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家電影局公佈的資料顯示,2024年,中國電影總票房突破425億,而2025年僅前兩個月,票房就突破了200億(含預售)!
影視產業對國際化人才的需求持續升溫,而英國電影教育也在“創意產業融合”與“獨立電影製作”領域表現突出,成為了全球學子的熱門選擇。
那麼如果想要去英國讀電影專業,應該如何提早規劃、合理擇校呢?
一般來說,出國學電影都是首先推薦美國的,畢竟美國在電影產業方面的集聚性是全球任何一個國家和地區都無法與之匹敵的。
然而美國留學並不適合所有人,無論是學費、治安、學制等,都未必能滿足普通工薪家庭孩子的“電影夢”。
而在電影領域僅次於美國的英國,正在成為了大多數人的選擇。
首先,英國的電影產業發達且歷史悠久,其電影相關專業在國際上享有盛譽。
英國的大學也都提供有多種多樣的電影專業,涵蓋了從電影製作到電影研究的各個方面。
這些不同的分支專業方向也都十分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意能力和技術實踐能力,這使得畢業生能夠勝任多種崗位,如導演、編劇、製片人、攝影師等。
其次,英國的電影課程設定十分靈活,為學生興趣留出了足夠的發展空間。
學生可以有機會參與實際的電影專案,從愛丁堡的紀錄片傳統到金史密斯學院的實驗電影探索,學生可自由選擇敘事、實驗或商業方向,從劇本開發到拍攝和後期製作,積累寶貴的實踐經驗。
同時,英國高校普遍注重國際化教育,與世界各地高校建立了合作關係,使得來自不同國家和文化背景的學生能夠在一起交流思想,強調跨文化背景下的多元化人才培養。
無論是本科還是碩士,英國電影專業每年的學費大概在人民幣25-30萬左右,雖然談不上便宜,但和美國相比,還是在大多數工薪家庭可以承擔的區間。
另外,英國絕大多數電影碩士依然是一年學制,相比美國還是能省下一大筆預算。
提到英國的高等藝術教育,永遠無法繞開倫敦藝術大學 (UAL)。
這所大學由曾經6所位於倫敦地區的著名藝術學院合併而成,其中電影專業主要集中在其下設的LCC傳媒學院。
電影實踐專業為同學們提供了一個全面而深入的電影製作學習平臺,注重實踐操作與理論知識的結合,培養學生成為電影行業的專業人才。
其課程主要包括:電影學導論、電影風格美學、短篇敘事電影、電影創意產業等。
學生將有機會參與實際的電影專案,從劇本開發到拍攝和後期製作,培養在團隊中的協作能力和領導能力,瞭解如何在團隊中發揮自己的作用,共同完成電影作品。
此外,課程還提供了與行業緊密聯絡的機會,如BBC、華納兄弟、Netflix等,都是專業同學畢業後的主要去向之一。
BA Film and Screen Studies
電影與熒幕研究專業專注於將電影發展史與批判分析和實際應用技能相結合,注重數字創新對電影產業的影響。
學生會將研究電影作為一種藝術形式的發展歷程,從而深入理解電影和螢幕媒體的文化和政治意義。
當然,在研究之外,課程也強調實踐操作,學生將學習如何策劃和推廣電影活動,為電影節和畫廊策劃展覽,以及撰寫引人入勝的電影評論和分析文章。
因此,畢業生的就業方向也不僅限於電影製作的各個環節,還可以向電影策展人、節目策劃、電影評論家等方向發展,透過跨文化交流的能力提升就業競爭力。
電影電視專業注重實踐與當代理論的結合,使學生能夠掌握電影和電視製作的各個方面,從創意構思到最終交付,最終塑造21世紀觀眾喜聞樂見的銀幕故事。
課程方面,包括:銀幕敘事、影音與故事、紀錄片、熒幕戲劇、劇本黃作、TV製作工作室等課程,都能幫助學生更好地參透主流電視節目的型別、形式和格式,積累寶貴的實踐經驗。
此外,課程還提供了與行業緊密聯絡的機會,學生將有機會參與實際的電影和電視專案,透過實習和工作坊,瞭解電影電視行業的運作模式,拓展職業網路。
以上三個本科專業的申請要求大同小異,除了
個人陳述、數字作品集、6.0的雅思成績
之外,
一般還需要提交A-level成績,而且傾向學科為 Art&Design。
可是 A-level Art&Design 下設6大方向,該如何選擇?怎樣備考才能拿高分呢?
電影碩士課程為15個月學制,共45周課程。雖然學制比美國短不少,但學習任務十分繁忙:
第一學期,學生需要透過講座和研討會來研究特定學科領域和電影製作流程,並開始構思個人作品集,同時透過製作短劇本為期末30分鐘左右的專案蒐集素材;
第二學期,仍需參加更多的講座和研討會,同時與其他課程的同學合作特定的專案,如慈善組織宣傳片等;
第三和第四學期,同學要開始擔任電影製作過程中的不同角色,增強對製作環節的理解,同時完成畢業主設計。
與本科相比,倫藝-LCC的電影碩士課程重心明顯更傾向於對某個專業領域的深入研究,以及對整體電影製作流程的把控,找到適合自己的職業規劃。
因此在招生時,校方也更加希望看到申請者的作品集中可以有以上這些要素的體現。
文藍藝術25季學員Y同學,也剛剛拿到了倫藝-LCC的電影碩士專業offer!
首先,Y同學作品集中的一個專案是名叫《Echoes》,是一個時長3:40的影片。
這個作品中,Y同學提到了在創作作品之前經歷的一段無法面對現實的時期,後來創作者重讀了童年最喜歡的小說《古墓麗影》(Tomb Raiders),驚訝地發現小說的情節與自己的經歷驚人地相似。
這些巧合促使創作者決定觀看這部電影,以實現許多願望,並透過影像表達對童年、苦難和困境的理解。
作品封面的背景是一個沙地上的剪影,一個小孩手持鏟子,似乎在挖掘或探索,這可能象徵著創作者對童年記憶的挖掘和探索。整體色調溫暖,給人一種懷舊和反思的感覺。
在作品的創作過程中,Y同學在構圖、劇本、皮影戲、描述性文字等方面都儘可能全面地對主要角色的性格、行為作出了詳細的註解。
特別是由於其運用到了皮影戲的元素,並和現代劇本的創作手法相結合,試圖講述了一個關於孤獨、迷茫、尋找方向的故事,帶給考官耳目一新的感覺。
另一個專案的主題為《NEON LIGHT》,是一本小說與裝幀設計,講述了被診斷為雙相情感障礙的人物和事件的思考。
該專案的故事圍繞女主角步入中年的回憶展開,她回顧了年輕時與最親密的三位朋友相識、相知和分離的過程。
在中年時期,她逐漸學會了面對分離帶來的痛苦,並理解到無需過分執著和糾纏於生死。就像夜店中靜靜閃耀的彩色霓虹燈,只是靜靜地發光,無需被賦予額外的意義。
整個作品圖片採用了黑白色調,給人一種現代和簡約的感覺。同時,封面上的霓虹燈圖案和城市夜景照片為作品增添了一些色彩和活力。
此專案展示了一本小說及其裝幀設計的創作過程和最終成果。
透過文字和視覺元素的結合,作者傳達了小說的主題和情感,同時也展示了他們在設計過程中的思考和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