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霍姆林斯基的作品《給父母的建議》,書中有三十封寫給兒子的信,其中第二十八封,是關於“如何合理利用時間”的主題,蘇霍姆林斯基的15條建議非常科學、實用,分享於此,讓更多的人受益。
親愛的兒子,你好!
你來信說不知道怎樣才能經濟、合理地利用時間(“合理”這個詞用得很是恰當),讓我給你提一點建議。你抱怨,“工作一個接一個壓過來,一眨眼,一天就過去了,該完成的工作卻沒有完成。”你還抱怨說“一大堆”該讀的書壓在你頭上,可你沒有時間讀完它們。
根據自己的經驗,我給你提出以下建議。
1.第一位,也是最主要的,是要
學會聽講
,這個我在去年就寫信對你說過了。不會聽講的大學生,在測驗或者考試前,會一連幾天捧著筆記本不放,甚至一天只睡兩三個小時,平日該做的事情都集中到了這幾天。據我統計,像這樣需要“總動員”的“非常時期”,一年至少也有五十天,幾乎佔了全部工作時間的四分之一。時間不夠用,主要是在這個時候。必須防止這種突擊複習的做法。必須學會一邊聽課,一邊思考,一邊把老師講授的內容整理成提綱。
筆記要及時整理
。我建議你把筆記本分成兩欄,一欄記課堂講授的內容,另一欄記從課堂筆記中整理出的提綱,它們是整個課程的框架,你認為需要思考的問題也記在這一欄裡。每天都要結合筆記閱讀一些有關的資料。如果每門課程都能堅持這樣做,就沒有必要在考試前臨時突擊了。每一門課的筆記就是一份獨特的大綱,根據它,你就能回憶起這門課程的全部內容。
2.如果你想擁有充裕的時間,平日裡就要
堅持讀書
。每天都要認真讀幾頁與所學課程有關的科學文獻。此外,每天還要閱讀不少於10-15頁的其他學科的書籍,包括科普讀物;不必深鑽,但也還是要用心去讀。你透過閱讀所獲得的所有知識,都是你專業學習所必需的背景材料。這些知識背景越是豐厚,專業學習就越是輕鬆。
你每天在讀書上花費的時間越多,你為自己儲存的時間也就越多。因為你所閱讀的知識與你課堂學習的內容有成千上萬個接觸點。我把這些接觸點稱作記憶的錨,它們把你必須記住的知識牢牢固定在腦海裡。
要強迫自己每天閱讀,不要把今天該讀的書推到明天。要知道,今天從你手中溜走的東西,是不可能在明天找回來的。
3.要從清晨,
從六點鐘起就開始工作
。
五點半起床,做完操,喝杯牛奶
(不要養成喝茶的習慣,這件事情成年以後再做也來得及)
就開始工作
。如果你習慣了從六點開始工作,還可以再提早15到20分,這會給一天的工作開個好頭。
要利用上午上課之前的一個半小時,這是一段黃金時間。三十年來我都是從清晨五點開始工作,一直到八點。我的三十本教育學方面的書和三百多篇別的學術著作,都是在清晨這段時間完成的。我已經養成了這種工作習慣,即使我想在早晨睡覺也不行,因為這時我的身心只適合從事腦力勞動。
我建議你用清早的一個半小時完成最複雜的創造性的智力勞動:思考重要的理論問題,閱讀較為艱深的學術文獻,做文摘。如果你有研究性質的工作,也只應該安排在清晨。
這樣,你就不會每天工作到深夜了。
晚上睡覺的時間要安排在十點半以前,這樣你就有充足的睡眠,足以消除一天的疲勞
。
4.要
分清主次
。這一點特別重要,事業能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就決定於它。主要的工作要優先安排,
不要讓次要的事情擠佔它的時間。重要的事情要天天做。
找出你們專業的一些最重要的學術問題,你對這些問題的理解決定你能不能成為一個工程師,鑽研這些問題就應該是你每天早晨最重要的工作。這些學術問題相互滲透,涉及許多學科,要學會蒐集與之有關的主要著作和論文,要安排整塊的時間閱讀這些文獻。
5.要
善於給自己創造工作的內部動力
。在腦力勞動中也會有許多工作是你不感興趣的,“必須”是你工作的唯一動因。
