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加持,製造無界”!這場產業發展對接活動精準賦能“硬核”場景

來源丨新港高新園
作者丨王亞洲
編輯丨湯鑫磊
6月24日,中國(南京)智谷連續8年舉辦的人工智慧“重頭戲”——2025南京人工智慧產業發展對接活動在南京經開區紅楓科技園舉行。本次活動由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主辦,中國人工智慧產業發展聯盟參與承辦,以“智慧加持,製造無界”為主題,匯聚全球頂尖“智腦”,聚焦人工智慧技術落地應用,特別是大模型與製造業的深度融合,為傳統產業智慧化改造與數字化轉型注入強勁新動能。
國家級、省級重點實驗室揭牌,南京經開區與南京郵電大學共建人工智慧學院(省級)簽約,南京經開區大模型集聚區公共服務平臺啟用,大模型創新應用產品、智慧製造應用場景需求、“可信AI智慧體測試床1.0釋出,一批人工智慧重點專案集中籤約
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影片致辭,南京市副市長蔣敏,南京郵電大學黨委書記郭宇鋒,中國資訊通訊研究院副院長魏亮,江蘇省資料局副局長、省大資料管理中心主任楊波,南京郵電大學副校長王友國、劉青山,棲霞區委書記、南京經開區黨工委書記孫海東,南京經開區管委會主任藍軍,中國信通院人工智慧所所長魏凱出席。市發改委、市科技局、市商務局、市投促局、市資料局、南京經開區管委會相關負責同志,棲霞區、南京經開區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南京郵電大學人工智慧專業師生代表,人工智慧領域知名專家、行業學會、投資機構、創新企業以及製造業企業代表參加。
致辭環節
倪光南強調,南京作為我國重要的科技創新中心之一,擁有深厚的產業底蘊和豐富的科教資源,南京經開區牽頭打造的中國(南京)智谷,已經形成了人工智慧產業生態。希望南京持續聚焦資料資源、產業體系、應用場景、市場空間等人工智慧產業發展要素,大力推動人工智慧技術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構建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用協同的創新體系,助力傳統產業轉型升級,開闢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新賽道。
魏亮認為,“人工智慧+製造”不是“單向賦能”,而是人工智慧技術與工業製造各個領域的“雙向賦能”。近年來,中國信通院與南京經開區不斷深化合作,先後共建“南京新一代人工智慧研究院”和“江蘇省人工智慧產業公共技術服務和測試平臺”。今年,雙方合作再次升級,全力打造南京經開區大模型產業集聚區公共服務平臺。希望與各位嘉賓攜手,深化產學研用合作,為南京人工智慧產業蓬勃發展貢獻力量。
楊波指出,南京是江蘇發展人工智慧產業的高地和先鋒,省資料局將支援南京圍繞人工智慧訓練、推理所需的高價值資料集,以及AI模型訓練部署、研發創新等,提供堅實的“資料地基”和基礎支撐;繼續深化資料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推動資料供給與人工智慧賦能千行百業,打造一批資料賦能AI的標杆應用場景;持續加強資料安全治理體系和能力建設,切實維護創新主體的合法權益,為廣大市場主體營造清晰、穩定、可預期的政策環境。
郭宇鋒表示,南京郵電大學堅持走大資訊發展道路,聚焦資訊領域核心技術,聚力培養未來社會資訊英才,聚能資訊產業創新高地,綜合實力不斷攀升。近年來,與南京經開區不斷深化校地合作,共建南京郵電大學人工智慧學院,聯合培養智慧科學與技術、資料科學等領域的複合型人才,聯合推動藏語語言智慧領域科研成果轉化。期待與人工智慧領域專家、學者共同探索人工智慧更多領域應用,實現更多戰略性、前沿性、顛覆性的技術突破。
