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經授權轉自公眾號Vista看天下
(ID:vistaweek)
本文經授權轉自公眾號Vista看天下
最近,某知名季節性頂流網紅又復出江湖了。
沒錯,就是在說漂洋過海來媚粉的那一位——車釐子。
恰逢今年車釐子大降價,一位廣東女子遂“車釐子癮大爆發”。男友買了5斤車釐子,她自己狂炫3斤。
結果沒成想,2025剛開年就因為這車釐子高燒不退、緊急送醫輸液急救。
@都市報道
本來新年是美美的,這下整得喉嚨疼、眼睛腫、呼吸困難,因為這水果而無奈腫成“悲傷蛙”。
幸好人沒事,正在康復中。樂天派的劉女士將自己的經歷發到網上與大家分享,帶的tag甚至是“2025就要passion”,讓人看了真是覺得好有精神。
評論區路過的網友弱弱地問出了一句:“這是平生第一次吃嗎?”
倒也不是平生第一次,但確實是近幾年最便宜的一次。
大家可一下子就找著“窮人乍富”的狀態了,從前的車釐子我高攀不起,現在可是要逮著降價的機會大薅特薅一番。

在往年,車釐子就是知名的傳統進口貴价水果,雖然酸甜可口、汁水飽滿、惹人喜愛得很,但實在有點兒昂貴,甚至在某些年份曾賣到過100元一斤。
大家只能逮著過年過節的時候,才能多與車釐子多親近親近,畢竟是走親訪友伴手禮中的熟悉臉兒。

今年,這一昔日頂流水果竟然斷崖式降價。
智利的車釐子在2024/2025年這一產季實現大豐收,供給量一上來、價格自然就打下來了。
今年冬天國內進口車釐子價格比去年同期普遍降低了20%到30%,有的品類甚至降價近一半。從線下超市的情況來看,2.5kg整箱車釐子已經進入200元以內時代。
注意到這一趨勢的愛水果人士都瘋狂了,還有這樣的好事?
可算給我趕上了,兩眼一睜就是“炫”。

@春田果蔬專營店春田季
“哦你說車釐子啊?車釐子我每天都要吃,飯前飯後都要吃,大口大口吃。把車釐子當飯吃,把車釐子當糖吃,一天三頓吃,躲在房間裡偷偷吃。不停地吃。”
最後還要發出真誠的疑惑——
“怎麼感覺這貴价水果不太經吃呢?”
不對勁(嚼嚼嚼),太不對勁(嚼嚼嚼)!

@春田果蔬專營店春田季
一邊自嘲“窮人乍富心態好埋汰”,一邊“吃進醫院扶我起來還能吃”。大家也紛紛開始調侃自己狂炫車釐子的窮酸樣兒。
有人覺得,這可以往前追溯到童年的匱乏感,畢竟曾以為自己一輩子實現不了“車釐子自由”。
小時候有錢阿姨送來一大盒就要趕緊拿來拍照片。一顆可以嚼一天,其中後半天都是在吮吸核上的味兒。
阿姨:車釐子還我。

之前也知道,車釐子雖然好吃但是有微毒,一次性吃兩三斤要不得。
曾經的我:這也是能說出來的建議?一次吃兩三斤啥家庭啊這得是。
今年的我:原來我這樣杯水車薪也能買得起啊。
“微毒不是毒”,兩三斤算什麼?吃起來!

再好的東西也經不起這麼個吃法,“車釐子自由”的代價也實在有點慘痛,第一批吃車釐子“吃中毒”的網友已經出現。
這不,小紅書就廣泛出現了“車釐子症候群”,配圖是醫院急診科一覽。大家心心念唸的車釐子自由,這次有點“自由得過頭”了。

大家的心理也很容易理解:平時覺得價格太貴、肉疼捨不得買,一旦降價就忍不住多買點兒囤著,放在跟前就想吃,甚至超出自己實際能承受的食用量。
有職場打工人下班回家,癱在沙發上就是對車釐子一通無意識狂炫,最後胃裡翻江倒海難以入眠,臨時去醫院掛急診,“肚子疼得像被擰緊的毛巾”。
有明明知道自己脾胃虛但還是想趕上這趟特價車,吃完直接像犯了腸胃炎一樣哇哇大吐的——本想靠車釐子提升生活品質,結果反被車釐子“毒打”認清生活的真相。

