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土味”到頂流,鳳凰傳奇演唱會成了年輕人的“軍訓”現場?

*本文為「三聯生活週刊」原創內容
“精英文化還是草根出身?”這個長存了20餘年的矛盾,在年輕人情緒極度需要釋放的年代,已然成為不太重要的命題。
記者| 卡生
血脈覺醒
2024年12月14日是鳳凰傳奇巡演福州站的第一場。南方的冬天溼冷,正好碰上了福州降溫,雖說氣溫有9攝氏度,冷空氣卻時刻能穿透棉衣。離開場還有一個小時,我的採訪物件楠楠(看過11場鳳凰傳奇演唱會的觀眾)告訴我,現在入場已經不算早了,再晚點趕上排隊高峰,很容易錯過開場。
福州市海峽奧林匹克體育中心體育場有6萬個固定座位,大型演唱會因為舞臺區遮擋和控臺區遮擋會損失一部分座位不能開票,鳳凰傳奇福州站的實際開票數在4.2萬人左右。偌大體育場分了內場票和看臺票,楠楠說,演唱會門票的位置不同,觀看體驗完全不同。內場區前十排能夠很清楚地看到人,看臺主要是看整體舞美,體驗氣氛,如果是第一排,會感覺到“玲花坐在大腿上唱歌”。

鳳凰傳奇“吉祥如意”演唱會現場(鳳凰傳奇工作室供圖)

臨開場前40分鐘,舞臺大螢幕上正播放著鳳凰傳奇和B站UP主導演小策合作的短劇《廣場往事——鳳凰,涅槃吧!》,玲花出演農村裡有音樂夢想的楊立華,曾毅則飾演很像“樹先生”的大夢,好像是另一個平行世界裡的鳳凰傳奇。該片在B站播放量達828.8萬。

社交網路裡,鳳凰傳奇的演出現場被稱為“軍訓拉歌”,因為現場觀眾們揮舞熒光棒時,動作一致。尤其是在《綠旋風》的歌曲響起時,不禁讓人想起軍訓場上的整齊劃一,也被稱為“最適合中國寶寶的大型蹦迪現場”,“看鳳凰傳奇就是從質疑父母,到理解父母,最終成為父母”,這些冒著新鮮、興奮感的熱梗層出不窮,“烏!蒙!山!連!著!山!外!山!”——成為年輕人之間的快樂暗語。
大麥網盤點了2024年最具有影響力的演唱會,鳳凰傳奇衝入TOP5。出道至今20餘年,鳳凰傳奇巡演吸引了無數年輕人前來“軍訓”,一個曾經被稱為“農業重金屬”的廣場舞組合,為何搖身一變成了Z時代年輕人心目中的頂流呢?這個問題自始至終盤旋在我的腦海裡。

環顧四周,來看演唱會的年輕人的確非常多,他們或是三三兩兩的閨蜜好友,或是年輕情侶。大麥資料顯示其中女生佔比70%,29歲以下觀眾佔比也是70%,這兩項資料與我們印象中鳳凰傳奇的受眾畫像完全不同。很多女生的頭上編著紅色小辮,還有不少穿著東北大花棉襖或是古風扮相的女孩在場地裡走動,正在尋找最佳位置拍照留念。青春氣息迎面撲來,甚至有一種參加音樂節的感覺。“吉祥如意”巡迴演唱會從4月的常州到12月的福州,已經走過了14個城市,每個城市2場,其中深圳3場,但依然一票難求。
楠楠已經身經百戰,成為一名搶票專家。為了能夠“日常化”搶到鳳凰傳奇的票,她每天花很多時間學習和研究搶票規律。“大麥的號需要養,用得多買得多,養成了優質號搶票時得票率比較高”,“12點開票,拿捏好分寸,在差一秒和兩秒之間再點進去,機率比較高,如果你手速刷太快,會被系統預設為機器而被盾”,“我會邀請三四個朋友一起幫我搶票,用身份證和護照交替購買”。“當然,有時候的確需要一些運氣!”楠楠笑稱,“但凡我工作有這樣的決心和毅力,啥事辦不成?”

