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忍心讓女兒無家可歸,加州女子月花5000美元養27歲女兒,不敢去旅遊,不敢退休!

隨著經濟壓力增大,越來越多的美國父母發現,成年子女回家“啃老”已不再是偶然事件,而是長期現象,甚至嚴重影響了他們的財務狀況和儲蓄目標。
金融服務公司Thrivent今年5月釋出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約40%的父母表示,18至35歲子女搬回家住對他們的儲蓄和財務狀況產生了負面影響,這一比例為自2021年開始調查以來的最高值。為此,許多父母不得不放棄假期計劃、動用退休資金,甚至延遲退休。
住在加州休曼橡林的66歲女士原本期待和丈夫一起享受空巢生活,但她女兒卻在2024年初搬回家中,這讓她和丈夫的生活發生了意外的變化。這位女士出於保護女兒隱私的原因要求匿名,但她透露,夫婦倆每月要支出近5000美元來支付27歲女兒的生活費用,包括食物、交通和醫療保險等。
這項額外的開支讓這對夫妻不得不放棄他們原本計劃中的假期,而她的丈夫,作為一名放射科醫生,也可能不得不推遲退休的計劃。女士表示:“我們沒有為這種支出做好準備,只是因為不忍心讓女兒無家可歸。我們本來希望能多去旅行,但現在這些計劃只能暫時擱置。”
她的丈夫也表示,退休不僅意味著失去收入,還意味著失去僱主提供的醫療保險。而他們每月為女兒支付近600美元的保費,使得他們的財務狀況更加緊張。
隨著生活開銷的增加,這對夫妻表示,和女兒的關係也變得越來越緊張。為了緩解家庭財務困境,他們開始向專門處理成年子女問題的育兒專家Kim Muench求助。Muench表示,大多數父母因為成年子女搬回家居住而面臨類似的經濟困境,他們往往會為了贍養成年子女而放棄自己的一些需求,甚至動用短期儲蓄。
Muench進一步指出:“在一些情況下,父母用短期儲蓄來支付這些額外的開銷,雖然可能只是放棄一些大餐或假期,但如果動用長期儲蓄,可能會對他們的晚年生活造成嚴重財務挑戰。即使父母選擇推遲退休,也不一定能緩解問題,尤其是在高齡或健康問題讓他們難以繼續工作的情況下。”
Muench認為,許多父母在面對成年子女搬回家時,最初是出於善意,認為這只是暫時的。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缺乏明確溝通和設定財務界限,使得父母越來越感到被困在這種局面中。她建議父母可以透過開誠佈公的對話,和子女討論家庭財務問題,明確劃定責任和界限。
她補充道:“設定界限並不是要對孩子採取過於嚴格的態度,而是要循序漸進地引導他們承擔一定的責任。例如,可以從小額的賬單開始,讓孩子逐步學會負擔費用,或是讓他們每週為自己的儲蓄賬戶存一點錢,像是支付房租一樣。”
雖然許多父母願意在孩子最初搬回家時提供幫助,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父母與子女之間應建立明確的財務責任界限。透過有效的溝通和逐步設定合理的期望,父母不僅可以減輕自己的財務壓力,還能幫助成年子女逐步建立責任感,為他們的獨立生活打下基礎。
送人玫瑰,手有餘香👇“分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