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九識無人車整車
銷售交付規模將達萬輛。


文|李安琪
編輯|李勤
來源|36氪汽車(ID:EV36kr)
封面來源|企業官方
清晨,在四川大涼山鄉道,一輛廂型無人車以40km/h的速度在山腳下穿行。無人車從縣城裡的快遞網點出發,行駛約1個小時近30公里路程後,順利抵達鄉鎮快遞站點。
每天完成兩趟運輸後,下午回城前,無人車還能為當地有需要的果農,將剛採摘的新鮮水果運回縣城,發往全國各地。
不僅在四川大涼山,在內蒙古農牧區、甘肅隴南、江西萍鄉等地區,九識無人車都在潤物無聲地改變著當地人們的日常。
這不僅是個科技改變生活、提升快遞效率和最佳化體驗的故事,更是一個萬億級生意。
九識無人車創始人兼CEO孔旗告訴36氪,每年3000萬臺商用車市場會有10%的替代率,即300萬臺,按照每臺無人車7萬元均價計算,市場規模就達2000億元。加上貨執行業的老齡化、斷層化的用工缺口等問題,無人駕駛城配的市場能達萬億。
一級投資市場已經嗅到了前景。36氪汽車獨家獲悉,自動駕駛公司“九識智慧”於近期完成了1億美元B3輪融資交割。至此,B輪累計融資總額近3億美元。
資方中不僅有財務機構,還有大型貨運場景需求方。九識智慧B輪融資由鼎暉百孚、藍湖資本、某頭部美元基金及某大型上市公司聯合領投,亞投資本、錫創投、永鑫方舟、某物流產業方、BV百度風投、建發新興投資、Unicorn跟投。這是近年來,自動駕駛一級市場中不多見的單輪超億美元融資。
據瞭解,九識智慧本輪融資將用於下一代無人駕駛車輛的持續研發,自有供應鏈體系的建立、國內外市場的拓展、城市運營網路建設,產業生態聯盟構建等。
CEO孔旗告訴36氪汽車,目前九識已經累計交付超3000臺無人車,落地國內約200個城市,出海6個國家。到今年底,九識無人車整車銷售交付規模將達萬輛。

“無人車要擊中痛點
客戶才會買單”
九識智慧成立於2019年,是一家聚焦於L4級自動駕駛城配產品研發和應用的科技公司。創始人兼CEO孔旗,曾是百度無人車團隊早期創辦成員。2011年在上海交大計算機系碩士畢業後,孔旗加入了百度上海研發中心,2013年底在百度美國研發中心參與搭建了無人車團隊。
孔旗向36氪汽車回憶,當時他主要負責自動駕駛決策規劃、控制模組,與早期團隊聯合“手搓”出了百度第一批無人車。
2018年,已是百度技術委員會委員的孔旗加入了京東,從0-1搭建了無人駕駛配送團隊。2021年,孔旗選擇下場創業,成立了九識智慧。
從2013年至今,自動駕駛行業經歷數次投資繁榮與行業泡沫。一方面,美國矽谷技術大牛們紛紛回國創業、投身無人駕駛浪潮,行業吸金無數;另一方面,自動駕駛產業化曲折,創始人對簿公堂、一批自動駕駛公司殘酷消亡。
低速無人駕駛,是工程師眼中更容易落地的場景,但也是天才、大牛們眼中不夠有技術門檻的賽道。不過在孔旗看來,幾年前的自動駕駛處於演算法驗證和進化階段,如果想作為商品流通在市場,還缺乏將技術產品化的能力。
他認為,物流領域的自動駕駛,更容易在商業化情況下持續獲取資料、不斷進化。
同樣想法的還有另一批同行:新石器、白犀牛、毫末智行等初創公司。京東物流、菜鳥物流、美團等大廠也紛紛下場。
但低速無人車的落地沒有想象中簡單。孔旗告訴36氪汽車,其無人車不僅要行駛在複雜城市、鄉鎮道路,更要在東北雪地、西北沙漠,雲南山路、內蒙牧區等場景落地,技術挑戰相當多元;
