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敘利亞很熱鬧,著名反指金燦榮在12月初還說“只要不慌,阿薩德還能控制局勢。”,但兩天後被打臉,首都大馬士革被反政府武裝攻佔,敘利亞軍隊完全不堪一擊。不久巴沙爾·阿薩德跑到俄國。
而現在(2024年12月),敘利亞局勢每天都在變化。因此我們必須站在更高的視角上來看敘利亞,研究其未來到底會變成什麼樣。
要談論敘利亞局勢,必須首先講以色列。這當然是因為以色列是中東地區強國,而且在
2023年10月7日受了巨大的刺激,因為當時哈馬斯對以色列發動了令人髮指的恐怖襲擊。
這件事具有相當重大的歷史意義,因為這是以色列的911,也因為以色列在中東的獨特地位,以及它遠遠超過其實力的國際影響。我這句話的意思是:以色列的實力本來就很強,但是其國際影響更大。歷史證明:任何以為只有900多萬人的以色列沒多少實力和影響、從而可以隨意怠慢乃至侮辱的決策者,都將給自己的國家帶來深遠的負面影響。以色列的重大影響,體現在它是美國的兩個鐵桿盟友之一(另一個是英國),更體現在猶太人為世界貢獻了1/5的科學和藝術成果。這種巨大的槓桿效應,是不學無術的人根本無法理解的。這件事對以色列的意義之重大和深遠,讓我對某些國家的做法深表痛惜。我感到劇痛。因為今後的損失,既巨大又長遠。
當時我說“因為今後的損失,既巨大又長遠。”,是針對某些不支援以色列的國家來說的。而今天敘利亞局勢已經鉅變,我更是感到劇痛。
幾十年在中東的經營,不斷擴張自己的勢力和影響,就因為以色列,因為沒有和以色列站在一起,在中東的經營已經遭到了巨大打擊。
大家可以理解為我說的是俄國和伊朗。
這是因為:猶太人是最聰明的民族,有了自己的國家後更不得了。他們的生存危機也最為強烈,對各種問題的思考之深刻、長遠,是其他人完全比不了的,包括美國。
自1948年建國以來,以色列從來都是不吃虧的。就算暫時吃虧,以後也能讓對手付出多得多的代價。以色列最終會大佔便宜。
當然,這並不表示以色列會永遠存在下去。因為周邊的阿拉伯和穆斯林人口數量,是猶太人的幾十倍。但是,至少在目前和可預見的未來,作為美國兩個最親密的盟國和小弟之一,以色列沒有任何問題。
因為站隊,影響至少兩代人。
最近一年,西方國家包括美國,都有大量支援巴勒斯坦的各種油行示威活動。如果你是以色列的決策者,會怎麼想,怎麼辦?
道理很簡單,儘量擴大領土,擴大在中東的影響。
以色列正是這麼做的。
所以,以色列會利用各種理由和藉口,儘量多佔土地。先別管這些土地能否正式劃歸以色列,佔領並實行實際統治,就是以色列的目的。
而且,以色列對中東各國真實實力的瞭解,肯定比其他國家深得多。這就是以色列為什麼敢打擊黎巴嫩真主黨,以及這次出兵擴大在敘利亞佔領區的原因。
既然有人唆使哈馬斯和黎巴嫩真主黨不斷給以色列找麻煩,以色列也會有樣學樣。首先是消滅或重創這些勢力,然後是反擊,一步步把後臺的支持者給打殘,至少在中東是這樣。
國際上還有兩個有利因素:
1、俄國深陷烏克蘭泥潭,已無力顧及敘利亞。
2、敘利亞的真實實力,尤其是政府軍的戰力到底如何,以色列門兒清。以前還有俄國給敘利亞提供支援,但現在俄國顧不過來,敘利亞早就危如累卵。
那怎麼辦?先支援敘利亞國內的反對派再說。
敘利亞國內的反對派很多,除了幾個遜尼派極端組織,還有庫爾德人,美國在敘利亞東南部也有勢力。
當然,看到這點的還有土耳其,因為土耳其也想擴大領土,所以也在暗中支援敘利亞的一些反對派。
