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丁克夫妻現狀曝光,令無數網友唏噓,如今他們後悔了嗎?

文 | 有書小熱 · 主播 | 應猶
“丁克”一個極具爭議與矛盾的名詞,從開始流傳至今,無論何時都充滿熱議。
上個世界八十年代,丁克的概念開始在我國流行,第一批選擇丁克的夫妻現在也已開始步入知天命的年紀。
而就在前幾天,一則“第一批丁克開始操心養老”的話題衝上熱搜,再一次引發熱議。
有人評價,在生活節奏不斷加快,生活壓力接踵而來的今天,丁克依然是一種負責任的生活態度。
也有人認為,這是隻顧眼前不顧未來的選擇,老年時定會為年輕時的衝動買單。
古語有云: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即便是在老一輩“養兒防老”的傳統觀念下,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絲毫不畏懼與傳統價值觀的抗爭,毅然決然的選擇了丁克。
據統計,我國選擇丁克的家庭數量也早已突破60萬。
現如今,已經四十多年過去,當初第一批選擇丁克的家庭,如何規劃未來的養老問題成為他們不得不面對的現實。
那麼當初的他們為什麼要選擇丁克,而現在的他們後悔當初的選擇嗎?
“不是我選擇了丁克,而是丁克選擇了我”
趙女士和李先生是60後姐弟戀,如今趙女士奔“七”,先生也步入了六十大關。
他們二位也算是中國第一批丁克族。
李先生因為在外經營一家小公司,所以夫妻二人常年分居兩地,即便如此,他們夫妻之間仍舊非常恩愛。
談及自己當初為什麼會選擇丁克族,趙女士的臉上流出意思黯淡與無奈。
“我們並不是一結婚就決定好要做丁克族的”趙女士說到。
起初我們也認為很贊同家裡長輩的意見,認為有一個孩子這個家庭才能夠算的上美滿。
況且我們家庭條件也不錯,撫養一個孩子不算是負擔。
只是我和我先生當時都比較年輕,就想著為何不趁著年輕時候多瀟灑兩年再要孩子呢。
於是就開始享受屬於我們夫妻的二人世界,這種狀態差不多持續了四五年的時間。
因為在那個時候選擇丁克的畢竟是極少數,所以身邊家人催促的也更是緊迫些。
可能也是因為年齡漸長,我家先生也表達出了想要一個孩子的想法。
經過我們夫妻二人商定後,我們決定不再丁克。
可當準備備孕去醫院體檢時,體檢結果卻把我們打落了谷底。
我因為年齡再加上一些婦科疾病的原因,可能不具備生育的條件。
就算是要冒險嘗試,也比一定能夠成功。
即便是心中非常不甘,但這樣的結果讓我們不得不再次迴歸丁克。
而這一次不是我們選擇了丁克,而是丁克選擇了我們。
前不久,上海初代丁克阿姨的一段影片在網上引發了大家的熱議。
阿姨在33歲時與比自己大五歲的丈夫結婚,如今也已40年了。
雖然也已是73歲的高齡,但是絲毫看不出阿姨臉上屬於這個年紀的痕跡。
而他們夫妻二人之所以選擇丁克,首先是因為他們本來就不太喜歡孩子;
其次是因為他們算是晚婚,不僅自己年齡大了,父母也沒有了精力和條件幫忙照看孩子。
既然沒有能力承擔責任,也許丁克就是最好的選擇。
年輕時選擇丁克,如同選擇一片寧靜的湖水,沒有育兒的喧囂,只有二人世界的甜蜜與自由。
當人到中年,看著身邊人享受著兒孫繞膝的天倫之樂,對親情的期盼就會一點點的侵蝕內心。
丁克的痛,只有丁克自己懂
最近熱播劇《墨雨雲間》上線一週就登頂多個榜單,被觀眾評價為近期“最解壓”的神劇,可謂賺足了眼球。
劇中,演員劉雪華飾演的姜家老夫人一角,更是為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64歲的劉雪華,更是因為她精湛的演技,和她塑造過的眾多經典形象,掀起了大家的回憶。
可少有人知道的是,現實生活中的她遠不像熒幕中的那般歡樂。
熒幕中她兒女成群,歡聲笑語,現實中,她卻孤零零的獨自生活。
年輕時的劉雪華曾有過四段情感經歷,可每一段經歷都十分的坎坷曲折,對她造成了不少傷害。
