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新歐洲(xineuro)
56歲的西蒙·格里菲斯 (Simon Griffiths) 和53歲的妻子莉莉安娜 (Liliana) 是一對來自英國奧爾德姆市的夫婦。
要說這對夫婦有什麼特別之處的話,那大概就是他倆有一個共同的愛好,並以此為職業——養蟲子 and 賣蟲子。
這種詭異且驚悚的喜好,大多都來源於童年生活。
這位西蒙大哥出生在英國蘭開夏郡,在一個被森林包圍的奶牛場長大。好巧不巧的是,他媽媽尤其喜歡動物,也懂得照顧動物,所以村裡人只要遇到受傷的小動物,都會送去他家,西蒙從小就是給親媽打下手的那個。

多年來,他養過的動物多到數不清,從狐狸,刺蝟,松鼠到各種鳥類,都駕輕就熟,曾經他的遺願清單就是乘坐駁船沿著亞馬遜河航行,尋找新的動物記錄。
隨著年齡的增長,西蒙對動物的愛也在增長,可有時候,這種愛也會拐個彎,氾濫到一些其他的物種身上。
1974年11月,他在學校裡養了幾隻竹節蟲,卻沒想到這些有著細長腿的蟲子們瞬間就擊中了他的靈魂,內心裡不可抑制的愛就此翻湧而出,點燃了他對那些令人毛骨悚然的爬蟲的熱情。

當然了,這種熱情不是一般人能接受的,西蒙偶爾也覺得孤單,畢竟,誰不想要一個懂自己的靈魂伴侶呢。
但別擔心,愛情不是沒有,只是時候未到……
20世紀90年代末,西蒙一直等待的人出現了。他透過某款早期的即時通訊軟體在網際網路上認識了來自安哥拉的妻子莉莉安娜,兩人幾乎算是第一批網戀奔現的人,而且感情穩定,在一起已經二十多年了。
自從有了懂他的媳婦兒之後,西蒙的蟲子養殖之路就一發不可收拾起來。他倆開始在家裡養蟲子,從一隻到十隻,最終發展到家裡的每一個物件的表面都趴著蟲子。
就連西蒙自己都說:
永遠不要買蟲子,因為如果你這樣做,我向你保證,你將在6個月內擁有100只蟲子!你根本無法控制它們,它們就像滾雪球一樣,越來越多。最終我們買下了每一本跟它們相關書,然後我們開始繁殖它們,直接搞事業。

至於怎麼繁殖,這對夫婦的方法聽起來就很可怕。
首先,他們在家中專門打造了一個大型的恆溫昆蟲室,大多數昆蟲都被放在專門設計的盒子裡,有大的小的方的圓的,盒子內部也精心佈置了綠植,草皮和樹枝,看起來井井有條;

冬天的時候,他們也會盡量把這些蟲子放在昆蟲室裡,因為這裡的溫度能維持在25攝氏度,有益於它們的生長。
可一旦到了夏天,天氣熱起來之後,夫婦倆就直接擺爛了,他們選擇了一種最簡單粗暴的方式——全屋散養!
是的,在西蒙夫婦的家裡,有一些昆蟲根本不受空間限制,它們有權隨時隨地隨心所欲地閒逛。因為,有時候可能想攔也攔不住,蟲子也懂越獄。
比如,螳螂就是其中之一,它們沒有盒子,沒有圍欄,始終能自由漫步。有一隻名叫多莉的小螳螂,已經在家裡的桌子上待了大約九個月了。

不過,這些到處亂爬的小蟲子們,有時候真的很破壞氣氛……
就拿螳螂來說,它們就很喜歡在人的身上爬行,它們會趴在西蒙的肩膀上,也會在床上的羽絨被裡穿行,在每一個清晨跟夫妻說早安。
與此同時,螳螂也是兇猛的昆蟲,它們如果感到受到威脅就會採取攻擊姿態,而且它們還會撕扯眼前任何會動的東西,包括人類。
也就是說,如果你把手指伸得離它太近,而又趕上它們心情不好的話,那你的手指就不太好運了。西蒙夫婦也為了照顧這些不懂得和人類和平相處的蟲子們流了不少血。

如果要問西蒙夫婦的家裡現在一共有多少隻蟲子,他們一定會回答你:
很多,它們繁殖太快了!我們也沒有一個準數,但大約估計一下,嗯嗯也就2000多隻吧。
這2000多隻昆蟲中大約一共有100個不同的種類,其中包括潮蟲、螳螂、竹節蟲、螞蟻、千足蟲、蠍子、甲蟲、蟑螂這些人們基本都熟知的品種,也有像有毒的狼蛛和巨型非洲蝸牛這樣的不常見物種。
(到底為什麼會有人養小強啊……)