鳳凰傳奇“吉祥如意”演唱會現場(圖源微博@鳳凰傳奇工作室)

我也想到鳳凰傳奇的演唱會現場感受一下。原本我打算看杭州站的巡演,但已經錯過了大麥網的第一次開票。我便在閒魚上花200元找代拍幫搶二開的票,結果三秒之後便一搶而空。代拍失敗後,我又在摩天輪上檢視溢價票,內場原本1380元的票已經被炒到了6000~9000元。鳳凰傳奇杭州站搶票的預約人數達到180萬。一位做演出的朋友跟我解釋了預約搶票資料和實際得票率的關係:從大麥的平均資料來看,一般大型演唱會預約轉化率在30%左右。按照這個轉換,180萬人搶票,最後卡點搶票的人數在50萬左右。而這50萬人,平均每個人購買2.4張票,總計就是需要120萬張票才能滿足理論上的需求。但是還有一個因素需要考慮,就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價位選擇,比如有的觀眾只想買580元的看臺票,如果這個檔的票售罄了,他可能也就不會搶別的檔位的票了。
最終,我在摩天輪花了2380元購得了一張880元的福州站內場票。
演出準點開始。19:00,大屏上以“盤古開天闢地”的傳說拉開序幕,第一首歌《光芒》是每次的開場曲目,出自2011年的專輯《大聲唱》。觀眾小A說,相比那些傳唱高、人氣旺的歌,《光芒》雖然不算熱門曲目,卻極合適開場,氣勢磅礴,整個歌曲很快能讓場子熱起來。雖然此前我沒有聽過這首歌,但在幾個小節之後,似乎就能跟著旋律哼唱起來。
整個演出分為5個部分,總共27首歌。小A介紹說,這些歌大概又分為入門級、進階級、高階級。入門級就像《最炫民族風》《荷塘月色》《月亮之上》這一類,不僅能說出歌曲名字還能隨口跟唱。進階級就像《光芒》這樣,不知道歌曲名,但旋律起來很快能夠跟唱。高階一些的大多是鳳凰傳奇的國風歌,《過山》《山河圖》這類,好聽但不好唱的,但“聽完一遍就上頭”是小A對鳳凰傳奇所有歌曲的概括。雖然分為5個部分,但實際上,每一個部分的最後兩首歌幾乎都能達到萬人合唱的效果,耳熟能詳的歌曲在歌單裡大概有13首之多。

鳳凰傳奇福州站演唱會現場(卡生 攝

《我從草原來》是演唱會的第六首歌曲,觀眾已經迫不及待地站起來參與大合唱。觀眾二哈說:“在一個幾萬人的體育場裡,全場一起體驗合唱的氛圍感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她還提醒我,“參加別的演唱會,熒光棒都是左右揮舞,鳳凰傳奇的熒光棒是前後揮動,才能跟上那鏗鏘有力的節奏感”。

觀看鳳凰傳奇演唱會的年輕人。大麥資料顯示,觀看鳳凰傳奇演唱會的29歲以下觀眾佔比70%(鳳凰傳奇工作室供圖)

