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金錯刀頻道

如何迅速摧毀一個義大利人的世界觀?
最簡單的一招:帶他吃比格比薩。

這裡的披薩可以有無數種創意,只不過大部分都跟“正宗”二字搭不上邊:
希臘酸奶達西瑪披薩、榴蓮比薩、秘汁肥牛比薩、巧克力草莓、章魚小丸子、麻辣小龍蝦…中西合璧的混搭口味,與原教旨主義的意式比薩可以說是毫無關係。
研究出這些口味的老闆趙志強,已經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不知天地為何物:
這裡沒有米其林大廚坐鎮,不搞網紅裝修。
其他自助餐廳搞限時,但比格工作日期間可以從早上10點吃到晚上。
甚至知道女生胃口小,還專門搞了個週三女士價格。

就是這樣“另類”的比格比薩,幾次起死回生驚險渡劫,如今開店超過200家,年營收近20億。
這兩年,比格比薩卻被大學生們奉為比海底撈更有價效比的“窮鬼自助”;有“比門信徒”,稱之為打工人新晉的秘密基地。
征服這麼多“比門信徒”的人,正是這個東北男人:趙志強。


大學生的秘密基地,
讓年輕人集體暈碳
比格悄然走紅故事,要從一群“餓狼般”的大學生說起。
自助餐大忌“先吃碳水”,在比格成功失靈。
在各大社交平臺上,比格披薩挑戰成為流量密碼:有人曬出堆成小山的意麵碗,有人炫耀自己創下的“連吃8塊榴蓮披薩”記錄。
更有甚者開發出各種“暗黑吃法”——把冰淇淋抹在披薩上,或是用披薩邊蘸著芝士醬當薯條吃。

這些看似離譜的吃法,卻讓比格意外成為了年輕人的“快樂老家”。
這種現象不禁讓人思考:為什麼一個看似普通的自助披薩店,能引發如此強烈的消費熱情?

比格披薩的自助模式,定價在50-70元之間,比必勝客便宜一半,卻能無限續吃。
週一老人特惠、週二男士特惠、週三女士特惠,兒童的價格還不到50元,簡直比旋轉小火鍋還划算;還對於預算有限的大學生來說,這簡直是“白嫖”級別的快樂。
79塊9的單價算不上便宜,但絕對讓人沒有非要吃回本的壓力。
除了價效比,比格還非常擅長搞“抽象”。
比門信徒們說,在門口繳納了79塊9的自助餐費之後,你就如同獲取了一個成人託管班的入場券,不僅可以吃飽,還能得到精神解脫。
“芝士瀑布”可以把披薩邊蘸滿芝士醬,熱量爆炸但快樂翻倍;“披薩塔”疊羅漢式堆疊披薩,拍照必火。
小遊戲《沙威瑪傳奇》爆火時,在一眾網友的呼聲中,趙志強專門開發出沙威瑪捲餅——對小朋友可能有點幼稚,但對成年人來說剛剛好。

這些玩法讓比格從普通自助晉升成“社交貨幣”。
年輕人不僅來吃,還要拍影片、發攻略,甚至比格還曾經搞了個拉絲大賽,誰能給披薩拉絲拉到最長,就能拿到免單。
日本有壽司之神、米飯之神,咱比格有最抽象的“拉絲之神”。

再加上工作日不限時的寬鬆規定,讓打工人直呼,“拿上幾盤碳水炸彈,再找個桌子支起ipad,就是打工人的黃金八點檔。”

在無數個工作日的夜晚,在比格里坐著的一半是攢夠錢想解饞的年輕大學生,另一半是下班後賺夠錢想解壓的打工人。

“窮鬼自助”逆勢反彈,
全靠極致寵粉
餐飲業有這麼一句話,“恨誰就讓誰做餐飲。”
如今的餐飲行業早就不是遍地黃金了,而是廝殺激烈的修羅場。尤其是自助餐這個品類,存活率更隨著入局者難度直線上升:
如今,全國自助餐門店總數成功突破6萬家,2024年市場規模高達1218億元,同比增長10.3%。
但洗牌的速度也是毫不留情面——去年開始爆火的鮮切牛肉自助火鍋店,有的僅營業45天就以倒閉收場;更有二手回收商爆料,幾個月的時間就回收了將近幾十家鮮切牛肉自助火鍋店的裝置。

