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俄烏戰爭爆發以後,一些親美派天天喊著“俄羅斯的石油賣不出去了”“俄羅斯財政大危機,準備無條件談判”“美俄核大戰的最終結局是俄羅斯被西方肢解瓜分”等一系列的“俄羅斯崩潰論”。
如今,兩年多的時間已經過去了,俄羅斯的經濟狀況到底怎麼樣了?
最近我看到兩個有意思的新聞:
第一,俄羅斯經濟越打越強,失業率非常低,幾乎人人都有工作;
10月28日,俄羅斯總統普京以影片方式主持召開經濟問題會議時表示,本年度俄羅斯國內生產總值(GDP)增幅預計將達到3.9%。另外,今年前8個月,俄工業產值增長4.5%,加工業產值增長8.1%,機械製造業產值增長約20%。失業率處於歷史最低的水平,為2.4%。

可以說,這個資料是非常不錯的,尤其是失業率非常低。
俄羅斯的失業率僅為2.4%,遠遠低於中國的5.1%和美國的4.1%。
1991年蘇聯解體,直到1994年俄羅斯的各個部門才算穩定執行起來。
自
1994年俄羅斯開始統計失業率資料起,目前俄羅斯的失業率是歷史上最低的時候。

在世界範圍內,2.4%的失業率都算非常低的,僅次於新加坡。
100個人中總有那麼幾個人因為各種原因暫時失去工作的。比如,違反了公司的規定被開除了、對目前工作不滿主動辭職了……所以,2.4%的失業率幾乎等於人人都有工作了。

第二,俄羅斯經濟過熱了,央行創紀錄加息至21%。
俄新社10月25日報道,俄央行釋出的新聞稿稱:“2024年10月25日,俄羅斯銀行董事會決定,將關鍵利率上調200個基點,至21.00%。”這是關鍵利率自2013年實行以來達到的最高水平。之前的峰值是在2022年2月創下的,當時關鍵利率被提高到20%。

我們來看一下俄羅斯歷年的利率變化:
2014年克里米亞進行獨立公投,隨後便宣佈加入俄羅斯,然後歐美國家就對俄羅斯進行了經濟制裁;2022年俄羅斯對烏克蘭發動戰爭,歐美對俄羅斯進行了史無前例的制裁……
歐美國家對俄羅斯進行制裁,歐美資本不斷逃離俄羅斯,為了防止國內老百姓擠兌本國央行裡的外匯儲備,俄羅斯不得不提高利率以防止更多的資本外流——利率提高,你把錢存在銀行的利息就增加了,就不會想著把錢換成美元、歐元等了。

那麼,這次俄羅斯央行將利率提高到21%,原因是什麼?難道是又有資本要流出俄羅斯了?
不是!
這次俄羅斯央行將利率提高到21%是因為經濟過熱了!
經濟過熱主要分為兩種:由於居民消費旺盛而導致的經濟過熱稱為消費推動型經濟過熱;“投資推動型經濟過熱”,亦即“過度投資”。
說白了,所謂的“經濟過熱”就是指經濟太好了,好過頭了,大家都很有錢,然後到處消費、到處投資,導致物價指數大幅度上漲。

大家都有工作,都能賺到錢,然後就各種買買買,導致商品數量不夠了;商品不夠了,價格就會上漲;商品價格上漲,企業就有擴大生產的需要……導致了“消費過熱”和“投資過熱”。
這個時候怎麼辦?
為了壓制消費和投資過熱,俄羅斯央行只能採取加息模式:加息了,存款利率就提高了,你把錢存銀行的利息就高了,一些人可能就捨不得花錢消費了;加息了,貸款的利率就提高了,你想要從銀行獲得貸款擴大生產規模要償還的利息就增加了,你就會暫緩擴張了。

是什麼原因導致俄羅斯經濟如此的好,甚至有點好過頭了呢?
我相信,不用我們說,大家也都知道,是俄烏戰爭爆發導致的!
俄烏戰爭促進了俄羅斯的經濟發展!
俄烏戰爭爆發以後,對武器、彈藥、裝備等的需求大幅度增加,俄羅斯的軍工企業開足馬力的生產,需要招收大量的工人;武器、彈藥等製造又涉及到眾多的行業,從而也帶動了那些行業的發展……
2024年,俄國家技術集團總經理謝爾蓋·切梅佐夫表示,去年一年,該集團為俄軍提供了80%的武器裝備。2023年,是俄羅斯軍工產能爆發的一年。同上一年相比,俄方的炮彈,火箭彈,坦克炮彈產能分別提高了5倍,7倍,8倍。作戰車輛方面,坦克和裝甲車的產能增加了2倍。火炮方面,牽引火炮增加13倍,自行火炮增加9倍,迫擊炮增加19倍,火箭炮也增加了1倍。