更甚至因為背叛而不幸流產,因搶救時摘除了子宮,一輩子失去了做母親的機會。
從此她便選擇了丁克生活,並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淡出了熒幕。
前半生的遇人不淑讓劉雪華被籠罩在黑暗之中,直到鄧玉坤的出現讓才劉雪華看到了新的生活的希望。
鄧玉坤不在乎她的過去,也不介意她是否能生育,也尊重她丁克的選擇。
可是命運似乎不想讓這位“淚眼皇后”停止流淚——鄧玉坤意外高空墜樓,不幸逝世。
至此,她不得不孤獨的面對往後生活。
現在的她獨居在上海的豪宅中,因為害怕孤單24小時都開著電視。
她就像是一個空巢老人一樣,除卻電視機傳來的喧鬧,房間裡死寂沉沉。
劉雪華也害怕孤獨,但是她也不得不面對孤獨,她曾坦言:
“最害怕的就是自己摔倒了,結果旁邊一個人都沒有,沒人知道她出了啥事兒。”
年齡越大,越容易讓人感覺到情感上的孤獨感,尤其是在失去父母之後,突如其來的斷層感會讓人更為難以接受。
丁克就像是一個慢性病症,起初它的影響總會因為一時的陪伴而被忽視;
但是隨著時間的消逝,即使想要選擇性的忽略,可它帶來的痛苦就擺在那裡,想躲也躲不掉。
丁克就是一場輪盤賭
“結婚五年,丁克的心動搖了。”
網友@雪碧在面對記者採訪的時候多次說到這句話。
雪碧是80後,從結婚前就和丈夫提前約定好要做丁克族,或者晚幾年再考慮生子的問題。
對此她的丈夫也並無異議,兩人趁年輕少了孩子的牽絆,多去享受二人生活,去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從此他們將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事業和彼此的愛好中。
起初他們確實過得瀟灑自在,遊歷世界,品嚐各種美食,享受著無拘無束的生活。
網友的父母也表示,自己並不支援也不反對,是好是壞他們自己心裡有數。
而雪碧母親一次意外的住院,一些問題逐漸浮現,徹底改變了這對夫妻的想法。
自己作為子女始終陪伴在母親的病床邊,當自己有一天也躺在病床上時,又有誰去照顧自己呢?
尤其是看到自己身邊的好友們,每天帶著孩子享受天倫之樂,而自己日漸平淡的夫妻生活更是讓他們不斷動搖。
此時的他們意識到,自己生活的確是有一片空白需要被填補,而真正能夠填補他的不是旅遊、不是聚會、而是孩子……
之後,丈夫又遭遇了失業的挫折,他突然感到無比的孤獨和迷茫。
沒有孩子作為精神寄託,他覺得自己彷彿失去了生活的方向。
雪碧也開始變得多愁善感,當他們年老體弱時,可能會面臨無人照顧的困境。
他們開始反思自己當初的決定,如同輪盤賭上的指標,在轉了一圈後,不知道最終會停在何處。
曾經以為丁克能帶來永遠的自由和快樂,但現在卻發現,自由的背後也隱藏著深深的不安和恐懼。
有人曾就這樣評價丁克:
“丁克就是一場對未來的豪賭,賭的是愛人之間的信任情義,賭的是自己是否堅定,更賭複雜多變的人性。”
的確如此,有人在這場賭局中押下了重注,只是結局尚未揭曉;
也有人在中途想要臨時改變自己的賭注,而這一改變引發了一些列不可挽回的後果。
愛默生曾在《善待命運》中說過:
“好和壞都不是絕對的,有的時候是可以相互轉化的。
惟一正確的就是順從本性來生活,惟一錯誤的生活態度就是違背自己的意志生活。”
人生理念本就不是一成不變的,丁克是一種選擇、單身是一種選擇、結婚生子也是一種選擇。
每一個選擇背後皆有歡笑和淚水,都隱藏著不為人知的無奈。
漫漫人生就是一場體驗,無所謂好壞。
每一種選擇背後都有它的無奈和不圓滿,這是必然的,我們能做的,就是儘量別讓自己後悔。
你覺得丁克是一種選擇還是逃避?
為什麼越來越多人願意選擇丁克?
歡迎在底部留言,跟我們一起聊聊~
圖片來源網路,侵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