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潑天的折扣,令人上頭
只猶豫了2分鐘,晨晨就拿下了那款3折的Prada小號殺手包。
8月,90後晨晨京郊出遊時路過房山首創奧萊,原本她只是隨便逛逛,直到她走進奧萊精品集合店,看到Prada貨架上立著一個牌子,白底紅字寫著“三折”。
晨晨有些不敢相信,“為什麼這麼便宜?”
櫃姐說,這些都是2020年產的包,準備撤櫃了。
同款包在Prada天貓旗艦店的售價是34200,但是在奧萊只需要7500就可以拿下。雖然包包已經放了4年,晨晨還是覺得,不買太虧了。
晨晨發現手上這隻有些瑕疵,櫃姐轉身就從櫃檯下搬出一個大紙箱,裡面堆放著好多隻全新的黑色殺手包,讓晨晨自己挑。晨晨一時間有些恍惚,她還是第一次像挑白菜一樣在紙箱裡扒拉Prada。
結賬時,櫃姐又給晨晨確認了一眼這款殺手包的天貓在售款,“一模一樣,”臨了還補充一句,“揹出去誰知道這包是2020年產的?”
是的,在奧萊,骨折價買大牌,實在讓人上頭。
奧萊全稱奧特萊斯(Outlets音譯),誕生於上世紀30年代的美國,主打名品折扣,核心客群是追求品質但對價格敏感的中產消費者。2002年,奧萊業態被引入中國市場,經歷過資本熱捧和市場遇冷,在疫情期間逐漸重新回到大眾視線。
陳舊、過時,這是不少人對奧萊一度的刻板印象,“很多不知道名字的品牌的鞋子都堆在那裡,像個倉庫一樣,裡面的貨品雖然打折了但也不便宜。”北京土著賽娜說,去年一次偶然的購物讓她重新整理了對奧萊的偏見,沒想到在奧萊也能買到高性價比的東西,如今的奧萊已經是“輕舟已過萬重山”。
今年國慶假期後,多家頭部奧萊運營商公佈了自己的國慶戰報:王府井奧萊15家店國慶假期銷售7個億,營業額同比增長11%,客流387萬人次,同比提升17%;首創奧萊全國15城16家店銷售近6個億;百聯奧萊也迎來銷售和客流雙增長。
社交媒體上對奧萊的討論度也很高,小紅書上有171萬+篇有關奧萊的筆記。一名經常在奧萊購物的網友說,奧萊維持了她作為底層金融打工人最後的穿衣體面。
奧萊人氣最旺的地方是各種快消運動品牌。比如,北京的耐克奧萊店折扣長期維持在5.5折左右,而且買得越多越划算,折上折,滿減返券、會員高倍積分等已經是奧萊促銷的常規動作。
“在奧萊買運動品牌就像批發,”賽娜成了奧萊的忠實客戶,她路過全國各地的奧萊都會進去淘貨,一次性買好幾件,買不夠還可以找人拼單,“北京正價店還在賣1000多的阿迪的鞋子,在海南奧萊賣300,原價500的斯凱奇,我180拿下。”
晨晨逛房山首創奧萊當天恰逢阿迪達斯三件4.8折,她看到偌大的店鋪裡全是人,運動鞋都一字排開靠牆堆放著,隨便試穿,店裡的空調都不夠用了,人們的汗味兒、腳味兒各種複雜的氣味混在一起,依然擋不住源源不斷的客流。
有訊息人士稱,耐克一向是奧萊的業績龍頭,有的耐克奧萊旗艦店一年的營業額能高達數億元,成為耐克全球店王。

