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留美學子】第3523期
12年國際視角精選
仰望星空·腳踏實地
【陳屹視線】教育·人文·名家文摘


愚人節那些離譜的玩笑
美國時間今天,4月1日是愚人節(April Fools' Day)。
這一天,人們會透過精心設計的惡作劇、玩笑和假訊息來捉弄彼此,帶來歡笑與混亂。


這個新聞標題是:“今天美國4月1日,彭博社(Bloomberg)撤銷捐款,醫學院免費學費消失”。
2018年,布隆伯格向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 University)捐贈了創紀錄的18億美元,用於支援本科生的經濟援助。這是有史以來美國大學收到的最大單筆捐款之一。
2024年2月,布隆伯格宣佈向四所美國醫學院捐贈總計6億美元,旨在為低收入學生提供免費學費。這些醫學院包括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等。這一計劃的目的是減輕醫學生債務負擔,吸引更多人進入醫療行業。
這些捐款是布隆伯格慈善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且通常伴隨著長期承諾和詳細的法律協議。因此,“撤銷捐款”這樣的舉動不僅罕見,還需要明確的理由和程式。
但是,截至目前資訊,沒有任何可靠的證據或報道表明彭博社(Bloomberg,通常指邁克爾·布隆伯格,Michael Bloomberg,或其相關的慈善機構)在2025年4月1日撤銷了對某所醫學院的捐款,導致免費學費計劃消失 。
所以,這個爆炸性新聞,是不是愚人節的今天,有人在開的大玩笑呢?
作為一個全球性的非正式節日,
愚人節的起源並不完全明確,
但它的歷史
可以追溯到幾個文化傳統和歷史事件。