孫海東表示,棲霞板塊以中國(南京)智谷為主陣地,經過數年深耕,匯聚人工智慧企業超400家,核心產值突破百億。智谷充分發揮“科研創新強”“集聚程度高”“載體空間廣”“綜合配套優”優勢,已躋身長三角一流人工智慧園區。期待與來賓攜手Deep Seek(深度探索)、共攀AI科技高峰,聚力Deep Link(深度連結)、共育AI活力生態,同心Deep Root(深度紮根)、共贏AI興業沃土。誠邀新老朋友深耕智谷,推動南京經開區加速邁向具有全國影響力的人工智慧產業高地。
實驗室揭牌、共建簽約
南京經開區與南京郵電大學舉行重點實驗室揭牌、人工智慧學院(省級)共建簽約儀式,深化教育發展、科技創新、人才培養等合作,協同開闢新領域新賽道、搭建高能級創新平臺、培育新生代創新創業群體、營造開放創新生態,推動“企業技術難題”轉化為“研究生培養課題”,推動形成更多“南郵方案”“經開經驗”。
藏語智慧全國重點實驗室(南郵)揭牌並落戶南京經開區。
江蘇省具身智慧與裝備控制重點實驗室、虛擬現實(元宇宙)實驗室、醫工交叉實驗室、低空經濟與無人機實驗室等揭牌並落戶南京經開區。
南京郵電大學與南京經開區共建南京郵電大學人工智慧學院(省級)簽約,這是雙方繼4月份共建“江蘇省卓越工程師學院”後再度合作,學院將以實體化方式落地園區。
平臺啟用
南京經開區大模型集聚區公共服務平臺”正式啟用。該平臺針對人工智慧大模型技術門檻高、融合要素多、應用場景覆蓋廣、細分領域多等特點,整合專案、算力、資料、技術、人才、場景、生態等供給要素,推出大模型技術要素保障、評估測試、產業服務、創新孵化、概念驗證和場景應用“六位一體”的全方位產業服務。凌日潮汐、卓瑞科技、信人智慧、玻爾茲曼、銳兔智慧、探也智慧、量知科技、開緣防務等8家首批入駐企業參加平臺啟用儀式。
創新應用產品及智慧製造應用場景釋出
現場釋出南京經開區人工智慧企業的大模型創新應用產品和智慧製造應用場景需求。出門問問、藝賽旗、雲蝠智慧、源駛科技、倍漾科技、信人智慧、卡秋生物、醫百科技、銳景智慧等9家企業釋出大模型智慧體和智慧硬體產品,涵蓋交通、醫療、金融、客服、安防等多個領域。華信藤倉、康尼機電、正科醫藥、迪瓦永磁、博世汽車園區製造業企業釋出11項人工智慧應用場景需求。現場組建“南京經開區智慧製造應用場景供需對接群”,立刻吸引與會嘉賓踴躍加入,促進供需雙方精準對接。
“可信AI智慧體測試床1.0”釋出
中國信通院與金蝶雲、360安全、騰訊雲、華為雲、中興、出門問問、藝賽旗、信人智慧等8家企業聯合釋出“可信AI智慧體測試床1.0”,旨在打造一體化的測試環境,全面驗證和最佳化智慧體的理解分析、規劃決策、通訊互動、任務執行等能力。
重點專案合作簽約
總投資20億元的4個專案集中籤約落戶南京經開區。其中,國內最大的資料應用軟體服務商、獨角獸企業明略科技投資建設明勝品智中國總部,南京熊貓股份投資建設智慧體專案,3D工業相機領域的準獨角獸企業圖漾科技投資建設總部專案,南京照明集團投資建設數字城市專案。這批新簽約專案將為園區人工智慧產業帶來新動能,進一步提升人才、產業集聚度,推動園區形成大模型領域“龍頭專案引領、創新企業匯聚”發展新局面。 
主旨演講
出門問問創始人、CEO李志飛,中國資訊通訊研究院人工智慧所所長魏凱,豐元資本創始及管理合夥人李強,商湯醫療CEO、上海交通大學計算機學院清源研究院院長張少霆,明略科技總裁姜平,圖漾科技創始人、CEO費浙平,阿依瓦聯合創始人、COO張立群等大咖以及來自百度集團、360集團、金蝶雲等知名企業高管作主旨演講,分享前沿熱點科技,探討發展對策,打造全行業合作交流盛宴。
下午,圍繞“產業發展”主題,量知科技創始人、CEO邵健,探也智慧創始人、CEO蔣友毅,創現科技創始人、CEO蔡毅,信人智慧創始人、CEO童楚格,後摩智慧副總裁屈豔格,騰訊雲東區解決方案架構師團隊負責人餘量,工信部電子第五研究所數字經濟首席研究員李揚等作分享交流;圍繞“智慧體技術和應用”主題,金蝶中國蒼穹平臺解決方案部總經理安秋,中科斯歐創始人、董事長於萬欽,藝賽旗CTO吳鑫,氦川科技創始人、CEO蔣俊,騰訊雲智慧高階解決方案架構師沈子龍,三六零人工智慧研究院解決方案總監馮孟,昕諾飛(中國)開放創新部總監馮雷,中國信通院南京新一代人工智慧研究院產業發展部副總監張丹等作分享交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