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福奇你賺了很多錢,自己僱保鏢吧!

戳藍字“北美觀察家”關注我們哦!

特朗普突撤國安護衛:福奇、蓬佩奧、胡克、博爾頓。

這一幕,宛如好萊塢諜戰片裡的驚險轉折:就在伊朗對美國前政府高官的安全威脅有增無減之際,特朗普總統一上任,卻突然下令撤銷了包括前國務卿蓬佩奧、前國家安全顧問博爾頓以及前伊朗事務特使胡克在內的多位要員的安全保護。
更令人意外的是,身為美國新冠疫情期間的“抗疫標誌人物”——安東尼·福奇博士也未能倖免。
特朗普一句“誰也不能永遠享受政府安全”令輿論譁然。
在國際局勢依舊風雲變幻的當下,美國前高官們的人身安全問題真的只是“私人花費”嗎?還是這背後也折射出政權更迭與政治博弈的複雜角力?

“隨時可能成為目標”——前政府官員的現實焦慮
根據美國司法部與多家媒體報道,伊朗方面早在過去幾年裡就持續對美國部分前官員進行密切關注,甚至涉嫌策劃暗殺行動。
最知名的便是對前國家安全顧問約翰·博爾頓的刺殺陰謀。據悉,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一名成員曾被指控企圖以30萬美元的價格收買殺手,目標就是博爾頓。
情報部門認為,德黑蘭此舉或是對2020年美軍擊斃伊朗“聖城旅”指揮官蘇萊曼尼的報復。
與此同時,前國務卿蓬佩奧和前伊朗事務特使布萊恩·胡克也因曾積極執行特朗普政府時期的“極限施壓”對伊政策,反覆遭到伊朗的“點名威脅”。
美國國務院在過去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為他們提供了特別安保。
蓬佩奧本人在離任後多次接受媒體採訪時提到,自己“絕不會屈服於伊朗威脅”,但在伊朗官方不斷將他們列入所謂“黑名單”背景下,其人身安全隨時可能面臨巨大風險。
特朗普突撤安全保護,背後的邏輯是什麼?
輿論原以為,基於這些前官員面臨的實際危險,保護措施應當至少在短時間內得以延續,然而特朗普卻給出了一個180度的大轉彎。
據媒體報道,他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我們不會一輩子給人提供安全保障,他們都是有錢人,能自己僱保鏢。”這番話瞬間在美國國內掀起軒然大波。
美國媒體普遍質疑特朗普此舉的動機:究竟是出於財政考量,還是與他對這些官員個人積怨有關?
畢竟,特朗普不止一次在記者會上譏諷博爾頓“非常愚蠢”,對福奇也頗有微詞。
福奇的失落:從“國家英雄”到無人護衛
談及疫情時代最受矚目的防疫專家,安東尼·福奇博士一直是美國抗擊疫情的“形象擔當”。
他多次因支援“戴口罩”“社交距離”“加快疫苗研發與接種”等措施而與特朗普產生分歧。即便如此,作為國立衛生研究院(NIH)頂尖科學家,他長期以來享有聯邦提供的安保措施。
然而就在特朗普宣佈削減安保的名單中,福奇也赫然在列,引發美國科學界、公衛領域和眾多民眾的譁然。
不少支援福奇的人認為,早在疫情高峰時期,福奇就曾遭到極端分子死亡威脅,如果此時終止對他的保護,無異於將他置於更大的風險。
美伊對峙下的“政治遺產”:暗殺威脅何時終結?
自特朗普執政以來,美國對伊朗政策從奧巴馬時期的“核協議框架”急轉直下,實施嚴厲制裁及“極限施壓”。
其中,蓬佩奧、博爾頓及胡克等人是對伊強硬派的核心執行者。蘇萊曼尼之死更令雙方關係降至冰點。伊朗政府自此多次放話,要“讓美國為此付出代價”。
美國外交圈普遍擔憂,如果對這些曾直接參與對伊策略制定並執行的核心人物安保不到位,可能給德黑蘭可乘之機。現任政府即使與伊朗有和談或緩和跡象,也難以保證伊朗內部強硬派不會孤注一擲。
萬一成功刺殺一名美國前高官,這不僅會嚴重動搖美國政府威信,也可能引發更加危險的地區衝突和報復連鎖反應。
輿論拷問:萬一真的出現不測,誰來擔責?
面對記者的質疑,特朗普表示:“他們都賺了很多錢,可以自己僱傭保鏢,政府不會為這負責。”
然而,一旦美國前高官真在美國本土或其他地區遭遇襲擊,這不僅是出於道德層面,更可能演變為政治或法律層面的追責。
特朗普的態度,既是因為與這些人有個人齟齬,也有政治算計;但無論緣由如何,一旦有人遇害,都將給美國內部和國際社會帶來巨大沖擊。
特朗普曾高調宣稱“不承擔責任”,但在事關生命安全與國家利益的重大議題上,歷史常常不會輕易“放過”任何一方。
風暴剛剛開始,後續演變,且看局中人如何面對。


想了解更多溫哥華熱點話題?
歡迎關注北美觀察家影片號
(進入影片,點選賬號頭像,加關注)
掃碼關注我們,獲取第一手權威資訊,深度解讀熱點話題!
北美華人每天都在看的公眾號,權威新聞資訊,
解讀熱點話題,獨家觀點評論,講述北美華人故事!
–  微信公眾號 :北美觀察家 –
內容編寫 | 北美觀察家責任編輯
出品方 | 聚焦海潤

宣告:【除原創作品外,本平臺所使用的文章、圖片、影片及音樂屬於原權利人所有,因客觀原因,或會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內容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絡,或作者名稱及原始出處標註錯誤等情況,非惡意侵犯原權利人相關權益,敬請相關權利人諒解並與我們聯絡及時處理,共同維護良好的網路創作環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