關於愚人節的確切起源,歷史學家至今沒有達成一致意見,但有幾種理論被廣泛提及。最常見的說法與16世紀法國的歷法改革有關。
1539年,法國國王弗朗索瓦一世頒佈了《魯西永敕令》,將新年的日期從復活節前後的3月底或4月初改為1月1日。
然而,當時資訊傳播緩慢,許多人並未及時接受這一變化,仍按舊習在春季慶祝新年。這些堅持舊曆的人被戲稱為“四月傻瓜”(April Fools),併成為嘲笑的物件。
人們開始在4月1日互相捉弄,送假禮物或製造混亂,這一習俗逐漸演變為愚人節。
另一種理論認為,愚人節可能與古代春季節慶有關,例如羅馬的“希拉莉亞節”(Hilaria)或印度的“胡裡節”(Holi),這些節日都涉及嬉戲、裝扮和惡作劇。此外,中世紀歐洲的“傻瓜節”(Feast of Fools)也可能對愚人節的形成有所影響,這個節日允許人們暫時顛倒社會秩序,盡情胡鬧。
無論起源如何,愚人節在18世紀的英國變得更加流行,並透過殖民傳播至北美和世界各地。如今,它已成為一個跨越文化的節日,媒體、企業甚至個人都會參與其中,製造出越來越離奇的惡作劇。
歷史上那些離譜的愚人節玩笑
瑞士麵條樹(1957年,BBC)
1957年4月1日,英國BBC播出了一段“紀錄片”,聲稱瑞士農民正在豐收“麵條樹”。畫面顯示,人們從樹上摘下麵條,並煞有介事地講解其種植過程。當時電視剛普及,許多觀眾信以為真,甚至打電話詢問如何種植麵條樹。這一惡作劇被認為是電視史上最經典的愚人節玩笑。
塔科鍾買下自由鍾(1996年,美國)
1996年,塔科鍾(Taco Bell)在多家美國報紙上刊登廣告,宣稱他們買下了費城的自由鍾,並將其改名為“塔科自由鍾”。廣告還稱這是為了減少國家債務。憤怒的民眾紛紛致電國家公園管理局,直到中午塔科鍾才承認這是玩笑。
重力消失(1976年,BBC電臺)
天文學家帕特里克·摩爾在BBC電臺宣稱,4月1日上午9:47,木星、冥王星和地球的罕見對齊將導致地球重力暫時減弱。他鼓勵聽眾跳起來感受“漂浮”。許多人聲稱真的感覺到了異常,後來才發現這是惡作劇。
比薩斜塔倒塌(1960年,義大利報紙)
一家義大利報紙報道,比薩斜塔因結構老化在4月1日凌晨倒塌。訊息迅速傳開,遊客和官員驚慌失措,直到報社澄清這只是愚人節玩笑。
尼斯湖水怪現身泰晤士河(1972年,英國)
《倫敦晚報》刊登照片,聲稱尼斯湖水怪被發現在泰晤士河游泳。照片顯示一個模糊的怪物身影,引發熱議。後來證實,這是用玩具潛艇和橡皮泥製作的假象。
谷歌鼻聞搜尋(2013年,谷歌)
谷歌推出“Google Nose”,聲稱使用者可以透過螢幕聞到搜尋結果的氣味,還提供了一個測試影片。許多人嘗試嗅自己的電腦螢幕,直到發現這是愚人節創意。
冰島火山噴發彩虹(2004年,冰島媒體)
冰島一家電視臺報道,一座火山噴發出了彩虹色的熔岩,配以絢麗的假畫面。觀眾被這“自然奇觀”震撼,直到節目結束才揭曉真相。
可口可樂變透明(1995年,美國)
可口可樂公司宣佈推出“透明可樂”,並展示了一款無色的飲料。許多消費者信以為真,直到公司承認這是愚人節營銷。
大英博物館發現獨角獸骨骸(1970年,英國)
大英博物館釋出宣告,稱在蘇格蘭挖掘出一具獨角獸骨架,並計劃展出。許多人趕去參觀,卻發現只有一張“愚人節快樂”的卡片。
瑞典彩色電視(1962年,瑞典)
瑞典唯一的電影片道(當時僅黑白)宣佈,只要用尼龍襪套在電視螢幕上,就能看到彩色畫面。數千人嘗試後才發現被騙。
百慕大三角消失(1980年,美國報紙)
一家美國報紙報道,百慕大三角的神秘區域突然消失,船隻和飛機不再失蹤。讀者震驚之餘,才看到末尾的“愚人節”提示。
飛行的企鵝(2008年,BBC)
BBC釋出一段影片,展示一群企鵝在南極起飛,飛往亞馬遜雨林避寒。逼真的CGI效果讓許多人信以為真。
漢堡王左撇子漢堡(1998年,美國)
漢堡王在《今日美國》上刊登廣告,推出專為左撇子設計的漢堡,聲稱配料旋轉了180度。許多顧客真的去店裡要求購買。
火星人入侵新澤西(1938年,美國,延伸惡作劇)
雖然奧森·威爾斯的《世界大戰》廣播發生在10月,但1939年4月1日,一家電臺重播類似內容,聲稱火星人再次降臨,引發小範圍恐慌。
巴黎聖母院變遊樂場(1985年,法國)
一家法國報紙報道,巴黎聖母院將被改造成迪士尼樂園,包括過山車和米老鼠雕像。市民抗議,直到得知是假新聞。
亞馬遜寵物岩石(1999年,美國)
亞馬遜上線“寵物岩石”銷售頁面,宣稱這是低維護成本的完美寵物,還提供個性化命名服務。許多人下單後才發現是玩笑。
挪威葡萄酒豐收(1987年,挪威)
挪威國家廣播公司報道,由於異常溫暖的天氣,該國首次收穫了優質葡萄,並釀造出葡萄酒。酒類專賣店擠滿顧客,直到真相揭曉。
英國女王穿比基尼(1992年,英國電臺)
一家電臺聲稱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將在加勒比海度假時穿比基尼,並播放了“現場採訪”。聽眾震驚,直到主持人爆笑承認是假的。
星巴克管道咖啡(2004年,美國)
星巴克宣佈將在全美鋪設咖啡管道,直接將咖啡輸送到家。許多人表示期待,直到公司釋出“愚人節宣告”。
日本發現忍者村(2001年,日本)
一家日本雜誌報道,在山中發現了一個隱秘的忍者村,村民仍在使用古老技能。配以照片的報道引發轟動,後來證實是虛構。