因此在過去一年多,以色列、土耳其都在暗中準備。但你說他們一定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嗎?也未必。不過12月以來敘利亞政府軍兵敗如山倒,土耳其和以色列都會加快動作。
老鄧認為,敘利亞以後仍會作為一個國家而存在,但其實際控制區將大為減少。土耳其、庫爾德人、以色列,將實際控制敘利亞的西北、東北、西南部。這樣過個幾十年,土耳其、以色列的領土都將擴大。而庫爾德人能否獨立建國,也頗有可能。

請看地圖。西南角的紫色區域是戈蘭高地,早已被以色列控制了幾十年。以色列將以此為基礎,向北、向東繼續擴大實際佔領區。這有五大好處:
1、對黎巴嫩的東南部形成戰略包圍。以後黎巴嫩真主黨就算再有動作,也日益困難了。也就是說,這對以色列的北部領土,將提供更安全的保證。
2、對南邊的約旦也會形成進一步壓力。現在約旦算是以色列和美國的盟友,至少是朋友,但作為君主國家,以後不好說,因為以後君主的想法可能會大為不同。以色列在敘利亞南部擴張勢力,會讓約旦更加老實,也必須繼續和以色列、美國搞好關係。
3、對美國在敘利亞和中東的存在,也提供進一步支撐。
4、向北向東,進一步對伊朗乃至伊拉克,施加壓力。
5、也可以對庫爾德人提供更多影響和支援,對土耳其形成進一步牽制。而隨著土耳其和以色列進一步在敘利亞擴張領土,兩者之間的矛盾也會進一步增大。
也就是說,土耳其和以色列出於對對方的防範,也會競相在敘利亞擴張領土的。
因此,以色列一定會繼續擴大在敘利亞的南部佔領。
實際上,現在的以色列正是這麼做的,只是到底控制多少土地,現在還不好說。

老鄧認為,如果以色列胃口大的話,會控制敘利亞西南的德拉省和蘇韋達省,這裡是德魯茲人的地區,德魯茲人對以色列更有好感,這樣和美國的控制區域就連在一起了。向北也會更加接近大馬士革。我要是以色列就會這麼做

。至於藉口,很容易找。比如維持秩序、救濟當地百姓、繼續打擊恐怖組織,等等等等。
請注意,不是我希望以色列這麼做,而是以色列有這個實力,大環境也支援,這裡出現了權力真空,以色列肯定不希望一個對它不友好的政權來填補,那為什麼不趁亂拿下呢?
甚至,不排除奪取大馬士革 —- 如果敘利亞極端勢力以後和以色列發生衝突,或大規模迫害基督徒的話。
有人說,美國會不會反對?
馬上川普會執政,未來四年肯定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這對以色列是有利因素。美國的保守派樂於看到以色列在中東的擴張。
那麼,敘利亞會繼續亂下去嗎?
老鄧認為不會。
因為土耳其、以色列都是美國的盟友,庫爾德人也是美國支援的。大家都是美國的小弟,以美國的超強實力和川普的猛人作風,誰也不敢大規模惹事兒,尤其是土耳其。另外,如果美國默許以色列取得一部分土地,那也得默許土耳其這樣做。那麼土耳其也就會比較滿意吧。由此,以色列、土耳其都得忙於消化勝利果實,這需要相當長的時間。
至於敘利亞內部的極端組織,會受到土耳其、以色列、美國的打壓。
現在極端組織已經很難得到其他國家和勢力的大規模援助,所以翻不起什麼大浪。極端組織自己也會認識到這一點,會採取更加柔軟的做法。這裡的地理環境和阿富汗不同,極端組織不敢和土耳其翻臉,更不敢招惹美國和以色列。
另外,吃飯是最重要的問題。敘利亞有2300多萬人,人均月收入只有100元人民幣,吃飯問題怎麼解決?現在有些地區由於處於無政府或混亂狀態,已經發生饑荒了。所以必須靠土耳其、以色列,尤其是美國的支援。僅僅恢復和維持敘利亞的秩序,已經夠這些國家和勢力忙活了,極端組織也得考慮人民的吃飯問題不是?