從《等愛的玫瑰》開始,一浪接一浪的合唱高潮此起彼伏,“動次打次”的強音節奏敲擊著心臟,只有大聲跟唱才能掩蓋掉自己的躁動。我一度聽不到臺上玲花和曾毅的聲音,身邊的男孩女孩們已經陷入嘶吼的無人之境,在這樣的氛圍下,我打算放棄那點可怕的理智。你別說,真的大聲唱起來時,真的很快樂。當時當下,有一種策馬奔騰、自由自在的感覺。不知道卸下了什麼,但那一刻我似乎真的如網友說的“血脈覺醒”了。三個小時以後,我的嗓子變成了沙啞的“寶娟嗓”,急需一顆咽喉糖。
民族與國風的相遇
要論國民度,鳳凰傳奇有著其他歌手無法企及的優勢。2007年彩鈴時代來臨,《月亮之上》下載次數高達7900萬次;2009年《最炫民族風》趕上廣場舞時期,順勢做了一個廣場舞版專輯,於2015年被國家體育總局列為廣場舞推薦曲目。2010年,鳳凰傳奇與金立合作的“荷塘月色”音樂手機在一年內賣了1000多萬部,同年在北京舉辦了第一場演唱會。鳳凰傳奇工作室的負責人徐明朝回憶,當時央視綜藝頻道有一個時間段專門播歌手演唱會,前前後後播放過鳳凰傳奇的專場幾十次,央視音樂頻道播出了100多次。“當時電視上播鳳凰傳奇真的好使,因為收視資料好,所以一直播。”鳳凰傳奇歌曲的傳唱度可以說是家喻戶曉,上到七八十歲的老人,下到牙牙學語的孩童。

徐明朝2005年認識了玲花和曾毅,並開始接手鳳凰傳奇的相關工作。他對鳳凰傳奇“民族時尚”的定位保持一定的觀望心態,到了2010年,他感覺到雖然鳳凰傳奇有很好的群眾基礎,但勢必需要透過各種改變再往前走一步。徐明朝接手鳳凰傳奇之後設立的百人文化(鳳凰傳奇工作室)和簽下鳳凰傳奇的唱片公司孔雀唱片一直延續合作,但徐明朝開始更深度地參與到鳳凰傳奇專輯的製作上來。2014年鳳凰傳奇在北京世紀劇院舉辦了“鳳凰傳奇&中國愛樂樂團”交響樂演奏會,2016年鳳凰傳奇攜手俄羅斯聖彼得堡交響樂團舉辦的跨年演唱會,都是徐明朝嘗試做出改變的一部分。這兩場演出在當時並沒有引起太大關注,但“過了很長一段時間後,這兩場演出都在B站爆了”。
徐明朝是年輕人聚集地B站的深度使用者。2019年,他捕捉到了音樂風格和傳播渠道在發生變化。“那時我天天刷B站,只要是國風歌曲,流量都很高。”事實上,國風音樂這種現象已經持續了約30年。如果20世紀90年代黃霑為《笑傲江湖》所寫的《滄海一聲笑》為國風1.0時代,那麼2000年華語流行樂壇的“周王林陶”(周杰倫、王力宏、林俊傑、陶喆)為國風2.0時代。到了2018年底,國風現象再度迎來了新一輪的爆發,又稱為國風3.0時代。國風音樂的受眾以“90後”“00後”為代表,業內普遍認為國風甚至可能成為未來華語流行音樂的風向標。

2024年5月5日,鳳凰傳奇在國家體育場舉行演唱會,不少沒買到票的歌迷在場外冒雨助陣(視覺中國供圖)

