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選上方"GameLook
"↑↑↑,訂閱微信 」

4月2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白宮宣佈“對等關稅”具體措施,而他本人在更早的宣告中,將4月2日對等關稅生效日稱為“美國解放日”,表示這將“扭轉美國在過去幾十年內經受的所謂‘不公平貿易剝削’行為”,目的希望製造業能夠迴流美國。
過去相當長一段時間內,美國針對中國進行的科技圍堵,迫使中國產業界被動地在半導體、作業系統等多個科技領域實現國產替代,最終取得了階段性的突破;而美國如今又以給各國加徵高關稅的粗暴方式,引導美國製造業迴流,試圖主動在美國製造業進行“美式國產替代”。中美作為全球兩個大國,都開啟了“自力更生”,箇中含義讓人回味。
而回看美國這輪對等關稅,對製造業國及加工轉口貿易國和經濟體,亞太地區域成為重災區。在渡過清明和週末假期後,4月7日週一、亞太地區股市開盤以後全線暴跌,上證指數大跌7.34%、日本日經指數大跌7.83%、韓股市一度熔斷最終大跌5.57%、臺股收跌9.7%創歷史最大跌幅記錄…… 歐洲股市開市後,同樣延續了大跌的態勢。在一片恐慌中,甚至過去幾年一直大漲的黃金期貨也開始了下跌。

事實上不僅是亞太股市,由於中方4月2日開啟了關稅反擊對美國商品加徵34%關稅,美國股市在上週四周五、兩交易日內已蒸發超過5.4萬億美元,可以說全球金融市場都受到對等關稅的影響而暴跌,今天(4月7日)也成為不折不扣的“黑色星期一”。
眼前慘烈一幕,令人不禁聯想到百年前,胡佛在1928年競選美國總統時,為了拉選票、支援美國農業和製造業消化過剩產能,而對全球各國加徵關稅到50%,最終引發了全球貿易戰。1929年10月29日這天,道·瓊斯指數單日跌幅超過22%,以此“黑色星期二”為標誌,美國和全球經濟步入了大蕭條時期。

圖源:央視新聞
如今特朗普政府做出和當年胡佛政府類似的決策,目的是吸引製造業迴流,結果美國科技公司、製造業卻在對等關稅政策下受到重創,例如代表美國製造的耐克公司在4月3日開盤後一度下跌幅度超 14%。
覆巢之下無完卵,在這輪下跌潮內,A股遊戲公司也受到恐慌情緒蔓延的影響全面下跌,騰訊網易等國內遊戲業巨頭也紛紛受到波及。那麼在這輪關稅戰中,中國遊戲公司受到多少影響直接影響、長期又會產生怎樣的影響?今天GameLook來聊聊我們的粗略看法。

短期:關稅戰未直接影響中國遊戲公司
首先需要指出的是,特朗普政府的這輪關稅政策主要針對的是“貨物貿易”,並不涉及“服務貿易”。
《經濟學人》日前的文章就指出“從貨物貿易角度來看,美國近年來確實存在較大貿易逆差;但在服務貿易領域,美國貿易順差去年超過2900億美元,接近歷史新高。”特朗普本輪關稅戰明顯有所側重,暫時並未包含美國順差巨大的服貿領域,畢竟服貿美國人是在“佔各國便宜”。
而遊戲行業本身屬於文化產業,在進出口貿易中被我國政府歸類為服務貿易中的“個人、文化和娛樂服務”一項。而在特朗普政府最新的關稅政策細則的商品清單中,並未包含數字內容或遊戲軟體本身。

圖源:商務部《2023年中國服務貿易發展報告》
這也就意味著,這輪美國對等關稅政策,其實並不存在對大量中國遊戲公司造成短期的直接影響。但中國因為是製造業大國,真正受到第一波衝擊的是與遊戲相關聯的製造業公司。
GameLook此前曾多次報道,索尼、任天堂等主機硬體廠商受到了美國關稅政策的不利影響。
巧合的是,就特朗普宣佈“對等關稅”的4月2日當天,任天堂還舉行了Switch 2專場直面會,會上確認將於4月9日開啟全球預售。然而正是因為美國關稅政策的影響,任天堂又在直面會結束以後宣佈推遲Switch 2在美國市場的預購計劃。

外媒GameSpot釋出相應報道
事實上,早在2019年中美貿易戰期間,索尼、任天堂等主機硬體廠商為了應對美國關稅政策就已經進行了供應鏈調整,將部分硬體製造轉移到東南亞國家。儘管如此,中國依舊是遊戲主機硬體的主要製造國。本次加徵關稅自然會進一步影響國內代工廠所接到的訂單量(例如索尼PS和任天堂NS最大的代工廠均為富士康),進而影響到這些代工廠的生存和相應崗位就業情況。
另一方面,除了主機制造受到直接影響之外,與中國遊戲行業相關的遊藝機裝置、遊戲周邊商品、硬體外設等對美出口也都會受到影響,這一部分產業的產值相對中國遊戲行業大盤來說也不算高。根據《2024廣東遊戲遊藝行業報告》,廣東線下游戲遊藝裝置總產值為231.9億,佔全國的98.8%。其中出口裝置的銷售收入為86.8億元,對美國的出口額沒有準確數字。

