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去年最火的事件,美國大選絕對是其中一個,幾乎匯聚了全世界的目光。
選舉的過程一波三折,戲劇性十足。前幾天,川普也順利宣誓成為美國新一任總統,成功繼任,繼續為全球媒體提供源源不斷的話題。
而今年,全球依舊熱鬧非凡,許多國家都迎來了選舉,其中就包括了澳大利亞。
2025年澳大利亞聯邦選舉將於5月17日或之前舉行,選舉將決定澳大利亞第48屆議會議員。
此次選舉註定不平凡,總理安東尼·阿爾巴尼斯(Anthony Albanese)領導的工黨政府將力爭連任第二個任期,而反對黨領袖彼得·達頓(Peter Dutton)領導的聯盟黨,也將全力以赴發起挑戰。
1
工黨VS聯盟黨,誰將更勝一籌?
與其他國家已經確定選舉日期不同,澳大利亞聯邦選舉的具體時間由總理阿爾巴尼斯決定,這使得選舉時間充滿不確定性。
根據憲法,選舉必須在眾議院任期結束後68天內舉行,而參議院任期將於2025年7月25日結束,因此選舉必須在9月27日之前完成。但由於參議院半數席位任期在6月30日結束,選舉需提前舉行。
考慮到傳統上眾議院與參議院半數席位選舉同步進行,最晚的選舉日期定為2025年5月17日。

根據1月17日至19日的全國性民意調查,聯盟黨以51%對49%的優勢領先,與去年12月持平。
聯盟黨初選得票率為40%,保持穩定;工黨上升至32%,提高了兩個百分點;綠黨下降至13%,其他黨派得票率為15%。
在選民關注的三大議題中,生活成本排在首位,73%的選民將其列為重點關注問題。緊隨其後的是住房問題(42%)和健康問題(28%)。
從這些資料來看,人們顯然最關心的就是“錢包”和“家”。大家都在擔心物價飛漲,工資卻沒有飛起來,買房也成了心頭大石。

2
澳洲要禁止外國人買房?還要限制移民
前段時間,國家黨領袖戴維·利特爾普勞德(David Littleproud)在週日的一次大型競選集會後,向選民推介了達頓政府未來將實施的關鍵政策,這一舉動迅速引發了廣泛關注和熱議。
為啥引發熱議呢?是因為利特爾普勞德在講話中提到,聯盟黨的財政計劃將包括減少不必要的開支。而且不僅要確保花錢有道,還要把錢花在刀刃上,尤其是在民眾迫切需要解決的住房問題上。
那他們準備怎麼解決住房危機?很簡單,利特爾普勞德提到了一個“簡單粗暴”的辦法——聯盟黨計劃實施一個為期兩年的臨時禁令,禁止外國投資者購買澳大利亞現有房屋,確保澳大利亞人民有優先購買房子的權利。

其實,早在去年10月,聯盟黨領袖彼得·達頓就透露了一個大招——在全國住房短缺的情況下,他們計劃增加澳大利亞的住宅供應。
他還在社交媒體上放話,如果當選,他將禁止非公民在澳大利亞購買房地產兩年。
他還說道:“想象一下:你辛苦工作,大家都外出時你在家加班,為了能存點錢,最終你攢夠了首付,準備買你人生中的第一套房子。你給出的價格很不錯,但結果卻被一個根本不住在這個國家的人用更高的價格給打敗了。”
“這是很多首次購房者現在面臨的現實。所以,如果我是下一任總理,我會努力禁止外國投資者和臨時居民在兩年內購買現有房屋。”
“這將為年輕人提供公平的機會,讓他們擁有自己的第一套房子。現在,是時候優先考慮那些真正努力進入市場的澳大利亞人了。”
“我們將確保把住房資源優先分配給最需要的人——澳大利亞人。”

那麼為啥住房問題鬧得這麼嚴重呢?這又是一個咱們老生常談的話題了——移民。
據《每日郵報》報道,創紀錄的移民數量意味著未來五年就需要建造約120萬套新房才能滿足需求,更不用說增加供應量以達到價格下降的水平。即便是這個適度的目標似乎也不太可能實現,根據預測,到 2027 年,住房短缺數量將達到 197,847 套。
事實上,移民基本上是現在很多國家的重中之重,包括美國、英國,還有前段時間總理剛辭職的加拿大。
本月初,加拿大總理賈斯汀·特魯多官宣辭職,許多人認為,移民問題直接引爆了特魯多的辭職危機。再加上住房短缺和租金高漲的助攻,這位曾經的“陽光總理”最終被迫謝幕。