同時,無人車在公開道路上行駛的“路權許可”,更是要逐個城市擊破,以及高昂的車輛硬體成本也得等供應鏈逐步成熟才能降低。
孔旗告訴36氪汽車,九識早期曾提供過類似服務,用無人車替場景方運貨,“一趟車下來收入40-50塊錢。”目前,一些同行都扮演起了運營商的角色,提供自動駕駛運力與服務;而京東、菜鳥等大廠的技術,大多在自身物流場景試點使用。
但這種模式下,九識團隊發現,自建車隊運營的模式,依然需要很多人力資源來為技術做服務兜底。
因此,九識走了另一條路徑。
2023年當九識推出第一代Z5系列車型後,一位陝西快遞網點負責人透過工商資訊聯絡到了九識團隊,堅持要購買整車。“我們當時甚至連正式的購車合同都沒有,雙方一起推敲手寫了一份合同。”孔旗回憶起九識的第一位整車購買客戶時說道。
在後續的客戶真實反饋中,九識發現,如果能真正擊中客戶的貨物配送痛點,他們都更願意選擇購買整車。
孔旗告訴36氪汽車,按照原來的商業模式,快遞網點僱請麵包車人力➕車輛的成本大概是1萬多/月,而無人車軟硬體費用按5年計算,摺合到每個月大概在3000元/月左右,而一臺Z5每趟能夠裝載快遞量在600~800票。
例如在四川大涼山,當地縣、鄉之間距離往往超過30km,加上適齡勞動人口短缺,在過往人力+車輛配合的運輸模式下,物流的效率並不高,有時候2-3天攢一批快遞才能一起派送,當地村民的農產品發貨時效性也較低。
今年年初,當地某快遞網點負責人購入了4臺九識無人車Z5,車輛最大續航能達180km,能在鄉鎮與縣城的站點之間多次往返,“現在無人車每天都能2趟跑,效率高了很多。”
據這家網點初步測算,透過九識無人車,網點的運營成本下降超40%;當地果農的增收也相對明顯。與之類似,在內蒙古的縣城,2臺九識Z5無人車配送,能讓一個快遞網點每月降本56.25%。

無人車生意做到鄉鎮
“不要低估客戶想賺錢的決心”
無人車能降低客戶運營成本,但新技術有時候也意味著高門檻。
九識也在調研中發現,過往低速無人車單價往往超過20萬元/臺,“有些客戶現金流緊張,一下子掏20多萬買車其實有點難,所以我們就啟動了訂閱付費模式。”
2024年6月,九識推出Z2、Z5、Z8多款車型時,提供了軟體付費方案。如銷量主力車型Z5單車售價為4.98萬元,但客戶可按季度支付無人駕駛軟體費用,7000元/季。
這極大降低了客戶的購車門檻,九識的客戶也開始分佈在全國各個地區。例如東北地區,快遞網點用無人車將快遞件運到鄉鎮站點,快遞員既能免受冬日寒風侵襲,消費者網購時效性也能有所保證;江蘇無錫,九識無人車也從凌晨四點出發,在果蔬批發商處將生鮮果蔬運回市區、鄉鎮各單位食堂。
隨著2023年末第一批使用者的試用與宣傳,九識開始有了復購客戶,也有中小型客戶因為看了無人車上的印刷廣告而主動找上門。
新的商業模式也在出現,還有部分客戶逐漸發展成為運營商的角色。孔旗告訴36氪,一些客戶每天用車可能只有3-4趟,空餘時間就會將車輛租出去。“現在有客戶批次購買無人車,做自動駕駛版貨拉拉,客戶也變成了無人駕駛運營商的角色。”
“客戶比我們想象中更有潛力、更懂如何在場景中運營無人車。”孔旗說道。
這些都是孔旗看到的低速無人車規模落地的“爆發”訊號:市場側出現了自發性的購車需求,以及二次需求裂變。無人車能真實解決客戶的配送、貨運難題,而不再只是園區裡的試點示範案例。
