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這次會崩盤嗎?讓我們聊聊股市的“興登堡凶兆”

午休時間,讓我們聊聊股市的“興登堡凶兆”。最近,CNBC報道了一個引人注目的訊息:興登堡指標在美股被觸發,這被一些人視為市場可能崩盤的訊號。
興登堡指標,也被稱為“興登堡凶兆”,是由數學家Jim Miekka在1995年發明的股市分析工具,用於預測市場是否會發生崩盤或重大回調。這個指標基於一系列市場資料和條件,包括股票創新高和新低的數量比例、市場指數的位置、麥克萊倫震盪指標的值以及新高股票的數量等。
具體來說,當市場上的股票創新高和新低數量都超過一定比例(通常是2.2%),市場指數在50天均線之上,麥克萊倫震盪指標為負,且新高股票數量不超過新低股票數量的兩倍時,興登堡指標就會被觸發。例如,2024年5月21日,紐約股市的指數、創新高和新低的股票數量、麥克萊倫震盪指標等都符合興登堡指標的條件,標普500、納斯達克和羅素2000等指數也都滿足了這個“凶兆”。
然而,儘管興登堡指標在歷史上曾成功預測過一些市場崩盤事件,但它並不是沒有爭議的。一些市場分析師認為,興登堡指標只是一個後顧性指標,它不考慮因果關係,有時可能會產生誤導。例如,2010年8月12日,儘管興登堡指標被觸發,但當年美國股市的漲幅超過了10%,這表明市場的反應可能並不總是與興登堡指標的預測一致。
此外,興登堡指標的準確度也受到質疑。據分析,自1985年以來,興登堡指標共出現27次,但只有大約25%的情況導致了可被視為崩潰的股市下滑。這表明,儘管興登堡指標可能提供了市場風險的一個視角,但它並不是一個絕對的預測工具。
因此,儘管興登堡指標的觸發可能會引起市場的一些擔憂,但投資者仍需要結合其他市場分析工具和宏觀經濟因素來做出投資決策。美股作為美國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表現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包括消費者信心指數、企業盈利、政策變化等。因此,保持敬畏之心,不過分樂觀,同時密切關注市場動態,是投資者在面對興登堡凶兆時應有的態度。
這則訊息之所以被這麼關注,完全是美股是美國經濟最後一朵紅花,最新出爐的美國消費者信心指數重新增長,與股市和比特幣的上漲息息相關。
因為美股可是美國經濟的“門面”,大家都盯著它看。美國消費者信心指數漲了,股市和比特幣也跟著漲,大家都覺得這是個好兆頭。
但那個興登堡指標到底是啥?其實,它就是一個股市分析工具,專門用來預測市場會不會崩盤或者大跌。這個指標是數學家Jim Miekka在1995年發明的,它基於一堆市場資料和條件。當這些條件都滿足時,那就說明市場很危險,可能會大跌。
那這些條件具體是什麼呢?簡單來說,就是股票創新高和新低的數量都要達到一定的比例,市場指數要在某個水平之上,還有一個叫麥克萊倫震盪指標的得是負值,而且創新高的股票數量不能超過創新低數量的2倍。
拿上週作為例子:2024年5月21日那天,紐約股市的指數、創新高和新低的股票數量、那個震盪指標等等,都符合興登堡指標的條件。標普500、納斯達克和羅素2000這些指數也都滿足這個“凶兆”。
*  市場趨勢:2024年5月21日,NYSE Composite Index為16000點,50天移動平均線為15500點——確認上升趨勢。
*  新高和新低比例:當天有150只股票創52周新高,200只股票創52周新低,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總股票數量為4000只。新高比例為150/4000=3.75%,新低比例為200/4000=5%——均超過2.2%。
*  麥克萊倫震盪指標:當天的McClellan Oscillator為-15(負值)。
*  新高數量限制:150只新高股票數量不超過市場新低總股票數量(200只)的2倍。
以上標準全部滿足。標普500、納斯達克指數、羅素2000指數也都確定觸發“興登堡凶兆”。
