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節年為首,春節是中華民族最隆重、最熱鬧的節日。對海外留學生來說,無論身在何處,春節始終是最重要、最期盼的時刻,其中既承載著遊子深切的思鄉之情,也蘊藏著中華兒女的文化自信。
如今,隨著“春節——中國人慶祝傳統新年的社會實踐”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中國年味全球共享,在異國他鄉的留學生們,心中湧動著別樣的激動與自豪。他們雖遠離故土,卻在異域的天空下,用獨特的方式續寫著春節的故事。


“讓更多外國朋友一起感受中國年味”

在德國寒冷的冬日裡,一群中國博士用餃子和家鄉菜,將濃濃的年味帶到了異國他鄉。
德國亥姆霍茲環境國家研究中心博士王振宇的研究方向為地下水儲能對環境的影響。該研究中心位於距離首都柏林以南165公里的萊比錫,街道整潔,商業繁華,是世界聞名的博覽會城、書城和音樂城。
德國本身春節氛圍不濃,沒有國內那樣大規模、標誌性的春節氛圍佈置,缺少熱鬧、濃烈的過年氛圍。因此,春節前夕,王振宇和舍友吳兆龍博士、蔣傑博士決定邀請幾位外國同事一起感受中國的傳統節日。
美食無疑是最能讓人產生共鳴、受眾最廣、門檻最低的文化介質。王振宇和舍友們準備好了擀麵杖、餃子皮和餡料,和外國友人一起包餃子。“為什麼過年要吃餃子?”德國同事很好奇。於是王振宇一邊示範如何包餃子,一邊講解:餃子形似“元寶”,寓意招財進寶;而“餃子”又有“交子”的意思,象徵著辭舊迎新。還講述了“年”的傳說,介紹了貼春聯、守歲、放鞭炮等習俗。德國同事聽得津津有味,躍躍欲試地開始包餃子。

1月25日,王振宇和德國同事在家中包餃子
“儘管大家包的餃子形態各異,但他們臉上洋溢著滿足的笑容。當熱氣騰騰的餃子端上桌,大家迫不及待地拿起筷子品嚐。看到他們被中國美食文化所吸引,我深深感受到,文化的力量不止於語言,而是融入了美食的香氣、人情的溫暖。我為能在異國他鄉分享中國的傳統文化感到無比自豪。”王振宇說。
除了餃子的溫暖,除夕夜的聚會更讓這群在德國求學的博士們感受到了家的味道。
除夕當日,在一間溫暖的小公寓裡,王振宇和一群在德國求學的華人博士相約一起買菜做飯,做一頓豐盛的年夜飯。

1月28日,王振宇與中國博士在家中一起歡度中國除夕夜
大家從一大早就開始忙活,去中國超市採購,洗菜切菜備菜,一切井井有條。黃倩博士負責酸湯肥牛、紅燒排骨、大盤雞等“硬菜”,王振宇做了一道河南家鄉版的胡辣湯,“我也來露一手,保準讓你們喝了暖胃又暖心。”大家分工明確,默契配合,一道道香味撲鼻的家鄉菜從廚房陸續端出,整個屋子裡瀰漫著熟悉的味道。
菜上齊了,大家圍坐在一起,舉杯共慶。“希望新的一年順順利利,論文早日接收,早日畢業!”歡聲笑語中,春晚也準時在電腦螢幕上播放起來。儘管遠在異國他鄉,看到熟悉的節目、聽到熟悉的鄉音,大家心裡充滿了溫暖。
午夜鐘聲敲響,窗外的雪還在飄,但屋內歡聲笑語、其樂融融。
“我們的節日正在成為世界的節日”

與許多留學生一樣,李成成也選擇留在學校和朋友們一起度過春節。
在法國蔚藍海岸大學攻讀“AI在教育中的應用”碩士學位期間,李成成深刻感受到科技與文化的結合可以為教育帶來新的可能性。最近,她正在準備博士研究生預備階段,研究方向依然是AI與教育的融合。她始終認為,“科技是工具,文化是靈魂。”
對於海外遊子而言,春節不僅是對故鄉的思念,更是一次向世界傳播中華文化的機會。春節期間,李成成在大學裡組織了新春活動,與來自法國各地的友人一起貼春聯、福字,向他們介紹春節的來歷和習俗。
“每到春節,走在尼斯的街頭,總能看到各種和春節有關的裝飾,這讓我感到特別自豪,因為我們的節日正在成為世界的節日。”她說。

李成成與來自法國友人一起貼春聯、福字
“春聯的寓意、福字的美好祝福,以及如何正確貼在門上,這些細節都讓法國友人對中國文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我們用中文、法語、英文、西班牙語寫下‘我愛中國’,這不僅是一種語言的表達,更是一種文化的傳遞。”李成成說,透過這些活動,深刻體會到文化的力量在於能夠跨越語言和國界,將人們緊密聯絡在一起。春節的慶祝活動不僅是對傳統的傳承,更是對文化自信的體現。我們不僅要展示春節的熱鬧與喜慶,更要傳遞春節背後的文化內涵。春節象徵著團圓、和諧與希望,這些價值觀不僅是中華文化的核心,也是全人類共同追求的目標。
春節前夕,李成成作為法國尼斯中國學生學者聯合會主席和中法青年學人協會會長,參加了中國駐馬賽總領事館舉辦的春節招待會。
“這場盛會不僅讓我感受到濃厚的節日氛圍,更讓我深刻體會到中法兩國文化的交融與共鳴。”在招待會上,她向法國友人介紹了春節的歷史淵源和文化意義。從除夕守歲到初一拜年,從年夜飯的寓意到紅包的象徵,每一個細節都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內涵。法國友人對這些習俗表現出極大的興趣,有人表示希望有機會親自到中國體驗春節的氛圍。
李成成認為,文化傳播的力量在於它能激發人們的好奇心與共鳴,讓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找到共同的情感連線。春節招待會不僅是一場慶祝活動,更是一次文化傳播的新起點。留學生們不僅是文化的傳承者,更是文化的創新者。透過科技與文化的結合,我們可以讓中華文化以更加生動、多元的方式走向世界。
“文化的力量在於它能跨越國界、連線人心。未來,我將繼續致力於中法文化交流,讓更多國際友人瞭解中國、愛上中國。”李成成說。
來源 :《留學生》雜誌
文 :王威

今日文章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