● 週末人們在八達嶺奧萊耐克店選購
中國商業聯合會副秘書長、奧特萊斯分會會長商秀麗到訪過全國至少80家奧萊,她不僅研究奧萊業態,同時她也是奧萊的忠實使用者,她總結了奧萊消費的三個特點,低頻消費、目的性消費、高客單價,有資料統計稱,奧萊的平均客單價遠高於傳統賣場,有些旗艦專案的平均客單價可高達500至1000元,甚至更高。
“可以買貴的,不能買貴了”,追求價效比的消費觀念下,奧萊骨折價顯然喚醒了更多的年輕人湧入奧萊。
王府井奧萊副總經理曹慧君告訴“潮生TIDE”,王府井奧萊原先的消費人群集中在35歲到45歲,但是現在25歲到35歲的消費者佔比上升明顯。北京斯普瑞斯奧萊的總經理邢龍也注意到,從疫情開始到現在,斯普瑞斯奧萊的消費者年齡“最強曲線”,從35歲推移到32歲,“最高峰往前錯了三四歲。”
入駐奧萊的品牌也在更新。
除了COACH、MK、施華洛世奇等原始輕奢品牌常駐奧萊,這兩年大熱的中產三件套“拉夫勞倫、lululemon、始祖鳥”已經在試水奧萊店。八達嶺奧萊始祖鳥門店外,只要是週末,想進店選購的客人可以從早排到晚。
今年7月,lululemon在八達嶺奧萊開了北京的首家奧萊店,開出的折扣是部分商品5到7折,三件折上9折,五件以上折上8折,折扣吸引了大量的年輕人和黃牛搶購,很多沒能提前預約的客人在店外排起長隊,試衣間限時15分鐘,一次最多試8件。有一個網友早上9點半開門就進去了,直到下午2點才結賬出來。

● 開業當天的lululemon八達嶺奧萊店
在店內值守的工作人員說,“從早到晚烏泱泱的人,買東西不要錢似的,大家到底有沒有消費降級?”

從奢侈品專櫃流失的中產
在奧萊抄底
在奧萊購物的不一定是消費降級,但是消費降級的中產,一定會去奧萊。
賽娜就熱衷於在名品區“淘寶”。夏天的時候,她一次在奧萊消費了近2萬塊錢。這2萬塊錢平時在正價店大機率只能買到一隻包,但是在奧萊可以買到GUCCI的2個包包,2條圍巾,1條肩帶,外加瓏驤奧萊店淘到的2款餃子包。

● 賽娜的戰利品
畢竟,中產對生活品質的追求並沒有太大改變,不再想去專櫃買正價品後,一部分人沉迷於在奧萊奢侈品店抄底撿漏。
28歲的真真@Nuyoah從去年開始頻繁光顧奧萊。去八達嶺奧萊她只逛國際名品區,每次消費少則三四千,多則一兩萬。
真真剛剛從經營倒閉的婚紗店抽離,把路虎賣了才填平欠債,成了自己口中消費降級的那波人。原先還在迪奧專櫃花4萬多買戴妃包的她,驚喜於GUCCI奧萊店可選的商品豐富度,“送人的話還可以給包裝好。”
“我再去專櫃買包的時候,就感覺不對勁,總感覺買貴了,我就再等等,等進了奧萊再買。”真真說,GUCCI的奧萊店經常半價,奢侈品更新也很快。
從奢侈品專櫃移步奧萊的,並不是個例。
奧萊的消費客群,正在經歷一次大洗牌,蘭州砂之船奧萊精品集合店的櫃姐,34歲的萱萱@奧萊_CiCi小姐姐敏銳意識到了這一點。
相比過往的老客人,她的線上客人顯然更年輕,絕大多數都是90後和00後,還有很多留學生。“他們很喜歡買Burberry和GUCCI、YSL等,基本都在8折左右,今年公司採購到了Miu Miu的新品鞋服和包包,居然也很受歡迎。”

