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範志輝
演唱會行業,入秋了。
歷經線下演唱會競賽式復甦的2023年,同質化競爭加劇、消費動力不足儼然成為今年的關鍵詞。一方面,近一年來消費者預期並不樂觀,整體消費市場陷入疲軟,演唱會這樣的高消費率先感受到寒意;另一方面,各路演唱會主辦蜂擁搶佔線下演出的視窗期,缺乏打磨內容的耐心,演唱會行業陷入有形式卻沒內容、有名氣但沒支撐的困境。
2024年,演唱會行業在經歷復甦後進入“內卷”時代,票房縮水、市場乏力。周深的演唱會卻逆勢而上,憑藉獨特的情感價值、強大的號召力,成為全年演出市場的最大亮點。那麼,周深是如何在演唱會市場寒冬中突圍而出,打造現象級演唱會的呢?

演出市場供過於求,
如何打造內容的高稀缺性?
演唱會市場的溫度並非驟降。
早在2023年,國內經濟分析師間就已達成共識,演唱會爆發式的增長不屬於完全常規的狀態,其消費主要來自於存量的集中釋放。進入2024年,演唱會消費會趨於冷靜和理性。
據道略音樂產業研究院公佈的資料,2024年上半年演出演唱會供給持續走高,共演出1182場。進入下半年,演唱會市場明顯供過於求,內容同質化嚴重,市場進入優勝劣汰加劇,越來越多的演唱會要麼開始卷“打折”,要麼未宣告原因的主動延期或者取消。消費端來看,觀眾的消費慾望逐漸降低,只願意為真正優質、有稀缺性和獨特體驗的演唱會買單。
毫無疑問,這也是周深9.29Hz巡迴演唱會能夠開啟市場的底層邏輯。無論是舞臺設計、曲目安排,還是現場氛圍的營造,周深都透過精心設計和情感共鳴,極大提升了觀眾的情緒價值與體驗感,打造出高稀缺性的內容體驗。

可以看到,整個巡演中的每一場,周深都會誠意滿滿地演唱近三個小時,並且在巡演歌單也有特別的巧思,由三大部分構成:巡演曲目+城市限定+新專輯《反深代詞》的新歌全球首舞臺,以此打造只此一回、別無分號的現場體驗。
比如北京鳥巢場,周深找來了國家隊的班底來保障頂級舞美的呈現,由金少剛領銜的音響團隊以及曾負責李寧騰空點燃火炬的威亞團隊,這兩個團隊均曾參與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
當《大魚》響起,在一片藍色海洋裡,20米長的大魚道具緩緩繞場飛行,如此匠心的設計被網友稱為“浪漫具像化”、“史詩級浪漫”,要知道此前連花車都有限制,音響數量也增加至鳥巢可承受的最高極限。同時,周深也選擇了長期未開放商用的《北京歡迎你》作為特別曲目,現場版本還在原有古箏、竹笛、嗩吶、大鼓等民樂器基礎上新加入了三絃,這場承載著國民記憶的歌曲,也帶領近12萬觀眾回到了北京奧運會的難忘時光。

如此眾多“獨一份”的配置,周深確實卷,也捲到了觀眾們的心坎裡。
在9.29Hz巡迴演唱會的每一場,周深基本都會帶來新專輯《反深代詞》中新歌的全球舞臺首演。在鳥巢場,周深獻上了新歌《請我不改》,家鄉貴陽場首唱了新歌《嗨》,南京場迎來首唱新歌《Wala li longla》,成都場則加演了新歌《記憶商店》,杭州場唱了新歌《縫合》與《空殼》,每一場都有獨一無二的限定感和體驗感。