西蒙收藏的昆蟲中最兇猛的一種是橙色狒狒蜘蛛,據說這傢伙咬人真的很疼。

不過,西蒙也有軟肋,他只是收藏蜘蛛,但自己卻從來不敢碰,照顧蜘蛛這事全靠媳婦兒負責。
這些年來因為有媳婦兒的支援,西蒙也真的闖出了一片天。
他曾一度涉足蜥蜴領域,大約五年前,還寫了一本關於蝸牛的書,現在他又回到了昆蟲領域,並創辦了自己的公司“螳螂花園”。
如今,夫婦倆把對蟲子的熱情變成了一項年收入數萬英鎊的生意,他們每週工作7天、每天工作大約15小時,幾乎全都圍著蟲子打轉。
據西蒙所說,是疫情增加了人們對昆蟲,特別是等足類動物的需求,因為人們在家裡覺得無聊。
在這麼多蟲子裡,潮蟲和它的親戚們是西蒙賣的最好的蟲子,這種蟲子的價格波動很大,10只常見品種“奶牛”只需要3英鎊,而一隻罕見的紅色迪亞布羅就需要30英鎊。
當然了,西蒙直言,沒有人會只買一隻,大多數人都會一次買10只。

但無論如何,無論這項生意有多麼掙錢,想想都還是覺得很倒胃口啊……
對此你怎麼看?歡迎和我們交流!
好文推薦
-
你相信嗎?Omicron變種或將成為加速疫情終結的曙光!
-
英國此後再也不封城!新加坡停止統計新增病例!發達國家“棄療”新冠,底氣在哪裡?
-
倫敦一切安好,井然有序,不用恐慌,倫敦小夥伴給你們報平安!
-
女王95歲低調慶生!永遠悲喜不驚、淡定從容,她是全世界人的至愛
-
如果英國女王去世,哪些事必將發生?英國人已經為此排練60年!
-
批了!英國終於官宣出境遊,英航恢復香港直飛!世衛批准中國疫苗緊急使用權!
-
全世界都磕過的cp男主:率性雙子男,多面菲利普親王的離奇與傳奇!
-
“呵呵,今天是你最後一天見到太陽。”英國封城背後的家暴故事,一個比一個觸目驚心…
-
七夕各大牌限定款來了,巴黎世家影樓風醜出新高度:準備好你的荷包了嗎?
-
鮑里斯“淡黃而蓬鬆的頭髮”日漸稀疏,是新冠搞得?英國網友真是操碎了心……
-
驚天反轉!那個曾被英國移民局剝奪國籍的ISIS“聖戰新娘”,真要回來了?
-
凱特王妃被黑,竟是梅根閨蜜“背後操作”?還趁機叫冤“王室就像打了梅根一耳光”?
-
病糊塗了?鮑里斯承認自己新冠後遺症,仍力挺顧問卡明斯
-
一晚賺1.9萬!中國女網紅女主播被英國BBC扒了個底朝天……
-
臨危受命、急速脫歐、死裡逃生、喜得貴子…坎坷鮑里斯用九個月演繹“不科學”!
-
2歲路易小王子海量萌照曝光:髮量驚人,長相複製貼上幼年凱特
-
社交隔離要到2021年?牛津教授:群體免疫有誤讀,人類必須面對“與病共舞”!
-
見證歷史!伊麗莎白二世將發表68年以來第四次演講,鼓舞民眾共渡“至暗時刻”
-
女王暖心演講(附完整影片):美好的日子會回來的,成功將屬於我們每一個人!
-
國籍不同,中英家庭哭訴因疫情被迫分離的噩夢,英國政府發話:請你們承認雙國籍
-
英國硬核領導班子帶頭“群體免疫”:我們終將戰勝病毒!
-
查爾斯確診引爆媒體,牛津研究稱英國一半以上人已經感染是真是假?
-
史無前例的英國:今晚餐廳酒店全關,國家給發薪水!今夜的英國將很令人難忘吧…
-
疫情所迫,全英停課!“放假”模式一開啟,先被這些“英式幽默”暖哭了……
-
哎,英國,我是有多討厭你
-
怒懟!細數梅姨的N宗罪!可別被她哭鼻子給迷惑了…
-
英國女王:別低頭,脖子會斷,王冠會掉
-
尷尬!英國新外交大臣訪華,錯把中國老婆說成日本人…英國網友都看不下去了!
-
耗時12年、耗資2億英鎊,英國人只為證明38年前自己錯了…
-
為求得一隻熊貓的撫養權,英美荷法等國家連尊嚴都不要了……
-
美帝:“讓我死!別送我去醫院!”腐國:“啊我要死了!到我了嗎!”
-
這個英國老頭在長城撿了22年垃圾,不僅閃婚了箇中國媳婦,還上BBC被英女王授予勳章!
-
這種古怪的小動物比熊貓還珍貴,你還沒親眼見過,很快就要從地球上消失了…
圖片及資訊來源: 非註明原創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留言,會立即刪除。
宣告:本公眾號釋出的文章和圖片等出於為公眾傳播有益資訊為目的,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完全真實性,不對其科學性、嚴肅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證。其他媒體、網路或個人非獲授權不可使用本公眾號的內容,違者需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本公眾號不對文中出現的所有第三方廣告,以及釋出的所有廣告負有任何責任。