話說回來,美股還會繼續創一陣子新高,不過要它立刻崩潰也不是沒有辦法。比如,全面禁止英偉達晶片進口,或者華為正式宣佈突破3奈米晶片量產。
英偉達崩,則美股崩。
背景知識介紹:來自網路
興登堡指標(Hindenburg Omen),市場又名“興登堡凶兆”,其實這只是一個股票市場技術分析工具,用於預測可能的市場崩盤或重大修正。該指標由數學家Jim Miekka於1995年提出,基於多個市場廣度和價格波動的條件。當這些條件同時滿足時,認為市場存在高度不確定性和潛在的下跌風險。
★興登堡指標的主要條件:
*  新高和新低比例:在同一天,市場上的股票新高和新低數量都超過一定比例(通常是2.2%)。
*  市場指數的狀態:通常是紐約證券交易所綜合指數(NYSE Composite Index),需要在50天移動平均線之上。
*  麥克萊倫震盪指標:該指標在當天為負值。
*  新高數量:新高數量不超過新低市場總數的2倍。
當以上條件同時滿足時,就會觸發興登堡凶兆,預示市場可能會出現較大波動或下跌。
興登堡凶兆
興登堡凶兆(英文:Hindenburg Omen)是一種聲稱可預測美國股市出現股災的技術分析,由數學家米耶卡(Jim Miekka)於1995年發明。並以1937年墜毀的興登堡號飛船命名。
簡介
所謂“興登堡凶兆”是一套股市技術分析方法,它由一位美國盲人分析師米耶卡發明,並以人類航空史上一場慘烈的空難——興登堡飛艇墜毀事件命名。“興登堡凶兆”模型參考標準較多,限於篇幅我們不一一贅述,簡單而言,米耶卡認為,正常情況下,當股市行至高點,多數股票應處於高位;股市跌至低位,多數股票應處於低位,這是股市常態。如果股市在高位盤整時,股價創出一年新高與創出一年新低的個股均達到一個較高比例,同時反映市場廣度的麥克萊恩擺盪指標為負數時,顯示市場可能正處於激烈分化之中,分化之後,市場可能出現大幅回落。
根據米耶卡釋出的薩伯裡牛熊報告,自1985年開始,所有股災發生前必定出現過“興登堡凶兆”;而彭博社引述的瑞銀技術分析部門主管米歇爾的分析顯示,雷曼兄弟破產前後,“興登堡凶兆”曾數次出現,同年標普500指數錄得了大蕭條以來最大的年度跌幅。
提出
盲人數學家米耶卡(Jim Miekka)1995年提出興登堡凶兆之說,作為預測股市大幅下滑的一種方法,他構建了一個公式,對52周股市水平值和紐約證交所移動平均值等資料進行分析。“興登堡凶兆”一詞是米耶卡的一位市場技術員同事甘米居(Kennedy Gammage)發明的,因為他發現“泰坦尼克”這個名字已經有人用了。
1937年5月6日,“興登堡”號飛船在美國新澤西州萊克赫斯特海軍航空站上空準備著陸,其間發生大火,短短30多秒便遭大火吞噬,97名乘客和機組人員中至少35人死亡,起火原因據信是發動機釋出的靜電或火花,點燃降落時放掉的氫氣。而“興登堡”號大災難,也使飛船退出歷史舞臺,徹底終止了飛船的黃金年代。
四大準則
當美國股市符合以下全部指標,便很大機會出現股災。
1.紐約證券交易所(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十週移動平均線當日呈現升勢;
2.紐交所創52周新高及新低的股票佔當日交易股票總數2.2%以上(以現時3,126只股票計即69只);
3.紐交所創52周新高的股票必須少於創52周新低的股票之兩倍;
4.麥克萊擺動指標(McClellan Oscillator)當日為負數。
準確度
麥克連指標(McClellan Oscillator)是一個衡量市場波動性的技術指標。出現一個指標往往是市場見頂的一個跡象,不過當有兩個或更多指標接近標準時,興登堡凶兆會變得更加準確。
興登堡凶兆可以解釋1987年以來的歷次市場崩潰,不過有很多次出現興登堡凶兆,股市卻並沒有大幅下滑。市場分析師說,當出現興登堡凶兆時,只有25%的情況導致了可被視為崩潰的股市下滑。
在1985年至2009年期間,興登堡凶兆共出現27次。以下是道指跌幅範圍及出現次數:
15%以上:8次
10%至14.9%:3次