那一年,徐明朝拿到了一首國風歌曲小樣,需要找人填詞。這首曲子曲風磅礴大氣,對填詞要求甚高。這時候,有人給徐明朝推薦了老舅董寶石,那時的老舅還沒有寫出後來火遍大江南北的《野狼DISCO》。作為甲方,徐明朝的要求接近命題作文,歌名叫《山河圖》,歌詞描寫中國大好山河,曾毅主唱,玲花輔唱。3天之後,老舅拿出了寫好的歌詞,徐明朝一看,覺得“寫得太牛了,超出預期”。中間有一句歌詞是“你看那鳳凰將飛出一個傳奇”,當時徐明朝覺得不一定要這麼點題,可以去掉。老舅堅持說,這不是給鳳凰傳奇寫的,鳳凰是中國圖騰,不能改。就這樣,這首歌只改了兩個詞就定稿了。
透過國風歌,鳳凰傳奇吹響了征戰年輕人市場的第一號角。演唱會上出現的《望星辰》《過山》《將進酒》《雲山》等歌曲都屬於最新的國風作品。目前,B站和抖音上《山河圖》影片有1567萬播放量,抖音上點贊量507萬。2023年,鳳凰傳奇和古風武俠開放手遊《逆水寒》合作的歌曲《鐵衣》,則以朗朗上口的國風旋律,收穫了該遊戲5000萬遊戲玩家的好評。國風,讓鳳凰傳奇撕掉了“民族時尚”的標籤,取代它的則是一種熱血的民族自信感。演唱會現場,耳熟能詳的老歌是帶動合唱氣氛的,而國風新歌才是牢牢吸引年輕人的核心。甚至一些曾在發行之初被大眾忽視的“遺珠歌曲”,也在此背景下翻紅,比如《奢香夫人》。
這首歌收錄於《最炫民族風》,但當年未引起太大波瀾,甚至成為製作團隊的“意難平”。徐明朝說,6年前鳳凰傳奇開始參加綜藝之後,多次打榜《奢香夫人》這首歌。“12年前這首歌出來的時候,我們所有人都認為這歌會火,但是就一直沒火成,這件事就成了心裡惦記著的事情。所以一有舞臺就會唱。”林志炫在《時光音樂會》翻唱過這首歌,當時在B站播放量高達700多萬。兩年前,杭州亞運會上,浙江傳媒學院播音系的鄭心怡唱了這首歌,用年輕人的方式讓亞運會賽場變成了大型演唱會,體育館裡的大合唱真正帶火了《奢香夫人》,在年輕人中徹底出圈。中網比賽裡,鄭欽文對戰俄羅斯運動員拉希莫娃的比賽間隙,球場DJ相繼播放了《奢香夫人》和《月亮之上》,鄭欽文也跟著拍子哼唱起來。《奢香夫人》成為表達民族自信的一個音樂符號。
時代變了
作為粉絲的小A說,從綜藝到B站,考古鳳凰傳奇是她日常的快樂。她說:“玲花性格豪爽又有趣,她是一個出道至今沒有任何黑歷史的人,一點不會裝腔作勢。我第一次看到‘明媚’這個詞與一個人的高適配度。”二哈提到,鳳凰傳奇也並非一直紅火,在2016~2017年之間也曾陷入低谷期。“‘考古’後你會發現,他們並沒有因為低谷期去做其他事情,既沒有娛樂話題也沒有去直播帶貨,而是在音樂上慢慢沉澱。”鳳凰傳奇的粉絲小遲認為,在玲花身上,二十年如一日的樂觀向上,一門心思地大聲唱歌,是那種風雨裡走來還能抖落一身潮溼的人。這些形象都深深地吸引著年輕人。網路上更有梗調侃說:“我的偶像天天塌房,我媽的偶像日漸輝煌。”

