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儘管奧巴馬和克林頓表示挺拜登,說什麼表現不好在所難免,但民主黨內部出現的“換登”風浪仍在發酵。今日美國報(USA
TODAY)獨家報道,有影響力的金主希望迫使拜登退選。報道提到,拜登的辯論表現讓2024民主黨整體選情陷入雪崩危機,民主黨內部激辯,形容是“災難一場”,擔憂將重創民主黨選情。
TODAY)獨家報道,有影響力的金主希望迫使拜登退選。報道提到,拜登的辯論表現讓2024民主黨整體選情陷入雪崩危機,民主黨內部激辯,形容是“災難一場”,擔憂將重創民主黨選情。
支援民主黨的自由派媒體紐約時報多位專欄作家今天開出第一槍,罕見一面倒要求民主黨在確認拜登尊嚴下“換登”。6月28日出版的紐時,知名專欄作家包括佛裡曼(Thomas
Friedman)、克魯格(Paul
Krugman)與紀思道(Nicholas
Kristof)等都要求一件事,“換登”。
Friedman)、克魯格(Paul
Krugman)與紀思道(Nicholas
Kristof)等都要求一件事,“換登”。
佛裡曼指出,拜登是好人、好總統,他必須退選。他指出,這輩子看了這麼多場總統選舉,沒有讓人如此心碎的時刻,這讓他掉淚。拜登根本不該競選連任。他呼籲拜登家族與團隊要儘快集會,用愛清晰的對拜登講重話與討論解決方案。他直言,拜登和團隊在大衛營(Camp
David)閉關練功多日,如果這就是端出來的最好表現,現在是讓他離開舞臺,有尊嚴完成任期的時候了。
David)閉關練功多日,如果這就是端出來的最好表現,現在是讓他離開舞臺,有尊嚴完成任期的時候了。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說,由從政紀錄看來,拜登是最好的總統。但現在得不情願的加入“換登”行列,他必須自願退選。拜登忠實支持者也許會認為這是背叛,但現在要認清現實。
紀思道希望拜登回顧自己辯論表現,退出選舉,讓8月召開的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決定新人選。他指出,人們透過論述來看世事,有關拜登的論述之一就是他太老,他必須對此反駁時,辯論表現反強化了這種論述。川普不斷重複錯誤指控,拜登卻無力還擊,結果罪犯贏了辯論。
曾角逐共和黨總統提名的海理預測,民主黨將換掉拜登。
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也稱辯論是“為換人做準備”。馬斯克斥責拜登與川普是“會說話的傀儡”,並指辯論是“為換人做準備”。
曾任前總統奧巴馬政治策士的艾克塞羅德(David
Axelrod)承認,拜登首場辯論表現從一開始就具破壞性,衝擊了自由派的民主黨,並指黨內將“討論”拜登是否應繼續競選連任。
Axelrod)承認,拜登首場辯論表現從一開始就具破壞性,衝擊了自由派的民主黨,並指黨內將“討論”拜登是否應繼續競選連任。
與此同時,民主黨金主們私下討論,是不是應該公開要求拜登棄選。
一位曾參與奧巴馬連任競選團隊、現在替拜登募款的人士告訴今日美國報,內部的意見交流資訊顯示大家嚇壞了,有人說非常失望。這些對話反覆出現的主題是,拜登會不會讓賢,讓民主黨可以在全國黨代表大會上另提他人。
如換掉拜登,該由誰承擔大任,報道指出,金主們的名單中包含加州州長紐森(Gavin
Newsom)、密歇根州長魏美桂(Gretchen
Whitmer運輸部長布塔朱吉(Pete
Buttigieg)。
Newsom)、密歇根州長魏美桂(Gretchen
Whitmer運輸部長布塔朱吉(Pete
Buttigieg)。
面對這種逆潮流,拜登開始反擊,他表示他絕不退選。
6月28日,他在北卡造勢時說,“如果我不相信我能全心全意勝任這份工作,我不會決定競選連任。”同時攻擊川普是美國的威脅,威脅美國的自由與民主。
接著,他歷數自己的功勞,諸如帶領美國從疫情後的經濟深淵站起來,讓所有人都受惠;創造新就業機會,在打擊通貨膨脹做了一系列成功的工作。在外交方面,在解決氣候危機上有了實在的進步,捍衛全球的安全與自由,以及跟全球的獨裁者如俄羅斯總統普京對抗,絕不投降……
呵呵,還有些話都是奧巴馬和克林頓幫她站臺說的。他們帥鍋給川普,說美國的問題都是前總統川普留給大家的泥沼。
但是,拜登不得不承認一個事實:他年紀太大了。不少話的潛臺詞:有些力不從心了!
他在北卡羅萊納州造勢大會上說,“我知道,我已經不是年輕人”。他承認,自己不這麼年輕了,自己沒辦法像過去一樣,走路這麼容易、說話這麼流利且辯才無礙。他同時抬高自己,說自己知道該怎麼說實話,知道是非對錯,也知道怎麼做這工作,怎麼把事情做好,知道如何治理國家。
最後,拜登表示,跟多數美國人一樣,當被打倒仍會站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