一天的工作恰恰要從最不願意做的事情開始。
要把精力集中在思考問題上,思想和理論的深入會使這件工作漸漸成為你感興趣的事情。一般情況下,最感興趣的工作,應該放到最後。
6.書籍和報刊多得像大海,在大學時代,
讀書必須經過嚴格的選擇
。求知慾強的人總希望把所有的書都讀完,但這是極不現實的。要學會限制自己的閱讀範圍,超出這個範圍,就可能影響你實現自己的主要目標。當然,你隨時都有可能遇到非讀不可的新書。這時,為了不影響原來的計劃,就必須動用你儲備的時間。就像我在信裡對你講過的那樣,這些時間是你因為提高了平日的工作效率(比如善於聽講、會做筆記、堅持每天閱讀)而一點一滴積累下來的。
7.要
學會對自己說“不”
。你的周圍有各種各樣的活動:科學小組、文藝小組、運動隊、舞會以及許多的俱樂部,參加這些活動都需要時間。它們都很誘人,不加選擇,會給你帶來危害。娛樂和休息是必要的,但是不能忘記主要的事情。你是一個勞動者,國家在你身上花費了許多的錢,你首要的事情不是跳舞和休息,而是勞動。
我建議你把下棋、閱讀文學書籍作為休息的一種方式。
對弈必須在絕對安靜的環境裡進行,需要聚精會神,它是放鬆神經,使思維條理化的絕好手段。
8.
不要把時間耗費在毫無意義的閒聊上
。常常有這樣的情況:幾個人圍在一起,就聊開了。一兩個小時過去了,什麼事也沒做成。沒有邊際的閒聊不會產生任何新的思想,而時間卻一去不復返。要善於和同志們交談,使它成為充實自己精神生活的一個源泉。
9.要
養成分類做筆記的習慣
。分類而又有系統的筆記,能為以後的工作節省許多時間。我現在有近40個筆記本,每一本都只用於記載我對教育學一個方面問題的思考(特別是記下那些在靈感中出現的鮮明、然而稍縱即逝的思想,它們“習慣”於只在頭腦裡出現一次),還有我在閱讀中發現的關於這個問題的最有見地的觀點和最能說明問題的材料。它們大大豐富了我的智慧,也為我以後的研究在觀點和材料上做了很好的準備。我知道你也有筆記本,但是沒有分類,也沒有系統。
10.
對每一項工作,都要找到最適合於它的智力勞動方式
。要儘量避免走老路,要捨得花時間思考。思考越深入,記憶就越牢靠。在理解之前不要強記,這是白白浪費時間。要學會瀏覽已經理解的知識,同時切忌對沒有弄懂的東西走馬觀花。一知半解會迫使你一次又一次地返回原地,重新學習。
11.一個房間住著好幾個人,如果
沒有嚴格的規章制度,要進行有效率的腦力勞動是不可能的
。應該有個約定:在規定的時間裡絕對禁止說話和做任何妨礙別人的事情。在聚精會神進行智力勞動的時間裡,每一個人都必須完全獨立地工作。要儘量利用閱覽室,到閱覽室工作。
12.
腦力勞動要求數學般精確的抽象思維和藝術的形象思維交替進行
。在閱讀科學文獻時,最好穿插讀一些輕鬆的文學、藝術作品。
13.一些
壞習慣必須堅決改掉
,比如:開始工作前呆呆地坐上十來分鐘;翻閱與當前工作沒有關係的書籍、報紙;醒來以後不立即起床,還要再賴上幾分鐘……
14.“明天”是勤勞的最危險的敵人,
任何時候也不要把今天應該完成的工作推到明天
。相反,要養成習慣,把明天的一部分工作提前到今天完成,這對明天一整天的工作都有非常好的推動作用。
15.
任何時候也不要停止腦力勞動
,一天也不要停止。夏天是休假的好季節,但也不要放下手中的書本。每一天都用新的知識充實自己,意味著每一天都在為以後的智力勞作積累一點時間。
這就是我給你提出的合理利用時間的十五個建議。我認為每一個大學生都應該堅持這樣做。
祝願你身體健康、精神抖擻、有一份好的心情。 你的父親

“英國養娃那些事兒”誠意推薦
來自清清耕讀園
歡迎轉發分享
https://www.ukkids.co.u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