周深在鳥巢演唱新歌《請我不改》
總結來看,選歌層面,周深的《大魚》《化身孤島的鯨》《光亮》等經典歌曲,可以儘可能滿足大眾的耳朵;新專輯《反深代詞》的新歌首唱,也符合廣大“生米(周深粉絲暱稱)”和專業歌迷的期待;而針對不同場次、不同城市的限定曲目,也給足了對本地歌迷的尊重和誠意。並且,每場都不同,每場都都進化,確實也帶來了新的消費轉化,持續引發市場對周深演唱會的高關注。
在內容上的不斷創新之外,此次巡迴演唱會的舞美也是業內頂級。在Vocal部分,有金少剛團隊全程保駕護航,且金少剛本人基本場場必到,讓周深的現場效果得到極致呈現;舞美設計則交由業界翹楚“必應創造”操刀,從中國傳統古風的宏大場景到賽博朋克未來的科技感再到細膩情感的溫柔呈現,都做到了高審美水準。
當然,除了注重音樂本身,周深演唱會也非常重視對觀眾情感的關懷與服務細節。例如個性化的伴手禮、場地氛圍的精心佈置、人性化的服務等,透過這種細緻入微的情感連結,讓觀眾感受到“被在乎”,從而大大提升了演唱會的吸引力與口碑。

如此高規格、高投入、高品質的演出內容,也讓周深演唱會收穫了叫好又叫座的高口碑。以剛剛結束的北京鳥巢場為例,成功斬獲#周深鳥巢上座率##周深大魚終於飛來了鳥巢##周深把音響加到鳥巢承重極限#等130+全網熱搜,微博單平臺話題閱讀量突破17億,從樂迷到行業都引發廣泛的討論。
簡單來說,從臺前到幕後,周深演唱會均是行業頂尖的水準,過億投入也不再是標籤,而是精耕的態度,融入到各個環節的細節裡。

“卷生卷死”之下,
內容創新與沉浸體驗是破局關鍵
步入今年下半年,演唱會市場迎來一波“打折潮”。
洞見研究院的資料觀察發現,今年1月到4月,演唱會市場只有極少的打折門票。5月到6月則能在正式開場前1天才有望將特價票收入囊中,而7月開始許多演唱會已經提前1周打折,折扣力度也隨之加大。如今許多9-10月舉辦的演唱會,早在一個月以前就開倉促銷,主辦方對於即將到來的小長假也喪失信心,並不認為會迎來門票購買的高潮。
在極致內卷之下,票務市場也成為當下演唱會水準的試金石。
以剛剛結束的9.29Hz北京場為例,兩天近12萬人的鳥巢場館也能做到一開二開三開,每開都秒售罄;在二級市場中,周深的演唱會門票也是妥妥的硬通貨,鳥巢單場近六萬張票,溢價近4、5倍,且在演出前二級市場售罄。此外,根據摩天輪的資料顯示,周深目前有重慶站、蘇州站兩場演唱會在售。其中,重慶場1699元的票檔已經的價格已經達到2515元,漲幅超48%;蘇州場399元的票檔漲幅最大,飆升至1284元,直接翻了超3倍。
據某演出行業資深從業者表示,自今年7月以來,演唱會市場急劇下行,很多大牌藝人的票房都不及預期,要麼打折要麼減少場次,而周深演唱會的逆跌證明了自己在演出市場超強的號召力,屬於行業Top級水平。這背後,與周深個人影響力和其工作室(上海勁焱文化傳媒)、主辦方時代立方的精準決策密不可分,即不盲目擴張,而是精耕細作,力求服務好每一位入場觀眾。

客觀來看,這一波“打折潮”並不能僅僅歸因於市場的過度飽和,也與“割粉絲韭菜”、“主辦吃相難看”、“注水”等演唱會負面輿情頻發有關,導致消費者的觀演決策愈加謹慎。而一場演唱會能否具備吸引力,一方面取決於核心的演出內容,另一方面則離不開內容創新與沉浸體驗,跳出同質化的怪圈。
從這個維度看,周深演唱會也做了一個很好的示範。
如前所述,從3月首發單曲《蜃樓》開始,新專輯《反深代詞》逐步解鎖,並與周深9.29Hz巡迴演唱會深度繫結,基本上每場巡演都會上演特別的新歌首演舞臺。要知道,以演唱會開啟專輯發行上架的模式在全球範圍內都是一種全新的嘗試,這既能讓現場觀眾率先感受到新作品的魅力,建立更親密的聯絡,成為新音樂的一部分,也以演唱會舞臺演繹的方式,創造獨特的舞臺記憶,讓每首歌有了更多被聽見、被喜愛的機會。
這張新專輯歷經7年打磨,邀請了錢雷、尹約、唐恬等華語樂壇極具代表性的創作者參與合作,周深本人也參與了部分曲目的創作,展現了他更完整、成熟的自我表達和已形成的“個人藝術表達”。藉由專輯與巡演雙線並行的市場發行策略,形成了一種類似追番式的沉浸體驗,拉長專輯宣傳期的同時,也以演唱會的高品質“路演”,每一首歌的“發行+現場”都讓聽眾有足夠時間去欣賞,以及更全面地理解歌曲的含義。