Sources of pictures and information: All non-watermarked or specified are from the Internet
Disclaimer: The articles and pictures published on this official account are for the purpose of disseminating beneficial information to the public, and do not mean agreeing with their views or confirming the complete authenticity of their content, and do not make any guarantees about their scientificity and seriousness. Other media, networks or individuals are not allowed to use the content of this official account without authorisation, and those who violate it shall bear legal responsibilities such as copyright. This official account is not responsible for all third-party advertisements appearing in the article, as well as all advertisements published.
好文推薦
-
你相信嗎?Omicron變種或將成為加速疫情終結的曙光! -
英國此後再也不封城!新加坡停止統計新增病例!發達國家“棄療”新冠,底氣在哪裡? -
倫敦一切安好,井然有序,不用恐慌,倫敦小夥伴給你們報平安! -
女王95歲低調慶生!永遠悲喜不驚、淡定從容,她是全世界人的至愛 -
如果英國女王去世,哪些事必將發生?英國人已經為此排練60年! -
批了!英國終於官宣出境遊,英航恢復香港直飛!世衛批准中國疫苗緊急使用權! -
全世界都磕過的cp男主:率性雙子男,多面菲利普親王的離奇與傳奇! -
“呵呵,今天是你最後一天見到太陽。”英國封城背後的家暴故事,一個比一個觸目驚心… -
七夕各大牌限定款來了,巴黎世家影樓風醜出新高度:準備好你的荷包了嗎? -
鮑里斯“淡黃而蓬鬆的頭髮”日漸稀疏,是新冠搞得?英國網友真是操碎了心…… -
驚天反轉!那個曾被英國移民局剝奪國籍的ISIS“聖戰新娘”,真要回來了? -
凱特王妃被黑,竟是梅根閨蜜“背後操作”?還趁機叫冤“王室就像打了梅根一耳光”? -
病糊塗了?鮑里斯承認自己新冠後遺症,仍力挺顧問卡明斯 -
一晚賺1.9萬!中國女網紅女主播被英國BBC扒了個底朝天…… -
臨危受命、急速脫歐、死裡逃生、喜得貴子…坎坷鮑里斯用九個月演繹“不科學”! -
2歲路易小王子海量萌照曝光:髮量驚人,長相複製貼上幼年凱特 -
社交隔離要到2021年?牛津教授:群體免疫有誤讀,人類必須面對“與病共舞”! -
見證歷史!伊麗莎白二世將發表68年以來第四次演講,鼓舞民眾共渡“至暗時刻” -
女王暖心演講(附完整影片):美好的日子會回來的,成功將屬於我們每一個人! -
國籍不同,中英家庭哭訴因疫情被迫分離的噩夢,英國政府發話:請你們承認雙國籍 -
英國硬核領導班子帶頭“群體免疫”:我們終將戰勝病毒! -
查爾斯確診引爆媒體,牛津研究稱英國一半以上人已經感染是真是假? -
史無前例的英國:今晚餐廳酒店全關,國家給發薪水!今夜的英國將很令人難忘吧… -
疫情所迫,全英停課!“放假”模式一開啟,先被這些“英式幽默”暖哭了…… -
哎,英國,我是有多討厭你 -
怒懟!細數梅姨的N宗罪!可別被她哭鼻子給迷惑了… -
英國女王:別低頭,脖子會斷,王冠會掉 -
尷尬!英國新外交大臣訪華,錯把中國老婆說成日本人…英國網友都看不下去了! -
耗時12年、耗資2億英鎊,英國人只為證明38年前自己錯了… -
為求得一隻熊貓的撫養權,英美荷法等國家連尊嚴都不要了…… -
美帝:“讓我死!別送我去醫院!”腐國:“啊我要死了!到我了嗎!” -
這個英國老頭在長城撿了22年垃圾,不僅閃婚了箇中國媳婦,還上BBC被英女王授予勳章! -
這種古怪的小動物比熊貓還珍貴,你還沒親眼見過,很快就要從地球上消失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