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我第一次來到美國,來到印第安納州的一所三年制高中。轉眼間,我的美高生活已經過了一年半,現在距離畢業只剩下兩三個月了。
這一路走來,經歷了語言障礙、文化適應的挑戰,也有過失眠和焦慮,但最終,我還是挺過來了。
今天,我想分享一下這段旅程,回顧自己如何從適應困難,到慢慢找到節奏,最終在這裡站穩腳跟。
跟別人家庭不同,我在初中畢業之前一直都以為自己未來是要中考的。初二結束後,我還參加了會考。
直到有一天,爸媽跟我說未來是要出國的,之所以不提前跟我說,是因為怕我知道後就不努力學習了。就這樣,初三下學期上了一半,毫無心理準備的我先去了馬來西亞了。再之後,我踏上了美高的旅程。
剛到美國的時候,我原以為自己的英語水平還可以,畢竟在國內中考英語成績不錯,也有過一些外教課的經驗,甚至之前還去國外交流過。
可當我真正走進美高課堂時,我發現現實遠比想象中殘酷得多——我聽不懂!
這裡的老師語速快,課程節奏緊湊,課上同學們的討論也是各種俚語、縮略詞齊飛。
別說跟上他們的節奏了,光是聽懂老師在講什麼就已經讓我大腦高速運轉。
更要命的是,美國的學校不太像國內那樣有詳細的課表、作業要求,有些通知甚至只會發郵件,很多重要的資訊很容易就錯過了
我剛到的時候,就因為沒看到郵件,差點沒選上課,那時候真的慌得不行。
最尷尬的一次,是我在Colloquium課上第一次鼓起勇氣開口發言。
那是一門類似辯論和學術討論的課,我花了很大力氣準備,終於在課堂上講了三分鐘。
可當我停下來的時候,教室裡一片寂靜,同學們全都一臉懵地看著我,甚至有的人互相對視,像是在確認:“他說的啥?”
那一刻,我的自信心直接跌到谷底。這也是我在美高生活中最刻骨銘心的瞬間。
那段時間,我真的焦慮到不行,甚至有點“害怕”上學。
我每天都很擔心自己跟不上課程,聽不懂老師講的內容,所以晚上常常睡不著,腦子裡全是各種假想的場景。
課堂上會不會被老師點到?如果聽不懂,該怎麼辦?如果被問住了,該怎麼回答?就算不說話,會不會被同學們覺得是個奇怪的人?
越想這些,心情就越緊張,睡眠也變得很差,有好幾天我晚上都失眠,連帶著白天上課也沒精神,狀態每況愈下。
這種焦慮持續了好幾個月,甚至每天手都會不自覺地抖動,搞得我一度懷疑自己是不是得了帕金森。我幾乎每天晚上都在網上搜索“帕金森綜合症的症狀”,對照網上的描述,覺得自己怕是確診無疑了。這樣的狀況持續了好久,現在看似簡單的一段話的總結,在當時對我是日夜的折磨。
但逃避是沒用的,我也不想放棄。既然語言是最大的問題,那就想辦法突破它。我做了幾件事情來讓自己適應:
第一,我逼著自己說英語,不管說得好不好。我的室友是個美籍華人,中文不太流利,我就主動和他多聊天。
跟他聊最大的好處是,我不用害怕語法錯誤,也不用擔心說得不地道被嘲笑。他理解我的處境,給了我很多鼓勵。
第二,我在課堂上嘗試“第一個開口”。我發現,如果等著別人先說,再去接話,就很容易被他們的語言能力震懾住,越等越不敢說。
所以我就逼自己,第一個舉手發言,這樣至少不用在意別人講了什麼,只管把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
雖然一開始有點硬著頭皮上,但慢慢地,我的信心也提升了,漸漸能跟得上大家的節奏。
我非常清楚焦慮的來源之一是過度關注成績,而美高的GPA計算方式和國內也不同,除了考試成績,課堂表現、平時作業、小測驗等都算分。
我後來學會了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不再糾結於一兩次考試,而是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進步上。
