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鳳凰網財經
作者|王迪
6月26日,夏季達沃斯論壇在大連舉行。在論壇現場,北京大學博雅特聘教授、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南南學院執行院長姚洋針對歐盟加徵關稅、車企全球化競爭力、出海、產業鏈轉移、排位賽等問題,回應了鳳凰網財經的採訪。
姚洋指出,如果將來是電動化趨勢,中國肯定在全球汽車市場占主導地位,因為中國的優勢太明顯。“中國汽車成本在30-50%,優勢一時半會不會消失,而且只會增強。”
在姚洋看來,未來車企或會“卷”自動駕駛。在華為的帶動下,預計中國未來幾年自動駕駛會實現井噴式的增長。
以下為鳳凰網財經與姚洋的對話實錄:
鳳凰網財經:您之前提到歐盟加徵關稅對中國車企的影響幾乎是零。您覺得中國車企應該如何提升全球化競爭力?
姚洋:中國已經在EV(電動汽車)領域領先了,而且領先世界不是一星半點。中國汽車成本優勢在30-50%,我們有足夠的底氣。中國在EV領域優勢太明顯了,一時半會不會消失,而且只會增強。
現在EV已經過了第一階段,即電動化階段。第二個階段變成smart cars(智慧汽車)。因為華為的加入,我估計我們又要開始“卷”自動駕駛。今年好多地方自動駕駛可以上路了。在華為的帶動下,我預計中國未來幾年自動駕駛會實現井噴式的增長。
鳳凰網財經:有專家稱,自動駕駛會在2030年大規模實現,您覺得什麼時間可以達到完善?
姚洋:因為它有好幾級,對吧?現在我們是L2(部分自動化,駕駛者仍需專心於路況 ),L3是下一個目標,自動駕駛L3的級別就是手可以離開方向盤,然後再往上走。
鳳凰網財經:汽車自動駕駛其實也是雙刃劍,很多新能源汽車也出現了相關事故。近日,韓國一電池廠也發生火災,您覺得如何避免技術帶來的此種負面情況?
姚洋:汽車發展早期時,火災也一大堆,這需要慢慢來。
鳳凰網財經:在企業出海層面,您如何看待中國電動汽車產業鏈轉移?
姚洋:出海對於中國車企是非常理性的行為。EV主攻市場還是在歐洲,因為歐洲提倡減排。當然,南美也很重要。中國產業鏈轉移是全世界的。
鳳凰網財經:您怎麼看待中國車企在國際上的排位賽競爭?
姚洋:如果我們的判斷是將來為電動化趨勢,中國肯定是完全主導的,這一點辦法都沒有,中國的優勢太明顯了。
鳳凰網財經:全球前十位,中國車企將會排到几席?
姚洋:我覺得很難說。現在除了特斯拉之外,(領先的)全是中國車企。

👇【 熱門影片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