歷史上導致悲劇的愚人節玩笑
波士頓市長“車禍身亡”(1998年,美國)
電臺主播Opie和Anthony在WAAF電臺宣稱波士頓市長托馬斯·梅尼諾因車禍去世。當時市長正在飛機上無法聯絡,謊言迅速傳播,導致市民恐慌。雖未直接造成死亡,但911線路被大量求助電話擠爆,干擾了緊急服務,可能延誤了真實救援。
西雅圖太空針塔倒塌(1989年,美國)
喜劇節目《Almost Live》報道西雅圖標誌性建築太空針塔倒塌,並展示假照片。儘管有“愚人節”標識,仍有觀眾撥打911,醫護人員自願前往救援,導致資源浪費和潛在的救援延誤。
世界末日預測(1940年,美國)
費城富蘭克林研究所釋出假新聞稿,稱科學家預測次日(4月1日)下午3點世界末日。電臺KYW廣播後引發恐慌,市民湧向教堂或逃離城市,雖未記錄具體傷亡,但混亂可能導致小型事故。
洛杉磯高速公路關閉(1987年,美國)
DJ史蒂夫·莫里斯在KRTH-FM宣佈洛杉磯和橙縣高速公路將關閉一個月維修。訊息引發交通混亂,許多人因恐慌提前出行,導致多起車禍,具體傷亡未詳細記錄,但加州交通部門表示“極為憤怒”。
埃因霍溫“原子霧”恐慌(1947年,荷蘭)
《埃因霍溫日報》報道稱飛利浦工廠事故將釋放“原子霧”,可能摧毀城市。數千人試圖逃離,交通癱瘓,報道雖未直接致死,但恐慌中可能發生踩踏或事故。
約旦UFO入侵(2005年,約旦)
一家約旦報紙聲稱UFO降落在Jafr鎮,市長下令疏散1.3萬人。混亂中有人受傷,報紙事後道歉,但謊言威脅了公共安全,涉事人員面臨法律追責。
伊拉克“核彈誤射”(2003年,俄羅斯)
伊拉克駐俄大使在4月1日記者會上宣稱美軍誤射核彈擊中英軍,造成7人死亡,隨後喊“愚人節快樂”。儘管是玩笑,戰時背景下引發短暫恐慌,可能影響士氣。
火山噴發恐慌(1974年,美國阿拉斯加)
居民Porky Bickar在錫特卡火山點燃輪胎冒充噴發,居民以為火山復活,驚慌失措。雖未直接致死,但恐慌可能導致小型傷害。
羅馬尼亞囚犯釋放(1992年,羅馬尼亞)
電臺宣佈釋放所有政治犯,家屬聚集在監獄外等待,卻發現是謊言。失望和混亂中發生衝突,有人受傷。
假獅子洗禮儀式(1698年,英國)
倫敦市民被邀請觀看“倫敦塔獅子洗禮”,數百人到場後發現是惡作劇。人群擁擠可能導致踩踏,未記錄具體傷亡,但類似事件歷史上常有悲劇。
假冰山引發踩踏(1978年,澳大利亞)
Dick Smith宣稱拖來南極冰山到悉尼港,吸引大量人群觀看。泡沫假冰山暴露後,人群散去時發生混亂,有人摔倒受傷。
假選舉結果(1958年,巴西)
學生推動犀牛“Cacareco”當選聖保羅市議員,獲10萬票。雖是抗議玩笑,但混亂中投票站發生爭執,有人受傷。
假核電站洩漏(1986年,瑞典)
一家電臺報道切爾諾貝利附近核電站再次洩漏(切爾諾貝利事故剛發生不久),引發恐慌,居民試圖逃離,交通事故頻發。
假鯨魚爆炸(2001年,美國)
俄勒岡州電臺聲稱擱淺鯨魚將被炸燬,吸引人群觀看。雖未爆炸,但人群聚集導致交通堵塞和小型碰撞。
假颶風警告(1995年,美國佛羅里達)
一家電臺宣佈颶風即將來襲,居民匆忙撤離,造成多起車禍,具體傷亡未詳。
假股市崩盤(1922年,美國)
底特律證券交易所出現假股票“A.F.P.”(April Fool Preferred),交易混亂導致經紀人損失,未記錄自殺,但經濟恐慌可能間接影響心理健康。
假毒氣洩漏(1982年,英國)
一家報紙報道工廠毒氣洩漏,居民試圖撤離,交通事故中有人受傷。
假名人死亡(1998年,英國)
電臺主播假稱首相托尼·布萊爾致電曼德拉,曼德拉“去世”,雖未直接致死,但謠言引發混亂。
假火車脫軌(1979年,美國)
一家電臺報道火車脫軌並洩漏化學物質,居民撤離時發生多起事故。
假軍事演習(1990年,波蘭)
媒體報道蘇聯軍隊入侵演習,民眾以為是真的,恐慌中有人受傷。


愚人節惡作劇一旦越界,往往造成難以挽回的後果。直接危害如踩踏事故,間接影響包括資源浪費和心理創傷。當涉及自然災害、戰爭等敏感話題,或在社交媒體時代失控傳播時,後果尤為嚴重,媒體公信力會放大謊言,而缺乏即時澄清機制則加劇恐慌。
請記住:真正的幽默從不以安全為代價。
你準備好既有趣又負責任的過節方式了嗎?


近期發表
北美鏘鏘百人行
“哥哥”離世22年 你仍是人間四月天
一座辣了千年 張揚極致的城市
馬斯克創辦的中小學 到底教什麼
名校之路-父母如何匹配兒女未來
訪談千位世界高人的她 收穫了什麼
留學安全須知·實用大全
名校之路-父母如何匹配兒女未來
訪談千位世界高人的她 收穫了什麼
留學安全須知·實用大全


精選彙編 ↓↓↓ 百篇一網打盡
【行走如歌】100個國家·1000座城市
喜歡就點“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