比格披薩並非一夜爆紅,它曾經也面臨傳統自助模式吸引力下降,年輕人更愛網紅店的困境。
但它的翻紅,靠的不是運氣,而是“精準寵粉”策略。
1、明明是自助餐,卻更像胖東來。
與一般擁有200-300種菜品的自助餐不同,比格只有130種SKU。這種做減法的思路,讓比格能夠在有限的品類上保證品質,也降低了庫存和損耗。
但比格每季度會更新一次選單,銷量不好或反饋不佳的菜品會被直接下架。
如果你是第一次走進比格,完全不用擔心不知道怎麼吃:在有的菜品旁邊會專門提醒你這是“比門”測評冠軍,甚至還貼心標註了過敏源和辣度。

過去大學生去海底撈,還要提前去網上搜隱藏吃法的攻略。
但比格會清清楚楚的把隱藏吃法打出來告訴顧客,生怕你不會DIY。


趙志強曾在演講中公開說,“餐飲行業這麼大,但是在中國前三大的品牌還是麥當勞、肯德基和必勝客。”
比格披薩要想做大做強,只延續“正宗”肯定是行不通的。
在義大利,的確很少有人用水果做披薩,但在中國,水果+披薩的組合則是消費者的心頭好。
“例如草莓巧克力、橙香芝士、蘋果派這些看似黑暗料理的甜系口味,原來都是本土化的結果。”

在比格,比薩“入鄉隨俗”的細節並不少:
比如,比格的"半成品+現場完成"模式,你可以看到廚師將預製的披薩胚和配料放入烤箱,幾分鐘後變成熱氣騰騰的成品。
在比如,會根據為各個階層各個行業的顧客提供的專享福利日。

早在2012年,比格披薩就從1家店幹到了100家店。如今靠著79.9的價格,比格做到了單店月入80萬。

看似網紅老闆,
實則“客服小趙”
但比格翻紅真正的殺手鐧,還得是老闆趙志強。
這位老闆的畫風相當清奇:每次把試吃新品都很霸總毒舌,“我感覺一般”、“你都多餘讓我試”,嚇得身邊大廚瑟瑟發抖。

但到了大學生眼裡,他又成了“客服小趙”,基本上有求必應——經典句式就是:我馬上查一下!

趙志強這麼接地氣,也是因為他創業並不是上來就是手握融資。
趙志強的第一次創業在20歲,跟母親借了3000塊錢,開了一家只有四張桌子的檯球廳。靠著不一般的球藝,慕名而來的顧客愈發多了起來。
四年後,幾張球桌變成了幾十張,成了當地檯球界的標杆——他拿到了人生第一個100萬。
一次在去北京打比賽時,小趙突發奇想,麥當勞、肯德基的生意竟然這麼好,如果回老家佳木斯開一個漢堡能不能行呢?

僅用三四年時間,“小趙版”漢堡店為他帶來了人生第二個100萬。店裡除了漢堡,也做起了小披薩產品,這為日後比格的披薩版圖紮下了根基。
2002年,比格披薩第一家門店在北京動物園旁開業,品牌一直延續到今天。
而在餐飲越來越卷的今天,趙志強又成了網紅,讓年輕人覺得“這老闆能處,有事他真自己上”,打破了傳統餐飲品牌高高在上的形象,讓消費者感受到真實和親切。

這種真實感恰恰是最能打動年輕人的。
身處北京各大商圈裡的比格比薩,大多位於打工人聚集的寫字樓附近,下班步行即可到達。
這揭示了一個樸素的商業真理:與其試圖討好所有人,不如精準服務好一個核心群體。
對比格來說,這個群體就是預算有限但社交需求旺盛的大學生。它不追求高階精緻,而是把價效比+好玩做到了極致。

這種定位,讓它成功避開了與必勝客等大牌的正面競爭,開闢出一條差異化的賽道。這種差異化戰略,正是許多中小品牌在紅海市場中突圍的關鍵。
有時候,商業的成功不需要多麼高深的套路:
找準真實需求,然後給他們一個無法拒絕的理由。
@The End
今日好書推薦:
科學史的“劇情”比電影還精彩?
《DK時間線上的科學史》第二部隆重上線
圖文百科領域的口碑之王
每一頁都展示著科學之美,
隨手一翻都能漲姿勢!
12開特大開本,128g銅版紙福利來了!
今日金錯刀特價148元起!
點選下方瞭解更多



點個在看 不錯過刀哥辣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