需要說明的是,不同於一些國外資料機構(主要是美國)在統計遊戲行業市場規模時會將硬體裝置收入也納入其中,遊工委每年釋出中國遊戲產業年報時都只統計軟體的銷售收入。國內絕大多數遊戲公司的主要業務收入也都是遊戲軟體本身的銷售收入。
因此特朗普政府這輪僅針對貨物貿易的關稅政策,其實並不會對中國的遊戲開發商、遊戲發行商短期造成影響,如今中國上市遊戲公司股價的全面下跌,合理定性:確實存在錯殺的問題,更像是全球股市投資者情緒失控、恐慌情況蔓延的結果,如果繼續這麼大跌,跌出“黃金坑”也是極有可能的。
長期:全球經濟大環境與監管的雙重隱患
雖然說美國“對等關稅”目前僅針對貨物貿易,短期並不會直接影響到主要從事遊戲開發的全球遊戲公司,但長期來看、GameLook認為還是會對全球遊戲業產生潛移默化的長期影響。
這主要是因為,美國遊戲市場和中國遊戲市場,是目前全球規模最大的兩個遊戲市場,而美國加徵關稅政策可能導致一系列的連鎖反應,影響到美國經濟大環境,
引發市場對經濟衰退擔憂的加劇,全球
遊戲行業自然也難以倖免。
高關稅又帶來了物價上漲從而形成滯漲壓力,進而影響美國使用者消費信心的下降、失業率上升,如果這種推導成立,遊戲玩家的購買力自然也可能受到影響、將表現為使用者的付費率降低、ARPU值降低,最終傳導的結果就是全球遊戲行業也可能出現如製造業一樣的衰退。
本次特朗普政府釋出超預期關稅政策後,會進一步提高市場資金避險需求,美債收益率也會降低(4月7日美國兩年期國債收益率已經跌至3.4450%,為2022年9月以來的最低水平),有一種解釋是,特朗普關稅戰的隱含目的之一就是壓低美債的收益率、逼迫美聯儲降息,進而將過去幾年拜登政府發行的大規模短期美債、轉換為長期債券,逼迫各國政府購買巨量低息、甚至無息的長期美債,減少美國政府巨大的短期償債壓力,渡過美債危機。
美國假如出現衰退,中國遊戲公司會受到多大影響?
根據遊工委《2024遊戲產業報告》,2024年中國遊戲海外市場實際銷售收入為185.57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355.5億元),其中美國市場佔比高達31.06%,換言之有超過420億人民幣在美銷售額可能會受到影響,GameLook認為並不是零和博弈的關係,會受到一定的衝擊、但幅度不會象製造業遭受的衝擊那樣大。

