,我們需要轉變談話和聆聽的方式,讓我們不再條件反射式地反應,而是去明瞭自己的觀察、感受和願望,有意識地使用語言。
我們既誠實、清晰地表達自己,又尊重與傾聽他人。
一位小男生家長的分享:
非常有幸可以參加線下的《非暴力溝通》工作坊,這是我當媽媽以來第一次參加線下課,收穫頗多。
不僅對非暴力溝通有了更深入的瞭解,也對自己的溝通方式有了新的認識。讓我瞭解到,暴力溝通最嚴重的不是身體上的,而且語言上的。
俗話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生活中的暴力溝通非常常見,人們經常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對他人評判。
在課程中,我深入學習了非暴力溝通的四個核心要素:觀察、感受、需要和請求。把看到的描述出來,告訴對方的感受,把自己的需要告訴對方就好。而不是透過指責、批評或道德評判來表達自己的觀點。
一位五年級家長的分享:
《非暴力溝通》讀書會最大的收穫:非暴力溝通的目的是建立連線。
我們面對實際問題的時候,總容易陷入一個誤區,學非暴力溝通,就是為了幫助我解決遇到的問題,更進一步說,為了幫助我按照我所期望的方式解決問題,實質就是為了說服對方。
但實際上,非暴力溝通的目的並不在此,而是去幫助我建立與溝通方的連線。在建立連線的基礎上,問題可能不是按我所期望的方式解決,甚至可能不用解決,但無論哪種方式,只要涉及的兩方不再有情緒衝突,其實已然也是一種解決。
一位高中男娃媽媽的分享:
《非暴力溝通》最後一節學習了“傾聽的力量”,關於如何運用傾聽去處理問題的思想幫助了我。
非暴力溝通的四要素,分別是觀察、感受、需要和請求,它告訴我們如何運用非暴力溝通:透過傾聽他們的感受和需要,並給予他們反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