圖源微博@鳳凰傳奇工作室

小遲除了會連續在同一個城市看兩場鳳凰傳奇的演唱會,還會在演唱會之後重溫當天直拍的演出片段。她告訴我,即便是同一首歌,在舞臺上的表現也是不一樣的,她能很快分辨出是第一場還是第二場的表演。“鳳凰傳奇的演出不是行活兒,你能感受到他們如此投入現場的表演。”過去對於正能量的表達,年輕人或許還會反叛調侃,但在今天,經濟下行,大家都在談論裸辭躺平的時代,年輕人急需被振作和鼓舞。二哈記得玲花說過的一句話:“我從來不記得自己不好的事情,記得的永遠是好的事情。”
因為符合當下年輕人喜好的性格和號召力,近些年鳳凰傳奇成為各類綜藝的邀請物件。對於綜藝本身,徐明朝也保持了某種程度的警惕。《乘風破浪》和《披荊斬棘》從第一季就在邀請玲花、曾毅,他們一再婉拒。他認為,參加節目固然會獲得很大程度的流量與曝光,但“藝人不能丟掉真實性,鳳凰傳奇不需要透過綜藝節目打標籤了”。徐明朝說:“我們既要讓人看到鳳凰傳奇的個性,但也不能過度消耗藝人。”
在這個時代,音樂綜藝將藝人的個性與專業結合,是一種傳播力很強的推廣渠道。在綜藝《為歌而贊》中,有嘉賓點評說鳳凰傳奇的歌土,是“土嗨”的代名詞,上不了檯面。玲花大方承認自己就是“農業重金屬”,她表現出的坦誠和直接,在網際網路上迅猛發酵。畢竟“內娛沒活人”是常態,讓人感覺真實便是圈內的稀缺品質。配合著個性展示帶來的熱度,鳳凰傳奇所演唱的《海底》也在這個節目中成為進入年輕人視野的出圈事件。
當時節目組給了20多首演出曲目讓鳳凰傳奇選擇,徐明朝一眼挑中《海底》,理由是這首歌的風格和鳳凰傳奇此前的歌曲風格差別極大。這是一首描寫抑鬱症患者的歌,旋律動聽,但歌詞寫滿了患者對世間的絕望。玲花一開始心裡打鼓,這首歌並不是她擅長的風格,排練過程也非常倉促,甚至在錄製的前一天,導演組還找了寫《孤勇者》的唐恬重新修改歌詞,而藝人排練時用的還是老版本。

《為歌而贊》劇照

錄製節目之前徐明朝預判,鳳凰傳奇成績不會太好,他提前跟藝人打預防針,不要在乎名次,節目的名次不重要。果不其然,分數出來倒數墊底。但節目播完後,這首歌曲在網路上衝上熱搜。原來的歌詞“來不及來不及,無人將你打撈起,來不及來不及,你明明討厭窒息”被修改為“春日雨,夏蟬鳴,明天是個好天氣。秋風起,雪花輕,海底看不見四季”後,加上玲花嗓音的演繹,這個版本的《海底》被網友認為是對痛苦人生的救贖,評論“聽原曲想跳海,聽翻唱想上岸”。《海底》在抖音播放量30億次,B站播放量5000萬,西瓜影片播放量228萬,微博閱讀1.1億。熱評第一條是“原來海底也可以聽見鳳凰鳴”。
徐明朝在這次出圈的意外裡等到了入駐抖音和B站的時機。作為B站的深度使用者,徐明朝深知,他需要讓鳳凰傳奇做一些歌手不做的事情,需要一些“破圈”的內容。鳳凰傳奇入駐B站之後,拍攝了不少非常符合年輕人口味的小短片。2021年正是疫情期間,鳳凰傳奇在B站上拍攝的內容,頗有幾分自娛自樂的態度。最開始播放量比較高的影片是“預算不夠的鳳凰傳奇的MV”,玲花和曾毅先特正經地還原了《隱秘的角落》《喜劇之王》和韓劇《請回答1988》的經典場面,隨後推出“鬼畜”“土嗨”的《我從草原來》的MV,透過二次創作,創作出一種洗腦的幽默感。
“鬼畜文化”一直流傳於B站,算是Z時代反抗權威、自我結構、突破束縛的一種表現。彈幕裡一陣陣“哈哈哈哈哈”飄過,盛讚鳳凰傳奇算是把B站玩明白了。隨後的兩年裡,鳳凰傳奇的小劇場故事更是緊跟熱梗,和UP主導演小策以及新人導演陳孝良合作了一系列小劇場。鳳凰男爵新作《一個男人決定賣房時》播放量366萬,《鳳凰傳奇賀歲片從頭開喜》播放量214萬,《鳳凰傳奇“招搖撞騙”》播放量200萬,《鳳凰傳奇買瓜》播放量638萬,翻唱《孤勇者》播放量高達1000萬。鳳凰傳奇在B站的成績斐然,成為2023年百大UP主,目前粉絲數達289.7萬。
採訪中,徐明朝一直秉承一種觀點:“鳳凰傳奇沒有變,而是時代變了。”在我的理解中,社互動聯網的存在拉近了代際的分層。在過去,每代人之間的喜好大相徑庭,而現在年輕人重聽“父母輩的老歌”成為另一種意義的潮流,老一輩喜歡當下的流行歌曲,從社交媒體上獲得年輕的感受已經不再是多麼稀奇的事情。

