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溫哥華港灣
(微信ID:bcbaynews)
就在Sechelt東北24公里處發生4.7級地震僅10天后,
週一(3月3日)清晨,B.C.省部分居民在地震中被震醒,這是B.C.近期一系列震動中的最新一次。
美國地震測量局的地圖顯示,震源位於華盛頓州城市貝靈鹹(Bellingham)與B.C.省首府維多利亞之間的海域。

加拿大地震局最初報告稱,地震震級為4.8級,隨後調整為4.1級。震中位於維多利亞東北約44公里、溫哥華東南約75公里處。
美國地質調查局將震級定為4.5級。

跟上月21日發生於Sechelt的地震與大溫的距離差不多,但這次是在大溫地區以南。
此次地震不會對B.C.沿海地區構成海嘯威脅。溫哥華和維多利亞周邊地區有“輕微震感”,目前尚無損壞報告。
“從床上跳起來”
地震發生後不足5分鐘,很多未熟睡的居民已在社交媒體上分享經驗。
維多利亞居民貝利·博什曼(Bailey Beauchemin)表示,地震發生在凌晨5點左右,當時她被驚醒,甚至“直接從床上跳了起來”。
維多利亞作家讓·佩特考(Jean Paetkau)在X平臺發文稱,這是她在當地經歷過的最強地震。
她說,“我直接跳進了床和書架之間的空間,手還在發抖。現在正和孩子們一起坐在樓上堅固的木桌旁。”

在列治文、溫哥華、北溫、高貴林港和素裡等,都有人表示感到地震。
據列治文的華人居民稱,感到房屋有明顯搖動,有數下搖動由弱而強,然後由強而弱,維持約5至10秒。感覺較上月那次地震的時間更長,但最強一次搖動則不如上次猛烈。
溫哥華市議員彼得·邁茲納(Peter Meiszner)在X平臺上發文稱,地震導致他位於市中心的公寓大樓發生震動。

在維多利亞附近的科爾伍德(Colwood),羅恩·斯彭斯(Ron Spence)表示,他和妻子在感受到地震前就聽到了震動的聲音。“地震到達我們房子前約四分之一到半秒時,我和妻子就聽見了聲音。”
“持續時間大約半秒到一秒,整棟房子都在震動,窗戶上的防風百葉也在作響。我們沒有收到任何警報,至今手機上也沒有任何通知。我不得不去社交媒體上確認是否真的發生了地震。”
在北溫(North Vancouver),菲爾·塔平(Phil Tapping)表示,他和妻子也是被震醒的。
“我們感到床在搖晃,寶寶監視器也被震動觸發。雖然時間很短,但我們立刻知道是地震。”

來自切梅納斯(Chemainus)的阿什利·彭納(Ashley Penner)表示,這次地震讓她感覺“好像有人在房子裡跺腳,但隨後我的床也開始晃動。我沒有收到任何警報。”
住在南素裡的馬丁·塞爾(Martin Cyr)原以為震動是火車經過所致。
“今天早上5點02分,我的房子在晃動和震響。我以為是火車經過,因為我的手機上既沒有地震警報,也沒有海嘯預警。持續時間很短,也沒有造成損壞。”

在克里斯戴爾(Kerrisdale),約翰·西蒙斯(John Simmons)住在一棟六層混凝土建築裡。他床頭上方的畫框被震得拍打牆壁,他說,“感覺就像有什麼東西猛地跳到了床上一樣。這次沒有收到緊急警報,但上次地震時我卻收到了。”
截至上午8點30分,加拿大已有超過4200人報告稱感受到了震動。
美國地質調查局表示有超過4800人報告有震感。

如果你也被這次地震震醒,請與我們分享你的經歷!
另外,你是否收到了手機上的緊急通知?
大地震警鐘
加拿大自然資源部地震學家約翰·卡西迪表示,他今早感受到了地震。“這真是讓人大吃一驚。”
他說,過去兩週維多利亞共發生了四次地震,但這些活動並不異常,因為該地區每天都會發生地震。
不少大溫居民表示感到驚慌,擔心小地震發生得如此頻繁,預示大地震會來臨。

也有人認為,小型地震可釋放地殼能量,反而有助減少發生大地震的機會。
加拿大地質調查局(Geological Survey of Canada)警告稱,未來50年內發生破壞性地震的可能性高達五分之一。

根據溫哥華市政府的估算,如果一場7.2級地震襲擊喬治亞海峽(Strait of Georgia),溫哥華將有1.3萬棟建築受到中等以上程度的損壞,其中6000棟可能倒塌或需拆除。
超過一半的市民可能無家可歸,預計超過4500人受傷,其中1300人可能重傷甚至死亡。
據溫哥華市政府稱,預計受地震衝擊最嚴重的社群包括:
-
West End
-
Downtown
-
Downtown Eastside
-
Strathcona
-
Fairview
-
Mount Pleasant
-
Marpole
這些地區擁有大量老舊磚結構、混凝土和木質建築,其中,中高層公寓最為常見,抗震能力相對較弱。
大溫居民長期為大地震感到恐慌,溫哥華市應急管理局(Vancouver Emergency Management Agency)建議大家逐步提升自身的防震能力。

首先應與家人和朋友討論地震風險,然後逐步採取一些小措施,如:
-
準備應急包
-
練習緊急避險技巧
-
加固家中易倒塌物品
應急包物品建議:

“最重要的是,邁出第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