● Burberry八達嶺奧萊店
在剛結束的9月大促中,原定銷售KPI是26萬的她最後賣出了40萬,這是一個可以讓她拿到2萬月薪的業績。放到今年的整個國內奢侈品銷售中,這個業績也能秒殺一眾專櫃櫃姐。
與專櫃不同的是,奧萊店有自己的運營策略。不少奧萊的櫃姐都有自己的私域群,為了買到價效比高的折扣大牌,很多顧客也會主動加櫃姐微信,方便下次復購。
萱萱也有自己的私域群,從去年年初到現在,群裡已經有200多人。從2023年年初,她的老客遭遇了斷崖式流失。老客人流失後,萱萱的主陣地轉移到了線上。
一個越來越明顯的趨勢是,誰的線上做得好,誰的業績就好。萱萱的業績是全店6個櫃姐裡做得最好的一位,她有90%的業績都出自線上成交。所以她在店的大多數時間都花在拍影片上,運營自己的小紅書和抖音賬號。

● 萱萱在店內打包線上客人買好的衣服
線上運營提高復購,線下服務給足情緒價值,比起正價店,奧萊奢侈品店的身段靈活多了。真真每次到店,櫃姐迎面就開啟誇誇模式,“你好白啊,好高啊,好漂亮啊。”每一句都誇到了真真心坎裡,“在奧萊,買不買全看我上不上頭。”
真真要挑一款皮夾子送人,櫃姐立馬拉開一抽屜的錢包,一個一個給她查,直到看準為止,“店裡的服務都快趕上快消店了,基本上指哪打哪,恨不得把所有的家底都兜出來給你看。”
一些在正價店銷量下滑的品牌,在奧萊成了香餑餑。
週末的八達嶺奧萊國際名品區, Burberry和GUCCI門店前經常排起長隊。今年七夕節,真真頂著北京37度的高溫硬生生在Burberry門店前排了50分鐘還沒排到。
商秀麗告訴潮生TIDE,在重奢領域,很多國際奢侈品顧慮品牌的稀缺性和高定位,對於開奧萊店非常謹慎,但國內奧萊分銷渠道強大。一部分精品奧萊引入品牌直營店,但也有一部分奧萊採取自營奢侈品的策略,這些門店的分銷量也很大,一年在上百億,已經成為奢侈品分銷的重要渠道。
至於奧萊的客群發生的變化,“奧萊是高階消費者消費降級的場所,也是普通消費者消費升級的場所。”商秀麗說,現在的奧萊不僅關注中產消費者,它提倡的是全客群、全客層、全品類、全時段。

曾經的品牌“下水道”
如今更有話語權了
與其說是年輕人主動湧入奧萊,不如說是奧萊在主動尋求年輕化。
“低價撐不起奧萊,價效比才可以”,這是奧萊運營商們奉行的準則。
低折扣自然是奧萊保持活力的根基。為了“名品折扣”的標籤不被沖淡,品牌的折扣會直接簽在合同裡,“很多奧萊超過7折的東西不允許出現在這裡。”一名奧萊運營從業者說。
由於奧萊的選址大多地處偏遠,土地成本低。北京斯普瑞斯奧萊總經理邢龍說,奧萊店鋪的租金水平大概是正店的一半左右,所以品牌才有更大的空間做折扣。
奧萊的“年輕化”也跟奧萊運營方逐漸引進一些年輕品牌有關。
王府井奧萊每年都會保證30%的店鋪調整率,“給消費者一個換新的感覺,”王府井奧萊副總經理曹慧君說,為了迎合消費者戶外休閒生活方式需求的衍生,奧萊會刻意引進一些戶外品牌,增加這些店鋪的面積。