九識表示,目前,其在全國範圍內發展了約百家經銷商及近300家服務商。值得一提的是,截止2024年底,其中有 45 家經銷商由九識無人產品客戶發展而來,25 家經銷商正轉發展為城市運營商。
另一方面,隨著真實客戶越來越多,九識無人車的“上路許可”牌照獲取速度也越來越快。
孔旗告訴36氪,目前九識在全國29個省、超百座城市拿到了上路資質,與合作伙伴落地無人車常態化運營。而這些城市中,近三分之一的上路許可檔案或者牌照許可都是由客戶推動當地政府部門完成。
“搞定加盟商最難的第一步是,讓他們認可你的產品。能幫他們掙錢之後,其實事情反而簡單了。不要低估客戶想賺錢的決心。”

低速無人車技術也向特斯拉看齊
當然,市場、政策端的突破,也依賴於低速無人駕駛技術的逐步成熟。
整車設計方面,九識無人車沒有座艙,也去掉了安全員。從孔旗給36氪汽車展示的即時運營畫面來看,車輛能在公開道路、半封閉、園區道路行駛,3000多臺車每天能積累超10萬公里數據,場景庫涵蓋東北地區積雪、西北的沙漠,西南的山路、內蒙的牧區草原道路等,相當多元。
孔旗稱,這得益於九識不僅向大型企業品牌交付,還擁有相當多的中小型客戶群體。“這些群體所在的地理區域交通、地形、天氣都各有特點,也對無人車產品和技術的泛化能力提出更大挑戰。”
九識表示,無人車採用包括雷射雷達,攝像頭,毫米波,超聲波在內的4種感知感測器,經過嚴格環境與可靠性測試,無人車可在-30-+55度的範圍內穩定工作超過5年。軟體方面,九識基於OCC(佔據網路)融合檢測技術、多場景預決策演算法和動態分散式排程框架,能將推理延遲壓縮至50毫秒以內,大大提升了複雜城市道路的適應能力。
除此之外,九識還計劃於今年下半年推出輕圖的L4自動駕駛能力。
目前,九識的無人車仍然要使用高精地圖,需要提前部署才能交付給客戶使用。
孔旗告訴36氪汽車,升級到輕地圖方案後,一些結構化道路基本不會再用高精地圖,只有在一些特殊路口或者邊界相對模糊的場景,還會使用一些地圖高精元素。“預計前期部署時間可以壓縮到3-4天。”
值得關注的是,自從特斯拉在乘用車領域掀起智慧駕駛輔助浪潮後,智慧汽車的供應鏈也在快速成熟。孔旗告訴36氪汽車,今年九識釋出的新一代L4級城配車,就搭載了固態雷射雷達等車規級零部件,隨著產品持續規模化落地,未來整車成本可以進一步降低。
在孔旗看來,在市場、政策、技術、供應鏈的多重刺激下,當下無人駕駛城配市場已經處於爆發階段。
目前,九識智慧有Z2、Z5、Z8、Z10 4款車型佈局。截至去年,九識積累了超萬臺在手訂單,累計交付超3000臺,服務超600家客戶。2025年一季度,九識表示,其新增訂單量同比增長超4倍。
從客戶型別來看,九識的客戶不限於中小型客戶,還有中國郵政、通達系、國藥器械、佳通輪胎、爸爸糖等不同場景的大型品牌客戶,覆蓋快遞快運、生鮮商超、醫藥冷鏈等領域。
例如,九識已向佳通輪胎完成首批無人車訂單交付,未來將陸續在32個城市上線輪胎無人配送業務。透過無人車,九識能幫佳通輪胎完成城市倉儲庫房-汽修門店的補貨、調貨任務,也能解決夜間緊急用胎的特殊需求。
在海外市場,九識無人車還在開拓新加坡、日韓、中東等市場,獲得了新加坡首張無人物流車牌照,其無人車也已進入新加坡 FairPrice 等本土龍頭企業供應鏈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