車釐子圈可算是流行起了慘文化。哪怕反應沒那麼嚴重的,吃多了的人也多少有些難受而不自知的反應。
“本以為是限定車釐子買到爽,2J、3J還有5J;
最後是口腔潰瘍上火到爆,上嘴唇、下嘴唇還有上牙膛。”
所有諸如此類的警告貼士後面都會淡淡地附上一句:
“別問我怎麼知道的。”

甚至還有少部分時髦的年輕人,極其富有創造力,開發出新型的車釐子減肥法,用車釐子進行水果代餐。
結果事與願違,一點兒都沒掉秤就算了,還出現了嘴巴乾裂、喉嚨腫痛等一系列上火症狀。
大家想當然地覺得水果富含營養、多吃無妨,殊不知車釐子其實是高糖水果,進食過多導致大量的糖分在體內堆積,反而在額外增加熱量攝入。
若無充足運動消耗,便會轉化為脂肪囤積,完全無益於減肥大業。

畢竟咱們是抱著窮人乍富心態來見世面的,對這一切稍微欠缺那麼一點兒研究熱情也可以理解。
第一波“車釐子受害人”出現之後,剩下網友們與車釐子的相會就演變為了一場縝密而周全的計算大賽。
已知資訊:專家說5J的一次最多吃20個,不然會鐵中毒拉肚子。
窮鬼們立刻開始噼裡啪啦把算盤打得響亮。
“那我這種只能買得起2J的,豈不是可以一次吃50個”。
還有逆向思維,按照謎底反推題面的。
“假如我一咬牙買了5J的,一次性吃了20個沒有拉肚子,說明商家欺騙了我,這不是5J的,我要維權。”

算盤不能閒著,計算完毒性之後再算金額。先算明白這筆“車釐子賬”的網友們,開始大大方方分享出來一份車釐子薅羊毛攻略。
在微博、小紅書上,過去一個月關於“如何買到便宜的車釐子”的帖子也越來越火,大家搶著曬出搶購和用券技巧。
介面新聞顯示,起初是盒馬在部分門店推出了99元/盒單J規格的車釐子被搶到斷貨,後來網友們又發現奧樂齊同樣規格的車釐子在用券後可以低至80元左右。

在此類無痛縱享車釐子的省錢訣竅被聰明網友們發現、並且奔走相告之後,盒馬、山姆、沃爾瑪等超市的應季車釐子,一經上架很快就被買爆了。
大家都在摳搜中互助,在互助中助長彼此的“車釐子腦袋”,渾然忘記了此前一波“車釐子中毒”事件,依然吃出風采、吃得開懷。

既能買到便宜新鮮貨,又不至於把自己吃傷,實現與車釐子和平共處的網友們“飛上枝頭變鳳凰”,開始了對其他水果的拉踩之旅:
“離過年還有段日子,但衷心希望今年公司多發兩箱車釐子,不要天天發些什麼香菇、黃花菜之類的。”
“不由得感慨自己之前真是被貧窮限制了想象力,竟然連砂糖橘也能炫個沒完,甚至無人在意的角落裡連砂糖橘也默默漲價了,怎麼敢的。”
嘿,你說說這,被車釐子養刁了的胃還真就已經看不上這些。
彷彿去年狂吃砂糖橘、把自己吃成小黃人的不是今年這批人一樣。

@社恐張小張
這一波車釐子走紅之後,也有其他水果悄悄混入其中“蹭流量”。
就像網上流行的“120J”車釐子,已經純純是戲謔了。
哪是車釐子啊,這分明是車釐子八竿子打不著的遠房親戚——黑布林大李子。
車釐子還在嘰嘰歪歪講什麼3J、5J,我們黑布林大李子按照這個計算方式已經飆到了120J,被尊稱為“車李子”“車輪子”。

