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接管矽谷!xAI最新發佈會,馬斯克也要靠邊坐!

總愛在科技界掀起腥風血雨的馬斯克在7月9日宣佈 xAI 釋出最新旗艦模型 Grok 4,跳過了 3.5,直接升級版本號。
它擁有高達 256,000 tokens 的上下文視窗,標準模型提供約130K,開發者API甚至支援256K。
相比 Grok 3,Grok 4 在理性推理、數學、編碼等多項能力方面提升約10倍,甚至在高等數學競賽中取得滿分、在物理研究等高難度任務中表現優異。
它據稱“比幾乎所有研究生都聰明”,SAT/GRE 等考試表現達到完美級別。
釋出會上,和馬斯克一同出席的兩位 xAI 核心創始成員都為華人,而且這不是他們第一次與馬斯克同臺亮相。
早在 2025年2月 的 Grok 3 釋出會上就曾亮相,其中包括 Yuhui(Tony) Wu 和 Jimmy Ba ,其他多位中裔科學家也活躍於 xAI 團隊。

圖源網路 版權屬於原作者
吳宇懷(Yuhui Wu)年僅30歲的AI新星,xAI最年輕的核心聯合創始人。
坐在中間的吳宇懷出生於中國杭州建德,曾在多倫多大學師從“深度學習之父”Geoffrey Hinton。
博士期間曾在Google DeepMind和OpenAI實習,之後加入Google Research並在斯坦福大學從事博士後研究。

圖源網路 版權屬於原作者
2023年xAI成立時,他以最年輕的聯合創始人身份加入,迅速成長為核心技術力量。
另外一位Jimmy Ba(巴震宇)傳奇最佳化演算法作者,AI圈“幕後巨擘”。
巴震宇坐在右側,他不僅是xAI的創始成員之一,更是吳宇懷的導師。
他與Diederik Kingma於2014年共同提出了著名的Adam最佳化演算法,該演算法如今已成為深度學習領域的標準工具,被全球主流AI模型廣泛採用。
2025年,他憑藉這篇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論文榮獲ICLR時間檢驗獎,成為AI界最具影響力的科學家之一。這對“師徒組合”如今並肩作戰,正在用技術改變世界。

圖源網路 版權屬於原作者
據公開資料,截至 xAI 2023 年 7 月成立時,其創始團隊共包括 12 名成員,其中約 5 位華裔科學家,約佔團隊人數的 40%以上 。
這五位華裔創始人包括:
Yuhuai Wu(吳宇懷):多倫多大學機器學習博士、斯坦福博士後,xAI 聯合創始人之一;
Jimmy Ba(巴震宇):多倫多大學助理教授,Adam 最佳化演算法共同發明者;
Greg Yang(楊戈):哈佛數學學者,後在微軟研究院任職;
Guodong Zhang(張國棟):浙大本科、多倫多大學博士,專注於 LLM 訓練;
Zihang Dai(戴子航):清華本科、CMU 博士、前 Google Brain 研究員。

圖源網路 版權屬於原作者
在其他幾家知名AI團隊中,華人科學家佔比也不少。

OpenAI

OpenAI團隊全球化程度高,華人科學家有以下幾位。
李飛飛(Fei-Fei Li)雖主要在斯坦福,但曾有合作。
李沐(Mu Li)曾任OpenAI研究員,後轉向學術和產業界。
張翔宇(Xiangyu Zhang)等多位華裔科學家活躍於研究和工程崗位。
其中OpenAI內部較多華人研究人員參與了GPT、DALL·E等專案。

DeepMind(谷歌旗下)

DeepMind擁有許多來自中國和華人背景的頂尖科學家和工程師。例如:
楊立昆(Li-Kun Yang)AlphaFold團隊核心成員。
段劍虹(Jianhong Duan)多模態學習專家。
華人研究員和工程師佔比較高,特別在機器學習和計算機視覺方向。
未來,隨著全球AI競爭進入白熱化階段,華人科學家在這一領域的價值將愈發凸顯。
他們不僅擁有紮實的技術功底和跨文化的視野,更在演算法創新上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而這場圍繞“頂尖人才”的全球爭奪戰,似乎也愈演愈烈…

今日推薦

內容來源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文禁止任何形式的轉載,請與一畝三分地聯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