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存款,兒女該怎麼辦?如何為年邁父母選擇合適的養老機構

隨著父母年事漸高,許多子女將面臨一個人生重大課題:如何幫助年老的父母從家中搬到養老機構。這不僅是情感上的挑戰,更是財務和法律上的重大問題。尤其在高齡父母出現認知衰退、無法自理的情況下,如何為他們找到最合適的養老選項,成為了為人子女者必須提前考慮的問題。
根據理財網站"金錢智慧"(MoneyWise)的報道,沒有存款的老年人通常面臨著財務上的困境,可能只能選擇條件較差的低檔養老機構。此時,兒女應該檢查父母是否有未使用的退休儲蓄,尤其是401(k)賬戶等靜止金融賬戶。
根據凱博資本(Capitalize)2023年的調查,約有3000萬個401(k)賬戶未被使用,累計資產高達1.65兆美元。許多老年人在退休後遺忘了這些賬戶,可能忽略了它們的存在,錯失了可以用於養老的資金。
然而,如果父母存在認知問題,兒女需要獲得監護權或其他法律授權才能協助追回這些靜止賬戶的資金。因此,為避免財務上的意外,提前瞭解父母的資產狀況並處理好法律事務至關重要。
對於許多老年人而言,生活費和長期護理費可能是一大負擔。聯邦醫療補助計劃(Medicaid),俗稱“白卡”,通常不覆蓋養老機構的食宿費用。然而,Medicaid提供的“居家與社群服務豁免計劃”(Home and Community-Based Service Waivers),允許符合條件的老年人與殘障者在家中接受長照服務。這項計劃可以幫助老年人將本應用於安養機構的資金轉為居家照護使用,大大減輕了經濟壓力。
此外,在一些情況下,非營利組織或教會機構也會提供居家照護服務,子女可以考慮這些資源來滿足父母的照護需求。
對於不願住進條件較差的養老機構的父母,子女可能需要承擔更多的私人安養機構開銷。根據老年生活諮詢網站SeniorLiving.org的統計,養老機構的月度花費中位數大約為6100美元,這一費用因地區、服務層級以及入住時間的不同而有所差異。如果選擇私人安養機構,費用將可能更高。
因此,提前瞭解各類養老機構的費用和服務內容,以及探討家庭成員間的財務分擔,是確保父母得到合適照顧的重要步驟。
在為父母選擇養老機構的過程中,子女的財務規劃與法律授權不可忽視。若要管理父母的退休賬戶,尤其是在父母精神能力逐漸衰退的情況下,兒女最好在父母身心狀況良好時,提前辦理授權委託書(Power of Attorney)。如果未能提前辦理,當父母被法官認定為精神能力不足時,兒女將必須透過法院程式,才能獲得監護權或財產監管權。
透過充分的家庭溝通和提前的法律準備,父母從家中搬到養老機構的過程將會更加順利。此外,為了確保父母能夠得到合適的照顧和支援,兒女應及時瞭解相關的財務援助計劃,如Medicaid,合理使用退休賬戶等資源。
隨著父母步入晚年,子女在幫助他們選擇合適的養老機構時,面臨著複雜的財務和法律挑戰。提前規劃財務,瞭解可用的政府資助計劃,並在父母精神狀態尚好時處理好法律授權,都是確保父母得到良好照顧的關鍵。儘早準備將為父母提供更好的生活保障,並讓家庭的過渡更加平穩。

送人玫瑰,手有餘香👇“分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