鳳凰傳奇福州站演唱會現場(卡生 攝

改變使用者畫像
從籌劃2024年“吉祥如意”巡迴演唱會開始,資料成了徐明朝判斷市場的依據,也成了他推進工作的判斷標準。音樂會、綜藝節目、B站這些社交平臺的資料常常會彙總到他這裡。“我每天的主要精力都在做內容最佳化。有朋友諮詢我其他藝人演唱會的事兒,我常常跟人家開玩笑說,我所有演唱會的經驗是因為我在做鳳凰傳奇,換做別人的演唱會,我什麼也不是。”他接著又補充了一句,“其實我沒開玩笑,我說的是真的。”
二哈看過演唱會1.0的版本,她說,最開始演唱會的歌單設定得不太合理,把幾乎所有能蹦能跳的歌全部放在了最後一個小時,那真是名副其實的“操練”,一個小時下來能把人累死,但現在的版本明顯做了最佳化,把那些讓人站起來跟唱的歌曲穿插在了每個小部分,給了觀眾喘氣的機會。
“一切年輕人喜歡的,都是鳳凰傳奇要去擁抱的。”玲花在福州場演出《年輕主義》之前說。演出現場,每個小部分結束之後,玲花和曾毅下臺換下一身禮服,把時間留給了臺上的電子音樂人和樂隊。四大名著中的《西遊記》《水滸傳》《三國演義》和蒙古族民歌《酒歌》被改編成了可以蹦迪的電子樂,繼續維持著舞臺的熱度。如果說,有鳳凰傳奇在舞臺上的效果是一場KTV式的大合唱,那中場休息的間隙就成了音樂節的舞臺。
鳳凰傳奇在2023年參加了20場音樂節。音樂節算是“吉祥如意”全國巡演之前的一次演習。在赤峰國潮草原音樂節上,鳳凰傳奇對前奏編曲做了改變,融入了很多國潮、傳統、民族,現場舞臺的表演符合音樂節的潮流屬性,引發了全場大合唱。在瓜洲音樂節,觀眾自動分男女對唱,甚至“人多到上樹”,尤其是男女對唱的《全是愛》,給原本聽搖滾樂現場的年輕人帶來了並不陌生的新鮮感。令團隊奇怪的是,即使是像《等愛的玫瑰》那種10年沒有演唱的“冷門曲目”在現場也是“殺瘋了”的架勢。B站上,《鳳凰傳奇赤峰音樂節我先瘋為敬》的影片,以歌迷的“發癲”帶大家沉浸式體驗音樂節的蹦迪感覺,火爆全網。只有4000粉絲的B站博主因為這條內容達到了550萬的播放量。

吉祥如意演唱會(圖源微博@鳳凰傳奇工作室)

“演唱會現場裝置在巡演過程中不斷完善。”徐明朝說。2024年5月北京鳥巢的那兩場演出還是有很多遺憾,燈光不行,也沒有采用現在的大橫屏。好在鳥巢是一個對演唱會有效果加持的場地,70分的演唱會到了鳥巢能達到85分的效果。楠楠看過北京場,再後來看成都場時,她說:“成都整個現場燈光、舞美全部做了升級,我坐在內場最中間的C位,尤其是聽《月亮之上》時,我感覺我真的快登月了。”
值得一提的是,這次福州場我聽到《月亮之上》時,完全顛覆了我小時候對這首歌曲的印象。徐明朝說,現在演唱會版本的前奏和編曲是和中國愛樂樂團合作過的版本,這個版本在2014年之後慢慢成為很多航天專案的專屬BGM(背景音樂),又被稱為《廣寒宮破陣曲》。改編後的《月亮之上》氣勢恢弘,有一種交響樂的史詩感。“年輕人只熟悉這個版本,後來就再也沒有在演唱會上唱過舊版。”徐明朝說。