與美國可能的經濟衰退類似,亞太地區等一眾製造業國及加工轉口貿易國都可能在美國關稅的影響下,對經濟整體環境產生衝擊,進而影響居民購買力。而亞太地區,尤其是日韓、東盟各國就是中國遊戲公司出海的第一站。因此這輪美國關稅政策,長遠來看可能會影響中國出海遊戲公司產品的ARPU值、付費率。
當然,由於對中國遊戲公司的主要影響體現在出海業務上,因此具體影響大小還會根據中國遊戲公司收入構成中海外佔比來推斷。
以騰訊網易米哈遊三巨頭舉例,米哈遊海外收入佔比較高(國內海外收入1:1)、受到的影響最大,騰訊次之並且受到的影響有限(騰訊海外收入佔比接近1/3),網易受到的影響則相對較小。
以上是美國關稅政策影響全球各地區經濟環境,從而導致遊戲消費受影響,除此之外其實還有一重擔憂——那就是這輪貨物貿易關稅大戰,未來會不會將戰火引到服務貿易上?
目前來看,歐盟最有可能在這方面下文章。除了前文提到的英國《經濟學人》發聲表示美國政府對等關稅可能“引發貿易伙伴反制措施,給美國當下擁有鉅額順差的服務貿易出口帶來嚴重危機”之外,路透社也在近日報道未來幾天,歐盟國家將在應對美國關稅問題上展現統一立場,4月7日歐盟的首輪反制關稅措施已初步公佈,其將對價值260億歐元的美國進口商品徵收關稅。
歐盟之所以更有可能在服務貿易上下刀,主要原因在於歐洲發達國家普遍錯失了上一輪網際網路科技風口,導致歐洲國家丟失“數字主權”,歐洲幾乎沒有“看門人”型的網際網路巨頭企業。
而一旦歐盟打算對平臺型網際網路企業提供的數字服務加稅,出於數字服務幾乎不受地理位置限制的特性,GameLook認為,歐盟很有可能會透過加大合規性審查乃至立法的方式來對美國服務貿易出口實施反擊。但某種程度上,也意味著中國公司很可能也會被誤傷,主要包括一些電商平臺、網際網路平臺(例如TikTok等)。
除此之外,無論是美國還是中國公司,一旦網際網路平臺被歐盟額外抽稅,平臺型公司利潤必然會受到衝擊,平臺巨頭為了保證利潤規模,會不會進一步導致遊戲廠商在海外平臺買量價格上漲?這是潛在可能的風險。
而對目前大多數國內的出海遊戲公司而言,其產品絕大多數都是手遊,並且有相當多是依賴買量的SLG、休閒產品,上一輪蘋果IDFA政策對買量遊戲的衝擊想必所有國內出海遊戲公司都能明顯感知到。
當然話又說回來,歐洲市場在國內出海遊戲收入佔比中不算大頭(美國、亞太佔比更高),其影響本身比較有限,重點還是如果歐盟開了這個頭,美國會不會在服務貿易領域進行反擊,以及亞太地區其它國家會不會跟進。
僅從目前亞太各國對於美國關稅政策的反應來看,敢於像中國這樣直接叫板美國的亞洲經濟體並不多,例如印度和越南第一時間宣佈對美降關稅甚至零關稅,日本和韓國則尋求增加對美國製造業投資以及增持美國國債,以期透過給美國創造資本賬戶的盈餘來抵消經常賬戶的貿易逆差——儘管今天一度跌到熔斷的日韓股市已經說明向美國低頭並沒有什麼實質性作用。

而美國方面對於服務型貿易的態度,則有一件令GameLook關注的事情:2月21日,特朗普簽署《美國優先投資政策》備忘錄,備忘錄提出將在關鍵技術等領域加強對來自中國的投資審查。此外,備忘錄第2節第k條提到,將審查是否暫停或終止1984年《美中所得稅協定》。
而一旦涉及技術領域的雙邊稅收協定被終止,考慮到美國過往多次以資料隱私、國家安全、反壟斷為由,對中國遊戲公司在美正常投資經營活動加以阻擾,這也意味著未來中國遊戲公司在美國市場上可能會受到更加複雜的影響。
浪潮洶湧之時
不得不說,目前這輪由美國挑起的席捲全球的關稅戰,對遊戲行業造成的影響在短期內,局面仍不明朗。這不僅是前文所說,涉及經濟環境變動、關稅戰是否會進一步升級等都需要時間去驗證影響,甚至於關稅對遊戲行業周邊製造業的影響,也需要時間去驗證——畢竟主機硬體廠商在美國仍然有庫存存貨,貨物出口到美國、運輸、報關、進而擺上貨架銷售,可能需要1-2個月的反應時間。短期看,商家囤貨居奇,老百姓搶購商品,是可預見的劇本。
GameLook認為遊戲行業作為內容產業,對中國遊戲公司來說,目前最重要的還是安心把自己的遊戲做好、運營好。內容為王是亙古不變的鐵律,甚至可能在下行經濟週期中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最典型的例子莫過於美國1930年代大蕭條時期逆勢而上的電影行業,著名的迪士尼也正是在那段時間發家,“米老鼠”和“唐老鴨”等形象成為那段特殊時期,無數艱難迷茫的民眾對於美好生活的寄託。
與之類似的還有大蕭條時期美國公共圖書館事業以及文學創作,菲茨傑拉德的名作《夜色溫柔》正是誕生於那個年代,反映了大蕭條時期“美國夢”的破滅;影響了幾代人的海明威,筆下的一個個“硬漢”也正是誕生於那個戰後的大蕭條時代……