除了軍工需求強烈外,還有一個方面也刺激了經濟的發展——軍人工資。
在和平時期,軍人的工資是比較低的。但是,一旦戰爭爆發以後,軍人是要上戰場和敵人玩命的,這個時候必然要大幅度提高軍人的工資,否則很難調動軍人死戰的積極性。
去年俄羅斯居民的平均月收入約為4.3萬盧布,約3800元人民幣。平均工資為3800元,那麼就意味著很大一部分人低於這個數,絕大多數俄羅斯人的平均收入也就在2600人民幣左右。但是,只要加入俄軍,即可獲得約2萬元人民幣的安家費。烏克蘭前線,俄軍普通合同兵的最低月薪為16萬盧布,加上戰區補助和作戰津貼,一名俄軍在烏作戰一個月,收入最高可達58.6萬盧布(約合7.2萬元人民幣),這幾乎達到了一個俄羅斯中產階級一年的收入水平,足以支撐一名月薪3萬盧布的普通俄羅斯人生活兩年……
你就想想,平時你工作的工資只有3000元,但是隻要你上戰場,每月的工資有3萬,增加10倍,你說你願不願意上戰場?
如果說上了戰場基本就是“九死一生”,就是去當“炮灰”的,那麼恐怕工資再高也沒有太多的人願意去。但關鍵是,俄羅斯是屬於強的一方,上戰場存活下來的機率是非常高的,這種情況下,肯定很多人是願意去當兵的——越窮的地方,越多的人願意上戰場。
我記得以前有位公知統計了俄軍陣亡士兵的籍貫,最後得出一個結論:俄羅斯把遠東地區的老百姓當成了“炮灰”!
這種人,要麼是立場有問題;要麼就是讀死書,只看到表面現象,而沒有看到深層次的原因——正是因為西伯利亞地區比較窮,所以那些地方的人才願意從軍,願意衝在第一線,傷亡自然也就大。
俄軍陣亡的撫卹金也是非常高的!
2022年的時候,普京在聯邦安全會議上向犧牲的俄軍官兵致哀。普京表示,向遇難者和受傷者家屬提供支援是我們的義務。遇難者家屬獲得總計7421000盧布(約合42.86萬元人民幣)的一次性津貼。此外,向受傷軍人每人額外支付300萬盧布(約17萬人民幣)。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如果大家看新聞,就會知道,俄羅斯從來沒有像烏克蘭那樣“抓壯丁”,都是自願報名的,沒有強制要求!
俄軍待遇那麼好,那麼現在的俄羅斯有多少軍人呢?
俄羅斯軍隊在俄烏衝突中經歷了多次擴軍,從2022年俄烏戰爭爆發前的101.36萬人增加到目前的150萬人。這150萬人中,有約60萬在烏克蘭境內作戰。這60萬人都是超高薪啊——不僅月薪高,在戰爭中打勝仗了,還有各種補貼。
我知道,很多人害怕戰爭,但是也很多人是非常希望戰爭的,因為戰爭能極大的改變他們的生活。
2023年的時候,俄羅斯觀察圈的一位俄羅斯公知切爾內紹夫寫了一篇爆款文,名字叫做《俄羅斯的老百姓從沒活得這麼爽過》,其中有這麼幾段話:
因為如果我們將三分之二俄羅斯居民視為“俄羅斯老百姓”,那麼“俄羅斯老百姓”可沒有失去其中任何東西。因為他們從來就沒擁有過其中任何東西。老百姓上一次持有美元可能是在97年左右——作為一個有趣的小物件,僅此而已。他們從沒去過劇院,完全不知道最好的導演全都離開了俄羅斯,導致他們,也就是老百姓,一無所有……商店裡的價格上漲了又如何?這些老百姓從來就沒指望過商店。老百姓家的地窖裡有可供他們熬過一整個冬天的土豆和醃菜罐頭。湊合著就能活過去。所以總的來說,老百姓什麼都沒有失去。他們也沒有什麼能失去的。
但他們得到了什麼?得到了很多,多得難以言表。首先,是錢。很多錢。是的,數萬名俄羅斯士兵回不來了,但還有數十萬回來了!帶著從前想都不敢想的幾百萬盧布回來了。在我妻子的老家,有個漢子帶著三百萬盧布回家,只用十天就和自己的朋友們一起花光了。平均每天揮霍三十萬——無限量的酒精和J女。這才叫生活嘛!而那些有家室的人則去海邊度假,買公寓,換新車。
……
那麼多高薪的軍人,消費能力自然就提高了,這也是俄羅斯經濟過熱的另一個重要原因。
所以,現在大家該明白了吧,戰爭並沒有讓俄羅斯的經濟崩潰,相反卻讓俄羅斯的經濟越來越好,甚至好到“過熱”了。
說到這,我就想到了臺灣!
大家也都知道,我是一個堅定的“武統”派——每當我喊著武統臺灣的時候,總有一些人留言道:戰爭會死人的,真要打起來你上戰場?戰爭會導致歐美對我們發動經濟制裁,會讓大家變窮……
首先,我想說的是,軍人的天職就是守土衛國、保境安民。如果一個軍人懼怕戰爭,那麼他就不是一個合格的軍人。戰爭爆發後,軍人不衝在第一線,那他們存在的意義是什麼?我不是軍人,但是如果真到了需要戰爭動員的那一天,我絕對立刻去報名。
至於武統之時歐美對我們發動經濟制裁,我們也完全不用擔心——經濟制裁的本質是兩敗俱傷(你能和我做生意,必然是因為和我做生意對你也是有利的,制裁我的同時也是在制裁你自己),歐美在制裁我們的同時,他們自己也必然損失慘重。更何況,中國無論是經濟實力,還是產業結構,都遠比俄羅斯強,俄羅斯經濟都能在歐美的制裁下越打越好,更何況我們?
……
所以,我們不應懼怕戰爭,也不該懼怕戰爭!
—–全文到此為止。如果您想看到更多的原創文章,請點選下面的公眾號名片,關注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