事實證明,線下演出也帶動了數字專輯的銷量轉化。資料顯示,每場演出結束後,數專銷量都“定時”增長,截止9月29日,在演唱會的助推下,專輯銷量高達146萬張。周深的《反深代詞》也再次向行業作證,高質量和高審美依然是市場需求的核心,內容為王始終是顛撲不破的真理。
值得一提的是,從9月28日13點開始,周深工作室每間隔一小時,就會發布一首歌曲進行倒計時,倒計時海報標記了音源解鎖時間和首舞臺時間,儀式感滿滿。而每條倒計時微博下面,都能看到各個場次首舞臺的觀眾在打卡評論“這一場我在”,真正做到了讓歌迷參與到音樂作品中,成為彼此生命中的專屬印記。
此外,作為每場精心準備的驚喜環節,周深還在演唱會中設定了魔術環節,滿載著周深對歌迷的愛意。而鳥巢演唱會上,在演唱經典曲目《奇蹟時刻》時,周深還將之前的小型魔術表演升級為大變活人秀,在鳥巢現場上演了震撼的“魔幻時刻”,互動效果非常好,非常歡樂。
基於新歌首唱舞臺、城市限定曲目的組合,周深演唱會也實現了持續的內容創新,使每一場演出都有新鮮感和專屬體驗。這種創新不僅讓觀眾感受到音樂的魅力,更讓他們有參與感和情感羈絆,併成為演唱會後續成功的重要推動力。

與此同時,在基礎保障層面,周深演唱會成功將現場服務帶到了新的高度。
例如,南京場,在場館有圍欄遮擋部分,特定增加了增高墊,保證觀演體驗;由於恰逢高溫,主辦方在現場設定冰袋領取點位,場地四周還設定了風扇與冰桶;看臺區則透過冰塊水泡機降溫,通道空調搭配大工業冰塊,讓觀眾得以在清涼中釋放熱情,還以補貼形式將水價調整為3元,避免了負面輿情。此外,加厚雨衣、驅蚊貼、降溫貼、摺疊扇子,服務於女性觀眾的衛生巾、超量的廁所等等服務保障物資,更是每一場的標配。

為演唱會圍欄觀眾加增高墊
而周深工作室兩個自持IP——代表粉絲的“奇蹟米米”與從綜藝節目走出的IP形象“嫑嫑”的本地化周邊,則在演唱會上大玩特玩本地化,cosplay以方言和地域文化為載體,連結消費者。比如奇蹟米米在杭州場就升級成西湖醋魚造型、東北開啟了澡堂妞起了秧歌、在北京唱起了京劇,每一句問候也都是情緒價值滿滿;在鳥巢場,前序城市出現的奇蹟米米亮相在鳥巢屋頂集結,成為團結時刻,感謝“生米”們的一路陪伴走到鳥巢。

嫑嫑在杭州cos白蛇傳

各個城市的奇蹟米米出現在鳥巢屋頂
概括一下,周深演唱會後主打的就是一個全方位的沉浸感,包感動的。
在網際網路上,一位觀眾回憶到自己在深圳場的細節。當時周深站在舞臺上,邀請臺下的觀眾一同許願,她默默許下“希望家人身體健康”。出乎她意料的是,周深緊接著在舞臺上說:“但是有一個要求,這個願望必須,關於自己。你還好嗎?你是不是很多時候都忘記了照顧自己?”
這給了她極大的觸動,讓她在人群中淚如雨下。伴隨著《小美滿》的全場大合唱,她默默許下願望,“希望自己勇敢地擁有快樂”。
正如這份粉絲所言,周深演唱會的魔力正在於那份驚喜又純粹的人文關懷。從為兒童節的觀眾發糖果,到為七夕節的情侶們送上情歌,他始終能切實地看到觀眾心底那份柔軟的渴望,然後用音樂告訴你:“我一直都知道,我也一直都在乎。”