● 國慶假期的瀋陽王府井奧萊
“從這個角度來看,不是消費降級了,是消費的結構性轉變,是大家的生活方式變了,大家把更休閒、更有鬆弛感的戶外運動提到普通人的日常生活裡了,類似的消費場景在豐富,相應的商品需求也就更豐富。”曹慧君解釋道。
這也難怪,在奧萊露天賣場隨處可見露營桌椅、開在戶外的飲品店、咖啡店。
奧萊,這個過去被認為賣折扣產品的地方,現在圍繞著購物體驗做了一系列提升:不少奧萊都有配套的VIP室、乾淨整潔的母嬰室、專屬班車;除了購物消費,奧萊也會融入一些體驗性的專案,比如建遊樂場、室內動物園、馬場等滿足家庭消費場景;為了努力留住更多的年輕人,一部分奧萊還提供寵物寄存服務,打造年輕人喜愛的寵物友好型購物社群。
在貨品選擇上,“老的產品我們會要求退倉,大齡的貨品比例也會很小,我們會做一折或者一口價這樣很低的折扣把這些大齡貨品賣出去。”斯普瑞斯奧萊總經理邢龍也是一名90後,他在跟品牌談判的時候,一直強調要“年輕一點”的貨品。
此外,奧萊的產品組合並不完全是斷碼下架的過季產品,有一些輕奢類品牌會直接選擇開奧萊線,耐克也有自己的奧萊店鋪運營模式,“一款鞋去年在正價店賣得特別棒,今年品牌就直接復刻成奧萊款按照奧萊的價格賣。”有知情人士告訴“潮生TIDE”,之所以奧萊的貨很充足,是因為貨品是新生產的,“不是必須要等到正價店賣不動了才進奧萊。”
在重奢領域,雖然國內重奢奧萊會銷售過季的商品,但是考慮到奧萊的人氣,品牌也會引入一部分新品,“這是品牌的策略之一,”商秀麗說,還有個策略就是奧萊自營精品店從國外直採,跟品牌直接訂貨,也會有一定的新品採購,“直採的話,奧萊的精品店對貨品擁有定價權,不受制於品牌,自由度更大一些。”
目前國內奧萊大多采用運營方和品牌聯營模式,運營思路也在精細化。
近幾年,邢龍給團隊引入RFM會員運營系統,根據客戶的最近一次到店時間、消費金額、消費頻次等幫助店鋪制定相應的營銷方案,提高存量客戶的復購率。他說,以前是粗放式運營,現在可以精準分析到每個使用者。
“每個店鋪每小時的銷售情況,營業額、客流量、提袋率等等,我們的運營都能在後臺看到,我們會盯著這些品牌完成他們的銷售任務,”邢龍說,奧萊和品牌實行聯營,賣場想要任務達成率就必須分解到每個店鋪每一天的銷售任務,每個運營環節都得量化。
他們看重坪效比,如果一家品牌店連續2個月坪效都是倒數,“我們會幫店鋪一起想辦法,如果還不達標就會考慮清出去。奧萊的店鋪不愁租,我們現在不存在(租不出去)這個情況。”一名奧萊運營方從業者說道。
暴漲的客流和人氣,讓奧萊運營方的話語權明顯變大了。過往品牌會把奧萊當做品牌的“下水道”,但是現在越來越多的品牌把奧萊當成一個主流渠道。

● 國慶假期的瀋陽王府井奧萊
“以前我跟人家談個什麼活動,說對不起,我們奧萊沒有這些資源支援,現在都是主動來找我們,咱們做個這個,做個那個,就是因為我們現在是給他們創造利潤的。”邢龍說,以前品牌分管渠道只有一個部門,現在是三個,市區門店、奧萊門店和線上店鋪。
品牌的觀念也在變化。在商秀麗看來,對於絕大多數品牌而言,入駐奧萊並不是個降價值、降段位的決策,品牌首先考慮的是客流,能否賣錢。高高在上可以保持調性,但不掙錢有什麼用?奧萊給它帶來了巨大的收益,已經成為品牌去庫存開啟良性迴圈的新業態。