5%至9.9%:10次
2%至5%:4次
2%以下:2次
2008年10月出現過一次興登堡凶兆,當時雷曼兄弟倒閉,加上冰島出現金融危機,結果美股反覆下跌15%以上。
2010年8月12日也出現過興登堡凶兆,但2010年美國股市漲幅超過10%,由於美聯儲暗示可能會推出新一輪定量寬鬆政策,加上中國經濟確立了繼續強勁增長的勢頭,美國股市找到了上漲的動力。此後,受減稅政策延期等因素的刺激,三大指數12月後不斷創出新高。
評價
賓夕法尼亞大學(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沃頓商學院(Wharton School of Business)金融學教授西格爾(Jeremy Siegel)說,人們是在病急亂投醫,一直在找某個“百曉生”似的人物。
線上量化分析公司Fusion IQ首席執行長瑞索茲(Barry Ritholtz)說,興登堡凶兆是一種不考慮因果關係的後顧性指標。
麥克萊震盪指標(McClellan Oscillator)是一種技術分析工具,由Sherman和Marilyn McClellan在1970年代開發。該指標用於衡量市場廣度,即市場參與者的參與程度,透過比較創出新高和新低的股票數量來反映市場的總體趨勢和潛在的轉折點。
麥克萊震盪指標的計算方法如下:
1. **計算淨新高數**:首先,需要確定在特定時間週期內(通常是19個交易日)創出52周新高的股票數量,然後減去創出52周新低的股票數量。這個差值被稱為淨新高數。
2. **計算平滑淨新高數**:接著,將淨新高數進行指數移動平均(EMA),通常使用19天的週期。這個平滑過程有助於減少短期波動,使指標更加穩定。
3. **計算麥克萊倫震盪指標**:最後,計算平滑淨新高數與其自身的19天指數移動平均(EMA)之間的差值。這個差值即為麥克萊倫震盪指標的值。
具體的計算公式如下:
\[ \text{McClellan Oscillator} = \text{EMA}(\text{Net Advancing Issues}, 19) – \text{EMA}(\text{Net Advancing Issues}, 39) \]
其中:
– \(\text{Net Advancing Issues}\) 是淨新高數。
– \(EMA(\text{Net Advancing Issues}, 19)\) 是19天的指數移動平均。
– \(EMA(\text{Net Advancing Issues}, 39)\) 是39天的指數移動平均。
麥克萊倫震盪指標的值可以是正的也可以是負的。正值通常表示市場有上漲趨勢,而負值可能表明市場有下跌趨勢。然而,重要的是要注意,麥克萊倫震盪指標本身並不預測價格的漲跌,而是反映市場參與者的情緒和市場廣度。投資者通常會結合其他技術指標和基本面分析來做出更全面的投資決策。
轉自蜜棗投研 作者 蜜棗投研
本文由「華爾街俱樂部」推薦,敬請關注公眾號: wallstreetclub
宣告: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構成投資意見,並不代表本平臺立場。文中的論述和觀點,敬請讀者注意判斷。
版權宣告:「華爾街俱樂部」除釋出原創市場投研報告外,亦致力於優秀財經文章的交流分享。部分文章、圖片和資料來自網路,版權歸原創。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絡。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新增WSCHELP微信聯絡刪除。謝謝授權使用!
關於我們

華爾街俱樂部凝聚華爾街投行的高階資源,為中國民營企業“走出去”提供全方位的顧問服務,包括企業赴美上市、戰略投資、併購、私募路演和投資者關係等。在投資理念和技術方面提供華爾街投行專家實戰培訓,為您進入華爾街鋪設成功之路。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