1925年《了不起的蓋茨比》中所描繪的虛假繁榮,正是1929年美國股災的註腳
在經濟學上有一個原理叫做“口紅經濟”,大意是在經濟衰退抑或是不確定性增加時,諸如口紅這類相對廉價的非必需品反而銷量會上升。GameLook並不好說如今的遊戲產品還算不算“口紅”——畢竟一方面是國內出海SLG動輒幾十美元的單使用者買量成本,另一方面是國外3A遊戲開發成本持續高企,《GTA6》網傳100美元的定價引發國外社群大量吐槽……但GameLook只能說,經濟週期的波動沒有行業能夠倖免,內容行業從業者對於作品質量的把控已經是自己手上最大的籌碼。
如同前文所說,短時間內遊戲行業並不在本輪關稅打擊範圍之內,但長期之內國內遊戲公司也能夠為潛在的未來隱患做一些預案,最簡單直接的方式自然是前往美國以及其它可能受影響的海外市場,在當地建立公司海外主體。
只不過屆時各國可能會有各國的監管措施(比如上文提到的《美國優先投資政策》備忘錄),中國遊戲公司在海外市場的投資也可能受到影響。當然這些問題其實主要是巨頭公司例如騰訊、網易、米哈遊、TikTok等擔心的問題,他們是更大的靶子、騰挪空間有限,但對於中小遊戲公司而言,情況要稍好一些。
還需要意識到,在國外高牆林立的同時,是國內版號放開常態化。剛剛過去的3月份,國家新聞版署發放了129款國產網路遊戲版號,打破了今年1月份(123款)才剛創下的近幾年國產網路遊戲單月最高發行數量的紀錄。這其實也代表著國內遊戲公司理應更多關注國內遊戲市場的趨勢,而GameLook也總結過目前國內遊戲行業發展的三個方向:
第一是長青遊戲。無論是騰訊近兩年反覆提及這個詞,還是網易高管在財報會上提到的“經營至少十年以上的一棵常青樹”(丁磊對《漫威爭鋒》的目標),其實都說明越是大環境不景氣的時候,經過時間驗證的長久運營產品越有可能穿越週期。
這一方面是玩家在一款遊玩多年的老產品上投入的時間、金錢乃至情感,都成為了經濟下行時玩家愈發難以割捨的沉沒成本,另一方面也是因為隨著遊戲市場的逐漸成熟,品類創新越來越難,玩家普遍表現出對賽道頭部的優秀產品表現出戀舊的趨勢。

根據V社報告,老遊戲(2023年以前釋出)佔據了全年Steam使用者遊戲時間的85%
這也提醒國內廠商,尤其是手上有運營多年IP的腰部及以上的廠商,需要愈發珍惜手上的產品,如何維護現有使用者群體可能比透過新品開疆闢土更加重要。
第二則是精品遊戲。這主要是去年《黑神話:悟空》的爆火,以及國內各大頭部廠商越來越明顯的重返PC平臺的趨勢。具體來說落腳點就是跨端旗艦作品以及3A單機作品,V社近日在GDC上的講座已經實錘中國玩家目前就是Steam上第一大使用者群體。雖然說單機遊戲專案普遍ROI偏低,但整體上而言單機遊戲市場規模已經愈發不可忽視,更別說目前國內3A市場還處於嚴重的供不應求當中,因此這也是機會點之一。
第三則是小遊戲。關於小遊戲其實是老生常談,這也是國內遊戲行業兩極分化以後,中小開發團隊的去處之一。但從去年開始,小遊戲賽道已經愈發擁擠,根據GameLook過往的統計資料,小遊戲的成功率可能還不足1%。這意味著哪怕是小遊戲也需要開始往精品化的方向發展,無論是玩法還是題材,乃至買量素材、方式都需要創新。
而這又引出了國內遊戲行業發展的另外一個維度,創新。隨著國內遊戲市場人口紅利的消失,創新已經是對遊戲公司而言越來越重要的關鍵詞,而當下的AI技術浪潮自然就是最大的風口,甚至是開啟下一輪週期的原始驅動,國內遊戲行業自然也需要在AI上緊跟步伐。

《和平精英》接入DeepSeek
總而言之,在這輪關稅戰引發的愈發洶湧的全球浪潮之中,遊戲公司最應該做的也就是練好內功。至於海外市場雖然不是我們能夠把控,但出海產品迭代方向的主動權依舊在國內公司自己手裡,只不過涉及到對海外遊戲市場的投資倒是增加了不確定性,需要更加審慎。
另外,經濟環境波動必然會影響到資本市場的投資信心,這也意味著中小開發商更加難以融資,因此國內中小廠更加需要守好自己的現金流,甚至行業內的大廠也需要主動抱團才能熬過這次寒冬。
最後,雖然長期來看經濟下行對各行各業都有影響,但又回到本文開頭所說,像今天這樣遊戲公司集體性、大幅度的下跌,也是一次市場普遍蔓延恐慌情緒對於遊戲股的“錯殺”,而如果這種下跌在未來幾天持續進行,或許部分遊戲企業的價值就會在此過程中體現出來,甚至可能跌出機會點。
注:本文內容僅為GameLook個人觀點,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 End ·····
GameLook每日遊戲產業報道
全球視野 / 深度有料
爆料 / 交流 / 合作:請加主編微信 igamelook
廣告投放 : 請加 微信:Amyly588
長按下方圖片,"識別二維碼" 訂閱微信公眾號

····· 更多內容請訪問 www.gamelook.com.cn·····
Copyright © GameLook® since 2009
覺得好看,請點這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