用新品“對沖”醜東西
賣場和品牌的博弈
中國商業聯合會奧特萊斯分會每季度會對全國60-80家重點奧萊專案的銷售額和客流量資料進行統計。資料顯示,2023年這些企業四季度銷售額同比增長了37.5%,客流量同比增長53.1%;2024年一季度銷售額同比增加7.8%,客流量同比增加14.1%;二季度銷售額同比增加4.8%,客流量同比增加10.9%。
商秀麗透露,受今年整體消費下行的影響,雖然奧萊的銷售額和客流量仍然保持正增長,但同比增速已經下滑到個位數。據奧萊分會最新資料統計,2024年第三季度奧萊行業銷售額同比平均增速為3.7%;客流同比平均增速為5.9%,較二季度增幅繼續回落。如何製造新的客流增量,將人氣和購買力引流到奧萊,成了全國奧萊運營商共同應對的難題。
她在奧萊走訪的時候,在停車場發現很多外地車牌,來奧萊消費的遊客多了起來,“奧萊額旅遊消費屬性凸顯,”商秀麗說,今年很多奧萊打出了“旅遊消費”概念,不僅是周邊微度假還是外地旅遊客群,奧萊都可以成為旅遊消費中的一環,“很多奧萊的新專案選擇開在景區附近,作為旅遊景區的配套設施,兩者相互借力。”
在經營策略上,很多奧萊專案會跟攜程等旅遊平臺合作,透過購物返現等把線上平臺的流量引流到奧萊。
此外,奧萊運營方在“微度假”模式上繼續下探。
今年9月,頭部奧萊運營商杉杉奧萊一口氣開了3家奧萊。新開奧萊的購物體驗各有特色,鄭州的杉杉奧萊主打“公園裡逛街”,以超過25%的綠化率、半開放式街區等可持續生態,打造“都市綠肺”;開在大連的杉杉奧萊憑藉濱海地域優勢,成為全國首個“全室內純海景濱海奧萊”,與足球場、濱海公園夢幻聯動,探索奧萊業態“文商體旅”模式新可能。
然而,除了改善購物體驗,對於奧萊這樣一種特殊的消費業態,“醜東西”一直是奧萊難以忽略的一個頑疾。
以品牌“新貴”Lululemon為例,它雖然入駐奧萊,但是部分消費者對店鋪放在奧萊的貨品並不買賬。
“經典款一分折扣沒有,打折的衣服實在下不去手,這稀奇古怪的顏色,真雞賊。”一名興致勃勃去八達嶺奧萊Lululemon店掃貨的網友在小紅書吐槽道。
賣場和品牌互利共贏,也存在相互博弈。一部分品牌的話語權依舊強勢。也有一部分品牌仍拒絕開奧萊店。“我們只能等品牌這股風吹完了,正價店賣不動了,該開奧萊店了,再去談。”邢龍說。
還有一些品牌在收縮奧萊線。
上市後的始祖鳥為了保持品牌調性也在逐漸關閉奧萊店。但是對於奧萊而言,得品牌者得天下。一些奧萊運營方為了留住始祖鳥,不得不滿足品牌要求降低運營商提點的要求,因為始祖鳥是“自帶流量”的品牌,奧萊歡迎這樣的品牌,就會想盡辦法把它們留下來。

● 從早排到晚的始祖鳥奧萊店
奧萊也在嘗試引進一部分正價新品“對沖”這些醜東西。由於對奧萊渠道的認可,一部分品牌會選擇在奧萊同時釋出他們的新品,只是需要把新品和折扣品的比例限制在一定程度上。
作為一個年輕的奧萊管理者,邢龍會主動要求品牌提高奧萊新品率,“可以是30%的新品,但是多一個9折或85折,”邢龍不希望顧客把他運營的斯普瑞斯奧萊當做一個純粹的折扣賣場,在他看來,奧萊天然的低租金成本優勢,完全可以給新品讓出一定的折扣。
到奧萊的客戶,則多了一種購物選擇,如果折扣款不滿意,還可以選購比市區專櫃價低的新品。
在借力或博弈中,奧萊身段靈活,展現了強大的逆週期性。眼下,奧萊仍在努力拓客。它擺脫陳舊,主動向年輕人靠攏,無論如何,它最終都想讓更多消費者留在這裡。


撰文:張晶
編輯:薇薇子
圖片:張晶及受訪者供圖
設計:曲枚
版式:J

你上一次逛奧萊是什麼時候?




36氪旗下生活方式公眾號
👇🏻 真誠推薦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