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瘋狂加關稅,讓大家迅速明白了商品產地的重要性。
如今,在超市貨架或是購物網站上,我們能夠輕鬆購買到來自世界各地的商品。
然而,不少澳人卻因為在超市中看到很多“中國製造”而不滿。
尤其是作為澳洲市場份額最大的“國民超市”Woolworths,其自有品牌的商品多次被曝光是“中國製造”。
據報道,一名Woolworths的顧客在社交媒體上分享了他的超市的發現——
熱銷的Woolworths自有品牌花生醬,居然是中國製造。
他聲稱,因為這是中國製造,他不會買這樣的商品。
在帖子下面,許多人表示贊同。
“我們應該始終購買澳大利亞製造的產品。超市不應該被允許出售國外製造的垃圾產品。”
“現在誰還會去Woolworths呢?他們根本不照顧普通澳洲人,幹嘛要照顧他們的生意?”
“我們的主要超市都不推廣我們的澳大利亞產品,我們怎麼可能支援澳大利亞農民呢?我肯定不會買這個。”
據稱,這個品牌的花生醬除了中國製造外,還有阿根廷製造。
Woolworths的發言人則回應說,希望顧客能有“更便宜的選擇”。
“雖然有些顧客總是會首先選擇澳大利亞製造的商品,但我們知道,對於那些為生活成本而苦苦掙扎的人來說,有更便宜的選擇意味著他們不必放棄。”
Woolworths曾售賣一款使用98%以上澳洲原料製造的Farmers Co花生醬,但因銷量不佳,早在2020年就已下架。
Woolworths曾在其網站上稱這種花生醬為 “最澳大利亞的花生醬”,由當地花生製成。

此舉當時引發廣泛不滿,但從商業角度,沒人買的商品賺不到錢,的確只能下架。
所以說,這些嘴上說著不要中國製造的人,實際上也沒對澳洲商品提供多少支援。
但凡還有人買,這種“澳洲製造花生醬”也不會迅速下架退市……
此前,還有顧客發現,Woolworths的紙袋也是中國製造。

除了中國製造,還有越南製造。

此事同樣引起許多澳人的不滿,他們認為這樣簡單的紙袋就應該完全在澳洲生產。
而Woolworths方回應稱,紙袋繼續在中國和越南生產,是因為在澳洲本土沒有足以供應龐大需求的紙袋生產商。
據稱,Woolworths已經與澳洲本土的兩家生產商合作了,但紙袋依然不夠用,所以只能繼續進口紙袋。
不過,他們拒絕透露在澳大利亞生產的比例,稱該細節屬於“商業機密”。
中國的農產品進入澳洲後,同樣引起了爭議。
去年,澳洲最大的水果罐頭生產商SPC採購了大量的中國和南非水果,用於製作水果罐頭。

不過,中國和南非的水果只用於代工,即用於生產Woolworths和Coles的“自有品牌”水果罐頭,包括梨、桃子等。

據統計,Woolworths“自有品牌”的水果罐頭平均比品牌水果罐頭便宜30%。從外國進口水果,顯然更加便宜。
貼著SPC自己品牌的罐頭,依然使用澳洲水果。

對此,澳洲的農戶表示強烈不滿。他們表示,他們接到通知稱,來自SPC的桃子的訂單將減少40%,梨子訂單將減少60%。
SPC則表示,削減澳洲訂單的原因是“需求下降”。
農戶們認為,進口中國和南非的水果是在“扼殺澳洲的水果種植業”,還呼籲澳洲政府對中國和南非的水果加徵關稅。
水果罐頭,就是把應季的水果長期儲存的一種方式。
然而,水果肯定不能一年四季都生產,澳洲的季節和中國的季節相反,在澳洲不生產水果的季節,進口中國水果很正常。
在剛剛過去的春節,來自澳洲的大櫻桃也“火遍”中國,在各大電商平臺銷售十分火爆。
特朗普關稅或使澳洲
進口更多中國商品
澳洲經濟學家表示,在特朗普關稅的陰影下,澳洲或許可以從與中國的貿易中獲益。

據ABC報道,獨立經濟學家Saul Eslake發表了上述觀點。
他表示,兩國的出口產品沒有競爭關係,讓中國商品更多進入澳洲會帶來好處。
“在聖誕節來臨之際,原本可能出現在美國兒童襪子裡的玩具,可能會出現在澳大利亞兒童的襪子裡。”
“如果結果是中國製造的汽車、手機、玩具、服裝以及我們從中國進口的任何其他商品更便宜,那將是一件好事。”
與此同時,澳洲的出口也會變得更有競爭力。
美國每年向中國出口價值約120億美元(約合192億澳元)的大豆。
不過,由於美國大豆出口中國時的高額關稅,大豆直接出口已經不可能。
新南威爾士大學國際貿易法專家Lisa Toohey表示,澳洲大豆就是一個很好的替代。
此外,美國牛肉也很可能被澳洲牛肉取代。
或許自由貿易的優點,就在於此……
綜合來源:SMH、daily telegraph等
綜合編譯/轉載:貓叔徐超
如為編譯和轉載文章,僅代表原出處或作者觀點,僅供參考閱讀,不代表本平臺立場


貓本線上傳媒成立於2011年,是最貼近墨爾本華人的傳媒平臺,每天帶來綜合的當地生活資訊,包括即時新聞、生活資訊、吃喝玩樂、活動介紹。點此關注澳大利亞貓本線上傳媒全平臺廣告合作加微信:cn2mel1 加入墨爾本華人群加微信cn2mel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