所以,很多人覺得阿薩德離開後,敘利亞會亂成一鍋粥。但實際上不會這樣。當然,區域性的騷亂肯定會有,但不會形成大規模動亂和戰爭。
也就是說,敘利亞以後大機率會形成以下國家和地區:
1、面積大為縮小的敘利亞,以什葉派為核心,可能包括大馬士革及周邊地區。
什葉派在敘利亞只有10%左右的人口,其他是遜尼派阿拉伯人和庫爾德人。因此“小敘利亞”最多隻佔敘利亞20%的面積。
2、庫爾德人實際控制區,可能在美國和以色列的支援下獨立。實際上現在基本上是自治,還會極大加強。
3、土耳其控制區。
4、以色列控制區。
5、也可能會有極端組織的小控制區。對於大國來說,這些極端組織為他們提供了待在敘利亞的藉口。
6、俄羅斯頂多在沿海地區有影響,但影響力已經大為減少。即使“新敘利亞”會繼續向俄國傾斜,影響力也不可同日而語了。所謂的“什葉派之弧”,已經斷了一半。這是什葉派及其背後勢力的無可挽回的巨大損失。這,也是以色列在恐襲之後,取得的戰略上的一個巨大成功。
以前,“什葉派之弧”在伊朗、俄羅斯的支援下,還能在中東頗有影響力,但現在已經遭到了無可挽回的巨大損失。這種損失,可能永遠都補補回來了。
總之,原來的敘利亞就是四分五裂。阿薩德垮臺之後,這種情況將更加明顯。
以色列的勝利越大,就越顯得一些國家犯了多麼嚴重的錯誤。
以後,敘利亞如果有大規模騷亂或戰爭,只能存在於:
1、庫爾德人和土耳其之間。這是因為土耳其也有很多庫爾德人,土耳其在一系列地緣成功之後,胃口可能也會越來越大。當敘利亞庫爾德人形成實際獨立後,兩者的關係會更加緊張。這種情況對以色列乃至美國,是有利的。
2、大馬士革的什葉派和遜尼派極端組織之間。也就是說,隨著局勢的變化,美國以及以色列,甚至土耳其,有可能會支援什葉派對抗極端組織。俄羅斯也有可能繼續插手其中。當然這要看極端組織有多極端,在大馬士革會怎麼幹。
但這些都不影響大局。
因此總體來看:
敘利亞的亂局不會持續很久,將形成幾個國家的實際控制,庫爾德人也將更加獨立。以色列、美國、土耳其對中東的影響力都將繼續增加。也就是說,“美國陣營”將更加牢固地控制和影響中東。
這肯定是川普樂見的局面。美國需要騰出手來解決烏克蘭問題,以及其他地區的重要問題,敘利亞總體上不能大亂,也不會大亂。
回過頭來再看以色列。2023年10月7日以後,以色列貌似面臨難局。但經過了一年多之後,局面早已大為改觀。它吃的虧,早已獲得了至少幾十倍的報償。
以色列和猶太人肯定會記住,在這個關鍵的時期,誰在真誠幫助他們,誰又在明裡暗裡給他們使絆子。這,將深刻地影響中東乃至國際局勢,時間先看兩代人左右。
當然,也有一些對以色列的不利因素。就是阿拉伯國家顯然不願意看到以色列勢力的擴大,他們會尋求其他方面的支援和盟友。這對其他國家是有利的。比如,俄羅斯可以在這裡獲得一定的補償。
但由於美國的影響,以及以色列、土耳其在中東日益重要的作用,這些對其他國家的有利因素,遠遠比不上不利因素。
寫到這裡,老鄧禁不住又要仰天長嘆。
本來,如果在這個關鍵時期,一些國家如果能贏得以色列的好感,考慮到以色列和猶太人巨大的槓桿作用,在中東和國際上,還是可以有很大騰挪空間的。
老鄧文章,每天一篇。晚上九點,網上相見。天南海北,侃侃而談。設為星標,置頂方便。交流想法,參與留言。好文分享,一鍵三連。
關注本號,閱讀往期精彩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