@甜果水果生鮮
不少網友真的暈乎著信了,誤以為圖裡的真是車釐子,尋思著一頓一個都吃不完,這下開啟“防沉迷模式”,再也不會吃到暈厥了吧?
也能看出大家其實連J是個啥單位都不一定弄明白了,就全捲進肚子裡去了。
就像是衣服的L、XL、XXL,智利、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南半球國家習慣以“J(Jumbo)的簡寫”來給車釐子大小分級。
J的數量越大,也僅僅代表果子越大,並不能代表車釐子的品質越好,不同的品種、果色、運輸方式之間差異很大。

但不管什麼“車釐子”還是“車李子”,大家還是兩眼一睜就下單了。
真是“有病”,得了一種看見車釐子就想買的病。
明明就是吃了肚子不舒服,看到別人發還是想買,活出了一種“車釐子夢男夢女”的美感。
瞄準了車釐子自帶粉絲基礎的這一特性,商家也開始拿車釐子當招牌,跟饞鬼們雙向奔赴。
趕著上架的車釐子製品開始與各種五花八門的門店聯動,大面積霸屏大學生、打工人的螢幕,哪怕商家推成這樣、依舊有無數人為它“自來水”。

父母給遠在外地上學的子女寄來滿滿兩大箱車釐子,“沒見過世面”的大家一起擠在宿舍裡撲食、實現水果層面的消費升級。
網紅蛋糕店也緊隨潮流,趁著史上最低成本價捧出“車釐子可露朵蛋糕”,你也想要“冬天第一顆車釐子”嗎?

咖啡店也搶著推出應季的“車釐子拿鐵”“車釐子美式”,杯頂往往還點綴一顆鮮嫩欲滴的車釐子,生怕別人不知道這裡面有車釐子。
這類商品一齣,果不其然瞬間成為“車釐子門”上班族的新寵,午休時刻人手一杯。

多少網紅洗浴中心最大的營銷、寵粉噱頭也變成了“貴价水果不限量自助”。宣稱入冬了就要來湯泉館實現“車釐子、草莓自由”,搓澡的地兒爆改貴价水果快樂老家。
車釐子、榴蓮、晴王葡萄,暴富型水果三巨頭,所有沒見過世面的年輕人都擠在這兒了。

每次來洗浴中心水果自助前都會很緊張,計算吃之前和吃之後怎樣才能實現胃裡的貴价水果最大化。
有人拿著大盤子,專挑車釐子堆得滿滿當當,邊走邊往嘴裡塞一顆。
有人為了多吃幾口,連泡湯的時間都壓縮了,湯可以不泡、貴价水果不能不薅。

提前規劃好——先吃車釐子補充維生素,再吃榴蓮享受獨特風味,最後用晴王葡萄清爽味蕾。還要細細留意進食的節奏,不能太快導致飽腹感過早來臨。
每個場景都如此真實,寫滿了窮人乍富的幻覺。
不過,當車釐子已經漸有火成社交硬通貨之勢,還是不妨多瞭解幾分這裡面的門道。
大家最關心的一個問題就是:車釐子真的有“微毒性”嗎?
一句話的答案就是,不能拋開劑量談毒性。
車釐子的果核、葉子以及未成熟果實確實含有一定量的氰苷,這是導致其被質疑有 “微毒性” 的根源。

這些有毒物質基本都在非食用區域裡,比如果核,一般人咬不開、咬不破,正常情況下也不會想要去吃果核;即便不小心咬到,少量的氰苷也很難引發毒性反應。
網友們稀奇古怪“吃中毒”的反應,最主要還是因為吃太多了。
別說是車釐子了,啥水果吃多了都得把自己搭進去。
多數水果營養豐富,含糖量也高,過量攝入會讓血糖短時間內急劇升高,給代謝系統造成壓力,對身體機能產生干擾。
想象一下,身體就像一個小型的工廠,糖吃得太多,它一時半會兒代謝不出去;而多餘糖分無法及時代謝排出體外,呈現在身體感知上就是“上火”了。
之後的流鼻血、面部腫脹,其實就是一種炎症反應,身體裡的免疫系統開始傳送警報聲、提醒你自救了。

所以啊,千萬不能“拋開劑量談毒性”。車釐子雖美味,適量才是正義,到最後吃壞身子無人替。
大饞丫頭、大饞小子們再愛吃,也別再把自己吃進醫院了,那才是真正的得不償失。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Vista看天下,點選下方按鈕立刻關注。
不苛求正確,只好好說話。


