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哥華頭條Vancouverheadline 編輯]

太慘了
本文授權轉載自: 超級生活
微訊號:superlifeca
安省82歲老人因去虛假網站“購買GIC”,被騙75萬加元!
騙子們總是在尋找新方法來騙取你的錢。最新的騙局是,他們建立虛假網站,並透過Google搜尋排名誘導受害者輸入個人資訊。
CTV新聞採訪了一位來自大多區的老年人,他在網上尋找最優GIC利率時,不幸被騙走了大部分畢生積蓄。
“我崩潰了,75萬加元可是一大筆錢。”
來自奧克維爾(Oakville)的82歲老人沃爾特·揚卡(Walter Yamka)表示,去年10月,他的75萬加元GIC到期後,決定上網搜尋最佳利率進行再投資。


“我以為我進入了PC Financial官網。”
在Google上搜索“GIC最佳利率”後,揚卡進入了一個看似PC Financial的網站,並撥打了網站上的聯絡電話。
“我告訴他們,我有75萬加元可以投資,電話那頭的人表示,他們可以提供6.5%的GIC利率,我當時覺得這個利率很不錯。”
對方甚至向他傳送了帶有PC Financial抬頭的檔案,並提供了一個“專屬”電話聯絡人,指導他如何完成投資。
隨後,揚卡前往CIBC銀行,要求將資金轉入對方指定賬戶。並且以為自己已經購買了GIC。
然而,後來事實證明,該網站是偽造的,他的75萬加元已被騙子捲走。
事後,揚卡才得知,這些騙子冒用了PC Financial真實員工的姓名,並假扮他們進行詐騙。
“他們給我看了一張收益圖,顯示一年後我會有79.8萬加元。但現在,我什麼都沒有了。”

他認為銀行本應察覺到這是一個騙局,因為有多個明顯的“紅旗”——例如,資金被轉入的賬戶並不屬於PC Financial。
“當涉及如此大筆資金轉賬時,銀行應該核實接收方是否合法。”
銀行和專家警告:詐騙手法越來越高明
PC Financial在官網上釋出了GIC詐騙警告,並向CTV新聞宣告:“PC Financial不會以面對面、電話或電子郵件的方式銷售GIC。”
CIBC的一位發言人則回應稱:“這起事件令人遺憾,突顯了在與陌生人接觸時保持警惕、在授權交易前確認詳情的重要性。”
“我們已採取防欺詐措施,並對團隊進行培訓,以便在客戶進行大額交易時提出質詢。在此案例中,我們確實進行了詢問。但如果客戶仍然授權交易,銀行會按其指示執行。”
網路安全專家指出,詐騙分子會付費給搜尋引擎,讓虛假網站排名靠前,而搜尋引擎不會核查這些網站是否真實合法。
“這些騙局正變得越來越高明,讓人越來越難以辨別真假。” 網路安全分析師Ritesh Kotak表示。
Kotak警告,騙子可以製作幾乎與正規銀行無異的虛假網站和檔案,而銀行應承擔更多責任來保護客戶資金。
“金融機構有責任確保資金被轉入合法賬戶。”
對於揚卡而言,這場騙局讓他損失慘重:“75萬加元!你知道我花了多少年才賺到這些錢嗎?”
目前,揚卡仍可以向銀行和投資服務業申訴專員(OBSI)提交投訴。若對銀行的處理結果不滿意,受害者可以向OBSI申請案件審查。
你怎麼看這種騙局?你或身邊的人是否遇到過類似情況?歡迎在評論區分享你的看法!
新聞來源:
https://www.ctvnews.ca/toronto/consumer-alert/article/do-you-know-how-long-i-had-to-work-to-make-that-money-how-an-oakville-man-lost-750k-to-a-fake-website/
歡迎關注加國報告影片號
(進入影片,點選賬號頭像,加關注)
注:為了及時收到我們的推送,請至本號首頁點選右上角,將公眾號加星標,感謝諸位讀者。
本文所有內容未經版權方許可,請勿轉載。
來源:超級生活
責任編輯:林伯儒
平臺:溫哥華頭條
微信ID:
Vancouverheadline


請點“贊”和“在看”,賞小編一朵小黃花~

有話隨便說,長短隨意:[email protected]
↓ 點選“閱讀原文” 更多精彩盡在加拿大樂活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