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驗最佳化類需求,如何推進落地?

在產品設計與開發過程中,體驗最佳化類需求常常因為缺乏緊迫性而被忽視,尤其是在B端和G端產品中。本文為設計師們提供了一套實用的方法論,幫助他們推動體驗最佳化需求的落地,供大家參考。
———— / BEGIN / ————
相比起功能性迭代,體驗最佳化類的需求往往更難以被重視,在B端或G端產品尤甚。這種現象也讓很多設計師覺得工作價值感不高,容易淪為純執行類角色,逐漸被專案邊緣化。
那如何推進體驗最佳化類的需求落地,讓體驗最佳化類的需求得到更多重視呢?

第一步:先確保必要性

什麼是必要性?
必要性,是指這個體驗最佳化需求要解決的問題是真實存在的。
也就是說,在第一步,我們要回答2個問題:你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這個問題是不是真實存在?
我們每提出一條需求,都會對應一個預期結果,也就是這條需求落地後的收益,體驗最佳化的需求也不例外。
而之所以有預期收益,是因為現有的產品存在某些可以改進的具體問題。比如某個具體操作的效率不高步驟過長,互動方式過於複雜很難記憶,某個介面的佈局太散很難快速查閱資訊等。
當有了這個明確要解決的具體問題,接下來,我們就要論證這個問題是不是真實存在,即它有沒有必要被解決。
什麼叫真實存在?
舉個例子。
比如我們說某個表單資訊過於冗餘,我們希望透過最佳化表單的欄位、排版和顏色來解決資訊冗餘,對應的最佳化需求可能是減少2個不必要的欄位、某個狀態欄位的內容使用顏色區分明顯的標籤來表示。
那麼,我們首先要論證“表單資訊過於冗餘”的問題是否真實存在。
你可能會覺得奇怪,這還要論證、不一眼就能看出嗎?
但事實上,“表單資訊過於冗餘“只是一個主觀結論。
許多體驗需求很難被重視從而真正的得到落地實現,就是因為它要解決的問題可能只是一個沒有達成共識的主觀結論。
很多時候,我們以設計師的角度來看,一個產品可能存在非常多的問題,但對於其他人來說卻並不是問題,甚至感覺不出來。
如果要讓它成為一個有必要去解決的問題,你首先需要讓這個問題真實成立,而不僅僅是你主觀觀點。
基於這個例子,常見的方法是:多蒐集幾個人的觀點,看看是不是別人也認為“表單資訊過於冗餘”,從而論證這個結論不是你的片面認知。
如果沒有精力去做更專業的使用者調研,就儘量去搜集關鍵人的觀點。
對比其他競品,看看其他產品是不是否做到了你認為的“不冗餘”,從而論證你這條結論的判斷標準是行業通識,而不是依據你的個人喜好。
直接拿出新的解決方案,透過新舊對比論證目前的表單資訊比起你的解決方式過於冗餘。 
值得注意的是,在這個例子中很可能產生的邏輯錯誤是:論證的不是“表單資訊過於冗餘”的問題,而是“表單資訊可以更加清晰”的主張,需要配合其他資訊說明這條需求有必要性的。
當這條體驗最佳化需求被證實是必要的,確實在解決某個實際存在的問題後,要推進落地,還要解決它的優先順序問題。
因為有必要去解決,不一定代表它需要被立刻去解決。很多低優先順序的需求可能放個1、2年也不一定被解決掉,所以,當我們要推進一條體驗需求落地,還要爭取儘可能提高它的優先順序。

第二步:找準時機

什麼是時機?
是指某一條具體需求在某個時候可能被設定為更高優先順序的機率。
優先順序是需求重要和緊急程度的分級,優先順序高的需求必然會被優先落地實現。但即使是同一套產品,優先順序的判斷標準和權重也是在變化中的,尤其是在如今的社會環境裡。
一般來說,體驗需求的優先順序可以從三個維度來考慮:
1)產品價值維度
與產品當前迭代的核心方向越契合,優先順序越高。比如某個功能是產品的核心競爭力,那麼與這個功能有關的體驗最佳化需求,就會得到更多重視。
2)體驗提升維度
體驗提升維度又分深度和廣度來判讀在深度上,可用性的體驗最佳化>易用性的體驗最佳化>情感性的體驗最佳化。在廣度上,要看這個體驗最佳化的受益範圍。
比如一個通用頁面的體驗最佳化,一定大於某個特殊頁面的體驗最佳化,因為只要改一個地方,受益的介面體驗更多;又比如一個更多使用者受益的體驗需求,一定比只有少量使用者會受益的體驗需求更重要。
3)技術實現維度
技術實現維度也分兩個方面,本身實現難度和穩定性風險。本身的實現難度是這個需求本身的實現難度。
這個實現難度應該基於實際資源配置來確認,例如有的公司在某塊技術上實力較弱甚至缺失,那麼即使對業界來說實現難度低,評估下來也不一定實現難度低。
穩定性風險是對現有系統的影響程度。
如果一個功能迭代需要修改現有系統的底層程式碼,可能會導致整個系統的不穩定,甚至影響其他功能的正常執行,那麼這種迭代的優先順序需要謹慎確定;若迭代是在現有系統基礎上進行的獨立功能模組開發,對現有系統影響較小,可根據其他維度綜合評估優先順序。
在不同的公司、不同的時間段裡,這些評估維度的權重是不同的。
例如同樣易用性提升的需求,在一個產品已經滿足了基本的可用性要求時會更容易去推進落地;再例如,當前很多公司在做產品智慧化,那麼與智慧互動相關的最佳化,以及優化了後會顯得更智慧的體驗需求就更容易在這種大方向下去推進落地。
···
隨著AI化的程序,純執行類工作的門檻必然會越來越低,設計師能否從專業的角度幫助產品進行最佳化顯得更為重要。
在確認必要性時,需要透過多方論證問題的真實存在性,避免陷入主觀臆斷。
在把握時機方面,則需從產品價值、體驗提升和技術實現三個維度來評估優先順序。
只有在合適的時機推進合理的需求,才能真正實現體驗最佳化的價值。
———— / E N D / ————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林間有影落,作者:林影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