鳳凰傳奇福州站演唱會現場(卡生 攝

2024年,刀郎也在開演唱會。作為和鳳凰傳奇同期出道的歌手,在當下演唱會市場同樣一票難求。徐明朝叫刀郎老大哥,他們相識多年,早年鳳凰傳奇還沒有火的時候,就已經在刀郎的演唱會上做表演嘉賓。我問徐明朝,刀郎的觀眾畫像和鳳凰傳奇正好相反,大多數是年紀大一些的人去回憶青春,對於這個現象他怎麼看。他說,刀郞的受眾群體裡,“70後”“80後”佔比更高是一個正常現象。鳳凰傳奇這些年做出改變,擁抱短影片平臺帶來了使用者畫像的改變。
牛馬”需要的快樂很簡單
2024下半年,楠楠以特種兵方式往來於各個城市追看鳳凰傳奇。在南昌鳳凰傳奇演唱會上,她好不容易搶到了第一排的座位。但進場坐定後,她一邊等待演唱會開場,一邊在線上辦公。旁邊的朋友當作笑料,給她拍了一段“鳳凰傳奇現場當‘牛馬’”的小影片。
“做‘牛馬’總是身不由己。”楠楠說。但演唱會一開場,至少在後面的兩個多小時裡,“牛馬”的勞累就被“牛馬”的快樂暫時但徹底地取代。“演唱會為我們這些當代‘牛馬’構建了一個烏托邦。”小A說,“從購票開始的那一刻,你對整個事情就充滿了無限的期待。到了現場,那種情緒被滿足的價值感達到頂點,那兩三個小時裡,你會忘記掉工作壓力、生活瑣碎以及不開心。”

鳳凰傳奇的玲花性格豪爽又有趣,深深吸引著年輕人(阿墨 攝)

玲花曾經說:“音樂不是拿來評價的,音樂是給大家帶來快樂的。”這句話和Z時代年輕人的精神追求不謀而合。小A說,他們這一代人追求的只是純粹的音樂快樂,不分下沉、年齡。小遲描述了一個代表“快樂”的場景:和好朋友一起在陌生城市等一場演唱會,坐在咖啡館裡喝咖啡、吃甜點、吹吹風,到了晚上在演唱會的現場放聲歌唱,將手裡的熒光棒搖晃成雨刷器,這是一種簡單的、純粹的、屬於小時候的快樂。那種長存了20餘年的精英文化還是草根出身的矛盾,在年輕人情緒極度需要釋放的年代,已然成為一種不太重要的命題。社交媒體裡的“土嗨”早已轉意為一種戲謔的形容詞,甚至不帶任何褒貶。一切能讓他們快樂的方式都是好的。“我們這個時代很有意思。”徐明朝說,“草根有草根的美,精英有精英的世界,但它倆並不衝突。草根是最貼近老百姓的樣子,這就是真實的,‘草根’這兩個字多麼頑強!”
福州站第二場結束有慶功宴,徐明朝對現場所有人說,祝願大家2025年發大財,不要內耗。你說我是草根,又怎麼樣呢?
(本文選自《三聯生活週刊》2025年9期)
點贊”“在看”,讓更多人看到
 排版:初初 / 稽核:小風
招聘|實習生、撰稿人
詳細崗位要求點選跳轉:《三聯生活週刊》招實習生、撰稿人
本文為原創內容,版權歸「三聯生活週刊」所有。歡迎文末分享、點贊、在看三連!未經許可,嚴禁複製、轉載、篡改或再發布。
大家都在看

點贊”“在看”,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