與此同時,許多觀眾也能承接住了他的那份溫柔。在社交媒體上,許多粉絲將周深的演唱會視為“心理諮詢”,總能感受到被治癒、被愛和陪伴。在一位網友的report中寫到,“周深心裡裝滿的,是對觀眾、歌迷和粉絲的感謝和愛,就像一張柔軟的棉被,一旦踏入,就只想深陷其中獲取更多溫暖。”
2024年的演唱會市場,有人卷場次、有人卷禮物等,然而周深9.29Hz巡迴演唱會透過卷服務體驗、卷情緒價值及內容創新,成功殺出重圍。資料顯示,目前周深演唱會已完成的9城13場演出,已經動員觀眾50萬人次。

破圈團建,
才是真正的殺手鐧
在當下,曾經的天王天后已成往事,圈層化成為不可避免的發展風向,年齡、地域、風格都能構建出看似堅不可摧的圈層壁壘。每個世代都有自己的天王天后,國風、說唱、搖滾樂各有受眾又互不衝突,口味上“鹹甜之爭”無處不在。
換句話說,在圈層時代,破圈難,跨年齡層更難。與之相應的是,跨圈層者才能調動最大範圍的受眾,在行業中掀起風浪。
這也是周深打造現象級演唱會的殺手鐧。不誇張地說,周深的號召力真正地覆蓋“上到99下到剛會走”,許多網友也將周深的演唱會形容為“多圈團建”、“國民化開局”,音樂圈自不用說,動漫、CV、體娛、財經、時政、科普、遊戲等圈層,同樣被擊穿,堪稱統一了國民音樂審美。

今年,周深為電影《熱辣滾燙》演唱的陪伴曲《小美滿》,本以為會治癒一些都市中的疲憊靈魂,卻在幼兒園掀起了熱潮,成為繼《孤勇者》以後又一成功在10後中開啟市場的金曲。而在北京鳥巢場,不僅有年輕粉絲,還能看到一家三口、祖孫三代等家庭團建畫面,甚至還有白髮蒼蒼的爺爺奶奶以及從香港、中國臺灣乃至海外趕來的粉絲們,將不同年齡、不同地域的連線在一起,可見他在音樂上的廣泛號召力。
據票務平臺此前統計,周深南京演唱會兩場共7萬人的演出現場,未成年觀眾佔比約為19%,約有13000+未成年人觀眾,10歲以下小朋友不佔少數。為此,主辦方甚至準備了“未成年人通道”、“未成年人聯絡卡”,方便獨自觀看演唱會的小朋友安全觀演出,場外也出現了“家屬停泊區”,這個做法在整個演唱會市場也是首創的。

從社交媒體的repo來看,由父母陪伴小孩哥、小孩姐看周深演唱會的不在少數,且父母基本都是原地圈粉;而在在場外的家長或許會因為沒票有點點埋怨,但更多的是認可孩子追到這麼優質的明星,認為能鼓勵激勵孩子成為更好的人,“周深爸媽”很放心。

面向不同世代的粉絲,周深演唱會也不負眾望地實現了“三個小時演唱會,半部樂壇編年史”的職能。金曲加身的周深,透過不同的曲目選擇與表演風格,讓每一種熱愛都能夠被釋放,讓每一種情懷都有的放矢,實現了跨圈層的覆蓋。
從流行、美聲、國風到電子、搖滾、實驗音樂,周深在音樂領域並沒有給自己設限,也滿足了年輕聽眾的審美趣味,引發了更廣泛人群的情感共鳴,輻射到更廣泛的全年齡受眾。而由於周深一直奉行的正確價值觀念輸出,關注自己,網友也紛紛“建議周深演唱會納入醫保”,包治癒的。

回到最初的問題,打造現象級演唱會的,為何是周深?
周深的9.29Hz巡迴演唱會不僅僅是一場音樂表演,更是一場傾注了無數情感與細節的內容盛宴。這個演唱會IP的核心門檻,除了周深本身的不可複製性,更源於透過對細節的精雕細琢和對觀眾情緒的精準把握,成功建立了獨特的稀缺性和情感壁壘。
也正因如此,在“卷生卷死”的市場競爭中,周深演唱會才得以實現了現象級的突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