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截至2月2日17時,2025春節檔檔期總票房(含預售)突破70億,2025大年初五單日票房破10億,春節檔已連續5天單日大盤票房破10億。
其中,《哪吒之魔童鬧海》票房突破30億。2025年春節檔,動畫電影《哪吒之魔童鬧海》在票房和口碑方面一路領先,目前在豆瓣擁有8.5的評分。

電影《哪吒之魔童鬧海》導演餃子在2019年推出了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以下簡稱《哪吒1》)。這部電影以逾50億元票房和1.4億觀影人次的成績,成為中國動畫電影的一座里程碑。
截至2月1日晚,貓眼專業版預測《哪吒之魔童鬧海》票房將超67億元。如果真的達到這個數字,意味著《哪吒2》將打破《長津湖》保持的57.75億元的中國電影票房紀錄。

餃子在近期也接受了央視新聞等多家媒體的專訪,介紹了本片超過五年的創作幕後,從創作理念到特效技術的突破,從製作難度到《哪吒3》的計劃,以下我們為大家梳理出餃子導演的一些採訪精選。

談《哪吒之魔童鬧海》製作
製作時長超出預期:原本以為《哪吒之魔童鬧海》大概三年能完成,但後面 “剎不住車”,因為團隊一直在挑戰中國動畫電影特效的天花板。比如鐵鎖鏈鏡頭,成千上萬的妖族被困海底煉獄,鎖鏈要亂中有序且有搖曳美感,光這一元素從製作到透過就用了一年。
創作難度:《哪吒 2》角色數量是第一部的 3 倍,特效鏡頭近 2000 個,主創團隊達 4000 餘人,故事體量全面升級,藝術創新的難度更大。影片中陳塘關大戰一場約 1 分鐘的打戲,分鏡畫了半年,還有 “洪流對戰” 這場最難的視效,要呈現兩軍對戰像海浪一樣互相翻湧的視覺效果,被製作人員戲稱為 “智慧的海浪翻湧出東方的美感”。製片人曾想把海妖身上的鎖鏈去掉或換成若隱若現的方式,但餃子堅持鎖鏈對海妖的束縛與影片主題息息相關,不能讓步。

特效技術突破:《哪吒 1》受技術所限沒實現大規模海水製作,《哪吒 2》中哪吒能 “下海”“開海”“鬧海”。電影結尾 “兩軍對壘” 畫面實現視效突破,餃子堅持要做三維立體的戰鬥畫面,像 “兩個鳥群的戰鬥”,視效總監介紹兩軍交戰角色數量達兩億,單個鏡頭為達效果渲染很多遍,花了約一年半時間。

哪吒突破定心咒的這一畫面,真的有上千根針,並且剔骨還肉的碎片分為了600多塊。


壓力與潛力激發:餃子表示 2019 年《哪吒 1》路演結束就開始閉關創作續集,原本以為大概三年能完成,但實際製作時 “剎不住車”,因為觀眾對《哪吒 2》期待很高,團隊不能糟蹋機會,必須傾其所有去實現最好的效果,所以一直跳起來夠中國動畫電影特效的天花板,在這個過程中很多潛力都是被逼出來的,大家湊在一起總能把問題解決。

不依賴外包:製作《哪吒之魔童鬧海》時曾寄希望於國際團隊做重點鏡頭,但效果不佳,最終靠中國團隊打磨實現理想效果。餃子認為中國文化走向世界,核心在於作品本身的劇本、故事、角色等,這些不能外包。
回應 “啃老” 三年
餃子表示在自己準備自學三維動畫的時候,母親對他很包容,站在自己的角度,成為父母后都覺得很難做到母親對他的那種包容。
關於作品中對哪吒故事的改編
餃子認為所有的作品都有作者本身人生經歷的對映,因為自己的家庭很和諧,能走上動畫道路多虧了父母的支援與包容,所以希望把自己的真實感悟融入作品中,於是在動畫中讓哪吒的父母對他充滿了包容與愛意。

是否後悔選擇學藥學
餃子稱只要選擇了就不後悔,因為所有的選擇都沒有對錯之分,如果最後成了一名藥劑師,去救死扶傷也是很好的選擇
對《哪吒 3》的計劃
餃子表示從事動畫事業是一輩子的事,不是為了賺快錢,所以《哪吒 3》不會為了趕時間而降低質量,不會給作品設定嚴格時間節點,重要的是把故事講好,把畫面做到極致。

創作理念
餃子認為要把每一部作品都當成最後一部去創作,不要給自己留下任何突破的可能性,跨過一座高山後會發現不過如此,大家能力提升了,下一部再去挑戰新極限。
談中國動畫發展
餃子認為過去 10 年中國動畫電影如 “雨後春筍般” 出現是水到渠成,背後是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和大家對藝術生活需求的增加,讓動畫人有機會做喜歡的事。
談創作目標與行業發展
餃子稱不給自己留後路,一開始就設定一個 “完不成”“夠不到” 的目標,然後拼命去 “跳”、去 “夠”、去 “頂”。踮著腳尖漸漸夠到目標,大家的自信會逐漸高漲,發現原來也不過如此。不斷提高難度並拼盡全力去完成,對國產動畫行業人才儲備、產能提高及技術進步具有推動作用,“國漫” 就是在實現一個又一個 “不可能” 中崛起。還認為創作是一群人的長跑,創新是一條沒有終點的路,有眾多志同道合的動畫人一起奔跑,還有觀眾的支援,創作中的孤獨、焦灼、自我懷疑等就不再是煎熬。



▲▲▲
推廣/合作/活動加微訊號:directubeee

▲▲▲
創作不易,感謝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