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號:靈魂有香氣的女子(ID:lixiaoyilhyxqdnz)
萬萬沒想到,連志玲姐姐都50歲了。別說,她還真的是1974年生人。
志玲姐姐的生日感言,也說太快了,不知不覺,人生就迎來了曾經用想象都感到很遙遠的數字。

尤其是她曬出和3歲兒子的親子寫真,還有“村裡沒通網”的網友大呼意外:只知道她結了婚,什麼時候生的娃?
但這親子照,讓大家賞心悅目的同時,也令人有點認知紊亂:誰能把這樣的志玲姐姐,和五十歲而知天命的意思聯絡到一起啊。
她穿小白T小白裙小白鞋的樣子依然清新,她眼裡有光,嘟嘟嘴扮可愛,梳著少女髮髻,毫不違和,毫不油膩。

雖然這看似很不科學,但想從她臉上找到科技和狠活,也是白費勁。
今年透過《披哥》賺到很多好感的志玲姐夫,帶著妻兒一起放天燈的場面,也主打一個小美好小確幸。

“你的幸福就是我的幸福,你的喜悅就是我的喜悅,你的笑容就是我的笑容。”
詞彙量有限,簡簡單單說了人話。
很多人看披哥的時候,就發現身高184、身材魁梧的志玲姐夫,長得像個黑道大哥,實際上是個溫柔多愁善感的小哭包呢。
曾經傳得有鼻子有眼的家暴風雲,也不澄自清。大家反過來開始誇志玲姐姐有眼光,吃得好。
至於志玲姐夫,網友說他就像蠟筆小新裡的幼兒園園長,看起來很黑社會,其實很溫柔。

志玲姐姐當然是天生麗質,女明星養尊處優財富自由,老得比普通人慢一點,好像也是理所當然的事。
但也不全是。昨天發生了一件很遺憾的事,中山美惠去世了。
說她是一代人的青春,絕不為過。看過《情書》的都知道,藤井樹是無數人心目中最美的初戀,《情書》也是很多人每年冬天必刷的一部電影。

當然,也有很多觀眾知道她是因為那部《賢者之愛》;

最讓人難以接受的是,中山美惠才54歲。但兩個月前,她上綜藝時,還被吐槽了。
原因很簡單,觀眾嫌她變得老氣又俗氣。金棕髮色,豹紋連衣裙,大圓圈耳環,放在生活中,這是一個狀態保持的還不錯的中年女性樣子。

但是網友卻無法接受,嘲笑她像是大阪哪家小吃店的老闆娘,因為太喜歡從前的她,甚至不想看到她現在老後毫無魅力的樣子。
中山美惠後來回應,“我打算坦然接受自己(變老這件事),網友們都說我‘老了’,那我想著就乾脆站出來全面展示一下我自己吧。”
從小缺愛寄人籬下,為家庭放棄事業但婚姻失敗,感情失意屢屢遇人不淑,一直襬脫不掉吸渣體質,今年開始重新振奮搞事業,誰知道卻這麼突然離開了。
以前說相由心生,多半都是指一個人的品性善惡。現在越來越發現,人心裡的每一次擰巴,疼痛,內耗,每一個想不開的結,過不去的坎,都會一分不少的反映在臉上。
女明星全員“凍齡”的當下,大家只在乎中山美惠老得太快讓粉絲失望,卻沒人關心她經歷過的那些風霜。

其實人到最後,活得都是一個“精神”狀態。那些老得慢的人,要麼精神不受力,要麼精神富足。
首先,“精神不受力”這個概念,最早是渡邊淳一在《鈍感力》這本書裡提到的。
書裡舉了個例子,他曾經工作的醫院有一位老教授,這位教授醫術高明但脾氣暴躁,他有兩個助手。助手A每次受到教授訓斥就會悶悶不樂、愁眉苦臉;而助手B每次捱罵則左耳進右耳出、嬉皮笑臉。
最終,助手A因為心理壓力過大而辭職,而助手B則在高壓下逐漸走到了行業頂尖。渡邊淳一就把助手B的心態稱為“精神不受力”,指一個人在精神上能夠保持一種輕鬆自在的狀態,不受外界負面因素的干擾和影響。
後來餘華老師在一次訪談中,被問到一個人一輩子命好的秘訣時,也說到了“精神不受力”。
說白了,就是任何人對你做的事、說的話,你都不太會難受,這樣的人才能心無旁騖地生活與工作,也更容易從身邊汲取力量、保持好心情,活得自在。
而那些精神上容易受力的人,則總是陷入心理內耗,日子過得一團糟。

掙錢多少可能拼的是認知,但活著拼的真是心態。而且這心態,完全不是需要跟別人比來的,全靠自己“修煉”。
最近看到一個有趣的說法,就是為什麼科學家大都長壽?
一位叫“人生就是修行”的知乎博主,舉例說,17世紀初-19世紀末的將近300年裡,科學家幾乎都是男性。當時的科學家,超過70歲的比比皆是,比當時男性不到40歲的平均壽命高出了太多。
比如說78歲的伽利略、84歲的牛頓、90歲的列文虎克、76歲的尤拉、84歲的富蘭克林、80多歲的伯努利父子、76歲的拉格朗日、78歲的拉普拉斯、78歲的高斯、76歲的法拉第、78歲的道爾頓、83歲的開爾文、71歲的焦耳、73歲的巴斯德、73歲的達爾文、77歲的萊爾、82歲的魏爾斯特拉斯、84歲的斯托克斯、82歲的維勒、85歲的海克爾,更有103歲的法國化學家謝弗勒爾。
因為絕大多數科學家,物質財富充足、精神生活豐盈;並且科學家們普遍情緒穩定、遇事冷靜、脾氣剋制、內心強大、生活規律健康。
我們現在就算沒有大富大貴,回想一下,和20年前,40年前的物質水平和經濟條件也有了天壤之別,多半是差在了精神上。
其次,精神富足這一點,在志玲姐姐身上多少也能看到。
她的身份認證,除了女演員,還寫著中國扶貧基金會志玲姐姐之家築巢專案專案發起人,好奇去搜了搜,發現她真的人美心善,默默做了很多公益事。



小某書上,中年少女們精神寄託的帖子下,動輒就有1w多個分享:練毛筆字的,自己畫檯曆的,手工做毛絨公仔的,寫了十幾年日記的,一週打三次羽毛球的,玩滑板的,愛考證的,打毛線的,養貓狗的……

只是看到她們的分享,就能想象這些中年女孩的眼裡有光,整個人散發著元氣和活力。
快樂的人,永遠不老。所以啊,以前叫油鹽不進,現在叫核心穩定,精神不受力;以前叫不務正業,現在叫精神富足,生活豐盈。那就,希望我們都做一個油鹽不進,不務正業的人吧~
對啦,你有什麼快樂的精神寄託和興趣愛好嗎?評論區聊聊。

每天會分享INS新資訊
長按新增訂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