在美國,想交到朋友,語言確實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你得找到一個“社交突破口”。
在我還不太能用英語流暢交流的時候,我發現體育是一種很好的方式。對於喜歡運動的學生來說,在運動場上,你不需要多說什麼,運動狀態和表現就是最好的語言。
我開始健身。享受健身房裡腎上腺素的飆升,和多巴胺的分泌。看著鏡子中自己肌肉維度的增長和線條感、雕刻感,成就感也油然而生。而健身帶給我的不僅僅是外形上的改變,同時還給我帶來力量以及朋友。我和別的同學開始一起吃飯、一起玩遊戲,關係也隨之親近。
哦對了,對於亞洲男生來說,健身的重要性還在於對於人的整體形象氣質的提升,以及自信心的增強。
另一邊,我意外迎來了“網際網路救命”時刻。剛來美國那會兒,我隨手在B站發了一條自己坐飛機來美的vlog,結果沒想到這條影片火了。
後來我陸續拍了幾條記錄美高生活的短影片,發現有不少人給我留言,有的會問我問題,有的給我加油打氣,還有不少人分享自己的留學經歷。
這讓我意識到,原來我不是一個人,螢幕前有那麼多人能共鳴我的經歷,願意聽我講述我的適應故事。
有一段時間,我每週都會更新留學影片,把自己在美高的經歷一點點記錄下來。
以前我很少主動表達,但做影片讓我慢慢變得更願意分享,同時也逼著自己去總結和表達。
我認識了一些關注我影片的學弟學妹,他們會在評論區問我:“學長,你是怎麼克服語言障礙的?”“美高申請難嗎?”
這些問題讓我有了被需要的感覺,也讓我更加珍惜自己的成長。
甚至有一些比我更早出國的人在評論裡分享他們的經歷,這讓我有一種“原來我不是自己一個人”的感覺。
一開始的語言障礙和焦慮是我從未經歷過的挑戰,但我很慶幸自己沒有放棄,而是找到了適合自己的方法去克服。
現在,我的英語已經完全適應了美高的環境,GPA也保持在不錯的水平。
我在校內外交到了許多朋友,不再像最初那樣孤獨無助。我在B站上的留學分享也逐漸積累了一些關注,讓我有了一種歸屬感。
當然,美高生活並不是童話故事,不是“快樂教育”,更不是輕鬆無憂的體驗。但正是這些挑戰讓我成長了很多。
曾經的我,會因為聽不懂英語感到自卑,會害怕跟不上課程會被笑話,會對未知的環境感到恐懼。
現在的我,已經可以自信地在課堂上發言,可以用英文和教授討論學術問題,也能獨自一人搞定所有的生活瑣事,甚至還能幫助其他留學生適應。
再過不久,我就要正式畢業,迎來大學生活了。在這裡我可以透露一下我的美本申請情況,幾乎申請的所有學校都給了我offer,有的學校還給了獎學金。
未來我會繼續在社交平臺上分享自己的留學故事,記錄下我的成長,也希望自己的經歷能給更多人帶來一些參考和鼓勵。
不管未來的路有多難走,我相信自己都可以一步步走下去。
我一直覺得,我的中文名字“張任飛”像是一種命運的暗示——天高任鳥飛,而我就是那隻鳥。
認識Daniel純屬偶然,在B站上刷到了他的vlog,立刻被他的真實真誠打動。他的影片讓眾多小留學生們產生共鳴,也給國內的網友們打開了一扇瞭解美國中學日常的窗。
如果你也有想要和我們分享的留學故事,歡迎向我們投稿:
Andover、Exeter的夏校均已開放申請。
FindingSchool更新了一份寄宿美高夏校專案清單,撒福利給各位讀者啦!
今年的彙總收錄了13所私立寄宿美國高中的夏校專案,以表格的形式呈現給大家。
掃碼新增FndingSchool小助手
免費獲取美高寄宿夏校專案清單
(備註:美高夏校清單)
更多留學教育資訊點選關注FindingScho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