儘管加拿大的土地遼闊,但住房短缺和租金飛漲卻成了沉重的現實。過去三年,租金上漲了近20%,大約240萬家庭住在面積過小、破舊或負擔不起的房子裡。與此同時,通貨膨脹的加劇讓這一困境愈發嚴峻,也讓移民問題浮出水面——長期以來熱情歡迎新移民的加拿大人,開始首次質疑自己的城市是否還能承受這股移民潮。
在特魯多執政期間,加拿大政府選擇在疫情後大幅增加入境人數,認為透過增加技術移民、留學生和臨時工的配額可以刺激經濟增長。根據加拿大國家統計局的資料,到2024年,超過90%的人口增長來自移民。
根據資料和研究公司Environics的調查,認為移民數量過多的加拿大人比例,從2022年的27%飆升至2024年的58%。與此同時,反移民的抗議團體也像雨後春筍般湧現,渥太華、溫哥華、卡爾加里等地接連爆發反移民遊行,蔓延全國。
類似的情況也在澳大利亞發生。據《衛報》報道,澳大利亞是所有經合組織國家中移民比例第二高的國家,僅次於盧森堡,移民人口接近30%,是經合組織平均水平的兩倍多。

而疫情過後,澳大利亞的移民數量更是激增,2024/25年預計淨海外移民人數為34萬人,遠高於2024年5月預測的26萬人。與此同時,工黨政府面臨著越來越大的壓力,公眾普遍擔憂高移民率與住房短缺和基礎設施壓力緊密相關。
為了應對公眾的擔憂,反對黨聯盟提出了嚴格的移民和教育改革方案。如果當選,該黨承諾未來兩年內將永久移民人數減少25%,也就是說從每年185,000人削減至140,000人,第三年增至150,000人,第四年再增至160,000人。
此外,聯盟黨將採取一系列措施,其中就包括對外國投資者和臨時居民購買澳大利亞現有房屋實施為期兩年的禁令。同時,聯盟黨計劃與主要大都市大學合作,對外國學生實施更嚴格的限制,以緩解城市租賃市場的壓力。

3
中國買家名列前茅
根據澳大利亞稅務局的資料,2022-23年度,外國買家在澳大利亞共購買了5,360處房產,每週超過100處,交易總金額達到49億澳元。
那麼,如果真的禁止外國投資者買房,受到影響最大的是哪些群體呢?
據報道,在澳洲的房產市場中,來自中國內地、中國香港和印度的買家排名前列,他們購買的房產平均價格為914,000美元。
據《每日郵報》報道,中國國際房產銷售網站居外IQI的聯合創始人兼集團董事總經理丹尼爾·何(Daniel Ho)表示,澳大利亞是最受中國買家歡迎的房地產投資目的地。他提到,目前大多數來自中國內地和香港的買家購買澳大利亞房產,主要是為了自用,目的包括在澳大利亞學習、工作、度假或退休。

悉尼一直是中國買家最青睞的城市,緊隨其後的是墨爾本、珀斯和布里斯班。這些城市憑藉其良好的教育資源、優質的生活環境和穩定的房地產市場,吸引了大量的買家。
而相比本地人,這些買家的荷包更鼓,預算範圍相當寬廣,花的錢往往比平均房價還要高。他們買房就像是在挑選豪華大餐,預算完全不是問題。與他合作的一些家庭甚至選擇購買澳大利亞最貴的房產,花費了幾千萬美元。
不過,去年11月的資料顯示,中國買家的熱情有所降溫,去年上財年批准購買的房產數量從2601套下降到1998套,降幅高達23%。看來,雖然澳洲的房產吸引力還是不小,但經濟和市場似乎不太給力,買家也開始更加謹慎了。

寫在最後
完全禁止外國人在澳洲買房,的確聽起來豪氣十足,但現實中要實施起來,恐怕就不是那麼簡單了。
畢竟,外國投資者在澳洲房地產市場的作用可不小,不僅為市場注入了大量資金,也支援了房地產開發和就業。如果突然一刀切,可能會引發不少經濟層面的震動,像是房價大跌、建築業放緩等問題。
所以說,先不說聯盟黨是否能順利當選,就算選上了,是否能執行這種“重拳出擊”的政策,咱們也就拭目以待了。
宣告:本公眾號文章中的資源源自網路,如果無意中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絡我們第一時間刪除,謝謝!
——End——
文:吃飯大王
英倫大叔(ID:UK07788915668)
轉載請聯絡公眾號後臺
圖片及新聞資訊來源:網路,版權歸原作者
點選上方卡片關注“英倫大叔”,獲取最新最快的英國資訊。
往期精彩回顧:
英倫大叔,一個有態度、有溫度的公眾號
致力於傳遞最新最快的英國新聞與政策解讀,
為海外華人提供簽證、教育、創業類相關資訊
歡迎關注英倫大叔,及旗下各平臺賬戶

英國內政部移民事務署註冊專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